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38章 内阁的升级版军机处!

第38章 内阁的升级版军机处!

第38章 内阁的升级版军机处!

陈寒说完之后感到无比的悲凉。

大明王朝从诞生开始,到它都结束,都伴随着权力的互相倾轧。

朱元璋父子二人听完之后,只觉得心如刀绞。

大明王朝居然是这样覆灭的。

就因为自己废掉了丞相,就发生了如此多的事情。

而他们听到还有另外一种跟内阁可以相提并论的机制,立刻就问道:“小陈老师,不管怎么样,既然可以比内阁稍微好那么一点,你也可以大方的说出来咱们讨论讨论。”

陈寒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一个村里面的村长,对这些政治上面的事情如此感兴趣,而且还是古代王朝的政治。

虽然他也感兴趣,但想不通,于是笑了笑,问:“村长,你生在这小小崖山村,怎么对这方面的事情如此感兴趣?”

凌汉一激灵,但不得不说这小老头还是非常的有头脑的,当即说道:“俺们这小小村庄无聊的很咧。

这不是遇到了像你们这些外面派过来的年轻人,聊一聊感兴趣的事,那也是一件很放松心情的事。”

陈寒对这个解释并不是特别的满意,但也想挑不出毛病,左右自己的确现在很无聊。

有个人能够和自己说说话,那也是很好的。

所以陈寒并没有介意。

凌汉再次说道:“小陈老师,伱刚才说有一种方法会比内阁更加的极致,到底是何种方法?”

陈寒解释起来:“那是清朝建立,满清的皇帝雍正所创造出来的军机处。

听名字就知道,一开始军机处主要是处理前方军务的。

后来由于军机处能够以非常快捷的方式并且绕过内阁,将皇帝的命令执行,从而保留了下来。

并且在后边,逐渐的成为了主要的决策机构。

以及在一定程度上面,已经分掉了内阁的部分权力。

甚至在后边已经完全成为了凌驾于内阁的存在。

军机大臣比内阁大成还要高一些。

这个军机处,其实跟内阁形式上是差不多,只是比内阁更加的极端。

内阁的大臣是有议政权以及批驳皇帝的权力。

但是军机处做到的极端就是,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决议。

所有的决策,全部都是由军机大臣各自拟好意见,然后这些意见统一交给皇帝。

皇帝从这些意见当中进行选择。

而内阁则不同,内阁因为有内阁首辅存在,内阁的意见已经先统一到了内阁首辅那里,然后通过司礼监传递给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只有选择执行与不执行两样选择。

这就使内阁的权力相对军机处而言更加的大一点。

军机处则完全就变成了皇帝的一个秘书机构,军机大臣之间没有统属关系,所有人的意见都会到皇帝那里。

这些意见必须得由皇帝亲自处理,皇帝来决策,军机处没有任何的决策权,没有任何反驳皇帝可能性。

这是皇权集中到了顶峰的政治制度。

它还有一个特点,所有的军机大臣没有品级、没有俸禄。

军机大臣,有可能是在其他地方调任。

所有俸禄,所有职权都是原有的职务决定。

这样的特点就使军机处,成为了一个完全的依赖于皇帝的部门。

军机大臣永远都处于悬空的状态,不能够欺凌六部或者内阁大臣。

但是他们的做的事情,又是宰相应该做的事。

这就很好的避免了,内阁大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抗皇帝的机会。

同时又避免了太监从中干预。

当然这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设立了军机处之后,皇帝必须得勤勉,不能像明朝皇帝那样怠政。

因为军机处没有任何决策权力,他们的意见只是一种议论,必须得由皇帝亲自决策。

早期的几个皇帝,如雍正,那和朱元璋是一类的模范皇帝。

乾隆早期也还算可以。

虽然到后期开始风流成性,开始败家,也还算能够掌控。

嘉庆就差一点,等嘉庆之后的道光就更加混乱。

军机处十分依赖皇帝的聪明才智和决策能力,如果皇帝不行,甚至有可能还会沦为玩弄权力、架空皇帝的一个机构。

就比如清朝晚期的慈禧,就是通过掌控了军机处,从而把光绪皇帝完全给架空一样。”

陈寒说到这里的时候,其他人都沉默了。

军机处算得上是将皇权都给加强了,也令军机处没有实力去跟皇帝抗衡。

这的确是军机处与皇帝本人而言来说,最为妥当的。

但是这其中都有许多的弊端。

陈寒总结起来:“内阁已经算得上是皇权的加强,到了军机处之后更是巅峰。

内阁的坏处是这些大臣总是觉得自己手上的权力不够,文官士大夫们总是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权力去制衡皇帝。

令皇帝不至于一个人主宰天下所有的事情。

甚至更希望皇帝是一个能够听从于自己的。

但是皇帝毕竟大权独揽,他享受了如此多年的皇权独揽,是不可能放权,这就是他们矛盾的由来。

军机处的出现,是满清皇帝异族入主中原之后的一种偏激行为。

他们不仅是不相信汉人大臣那么简单。

因为满人于汉人而言,实在是太少太少。

所以他们用大量的文字狱屠杀汉人读书人,以达到震慑效果,加强皇权来奴隶百姓。

军机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

而为何在明朝这种朝代却并不能这么做呢?

因为皇帝也是汉人,他们心里边还是是认可自己的民族,所以不管是皇帝本身,又或者是大臣本身,与百姓而言,没有太多的隔阂,异族统治却恰恰相反。

总结起来,内阁与军机处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能够在早期起到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的作用,但是这个前提必须得是皇帝本人就算不是明君,也得是中庸之主,能够协理皇权与臣权。

说白了,想要掣肘士大夫,不一定需要太监,根据后人许多人的总结,发现其实只要让文官跟武将之间达到一种平衡,文官就没有办法制衡整个天下。

但说起来很有趣,在洪武、永乐朝时,在军事官僚机构中最低品级的官是从六品,军官总比对应的文官品级高。

这个传统却被明仁宗朱高炽破坏。

当初为了帮助军中粗通文墨的军人整理文书,而往军队派去大量的文人,以此为例,逐渐演变成兵备道。

正统元年,朱瞻基刚去世,文官们便急于将属于军队管理的所有仓库都由文管接管,只有辽东、甘肃、宁夏、万全和一些沿海卫所除外。

而即便是北方边境地带的武将权力,也未能保持许久,接下来这个朱祁镇搞出来的,或者说文官操纵他搞出来的骚操作,就更可笑了。”

朱元璋父子两个人真的有点气炸肺,为什么总是这个朱祁镇出问题。

……

求追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