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手机里的大明朝 > 第256章 六部之外加一部

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256章 六部之外加一部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9:35

第256章 六部之外加一部

第256章 六部之外加一部

朱海军听到这话,不由得心中一惊。

闹事的事情,肯定是有的,不过不常见。难不成朱元璋同学运气这么好,刚来现代才两次就被他遇上了。

于是,他迅速转头看了下,然后,他就笑了。

刚好,私人医院就在边上了,他一边找地方停车,一边对朱元璋说道:“那没事,不用管。”

朱元璋还在盯着车窗外看,听到朱海军的话,顿时有点不满了,当即说道:“你看,好多都是老人家,他们不是应该像那天晚上一样颐养天年,竟然连他们都不得不来,这事情是大了吧?”

要是年轻人的话,冲动之下干啥事都不奇怪。但是年纪大的人,一般都是稳重的,如果不是特别要紧的事情,肯定不会都出来的。

这时候,朱海军已经停好车,然后看了下时间,发现来得稍微早了一点,于是,他便笑着说道:“他们都是在接小孩放学呢!要不,我们过去看看?”

朱元璋一听,不由得很是意外,当即转头看向朱海军确认道:“接小孩放学,什么意思?”

朱海军听到这话,一边下车,一边回答道:“这是小学,每次上下学的时候,都是很壮观的.刚好现在是放学时间,被你给撞上了。“

朱元璋见他下车了,便也下车,很有兴趣的样子,对朱海军说道:“走,那去看看是什么?”

于是,朱海军锁了车子,陪着朱元璋走了过去。

果然,围观的人群中,门口一块牌子写了某某小学。校门口里面已经有小学生在排队,

他们背着书包,唧唧咋咋的,一看就是一群纯真的孩子,让人看到,心情都会畅快.

朱元璋一见之下,脸上有点惊讶.然后又转头看看堵在学校外面的人群,最后便带着好奇问朱海军道:“我们那边的孩子上学,一般都是有钱人家会接送孩子。如今就只是这么一看,不得不说,你们这有钱人真不是一般多!“

朱海军听了,不由得无语。

虽然说,现代和古代相比,确实有钱人的比例应该会比古代人多,但是学校门口这事,还真不是这样的。

于是,他就只好解释道:”爸,我们这边,如果不是家里特别穷的,都会有人接送低年级的小学生。或者是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是他们在校外的托管老师.一是因为他们的书包很重,二是怕他们出现意外,比如马路上的车辆,走失等等。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

朱元璋听到这话,当即裂嘴一笑道:“以后你的孩子,是不是也要这样接送啊?”

朱海军听到这话,立刻回道:“那是,要是我爸妈没空的话,就要孩子的外公外婆来接,你或者母后会来接送么?”

朱元璋一听这话,顿时无语。

他可是洪武皇帝,自家妹子是大明皇后,跑这里来接送孩子?

然后看这些接送的老头老太在互相聊天的。好像有问哪个单位的,难不成说我是大明朝单位的,职务是皇帝?

你住哪里?我住洪武位面的紫禁城小区乾清宫单元?

这一幕,就连朱海军想想都觉得乐呵,不过他也没真的要求朱元璋以后来接送,而是继续对他说道:“现在看到的这些小孩,该是只有一个年纪的,还有的小孩还在教室里,还没出来。”

听到这话,朱元璋回过神来,有点诧异地问道:“有那么多的孩子?”

朱海军听了,看了下学校的规模,然后便回答道:“一千来个学生总是有的。你看,那是教学楼,那边是学校操场,锻炼身体的……”

也只有在门口介绍一二,如果去学校里面的话,就能介绍得更详细。

但是,就只是这样,朱元璋就已经听得很诧异了。听到最后,他很是感慨道:“差距很大啊!”

他虽然没有说完整,但是朱海军一下就听出来,他是感慨明朝学生和现代学生的差距。

朱海军感觉让朱元璋看看现代教育的真正样子也是好的,因此,哪怕时间差不多,他带着朱元璋往医院走去时,也还是在给朱元璋介绍现代小学的情况。

随后,便是医院的体检了。

朱元璋也还是像好奇宝宝一样,不断地问东问西,甚至还会问给他检查的医生,问那些仪器是怎么回事,怎么個用法,是什么原理。

也亏了是私人医院,朱海军又办了vip服务,医生的耐心很好。但是朱海军也不得不陪同朱元璋,能简单说的就说下,尽量让朱元璋别干扰医生的检查。

从医院检查完出来之后,朱元璋站在医院的门口,转头回看。

朱海军走在前面,发现不对,转头一看,发现朱元璋还在那看着,便又走回去,好奇地问道:“爸,看啥呢?”

朱元璋看着医院没回头,而是有点感慨地说道:“大明也缺少像这样的医院啊!”

看病难这个问题,在古代是不存在的。因为古代基本上就不看病,有病就自己熬,熬过去了海阔天空,熬不过去,那也不用烦恼了。

朱元璋在这私人医院感受到的服务,和他自己那边一对比,哪怕他是皇帝,感受也是非常不同,特别他还是从最底层的百姓跃迁到皇帝位置,更是知道明朝普遍情况会是怎么样。

此时,朱海军一听,心中想着,那可不,你大明朝都是郎中看病的药铺,最大规模的,也就是太医院,那是个伱紫禁城一家人服务的,哪能和现代相比!

朱元璋感慨了一会之后,和朱海军并肩往外走,一边说道:“贤婿,这医生的学问,你似乎没给啊!”

朱海军一听无语,便回答道:“你不是没人么,先紧着数理化,这也是基础。我们这边也是,要到大学之后才会分专业,才会学这个医学的。你那边一共也才两年时间而已,基础教育学完的又有几个人!”

听到这话,朱元璋又说不出话来了,正好,看到对面小学挂在墙壁上的大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一看之下,他便感慨地说道:“我回去之后,一定会多抓这教育。没有人才,其他都是空谈!”

坐回到车里,朱元璋看着朱海军说道:“贤婿能不能安排下,我想去学校看看。”

朱海军听了,看看附近这个小学,想了下说道:“这次没时间了,等你下次过来,我带你去我老家的学校看吧。那边的校长熟悉,进校去看没问题。”

他是看出来了,朱元璋这是要在现代取经。这事,是好事,他当然是要支持的。

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这一次,虽然朱元璋还在车里传送回去,但是朱海军终归是提前联系,没有像上次一样来不及联系就传送了。

朱标和马皇后都在等着,一见朱海军便连忙问检查情况。

都没等朱海军说话,还在穿衣的朱元璋就大声笑着说道:“医生说我壮如牛,好着呢!”

朱海军倒是没反驳,只是提醒,三天之后的胃镜检查,要空腹的,睡前不要吃东西,晚饭也尽量少吃,然后便关了时空通讯。

洪武位面这边,朱元璋很快就忙了起来,他决定升级太医院为医部,和吏部、礼部、工部、兵部以及刑部户部并重,成为封建王朝设立六部以来最大的变动,变成了七部。

让医部这边登记全国郎中,纳入统一管辖,学徒也不再是私人行为,而是朝廷统一考核录取,再分配给郎中带徒弟。

这其中,有对郎中的考核,也有对徒弟的要求。朝廷专门拨出经费用于培养学徒。

并且,朱元璋基于在海军那边的感受,也下旨招收大量女学徒。

在医学发展起来之后,朱元璋就准备用这个模式大规模培养洪武朝的郎中。等到以后,再转为后世那种教学模式,不再是学徒制。

这种革新,也就是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有这么大的魄力,在现代感受到医院的重要性之后,还有现代人均寿命的数据,估计也是刺激到他了,说革新就革新,一言以决,绝不拖泥带水的。

这些旨意一出,洪武朝的郎中地位顿时水涨船高。太医院这边,更是天降富贵,直接变成了和其他六部并列的医部,那是他们做梦都没想到的事情。

郎中多了,受惠的是所有大明百姓,因此,这项新政的推出,引得了上下一致拥护。唯一的代价,就是朝廷要多一部分开支。

但是,对此时的洪武朝来说,钱压根就不是问题。

或许还有一些文武官员,忽然发现平时低他们一头的郎中,竟然要和他们平级甚至级别还要高,估计心理不平衡。但是,这种不平衡的事情,谁敢在洪武朝瞎逼逼?

三天时间,很快就过去。

一大早的,朱元璋就传送到现代做胃镜检查。

医生给出的结论,是有点胃溃疡,不算大事,开了一点药,说了下注意事项就成了。

朱元璋坐在车里,看着医院给得拍片,有些感慨地说道:“贤婿,你这里的科学是真的厉害,连人胃里怎么样都能拍出来看。”

朱海军一边开车,一边回答他道:“那是当然的了。不过明朝那边,不用像原本的历史上一样要经过几百年的摸索,由我传送学问和必不可少的机器过去,我相信明朝的科技,也会大踏步发展的。”

朱元璋进行明朝医学方面的革新,他肯定是知道的,也很支持。只要医生多了,受惠最大的就是普通百姓,能看得起病,不用再得病就只能硬撑!

两人就着医学革新方面聊了一会之后,朱元璋忽然注意到车外的情况,当即问道:“我们这是回你老家了?”

他当然不是认识朱海军回老家的路,而是看到车子驶入了山间小路。

当然了,这个山间小路,也是水泥路,只是来回单车道,明显比之前开车的路少了车道。

杭城周边的气候,和南京是一样的。大概快要一个月就要过年,山林虽然还有绿色,却也有枯色相伴。

沿途看到的,也不再是小区,城镇,而是一个个农村。

江浙这边的农村,基本上也还是可以的。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是两三层的楼房,有条件的,豪华装修,更是能吸引朱元璋注意。

公路沿着山脚而行,越来越深入群山之中,穿过一个个村子,驶过一座座小桥,看得朱元璋又是非常感慨了。

“真的没想到,如此山窝里的道路,都还是水泥路,真是方便!”

他自己非常清楚,明朝那边,就连最主要的官道,都还只是用水泥路修了一小半而已。

朱海军听到这话,便笑着说道:“我们这的官府宣传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要想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这道路就都要修起来。”

在朱元璋的面前,他说起这个来,就很是自豪,继续对朱元璋说道:“我叔小时候到外面去读书,那是要翻山越岭靠两条腿走路去上学的。我小时候读书,就坐车绕盘山公路,一直绕到山顶再绕下来,去外面读书。等到现在啊,你一会就看到了!总之,是越来越方便了!”

“我们那的土特产,就能卖到外面去;我们那的人,也方便出门去打工赚钱;真的是变化非常大!”

朱元璋一边看着车外,一边听到朱海军的说话,不时转头看他一眼,显然是对他说的话感到惊讶的时候才转回头。

“就不说我老家了,云贵那边,你好像没去过吧,那边的山路才更难走。据说两个村子,直线距离也就几里地,但是要想去对面村子,却要花一天时间才能到达。”

“不过现在好了,云贵那边,官府也大力修建道路,如今已经很方便了。之前传给你的视频还记得吧,有一座云雾中的大桥,就是贵州那边的。”

朱元璋当然记得,听到这话之后,立刻非常有兴趣地说道:“我很想亲自去看看,还有那个南京长江大桥,对了,还有跨海大桥,都想看看,如何?”

朱海军一听,心中想着,春兰也还没去看呢,都好多天没来了!

当然,表面上可不能光惦记着春兰了,他当即就答应道:“那没问题啊,反正以后有的是时间看。”

说话间,山路十八弯之后,就看到前面出现了一个山洞,于是,朱海军便马上说道:”爸,快看,那山上还有盘山公路的影子,看到没?那是我小时候到外面读书时的路线。如今,已经有这个隧道,不知道方便了多少!”

朱元璋听到这话,连忙抬头看去,就见连绵群山中,确实有一条道路的痕迹,沿着山脉的走势往上。

他还没看清楚,车子就驶入了隧道。

这隧道里面是节能灯,有车驶入之后才会亮起来。因此,当朱海军开车驶入之后,就有点科幻片中,进入时空隧道那样的感觉,灯带由近及远依次亮起,很是有点壮观。

朱元璋一见之下,顿时非常好奇,睁大了眼睛看着。

过了一会之后,依旧没看到隧道的尽头,他忍不住大声问朱海军道:“这个洞到底有多深,这么快的速度之下,为何还未见到头?”

朱海军听了,哈哈笑道:“快了!”

结果,等了一会之后,山洞依旧没有尽头,朱元璋明显更震惊了。

他也不想想,朱海军小时候,那可是绕盘山公路绕出山的,这山洞又怎么可能会短!

又过了好一会之后,终于看到前方的尽头出现了久违的阳光,亮得很。

等到车子终于驶出隧道之后,朱元璋忍不住大为惊讶道:“这么长的山洞,这是怎么开凿出来的,简直匪夷所思啊!”

朱海军听了,哈哈一笑道:“当然是靠科技了,要是靠人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平时说一千道一万地说科技有多伟大,都远不如让人直接体验一把。

这不,朱元璋以前其实有听朱标说过朱海军坐高铁钻山洞,但是,他感触不深。如今,亲自坐车过了一次隧道之后,他就忍不住发出感慨了。

随后,道路是长长的下坡路,依旧是柏油路,两车道,沿着高山山脚而行,从山上下来的溪流,就在车道的底下,清澈见底。大片的竹林,茶树不时能见到。时不时经过一个个山村,也能见到村子里都停有不少车辆,至于房子如何,那也是一目了然。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些,回想起一路过来的情况,忍不住又是感慨道:“你们的朝廷,真的是在道路上花了很多钱啊!要不然,如此深山老林中,又岂能见到如此富足之景?”

他以前行军打仗的时候,不是没去过偏僻之地,见到的,大都是茅草房之类的。

当然,古今不能比。但是,不管怎么样,百姓日子过得好不好,他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古之盛世,不饿肚子就是盛世!

要说朱元璋之前其实还挺自豪自己治理大明的成就,如今坐车看了一段路之后,他知道自己还可以把大明朝建设地更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