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36章 太监专权就是皇帝无能导致的!

第36章 太监专权就是皇帝无能导致的!

第36章 太监专权就是皇帝无能导致的!

凌汉听到这样的话之后,赶紧地问:“小陈老师,那你说一说,到底是哪一个皇帝破坏了这么好的制度?

搞了哪一项错误的行为,导致后面的太监这么的无法无天,俺可太想听了。”

朱元璋和朱标也非常想听一听,是哪一个不肖子孙,居然敢把自己制定的太监不得识字制度破坏了。

他到现在已经是麻木到不行。

他认为自己制定的各项制度,自己辛辛苦苦撰写的皇明祖训很有用。

儿孙们一定也都会的执行。

可是听到陈寒说的,不到第四第五代的时候,不仅自己确立的太监不得干政被破坏得一干二净。

就连太监不能识字,也被破坏。

这些看上去的小事情,却因为这些小事,为后面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陈寒摸索着,拿起了边上的杯子,喝了一口水,这才说道:“破坏这一规矩的,就是永乐大帝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也就是宣宗皇帝。

而他之所以要破坏,是因为他老爹仁宗皇帝朱高炽时期的阁臣太厉害了。”

凌汉都听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他一脸的疑惑:“厉害不是很好?能辅助自己。”

陈寒露出笑容来,“是这样就好喽。他父亲的阁臣里包括了,杨士奇、杨荣等东宫旧臣。

杨士奇当时是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

杨荣是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

这两个人在之后,都当了尚书。

这两个人都是仁宗皇帝的老师,又是朝中的尚书,蜚声朝野,地位尊崇,二人入阁无形中加重内阁的权力。

等传到了朱瞻基的手上的时候,内阁的权力已经很稳固,并且阁臣不是尚书就是侍郎,威望非常之高。

大量的决策都必须得要听从于内阁。

宣宗皇帝当然不忿,但还是之前的原因,他又没有朱元璋,还有他爷爷朱棣的魄力和能力。

就只能想出歪主意,那就是让太监牵制内阁大臣。”

朱元璋和朱标两个人听到这里咬牙切齿。

内阁权力加重,你就要用太监了牵制,也太没出息了,你自己是饭桶吗?

决策权在伱手里,你是缺了脑袋?

陈寒继续说道,“内阁的运行流程是这样的。

内阁把自己的意见,写成一张纸条,贴在奏章上面,这叫票拟。

然后由司礼监的太监,将内阁的意见呈送给皇帝。

皇帝在意见上面批红,就是写上自己的决策,再发往内阁,内阁交由各部执行。

本来这个流程没有错,但是中间既然多了一条传递的过程,宣宗皇帝就很会利用。

为了让那些太监能够看懂票拟上面的文字,他特意在皇宫里面设置小学堂,专门地教导那些太监读书习字。

太监有了文化之后,就可以代替他去批红,由此开了一个极为恶劣的开端。

后边的皇帝个个都不那么勤奋,很多时候内阁大臣送上去的票拟,只有少数几样大事是由皇帝亲自批阅。

剩余大量的票拟,都是由司礼监的太监帮助皇帝处理。

甚至批红的还不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因为掌印太监要陪着皇帝吃喝玩乐,批红大部分是由秉笔太监处理的。

也就是说,原本应该在皇帝手上的决策权,在一定程度上面,居然被太监给分掉了。

如此一来内阁大臣就很被动了,因为他们呈上去的票拟,很可能到不了皇帝手上。而且如果太监要整你的话,你也没办法。比如太监就不把你的票拟呈上去,你能怎么样?

为此很多时候,内阁大臣必须巴结着太监,才能完成政务。

宣宗皇帝看到内阁大臣们不像之前那样嚣张跋扈,不敢抵抗,还以为权力回到了自己的手上。

内阁大臣们只能谨小慎微,因为你都不知道这帮太监能干出啥事来。

就因为那些太监们可以帮助皇帝做出决策,甚至有时候这种决策完全出自于太监自己,内阁大学士无法掌控太监,有的时候就必须得做出灵活的变动,比如和太监们商量着来执行一件事。

由此那些太监反而拥有了很大的权威,致使太监们从幕后粉墨登场,开始耀武扬威。

这些太监原本就是心理阴暗之徒,一旦掌握了如此重要的权力,可以把将他们鄙夷得如同碎渣一样的文官踩在脚底下,那种反弹会比任何正常人都要剧烈。

后面的皇帝尝到甜头之后,甚至在内廷当中形成了一整套与外廷相抗衡的机构。

外廷有内阁、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内廷就有司礼监、东厂、西厂、锦衣卫。

外廷可以向外省派驻总督、巡抚;内廷就向外省派驻监军太监、守备太监。

由此内外开始形成权力的斗争,互相倾轧。”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两个人听得是冷汗涔涔。

现在他们在处理一个财务赋税制度上面,就已看出,即便是六部之间,因为一点利益都能够互相推诿扯皮,为了钱袋子而争得面红耳赤。

更不要说到了后边,文官还要跟不正常的太监去争夺权力,那还不得天下乱套?

王朝前期因为足够的底蕴,又或者有几个强有力的皇帝打好基础,整个朝廷还能够支撑下去。

一旦到了末期,税收收不上来,各地起义又不断的时候。

这一套机制,将会成为压垮整个王朝最后一根稻草。

陈寒说到这里的时候,脸色更为严肃。

“土木堡之变之时,大太监王振是怎么有这种权力的,就是朱祁镇他爹宣宗皇帝让太监掌权,而朱祁镇这个废物,任由王振专权,当时整个朝堂王振这个狗太监就是二号皇帝,不少文官拜他为义父。

王振掌控批红权,把内阁大学士欺压得抬不起头来,他忽悠朱祁镇御驾亲征,这才发生了震惊朝野,让汉人脸面丢尽的土木堡之变。”

陈寒说完之后,朱元璋朱标父子俩脸上已经没有半点血色。

之前陈寒就说过,他的子孙里边有很多的皇帝根本就不合格。

而太监之所以会可以干政,就是因为内阁权力越来越大,皇帝又懒惰怠政,没有办法掌控整个局面。

所以拉出这帮不正常的人来和文官相抗衡,这才会发生贻害无穷的后续的所有事情……

从来没有求过票,这回求一下!求推荐票、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