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35章 大话内阁制度!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第35章 大话内阁制度!

作者:风霜半纸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9:03

第35章 大话内阁制度!

第35章 大话内阁制度!

陈寒听了这话之后,略微的思考了一下,接着敲着手背说道,“也不能这么说,当时的内阁的出现,其实也是因为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不得已才形成。”

凌汉急忙问道:“这话咋说?”

陈寒解释:“永乐大帝朱棣在登基之后,由于自己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坐上的皇位。

所以他迫切需要用自己真才实干,让天下所有人都闭上嘴,所以屡次的御驾亲征。

由于他御驾亲征,朝内之事无法独揽,在这种情况之下,他成立了内阁,辅助自己处理政务。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内阁类似丞相。

丞相有三大权力——议政、决策、执行。

不过朱棣很聪明,他把丞相应该有的决策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把议政权给了内阁。

执行权分给了六部。

在名义上面就把丞相的权利一分为三。

最重要的决策权在他自己的手上,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说实话,在这个时期内阁还是能起到相当大作用。

内阁成立之初,朱棣所选取的人物,多数是有地方行政经验的。

第一任内阁当中,比如解缙、胡广、杨荣等都是明朝初期的名臣,他们也都相应地做出了成就。”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元璋和朱标已经能够顺着这个逻辑往下考虑到很多东西。

朱标轻轻地拍了拍凌汉的肩膀,指了指外边。

凌汉会意,“小陈老师你先等一下,有个村民来找俺,俺出去一下。”

陈寒笑道:“村长,去吧,处理事情要紧。”

凌汉他们三个出去了,来到了农事殿外边。

朱标对朱元璋说道,“父皇,儿臣听着内阁的组建,似乎还不错,能够将决策权拿在手上,议政权交由内阁,执行权又放在了六部,其实就是将之前的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分散的更厉害,不过这明显就有漏洞。”

朱元璋也是说道,“漏洞最大无外乎皇帝本人。”

朱元璋一针见血,“皇帝本人虽然能将决策权抓在手上,但得有能力做出决策,才能有效发挥内阁作用。

若不然,内阁成立之后,那些个文人士大夫,是会无限将内阁权力扩大的。”

朱元璋这话说的是对的。

内阁后边之所以慢慢的权力那么大,甚至皇帝必须得要依靠那些太监来牵制内阁,就是因为那些文官是不可能将内阁的权利仅仅只停留在秘书层次的。

他们一旦抓住了一点点机会,就会迅速的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这就是最大的弊端所在。

朱标点头:“的确如此,那咱们再去听一听他将那内阁之后,会发生的什么事听完再做决定。”

朱元璋点头。

于是三人又一次返回。

凌汉回了房间之后笑道:“处理完咧,处理完咧,咱们继续说。

小陈老师,按照你刚才说的,好像内阁成立之后,也有很多麻烦事。

俺刚才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也想了想,是不是内阁权力会越来越大。”

陈寒点头:“村长,看起来您也是明白人,的确如此。

内阁的运行很大程度要依赖皇帝的权威,皇帝必须自己脑袋清醒,要不然,文官就会忽悠你。

他们其实是将一件事情最后的决策,形成自己的意见,然后交到皇帝的手上,让皇帝最终决定。

如果皇帝自己无法做出决策,可能这些个内阁大臣就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影响皇帝的决策。

况且到了后边,内阁的成员往往都是六部尚书或者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之类的位高权重的大臣。

他们本身的影响力就非常大,又手握议政权和行政权。

就算决策权在皇帝的手上,可是这两样权力抓在手上的文官们,其实已经有能力和皇帝对抗。

毕竟伱决策之后,执行的人还得是我。

这就导致后边内阁首辅是身兼内阁大臣以及各部尚书这两项超级大权,皇帝决策之后,容易被他们所束缚。”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两个在听到了这里之后,互相看了一眼。

都在说,果然如此。

内阁的权力其实跟内阁成员本身有关。

如果他们本来在行政方面就已经是六部尚书这种顶级官员,那么就相当于自己议政,皇帝决策,自己执行。

这些人是不会拿刀来砍自己的手的。

所以议政的结果,往往是便于自己去执行。

皇帝的决策是很重要,肯定会提出不同的意见,但是不是每位皇帝都是朱元璋、朱棣这种见多识广的皇帝,能够做出自己正确的决策。

只看朱允炆这种皇帝就知道了,以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为首的,仅仅只是腐儒,就能把他忽成那样。

要是朱允炆遇上了杨荣、张居正、高拱、严嵩这类的,朱允炆得被他们玩死。

没啥见识,或者说没啥经历的皇帝,和一帮老油条斗,那是会吃亏的。

陈寒说了,“村长,你说像明朝皇帝这么专权的,他们怎么能忍受内阁,左手倒右手的掌握这些权利,这已经和半个宰相没有区别。”

凌汉点头:“说得对,说得对,那皇帝们又会怎么来反抗呢?他们不会看不懂这一点,毕竟咱们这种普通人都看得懂,他们难道就不想废掉内阁吗?这样权力不都在自己的手上?”

陈寒哈哈一笑,“村长,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废了内阁,他们就必须得要向他们的老祖宗朱元璋那样废寝忘食。

朱元璋那样的劳模皇帝,千年来都难得有几个,老朱家可没有人人都遗传到这种基因的。

内阁在永乐时期,能够替皇帝分担大量的工作,使皇帝有精力做其他事的好处,这些皇帝们是非常想要保留。

但是他们只想让内阁成为他们的秘书机构,但文官们可不会遂了他们的心愿,尝到了一点甜头的文官们,还不得像附骨之蛆一样牢牢掌控住内阁。

这就逼迫的后边的这些皇帝们,只能想方设法牵制这些个内阁大臣。

要怎么做呢?有位皇帝就非常的聪明,或者说小聪明。

因为他的这个聪明,真正地为大明王朝后边这一百多年埋下了种种恶果。

但是在当时他估计只会想到这种小聪明,真的是太好用了,所以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些恶劣的后果。

这个皇帝不仅仅是打破了太监不得干政这一条。

甚至连朱元璋制定的,宫里面的太监不得识文断字这一条,也完全打破。

正是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导致后边不少太监无法无天。

而且还影响到了清朝对于内廷太监的规定。

在清朝时候,那些满清皇帝就规定,太监不得认字,就是从这位皇帝吸取的教训,这个教训可太深刻了。”

……

求追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