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手机里的大明朝 > 第254章 死到临头

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254章 死到临头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9:35

第254章 死到临头

第254章 死到临头

第二天一早,牛金星依旧在乐呵呵地统计金银铜钱。虽然说,追赃助饷已经到了尾声,可还是有很多金银没清点完。

为此,他都不得不感慨,京师的富人,那是真的多啊!这十来年的追赃助饷总额,都比不上京师一城之地的数额!

这不,他对正在他边上忙碌的一只虎义子李来亨说道:“你看看,边军都发不出饷银,朝廷没钱赈灾,如今知道这钱在哪里了吧?”

李来亨听了,点头说道:“都是些狗贪官,死了活该!”

这次追赃助饷,弄死了不少狗官,真的是大快人心。

正当他们正在说着时,忽然就见门口有校尉进来禀告道:“大人,门外来了一个自称明国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人,叫李邦华,说是有要事求见大顺国在京师能做主的。”

牛金星一听有点意外,当即确认道:“左都御史李邦华?”

得到确认之后,他便立刻吩咐接见。

边上的李来亨有点好奇,便问道:“这个是清官么?”

大顺军也不是什么官都杀,对于那些名望高,口碑好的官,一般不会苛求。但是这一类官,也把名节看得很重,基本没有投降大顺军的。

李来亨并不清楚大部分当官的,但是牛金星是举人出身,比李来亨要懂得多一些。

此时,听到李来亨的话,牛金星便马上回答道:“这李邦华在万历年间和他爹一起从江西步行赴京赶考,一起中了进士,算是当年的一段佳话。为官上,名声不错,所以有大半时间被赶出朝堂,我原以为他是为明国尽忠了,却没想到还没死,而且还主动找上门来了,有点奇怪!”

李来亨听了,有点好奇地问道:“他不会是来投降的吧?”

牛金星一听,有点疑惑,不敢确定道:“按理来说,不会!”

李来亨还想再问时,却见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被校尉引到了大堂上。于是,他便好奇地打量这个老头。

虽然身穿普通衣裳,却也有一股官气,走在大街上也能看出来,这大概是個当官的。

不过光是看这,还是看不出来的。李来亨之前见过太多狗官了,真的是人模狗样的,但是追赃助饷之下才知道有多贪。

此时,就见这个老头只是向牛金星抱拳一礼而已,然后就站在那里说道:“我乃大明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敢问当面是大顺国牛丞相?”

牛金星听了,却是冷笑一声道:“知道还不下跪?”

李来亨也跟着附和,大声喝道:“跪下!”

可李邦华听到他们的话,却是一声冷笑道:“死到临头还不知礼贤下士,你真是闯王倚重的宰相?”

听到这话,牛金星和李来亨都是一惊,随后大怒。

这个李邦华脑子有病,竟然跑上门来骂人?不想活了?

于是,就见牛金星阴沉了脸,喝道:“何为死到临头?要敢危言耸听,本官叫你生不如死!”

边上的李来亨也是手握刀柄,似乎随时能砍人一样。

李邦华却是一点不惧,只是问道:“闯王领兵前往山海关,要拿吴三桂,是否?”

牛金星没想到他说的是这事,便嘲笑他道:“你该不会认为我大顺军还拿不下区区吴三桂吧?”

李自成领兵出征山海关的事情,是京师最大的事情,基本上京师的人都知道,因此,李邦华知道也不奇怪。

此时,李邦华听到他的话,便立刻反问道:“如此,吴三桂束手就擒?”

牛金星听了,带着嘲讽之色反问道:“要么死,要么束手就擒,还能如何?我大顺军的强大,岂是区区山海关的明军能比!”

“如若如此,敢问牛宰相,吴三桂镇守山海关多年,并非是个有勇无谋之辈。明知不敌而反悔,此事合理么?”

牛金星一听李邦华这话,顿时愣了下。不过他想了下,却也没想多,少了一些嘲讽,当即回答道:“冲冠一怒,京师人人皆知,有甚合理与否?”

“真要是这样,你们大顺上下,也真是小瞧了吴三桂!”

李来亨听到李邦华竟然如此小瞧大顺军上下,顿时大怒,刀柄拔出半截,厉声喝道:“吴三桂还有什么阴谋诡计,要是不说出个信服的理由,胆敢瞎编的话,信不信老子砍了你!”

李邦华看到一个小屁孩就自称老子的,根本懒得理他,只是看着牛金星。

李来亨见此大怒,便想上前收拾李邦华,不过却被牛金星拦住,然后有点严肃地问道:“那吴三桂还有何底牌?”

听到这话,李邦华却没马上回答,而是说道:“我欲回乡,讨要一道通关行文,让沿途大顺军不得为难于我,我便告知!”

崇祯皇帝是要让他潜伏在大顺军这边,但是李邦华自己知道,直接说投靠大顺军太过突兀,因此,他并没有直接提出来。

牛金星听了,眼珠子一转,当即点头说道:“好,你且说吧!”

李邦华听他答应地这么爽快,心中顿时一声冷笑.不过表面上,他却是当作相信了,马上回答道:“我料吴三桂必勾结关外建虏,闯王所部被建虏突袭,必遭大败!”

一听这话,李来亨顿时一惊,下意识地说道:“不可能!”

牛金星的脸色却变得非常慎重,自己一边琢磨一边说道:“何以见得?”

“吴三桂镇守辽东多年,奴酋一直多有拉拢。且如今建虏那边,也多吴三桂之亲戚。他明知无力独自抵挡大顺军却又要打,那么就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投靠建虏!”

李来亨听得大为震惊,转头看向牛金星说道:“建虏不是每次抢了就回,还会图谋关内,来和我们大顺为难?”

牛金星听了,有点头疼地说道:“年初时候,建虏就联系过我们,希望平分中原.找到了陕北,但是我们已经出发,由榆林守将转了建虏的信给陛下的。”

这个事情,李邦华没有听说过.这一听之下,顿时暗暗吃惊:建虏果然狼子野心!

他在想着,李来亨却又在那说道:“那也没什么,建虏只要敢来,就一起收拾了,正好收复辽东!”

听到这话,李邦华不由得冷笑了起来。

李来亨听到,顿时看向他,怒喝道:“你笑什么?”

李邦华也不惧他,只是说道:“朝廷官军的精锐,能追着伱们杀,但是最后都是葬送在辽东。每次朝廷要剿灭你们的时候,都是建虏大举入关救了你们。你说,你们如何一起收拾了建虏?”

“你……”

李来亨一听之下,气得说不出话来。但是仔细想想,哪怕他初生牛犊不怕虎,也还是认识到李邦华说得未必没有道理!

换句话说,闯王有危险!

想明白了这边,他都来不及和李邦华斗嘴,连忙转向牛金星说道:“那我们怎么办,赶紧叫陛下回来?”

李邦华听到这话,又是一声冷笑道:“一旦山海关为建虏所得,便能虎视燕地,京师早晚沦为建虏之手。”

听到这话,牛金星的表情也非常严峻,摇摇头说道:“就算吴三桂要投靠建虏,未必也来得及,只要陛下动作够快,或许可以在建虏到达之前就拿下山海关。”

说到这里,他又有点遗憾地说道:“可惜我们大顺军的一部分主力正在襄阳一带,无法增援京师这边。”

之前从陕西出发的时候,大顺军白旺所部和左良玉等人争夺中原,兵力不足求援,因此,袁宗第领着老营一部分主力南下增援白旺去了。

牛金星说到这里,想了下,又接着说道:“得赶紧通知保定的刘芳亮所部,让他先别打山东,增援山海关要紧。”

说完之后,他又看向李邦华道:“李大人可有什么补充?”

李邦华听到这话,摇头说道:“牛宰相高看老朽了。老朽又不知大顺军中之事,只是对吴三桂有所了解而已,因此特来提醒下换取一份路引归乡等死而已!”

牛金星听了,再次确认道:“真没有补充了?”

李邦华摇摇头说道:“还不够么?”

牛金星听到这话,脸色一变,当即喝道:“你怕不是给自己要路引,而是替你的皇帝要路引来的吧?”

李邦华一听,顿时露出大喜之色,连忙问道:“陛下还活着?”

看到他这样子,牛金星不由得一愣。不过他还是有点不信,冷笑一声道:“休要再装了,你肯定知道皇帝在哪里,对不对?”

李邦华听到这话,当即哈哈大笑道:“原来陛下还活着,好,好啊!”

不知道的人看他这表现,绝对不会知道他其实参与了窝藏崇祯皇帝!

从某种角度来说,朝堂上的这些当官的,一个个都是影帝级别的演员。

牛金星见了,还是有些怀疑,当即下令道:“来啊,把他关入大牢,再传王之心来审问!”

李来亨听到这话,眉头一皱,对牛金星说道:“他来告知建虏的消息,不管怎么样,都是有功的吧,这样做会让天下英雄不耻的!”

牛金星听了,却不为所动,只是对他说道:“建虏的事情,事关重大,你立刻赶去先向陛下禀告,其他事情,我自有章程!”

李来亨听到这话,没办法,只好照办。

他不知道,表面上牛金星是这么说,真实的原因,是牛金星嫉妒贤能而已。

说起来,他就只是一个举人而已,做官的资历更是没有。要是口碑不好的官员还没什么,但是口碑好的官员投奔大顺国的话,李自成必然是要用的。

以李邦华的名气,这个时候冒出来,并且还有投名状,指出建虏的威胁。光是这个眼光,就不是他能有的。

如果李邦华留在大顺朝的话,很可能会得到李自成的重用,这绝对不是牛金星愿意看到的。因此,他就先扣了李邦华一顶帽子。

不过他也没想到,他扣的这顶帽子,其实是真扣对了,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

再说崇祯皇帝这边,已经收拾停当,在主持的送别下,由中通、申通两个和尚的护送下,三人做行脚僧打扮,只背一个普通包裹,手持一根棍棒,便向京师北部的德胜门出发了。

慈善寺的和尚,事先已经打听过,往南那边去的城门,虽然早已不再限制城里的人出城,但是出城的盘查要比北上的城门这边严多了。因此,崇祯皇帝决定先出城再说,然后绕道南下。

王承恩自然也要一起去,但是他不是僧人,就不能走在一起,而是落后他们一段路,准备先后出城。

崇祯皇帝出城,这是第一个难关,朱海军当然开了时空通讯,看他出城的。要是出什么意外,说不定还能帮忙一二。毕竟存了那么多天的时空通讯能量,随时可以传送东西支援的。

此时,朱海军把视频切换到了俯视的模式,能看到更远,算是崇祯皇帝观察四周,当一个异时空的保镖。

当然了,他也会观察一下崇祯皇帝。至少从目前来看,真看不出崇祯皇帝这个和尚,和其他几个和尚在走路姿态方面有什么区别?也算是当了半个月和尚的成果吧!

其实还真别说,崇祯皇帝此时走在大街上,就跟在中通、申通的后面,他心里还真不慌。

说来也是运气,今日一早就收到一个好消息,街上搜查他的那些人都已经撤了,没再见到。估计是搜了这半个多月,实在搜不到的缘故。

另外,贼军原本是不许人出城的,几天之后,就不得不允许人出城,要不然全城的吃喝拉撒都有问题。但是出城的检查极其严格,去开具路引的时候,不但再三盘查还要熟人担保。

不过等到吴三桂反叛之后,李自成领大军出征,这路引开具就明显松多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又一次在大顺军这边体现了出来。不但是大顺军在这段追赃助饷的时间段内捞惯了银子,而且在大顺军手下办差的文吏,原本就是崇祯朝的那些人。

当官的换,他们这些当吏的,却是基本没事。有权在手,岂能不用之!

因此,慈善寺这边开出的路引,就来得很轻松。

崇祯皇帝这三个和尚,在大街上走着,也并不显眼。

因为在这一片区,可不只是慈善寺一座寺庙。

在慈善寺对面的金台坊,有万宁寺,慈隆寺,净土寺,法通寺,吉祥寺。

然后去往德胜门路上的日忠坊,寺庙更多,有广化寺,寿明寺,龙华寺,佑圣寺,离大街远一点,但也不是太远的,还有碧峰寺,千佛寺,双寺,大觉寺。在德胜门周边,还有什刹海寺,金刚寺,兴德寺,净业寺。

当然,尼姑庵和道观也有不少,只是和崇祯皇帝无关,就不一一例举了。

所以说,在大街上出现和尚,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这些寺庙有大有小,最大的便是千佛寺,能顶慈善寺十个那么大!也因此,慈善寺的和尚,并不引人注意。

崇祯皇帝三人,走了小半个时辰,终于走到了德胜门附近。

虽然京师刚经历了战火,但是德胜门这边是被王德化开门迎进了大顺军,因此基本上就没有遭受兵事破坏。

城门洞这里,不时有人进进出出。不过进城的人少,出城的人多,需要排队。

大门这里是一队军卒守着,在城门楼上,也还有军卒在站岗。要想硬闯,那是不可能的。

申通和尚看了崇祯皇帝一眼,便走到了最前面。他和中通两人,就是慈善寺这边派出的护佑崇祯皇帝的僧人。不但是因为一旦崇祯皇帝重新当了皇帝,慈善寺能受益,更因为佛祖都在保佑崇祯皇帝,他们就没理由不尽力保护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这边,则往后看了一眼跟在后面不远的王承恩,然后便跟上申通,排在中通的前面,去排队去了。

王承恩看到他们三人的身后没人,就先逗留了一会,等到有其他路人排在他们身后,才跟过去排队。

城门口的墙壁上,没有任何意外,贴着崇祯皇帝的画像,悬赏千金之多。但是,那画像上画的是崇祯皇帝的画像,关天通什么事!

崇祯皇帝只是看了一眼,便没理会,只是去注意守门军卒了。

两个守门军卒就在队伍的前头,喝问情况,查看路引,偶尔翻看下包裹,然后便放行,基本上,也就做个样子而已。其他军卒则压根没过来检查,都躲在门后避风。

朱海军看了下情况,感觉崇祯皇帝装作和尚混出城去没任何问题。

放心一些的他,又切换了俯视的模式,去看看德胜门的瓮城。

在朱海军那个时代,只有少数几个地方还保留有瓮城,而朱海军又没有去旅游过,因此他对这瓮城比较好奇,正好可以看个究竟。

结果没想到,他切换成俯视模式,观看这座瓮城时,就发现在瓮城的城头上,有两个宦官模样的人,正盯着出城的城门洞那。

一看这,朱海军便知道,他们在这里盯着,绝对是在找崇祯皇帝来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