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手机里的大明朝 > 第255章 历史的车轮

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255章 历史的车轮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9:35

第255章 历史的车轮

第255章 历史的车轮

不用说,能在城门口这里看着的,一定是熟悉,至少是能认出崇祯皇帝的宦官。

朱海军看着这两个宦官,一直盯着城门口那,哪怕是他们聊天,眼睛也还看着城门口,他就不由得担心起来。

虽然说崇祯皇帝如今已经是和尚的模样,那些根据画像去认的人,就很难认出来。但是,原本就认识崇祯皇帝的人,只要一眼扫过去,肯定是会有熟悉的感觉,然后再仔细瞧瞧,说不定就能瞧出崇祯皇帝了。

怎么办?

眼看着还有几个人之后就会轮到崇祯皇帝他们三个人,朱海军不得不提醒崇祯皇帝道:“在你对面的瓮城之上,有两个宦官正在盯着,很可能是找你的。”

崇祯皇帝一听这话,顿时一惊。不过此时的他,根本不方便说话,就听到朱海军又对他说道:“你现在如果离开队伍,退回城内的话,也会比较显眼。”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顿时有点急了,便用非常小的声音问道:“那怎么办?”

他前面的申通和尚听到声音,不由得转头看了他一眼,发现崇祯皇帝没有继续和他说话,便又转回头去了。

朱海军也急啊,看着他们,忽然之间急中生智,顿时有了個办法。于是,他连忙对崇祯皇帝说道:“你们动作慢一点,我想到一个办法,稍微给我点时间。”

说完之后,他立刻冲到外面车上去拿东西。

崇祯皇帝这边,只能寄希望于朱海军能帮到他,便凑近了申通和尚,低声说道:“有情况,拖下时间。”

申通和尚听了,不由的一愣,不过他没有转回头,只是微微点头回应了下。

然后,崇祯皇帝这边,看到朱海军又出现在屏幕中,一只手拿了一把大剪刀,另外一只手拿着东西,让他有点吃惊。

这东西他很熟悉,就是让他能在慈善寺栖身的那个东西。

崇祯皇帝没看错,朱海军从车上拿来的东西,就是保暖急救毯,金色的那种。

之前的时候,他觉得这个东西便宜,但是应急的时候最好能有,便买了几个,丢在车里备用。当然,能不用上就最好了。

结果没想到,这东西转眼就用上了。虽然不是用到这东西该用的正途上,但是确实是用了。

就见朱海军用剪刀把手中的金色保暖急救毯剪了又剪,剪成了很多小的一块块。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看了一下崇祯皇帝那边,发现还差三四个人就要轮到他们了,便没有再犹豫,一边开始使用扫描传送功能,一边对崇祯皇帝说道:“你马上向后转,我立刻把这些东西传给你,正好能落在你前面。他们以为这些金光闪闪的肯定是什么宝贝,肯定会去抢,到时候一片混乱,你们就趁机混出城去。”

崇祯皇帝听了,毫不犹豫的转身。

在他刚转完身时,就见白光一闪,然后在他的面前,排在他后面的某人头顶上,突然就出现了一大叠金光闪闪的东西。

一阵风吹来,这一大叠金光闪闪的东西都还没从那人头顶上掉下来,就被风吹的七零八落,甚至有不少往城里面飘去。

本来白光一闪,这效果就吸引眼球。结果白光闪了之后,还有这么多金光闪闪的东西到处乱飘。

很自然的,所有人都转头看去,看到了金光闪闪的东西满天飘的场景。

顿时,所有人都呆了一下。

然后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句:“金叶子!”

在城门洞附近的人,包括那些军卒,还有出城的人,进城的人,总之所有人都立刻扑过去抢那些金光闪闪的东西了,就怕晚一步就抢不到了。

此时的这些人,根本没有人去想,如果真的是金叶子的话,怎么会被风一吹,就飘得到处都是呢?

就连申通和中通两个和尚也是愣住了,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

崇祯皇帝一见,便连忙低声喝道:“快出城。”

瓮城上面的人,包括那两个宦官,第一时间就被那些金光闪闪的东西吸引了,哪还顾得上看谁是谁。

不得不说,这个保暖急救毯哪怕剪成了那么细小的碎片,这反光吸引注意的功能也确实是非常强大,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

城门洞里的人先开始抢,紧接着是城门附近的,还有瓮城里面的,最后是进出瓮城的,以及离城门远一些的,全都疯狂了。

金光闪闪的,大概率是金子!而金子的值钱程度,那是没得说的,哪怕只要抢到一两金子,至少几年的吃喝不愁,谁能不疯狂?

甚至有刚好出城、进城的骡马车上的人,也都是下来抢。

有人看到骡马车顶上也有金光闪闪的东西,便又抢着往骡马车上面爬。

骡马受惊,又撞到了人,现场一片混乱。

不过在疯狂抢了一会之后,有刀枪在手的大顺军军卒便开始仗势欺人了。明晃晃的刀枪逼迫下,让其他人都上交这金光闪闪的东西,现场秩序开始慢慢恢复。

不过这时候,崇祯皇帝他们已经混出城去了。

当然了,王承恩也跟出来了。他们转头看着瓮城里面,一时半会儿都是无语。

过了一会儿之后,王承恩便对崇祯皇帝说道:“老爷,真是好险,刚才我看到在乾清宫当差的两个宦官了。要不是刚才这一幕,他们肯定能认出我们俩。”

朱海军听到这话,看到他们还傻站那里,便赶紧提醒道:“赶紧走,看啥热闹?”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便回过神来,连忙招呼着同伴出发。

朱海军看了一会儿,见他们用两条腿走路,心中便想着,这要走到猴年马月才能走到南京?

要不给他们传两辆自行车?但关键的问题是,他们不会骑啊,而且也很引人注意。

等回头到有买马的地方,他们买马赶路更稳妥一点。

这么想着,他关掉了和崇祯位面的时空通讯,然后打开了永乐位面那边的时空通讯,获取视频的同时,也顺便告诉永乐皇帝,说崇祯皇帝已经出城了。

再说崇祯位面这边,京师不算内外城门,最终能出京师的一共有十三个城门。王之心等人,肯定顾不过来,只能是让原本宫里的小宦官,只要认识崇祯皇帝的来守着城门。

德胜门这边发生这么大的事情,他们也很快就听说了。其他人都在谈天降金叶子的消息,但是王之心却眼珠子一转,立刻意识到了脱罪的理由,便马上赶去见牛金星。

“牛大人,德胜门混乱,肯定是那狗皇帝搞的鬼。奴婢敢断定,那狗皇帝已经趁乱出城,还请大人派骑兵尽快追赶。”

此时,牛金星面前的案几上,正摆着缴获上来的“金叶子”。

真的,他搞不懂眼前的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

要是说这是金子吧,肯定不是!

金子没有这么轻,最多是涂了一层金粉。但是又刮不下来。

伱要说不是金子吧,那有什么东西是这么金光闪闪的,比真正金子的颜色都要亮。

最为关键的是,他也算是走南闯北,见识不凡了,可就是不认识这种东西到底是何等东西所制?

此时,他听到王之心的禀告,便有点好奇的看着他问道:“你是说,这东西是宫里头的?”

王之心能够混上崇祯皇帝的心腹,哄得崇祯皇帝把他当宝,自然是有他一套本事的。

此时,就见他听到牛金星的问话之后,便立刻回答道:“大人,要说天下的稀罕之物,还有谁能比大明皇帝还要多?奴婢就算是在宫中服侍过皇帝,也没那个福分把皇帝的宝贝都看个遍啊!”

“所以奴婢一听这德胜门突然出现了似金非金这种稀罕物,引发了城门混乱,以至于被不少人溜出城去,便断言这绝对和那狗皇帝有关。”

牛金星听到这话,他不得不承认,王之心说的有道理。

如果崇祯皇帝真的逃出城去,那当然是要追的。于是,他便立刻下令调派人马,出德胜门追捕。

王之心听了,心中便松了口气。

开始的时候,他希望能抓到崇祯皇帝,这样就能在大顺国这边立功。

但是找到后来,一直找不到崇祯皇帝的时候,他就少了能抓到崇祯皇帝的心思,就希望崇祯皇帝的消息从某个地方冒出来,这样他也能解脱。

结果没想到,牛金星竟然下了期限,要他们一定抓到崇祯皇帝,抓不到的话,每天十大板,那他也受不了。

本来想着要是抓不到的话,就拿个尸体来顶替,但是那样容易被发现他作假。哪怕他可以狡辩说,当时他就认为那是崇祯皇帝的尸体,可也免不了会被问罪。

如今一口咬住那崇祯皇帝已经混出城去,至于牛金星派出的人马能不能抓到崇祯皇帝?就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只是没想到,他这误打误撞之下,还真被他说对了。

………………

再说李自成领兵出征,是在四月十三,按照原本历史上的发展,他是到四月二十一日才到达山海关。

六七百里的路程,他是走了十一天,平均一天行军六十来里左右。

要说这个行军速度,其实也不算慢,毕竟步骑混合的。

但是,建虏在奴酋多尔衮的带领下,一日夜疾行二百余里,共行军十三日,于四月二十一日抵达山海关附近,还得到了休整的时间。

再说李来亨追赶李自成大军,那是快马加鞭,速度极快,于傍晚时分就赶上了李自成的大军。

此时,李自成大军正在安营扎寨,准备过夜了。李来亨匆匆求见李自成,把李邦华的事情一说。

可谁知,李自成听了之后,却是哈哈大笑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李来亨一听,顿时就急了,连忙问道:“陛下,为何绝对不可能?”

李自成听到这个问话,便胸有成竹地解释道:“正因为吴三桂一直镇守在辽东这边,一直和北兵交战,双方早已结下血海深仇。你说这等情况下,北兵如何会救吴三桂?”

他口中的北兵,就是指建虏。

李来亨听了一愣,在他听来,这个话似乎也有道理。

李邦华说的有道理,李自成说的也有道理。到底哪个是对的?他有点懵了。

不过回过神来之后,他还是提醒道:“小心驶得万年船,这可是陛下一直说的。万一建虏真的是来救吴三桂,突然攻击我们,那我们必败无疑。”

他这话刚说完,他的义父李过,听到他来了,便也找了过来。

刚好听到他的话,李过便问道:“什么小心驶得万年船,什么我们必败无疑?就凭吴三桂?”

吴三桂杀了李自成的招降使者之后,一直在招兵买马积极备战,但是在李过看来,不管吴三桂如何备战,实力相差悬殊,不可能挡住他们的进攻。

李来亨一听,连忙把刚才的事情重新说了一遍。

李过听了之后,皱了眉头,对李自成说道:“陛下,北兵虽然一直和我们和睦相处,甚至还想和我们联手,这不正好说明,他们其实有觊觎中原之意么?要是奴酋是个枭雄,能放下仇恨,以大局为重的话,未必不会趁这个难得的机会来救吴三桂?”

李自成听到这话,不由的笑着摇摇头,然后指着李过说道:“你啊你,是不是最近的追赃助饷,银子把你脑子都迷了。朕问你,北兵就算来救,衣粮马匹器械,尚须整顿而来,也得旷日累月。是也不是?”

一听这话,李过顿时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然后转头看向李来亨说道:“陛下说得有道理,吴三桂要想等到北兵援军,至少要个把月,就这么多的时间,我们还灭不了吴三桂?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说了,陛下的打算,也不准备真的刀兵相见,非要灭了吴三桂。军中带着前朝太子朱慈烺,还有吴三桂之父吴襄,以大军压境,再让前朝太子和吴三桂之父劝之,陛下再给他保证,便能兵不血刃拿下山海关了。”

听到这话,李来亨想想,便觉得有道理,就听李自成的话,下去休息了。

而此时,军师宋献策在巡视营地,并不知道此事。

一般来说,等他巡视回来,李自成这边会把消息告诉他,听听他的意见如何。

但是,偏偏李自成对这个事情很有把握,觉得没必要咨询宋献策,没有说的必要,所以,宋献策压根就不知道这事。

不过不管怎么样,蝴蝶效应还是有的,比如说牛金星派人去保定那边通知刘方亮,让他暂时不要攻打山东那边,而是集结兵马备战。

历史有惯性,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立刻改变的。李自成的看法,正常来说也未必有错。只是他错估了建虏想趁这个机会问鼎天下的决心。

那奴酋多尔衮收到李自成攻下京师的消息之后,是下定了决定,动员了十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男性参战,要趁这个机会捞到好处。

这种魄力,确实非同一般。

因此,当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的求援之时,他其实已经领着大军在半路上,而不是李自成认为的,还要征集粮草,调配兵力之类的。

如果说,朱海军把这个消息告诉李邦华,让李邦华告诉李自成这边。李自成也同样不会信,因为他自己就不会有这个魄力,反而会觉得李邦华在信口胡扯。人在京师,怎么可能知道建虏是全国动员,并且在赶来山海关的路上。

…………

朱海军这边更多的是在忙洪武位面的事情,或者说是在忙和他婚姻有关的事情。至于崇祯皇帝这边,人都已经逃出来了,他也就是每天上去看一下而已。只要没事,他就不操心。

他先是打电话到私人医院进行预约,但是对方听说是老人要进行胃镜时,便提议先进行其他检查,如果检查没问题,再进行胃镜检查。

开始的时候,朱海军以为私人医院要赚钱,所以才这么说。但是他在网上搜了一下之后,还真有这样的章程主要是为了确保做胃镜不会发生意外。

他本来想说洪武皇帝的身体好的很,但是想想毕竟是洪武皇帝,要是在现代出了事,他也不好交代,于是就定了胃镜先不做。

结果这倒好,洪武皇帝听了之后就很是开心,传送过来的时候一直乐呵呵的。

对古人来说确实也有点恐怖的,一根管子从嘴巴里塞进去,塞到肚子里面。

朱元璋再次坐在副驾驶位上,兴致极好,东张西望,看到什么东西都会问一问,远比马皇后或者春兰更要八卦。

车子下了高速之后,就听到朱元璋在那感慨道:“我原本以为,我那个水泥路已经是极好了,没想到你这边,这个路又远超过我那边的路。这一日之间,真的是能去很多地方了。”

交通的便利,现代和古代相比,肯定是不能比的。

朱元璋感慨了之后,又开始东张西望。

忽然,他用手指着车外,对朱海军说道:“原来你这里也有人闹事啊,围了那么多人,不会出了什么大事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