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蹬岸觅黛青
第三章 蹬岸觅黛青
乾隆心情激荡,热血涌流,抑制不住,便把刚刚看到的随口吟了出来:早起船头立,因有前日景。喜见玉人在,不负一望情。双肩担箍桶,弓步坡上蹬。忽传救生声,有童落河中。弃桶疾步冲,纵身跳水中。托起落水童,救下一条命。此举令心动,大有英豪情。回身再担水,键步坡上行。湿衣贴玉竹,婷婷似黛青。双瞳哪够用,却为堤埂终。
乾隆虽然咏了这么多,却还是不能尽兴,那颗博动的心更是停不下来。没看够,便决定上岸查访,再看。
可他不会直接说出企想,就说访访“绝地”这地名到底是不是朱棣留下的,为什么留下了这么个名字,里边到底有什么故事。随行们不知他心里所想,都觉得皇上这是没事找事,闲得难受,吃多了撑的!一个小小的地名儿,你个大皇帝好的哪门子奇呀?可这话都是心理想的,谁敢说出口啊,说了还不得掉半个脑袋呀,只能左右前后伺候着。
乾隆这次春花游,与往无异,没有庞大的随行,没打皇家旗号,没坐龙舟,没穿黄袍,一直微服汉装,身边也只带了四个人,一个就是他的御前大臣,五十多岁,叫刘统勋,就称刘先生;一个是殿前太监,三十来岁,叫顺全;还有两个侍卫,都二十多岁,一个叫徐虎,一个叫王元,他自己称四爷,他排行老四,又是大清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便衣出宫时,都这么叫。船工都是随船雇来的,吃喝一是上岸吃,或是由太监顺全上岸去买,好歹乾隆不挑食,心思也没在吃上,挺好伺候。睡就在船上,雇的船比较大。船工留在船上等待,他们五人就上了岸。乾隆要寻找那个担水滚臀的窈窕姑娘……
徐虎王元是武将,头脑单纯,跟着走就是了,也未作他想,可刘先生和顺全已猜到了八分,皇上不可能因为一个小地名儿而上岸,定有他因,那就是……?
上岸之后,乾隆便看到,街上人来人往,车马穿行,街道两边全是店铺,挂满了招牌幌子。有商铺饭铺茶铺药铺,有卖文房四宝书画的,有卖刀枪剑戟练武健身器械的,有镶牙的,有修脚的,有剃头的,还有武馆镖行,搬运的脚行,住宿的馆舍,卖红的小楼。可奇怪的是,整条街上非常寂静,听不到买卖人的吆喝声。行人匆匆,表情也是冷冰冰的,与人擦肩而过时,别说给你个笑脸,甚至连看都不看你一眼,似乎对谁都有三分戒心。乾隆不仅觉得有点奇怪,还觉得有点神秘,甚至有点莫名地惊惧感,也没了诗性。刘先生顺全王元徐虎他们,心里也有点忐忑不安,添加了几分戒备。
乾隆一行五人在街上逛了一个多时辰,一边浏览街景风貌,一边向行人店家打探“绝地”之名的由来,听到的回答不是“不知道”就是“不清楚”顶多跟你说“老辈子留下来的”没有谁给他更多的解释,也没有功夫给他更多的解释。徐虎王元有些气馁了,刘先生不卑不亢,顺全不声不响,乾隆却依然故我,兴致勃勃。因为他心里想的是:这“绝地”的来历越没人说清楚,他就越有找到那位担水姑娘的工夫。当然,能查访清楚“绝地”的来历,也是额外收获。
已经逛了一个多时辰了,徐虎的肚子早就咕咕叫了,又正走到一家饭铺门口,徐虎按捺不住,便看着顺全拍了拍肚子,顺全其实也饿了,扭头看着乾隆说:“爷,咱是不是该吃东西了?”乾隆一听,忽然也觉得饿了,说,成,我也有点饿了,五个人就进了饭铺。
小饭铺里的早餐,只有烧饼和羊肠汤,五人要了五碗羊肠汤,十个烧饼。乾隆吃过烧饼,但没喝过羊肠汤,见都没见过,这玩意儿京城里没有,宫里更没有。乾隆先闻到一股子膻气味儿,再看看,碗里的汤浑白色,除了几段肠衣,还飘着几许绿叶青菜,便有些疑惑,皱起眉头说:“这个能喝吗?”刘先生喝过,顺全也喝过,没等刘先生开口,顺全就说道,爷,美味。乾隆又问,都什么料儿?顺全又说,羊肠儿、香菜、韭菜花,别的就说不上来了。这顺全12 岁入宫,入宫前喝过,入宫后再没喝过,因为那时他还是个孩子,所以只能说出看得见的。刘先生一笑问道,你说的都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呢?顺全一想补充道,还有盐。刘先生又问,还有吗?顺全说不上来了,刘先生就补充说,还有腐乳、麻酱、清酱、葱花,姜丝。“对对对”顺全带怯地笑了。乾隆听后又看碗里,刘先生看着他说:“爷,尝尝,越热越好?”听刘先生这么说,乾隆这才带着疑惑地拿起羹勺,舀了半勺,抿了抿,品了品味道,皱起了眉头,膻。刘先生见状又说:“大点儿口”乾隆便又喝了一勺,咽下后,忽然点点头笑了,说:“还成”刘先生顺全他们也跟着笑了。于是乾隆就着烧饼喝了一碗,刘先生也喝了一碗,各吃了一个烧饼,顺全徐虎王元喝了一碗后又盛了一碗汤,各喝了两碗,顺全吃了俩烧饼,王元徐虎各吃了仨烧饼。吃完喝完结完账,又跟着皇上来到街上打听?
哎!在一家中药铺门口,乾隆看见一个卦摊儿,挂着个幌子,摆着个小桌儿,桌前还放着一个小圆杌子,这是专为来算卦的人准备的。算卦人是个瘦老头儿,戴着一个黑帽垫儿,留着一绺山羊胡子,穿着一件旧大褂,看上去有七十多岁年纪,在小卦桌后边坐着,因为没有算卦的,正打盹儿。这叫饭后困,上了岁数的都这样。
乾隆就往跟前儿走,侍卫徐虎也看到了,紧着问:“爷,你要算卦呀?”因为徐虎知道皇上一向讨厌算命占卜的,说他们的话都是胡说八道,甚至骂他们都是蒙人的混账东西!其实徐虎是担心那老头子吃亏。徐虎老家还有个跟算卦老头子岁数差不多的爷爷,那瘦骨嶙峋的样子还有点相像,还有爷爷以前也给人算卦,他问过爷爷,算卦准吗?爷爷一笑回答他,要准我们家就不受穷了,所以徐虎也知道,算卦就是蒙人的。他进宫后,知道皇上讨厌算卦的,就不让爷爷干了,一年给爷爷捎去20两银子养活。
听徐虎问,乾隆摇了下头说:“不,问事儿。”“他、他能知道什么呀?”徐虎又说。“哎,算卦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而且听事记事,知道的事多,要不怎么蒙人呢。”嗨,这话叫人听哪头儿?可徐虎最在意的是后边一句,又说,那干嘛还问他呀?“哎,有的蒙,有的不蒙。”乾隆又说。徐虎听了不知再说什么好。可刘先生顺全王元和徐虎听得不一样,心想,皇上这是怎么了,怎么给算卦的平反了?什么也别问了,皇上要问事,就跟着走吧,说着就来到了卦摊儿前,乾隆看了看就坐下了。看老头子还在打盹儿,顺全便故意咳嗽了一声。
老头儿一激灵醒了,抬头瞧了瞧,挺起了脖子。老头子挺脖子是瞧着这几个人光驾儿不一般,像是有些身份的人,得好好“照顾”生意,说不准多挣俩儿,就面带干笑地开了口:“几位先生是相面呀还是算卦呀?”“嗯,不相面也不算卦,打听个事儿?”乾隆说。老头儿一听,身子凉了半截,不笑了,脖子也不挺着了,打听事赚不到钱啊。可算卦的讲人气,算不算也不能拒人千里之外,就还带点儿客气地问:“嘛事,你请说?”乾隆就问:“你们这‘绝地’是怎么个来历呀?”“嘛?”老头心不在焉,还犯点糊涂,没弄明白。乾隆一看他没听明白,又说:“噢,你这镇子不叫‘绝地’吗,是……?”
“哦——”老头子恍然大悟了,他一哦,乾隆便不说了,知道这会儿听明白了。老头子接着说:“你问这个呀,你外地来得吧?”“是、是”乾隆回道。“,嗨,你外地人不知道,这是燕王扫北的时候,把这儿的人都杀绝了,就叫‘绝地’了。”老头子这么说。“为什么把人都杀绝了?”乾隆跟着问了一句。老头子又说:“燕王扫北扫到这儿,杀了一些人,跟他有仇的人夜里就烧了他的船,连他差点都给烧死呀,他就急眼了,就领着他的兵,见了人就杀,杀人不眨眼,把全村的老百姓,不管男女大小,老老少少,大人孩子全杀光了,满街都是死人,满地流血呀,不就成绝地了吗。”听老头子接着这么说,乾隆又觉得他不全是瞎掰,确实有个燕王扫北,燕王确实杀了好多人,连杀他后宫的女人都不手软。他更感兴趣了,便拉长了声儿“哦”了一声。老头子又说:“不过,在早,可不叫这个。”“哦,那又叫什么?”乾隆一听有新内容,又好奇地问道。“叫‘杰(傑)地’豪杰的‘杰’老头还用手写了写。“噢,是‘杰’不是‘绝’”乾隆随着说。“对对对,是‘杰’不是‘绝’”老头子点点头答应着。乾隆看着老头子又说:“好,‘杰’好,‘杰地’人杰地灵,好,好名字。”“借你的吉言了”老头子一点头干笑着说。可乾隆就又问:“哎,你们这‘杰地’又怎么个来历呀?”老头子听了一眨小眼睛又说:“其实‘杰地’也有误,原本是‘捷地’大捷的‘捷’是人们听白了。”“噢,这又怎么个来历?”乾隆的兴趣更浓了,又问。老头子说“啊,这是大宋那时候,不有个穆桂英吗,她大破了天门阵,大破了洪州呀……”
话到这儿,老头子打住不说了,他见又来了一个人,以为是算卦的,还问了句:“你算卦呀”那人回答说:“你先说”老头子听着就是算卦了,便用上了他撵客的绝招,眯缝起小眼睛,张开缺了牙的嘴巴,仰起脸来,冲着东南方瞅日头……
乾隆不知他要干什么,等着他看着他,觉得有点滑稽。
“啊嚏!”突然,老头子打了个贼响的嚏喷。猛实惊一声,把乾隆还吓了一跳。乾隆一看,老头子鼻涕眼泪都下来了,以为他正患伤风,怕着上,赶紧站起来,并伸手跟顺全做了个动作。顺全明白,回手从兜里掏出钱来,见是一两的银锭子,要放回去再掏小的,掏铜钱。旁边的徐虎看明白了,一把从他的手里抓过银子,放到老头子卦桌上,顺全有点急,给徐虎推着离开了。其实徐虎知道,算个卦给多少钱,他爷爷给人算过卦呀,一挂也就几个钱儿,一两银子够算一百次的。他给了一两,是把老头子看成爷爷了。
待老头子磨磨蹭蹭了半晌,擦完鼻涕眼泪,知道人走了,才睁开了眼,一看,嗯,都撵走了,挺爽。可那个要算卦的也走了,走的更远,又挺恼。其实是他想错了,那人不是要算卦,是见他跟几个人侃,想听听他在侃什么,他不说了,自然就走了。
人走了,还能怎么样,老头子无奈地摇了摇头。可是低头一看,卦桌上有块银子!小眼睛立刻就睁圆了,放光了,赶紧伸手捂住,又抬起头来看人,还要喊:回来!回来!我跟你们说!又见人走了老远了,张着嘴没有喊出来,但还看着。直到眼花的看不清了,才收回眼神儿来看手,并慢慢地抬起来,生怕抬快了银子飞了。看见银子还在,又慢慢儿捏起来放到手心里看,一边看一边想,这么多呀,能买一口袋多粮食呀!够我老两口能吃俩多月呀!老头子乐坏了。他记得清清楚楚,给人算了半辈子卦,最多的时候收过俩大子,今儿这是遇上财神爷了。
乾隆一行人离开了卦摊,继续往前走,一边走一边看街景,走着走着,忽然瞅见不远处,有一个门脸儿,挂着个招牌,上写“兴隆店”仨字。乾隆一看这名字就喜欢,再看,招牌上还写着“住宿、吃饭、喝茶”等字,这是聚人的地方,方便打听事。再说转悠老半天了,那碗羊肠汤还有点咸,烧饼还有点干,乾隆正有些口渴了,就用手中的扇子一指,几个人便走了过去。
就在他们走到离门口还有几十步远的时候,忽然听到店里吆吆喝喝,接着,又看见两个汉子从门口里跌跄了出来!
啊!乾隆等人都一愣,不知道店里发生了什么事?乾隆觉得好奇,加快了脚步,其他四人也都紧紧地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