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乾隆碑记忆 > 第二章 春风吹深宫

乾隆碑记忆 第二章 春风吹深宫

作者:文起2018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34:28

第二章 春风吹深宫

第二章 春风吹深宫

乾隆做了皇帝后,是大清朝最安宁、宫库最丰盈的时候。这是因为他的皇阿玛雍正当朝时,用了13 年的时间,把那些敢于和大清朝,也就是和他爱新觉罗一家作对的人,及其看不上的人,不管是为自己的,还是为他人的,还是为百姓的,该杀得杀了,该刮得刮了,剩下的都是顺从的、听喝的。所以,他这个皇帝登基后,便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没有敢奓翅的人了。还有,皇阿玛一边杀人一边抄家,银子也把宫库装满了,花钱不用犯愁了。

他这个皇上当的轻松自在,闲工夫多,呆在宫里又闷,生性又好动,又年轻精气神充沛,就出宫游玩。先是京城之内,再到京城之外,越游越远,越游越野,越游越爱游,越玩儿越想玩儿。除了一个人游,有时还带着三宫六院、老老小小、文武大臣游。这样的群游团游,有文字记载的便有六下江南,十上泰山。看了黄河长江,游了西湖钱塘,蹬了泰山,上了五台,喝了龙井,品了碧螺,听了小调儿,看了艳舞,赏了百花,尝了鲜果,等等等,这些都是有资料记载的。至于小游独游野游花游,也就是“游玩儿”那就不计其数了。这些“游玩儿”虽然资料上找不到多少,但从他留下的那些诗词赋句里看得清楚,如写瓜果菜园的,花园苗圃的,采茶采莲的、摘瓜的、割麦的,打场的,捕鱼的、打猎的、挑担的、赶集的、洗衣的、卖鞋的、绣花的、嫁女的,迎亲的,等等等。这些都是他的即兴应景诗,说明了这些地方他都游玩儿过了,这样的场面他都看过了。其实开始他就是游玩儿,但是随着游玩儿不断加进了内容,祀山祭水,查看民情,询问吏行,求索治国之道,保自家的大清江山万万年。

乾隆皇帝是个爱江山更爱美人的风流皇帝,便在这巡游查看当中,发现了一个妙处,民间的花儿香又红,乡巷的美颜别样情,所以每到宫里的女人看烦了、看腻了的时候,就跑到民间乡巷观看红颜美色,俏女玉人“采采野花、嗅嗅野味、品品野果、宠宠野妞”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那叫“儿女英雄别样情” 这句话当然说他这个“男儿”是英雄,宫外的“女子”是红颜,英雄与红颜,自然就有与他的三宫六院不一样的“别样情”了。因为在宫里,他是皇上,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只是他的女人,没有“别样情”。还有一首,说的更直白:园中花千朵,色重味乏溃,路野花叶小,香气浸心脾。这也正是乾隆皇帝一生赏花泡妞“野味”人生的形象写照。

为什么乾隆会是这样的心情呢?因为在他的心里,宫里的后妃嫔贵佳,不过都是片“土地”而他不过是颗“种子”他与她们之间,只是“种地打粮”传宗接代而已,特别是后宫争风邀宠的恶习,还败了他的心性。乾隆何以有这样的心情?因为他宫里这些女人,都是按祖宗之法别人给选进来的,是拉拢群臣为己所用的一种手段,御用工具,是用这条裙带拴住臣子手脚,不生或少生异心,为己所用,所以在容颜上也就降了档次。男人天性最爱看的是女人容颜,皇位上的男人也是这样的。既然颜值不够,所以乾隆和她们就只是“种地打粮”而已。

而在宫外,女人是他自己找的,看上的,喜欢的,他就不再是“种子”女人也不再是“土地” 是生灵,活生生的生灵,两个生灵在一起,要热一块儿热,要火一起火,你打情我卖俏,你含蹙我送颦,你吹风我散香,所以就有了一种“别样情”这个还应了古人一句俗话:家味不如野味好。这样的话不只是调侃,也是实情,用在乾隆这个皇上身上,也恰如其分,因为他也是个男人。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过后,春风春意春心春情,万物复苏,阳气上升。乾隆祭完了祖宗,就在宫里坐不住了。心燥口乏,得泄燥爽口,去哪儿泄哪儿爽,自然是宫外。可这次他不是下江南,游西湖,也不是登泰山,观沧海,是地地道道地春风花月游,到宫外看看野花,闻闻香草,听听小调,尝尝“野味”,陶冶陶冶性情,放松放松自己,把一身燥热泄掉。但是对外宣称,是查查河防,看看春耕,访访民情,听听吏行。

出了皇宫,出了京城,乾隆就像一只放飞的雀鹰,脱缰的野马,心情大好,舒心应景,诗兴潮动,边走边吟。虽然诗意不高,但冲口喷涌,听听:

墙内万事缠,院外心陶然。河水载吾身,春风拂吾衫。举目柳泛绿,俯视草吐青。又听树上雀,喳喳叫不停。鸣鸣入耳来,全是寻偶声。草木懂春意,小鸟明人情。浆橹哗哗响,舟楫往来行。沉舟走得慢,浮船行如风。浣妇临水洗,衫旧颊容黄。渔夫一提网,几条小鱼蹦。入篓再难逃,夜来一命休……

这些都是他边看边咏的即兴诗。

从上面的诗句里,就知道,乾隆这次出宫野游,走的不是旱路,是水路,不是骑马,是坐船。

为什么要走水路呢?因为走水路方便观看,女人不是都爱到河边浣洗吗,河面又不宽,站在船上就能把两岸看得清清楚楚。于是就沿京杭大运河逆水而行,昼行夜宿,一路倒是看到了不少女人,可都是破衣旧衫,面黄色暗,没有一个亮眼的,不有一句“衫旧颊容黄”吗。但是,他不气馁,因为还有这样的吟咏:几日无亮目,皆因冬气缀。迎着春光行,自有丽色迨。

随行伺候的御前大臣刘统勋,跟随乾隆外出野游花游不是一次两次了,听得明白也看得明白,为迎合乾隆的心思,有时还和上几句,有这样一首:龙有万钧力,世人堪难配。唯有杨柳枝,摇得龙首旋。

诗句中的“杨柳枝”是喻女人的胳膊,当然也是比喻美女,女人长得像杨柳,不就是窈窕淑女吗。美人的杨柳臂摇动着,乾隆皇上的龙脖子打转,这是美女撒娇,男人不都喜欢女人撒娇吗。这样的诗句是拍马屁,也是搞笑哄乾隆乐的。

乾隆自然也听得明白,非但不恶心,还有这样的接句:世人都把龙颜羡,不解龙颜是那般。唯有朕心明寡理,龙颜皆在天地全。

诗句中的“龙颜”二字,有两层含义,“龙”是他自己,而“颜”是美色女人,他和自己喜欢的女人美色在一起,才是天地的成全。

就这样,乾隆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吟,到第五天,就宿在这“绝地”码头。这地方乾隆不是一两次经过了,从没有过什么感觉,可这次忽然对“绝地”二字感到不爽,不觉吟出这样几句:以往未曾动心坎,此刻却似百揽牵。此心此情为那般,莫道此地有洞天?

吟完又问随行的刘统勋,为什么此地叫这么个名字?刘统勋也说不太清楚,史书上找不到记载,他只听人说过,此地名是亡明皇上朱棣留下的。那朱棣冠名是否属实,也许是,也许不是,因为都是民间流传。流传的东西大都有讹,有的根本就是瞎传谬传,没有人把它作为历史依据,再说一个小村镇的名字谁去关注它呀。乾隆听他这么说,也没有再深问,只是心中那种莫名的、奇妙的感觉欲扯不断、欲挥不去、欲罢不能。

所以,第二天早晨,他就走出船舱,站在船头,一方面呼吸河中的新鲜空气,一方面要望望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是什么东西牵扯着他的心。

枯水季节,水低堤高,乾隆只能看到岸边喷芽杨絮的绿柳,再就是那些上船下船的路人,见不到房舍,街巷,不免有些失望。

就在他想回身入船舱之时,忽然间,瞧见对岸一个高挑儿的小女子,担着水桶走下河堤。看上去小女子年纪不大,一身贴体青衫,衬的从头到脚,该高的高,该低的低,线条清晰,如柳似竹。这样的身段,这样的穿戴,跟他宫里那些宽服大袖,花花绿绿,只露一张脸,看不出身段的女人大不一样。再聚睛又看到,前额的流海儿。就在这时,小女子一弯腰,一条长辫子垂到身前,乾隆的那颗心犹如给拽了一下子,头也跟着前探了探。因为在宫里只能看到男人的辫子,看不到女人的辫子,更是看不到这样长的辫子,这又让他看到了一个清纯鲜活的民间姑娘。乾隆的那颗宠妞的风流心脏,也跟着激荡起来。他想看看姑娘的容貌几何,可有点晨雾阻隔,又是隔河相望,看不太真切,但感觉上十分俊俏。那姑娘利落地打满两桶水,把垂到身前的辫子往身后一撩,担起水桶,健步向岸上走去。桶大人薄,极不相称,可姑娘举重若轻,稳稳上行。乾隆有些惊讶,他就又看到了一个和他那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担,娇不禁风的后宫嫔妃完全不一样的女人,忽然又有点肃然起敬,目送着姑娘走上坡去。待姑娘走出他的眼线,便带着遗憾吟咏道:都说宫采最盛艳,怎比村色恁健斓。可憎晨霭半遮颜,未明柳绿留遗憾!

乾隆看清楚了挑水村姑的好身段和长辫子,但因雾霭遮挡没能看清楚村姑的面庞容颜,而觉得遗憾。

游船又往南行了一日,乾隆已经没了兴趣,其实是他心中惦记着那位挑水的姑娘。因为这样的出宫游,品“野味”是他的大活儿。于是让游船调头,回行了一日,傍晚时分,便又回到了这绝地码头。与往日一样,乾隆没有上岸,还是宿在船上,因为心里装着挑水的姑娘,起早后还想看看。躺下后也没什么睡意,睡不着就默默吟诗打发夜色,其中有这样几句:前把挑女看,恁般好身段。柳影拂胸肠,不释心怅然。

因为那位挑水姑娘的影子,老在乾隆心里扫,扫得他直到过了半夜才睡着。到醒来一睁眼,啊!天大亮了,赶紧爬了起来,出仓来到船头一看,好巧真巧,不巧也巧,还是真巧,姑娘恰在,已经在摆桶灌水!谢天谢地,差点迟了,乾隆觉得庆幸。

乾隆看到了,姑娘的身上还是那身青衫,身段还是那样窈窕,线条还是那样清晰。姑娘忽然抬起了头,乾隆目光聚到面容,因为没有了雾霾遮挡,便看得分明了。瓜子脸,高鼻梁,白白净净,姑娘忽然朝这边望了一眼,乾隆又看到了两条柳眉下那双黑亮的眼睛。姑娘又把辫子往身后一撩,稳稳当当地担起了水桶。

姑娘刚回身向上登了几步,忽然有人大声喊:“小锁儿!小锁儿!……”

乾隆顺着喊叫声的方向看去,见一个不大的孩子,正从陡坡往下滚落,一直滚落进了河水里,乾隆“啊!”了一声。听女人又喊:“救命啊!救命啊……!”

落水的孩子就在那担水的姑娘不远处,乾隆便看到,姑娘扔掉了水桶,疾跑了几步,纵身跳进河里,抓住孩子,拖回岸边,又让孩子趴在自己弓起的腿上,手拍了几拍孩子的后背,孩子吐出一口水,哇地哭了出来,这才抱起来交给了他的母亲。姑娘的举动,让乾隆又多了几分慕意。

姑娘一身衣裳都湿透了,也没理会,走回水桶边,桶里的水已经洒掉了,便又重新灌满,回身担起来,再健步向岸上走去。由于她的衣裳湿透了,贴的身子更紧了,线条也更为分明了。乾隆从肩往下看,平平的肩,细细的腰,再往下,就看到了她那圆圆的,蹶起来的臀部,随着步伐一滚一滚的,似乎有一股强大的引力,拽着他的目光,直到堤埂把它割断!然而,那光影回到乾隆的身上,就变成了热流,在他的血管里涌动、奔腾,奔腾、涌动……!

在乾隆的感觉里,南方姑娘的特点,是小家碧玉,柔情似水,涓涓地流淌在你的身上,默默地滋润着你。而他也知道,北方姑娘则是炉火炽热,时时都在炙烤着你,把你炙烤的浑身**,是另一腔儿女情长。可他觉得二者又各不完美,各有缺憾。因为在南方姑娘身上,只有那种给你的感觉,阳刚好像势如破竹,过于强盛。在北方姑娘身上,阳刚好像临渊小舟,过于弱小,只有那种要你的感觉。所以,他的结论:南是叶柔,北是花火,而这京南一带的姑娘,居于南北之间,既有南方姑娘“给你”的那种柔和润,又有北方姑娘“要你”的那种烈和火,二者集于一身,最能使人淋漓致尽,刚柔同享。

他还在诗里这样写到:南叶茎柔绿,任由你赏观,北花蕊怒红,全由她逞悍。叶绿又花红,佳境动甘甜,庸人哪堪知,唯有孤心详。

这是乾隆皇上游水于一国南北各地品味人性的心得体会。而京南这一带,就是他心中的“叶绿又花红”之地。

老百姓能娶上一个媳妇就不错了,哪里会有乾隆皇上这样的风流体会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