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浴火大清 > 第349章 捷报和密折

浴火大清 第349章 捷报和密折

作者:爱喝啤酒的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2:41:10

第349章 捷报和密折

第349章 捷报和密折

由于十月时节,北方早晚天气已经开始转凉,慈禧的肩上披了一条红色狐狸披肩,手中依然还摩挲着她的青铜降魔杵,端坐在榻上。

虽然听到载漪和荣禄二人,不仅联袂而来,还是一大早就求见,慈禧心知,这一定是又有什么大事情发生了,虽然心中也有些忐忑,可脸上还是平静如水。

见二人神色凝重,慈禧暗暗深吸一口气,微微一笑对随侍太监道,“还不快给端郡王和荣大人看座。”

二人给慈禧施礼后,都没有坐下,载漪看了荣禄一眼,见荣禄没有先开口的意思,这才从袖子里掏出两份奏折举在手中。

“太后,滕兴甫发来报捷折子,前锋军在京城再次取得罕见大捷,另有一封给太后的密折。”

载漪的话,并没有让慈禧感到一丝轻松,如果仅仅是又取得一场大捷,这两人的表情绝不会如此凝重。

李莲英疾步上前接过奏折,然后又小心地退回慈禧身边,将奏折递给慈禧。

慈禧放下手中的降魔杵,接过两份奏折拿在手中。

慈禧并没有急着打开奏折,只是拿着两份奏折在手中翻看着,似乎是在犹豫到底要先看那一份,又或者是在猜测揣摩其中的内容。

在轻舒一口气后,慈禧将报捷折子递给李莲英,“莲英,这报捷的折子你念念吧,也好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滕毓藻的报捷奏折,基本上就是把突围之夜的东城战斗叙述了一遍,只是略有些出入,而且具体过程也有些含糊。

折子上说,探查得知,约七万联军以在开往京城的路上,且携带大口径西洋大炮甚多,未免京城毁于战火,于当晚发起突围战。

东城的战斗,只是声东击西,不想齐化门外的德军轻敌大意,被刘十九率突击纵队一举突进德军据守的村子,然后由吴佩孚的近卫协协助,将一万多德军击溃,并歼其大部。

随后,突击纵队和近卫协两部,又在炮兵协协助下,趁黑夜,设伏于路途,歼灭来援俄军近两万余众。

同时,虚以声势,将美、英、法三国联军万余部队惊走。

东城之战使敌惊惧,以至于在随即突出西城时,对于刘玉枳、李显策、胡殿甲、曹福田四路猛攻,日军不敢阻拦,如今前锋军已成功突出京城。

突围一战,灭敌甚众,计有击毙联军近三万,缴获颇多。

当然,前锋军的伤亡也不能不说,而且还是夸大滴说,滕毓藻在奏折中说,当晚战斗前锋军总计伤亡万五,已不堪再战,急需整补。

接下来,就是给一众将领们请功,并把刘十九和刘长发的功劳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

听李莲英读完报捷的折子,慈禧心中轻松不少。

慈禧轻松下来,并不是因为,前锋军又取得一场大捷,而是因为慈禧已经明白载漪和荣禄两人神情凝重的原因所在了,他们是因为滕毓藻率部退出京城,以至让京城落入敌手。

只是,既然取得一场罕见的大捷,灭敌三万余,可滕毓藻又为什么还要上密折,这让慈禧感觉很奇怪。

在慈禧的示意下,很快有太监取来一把银质小刀,慈禧亲手用银刀挑开密折上的火漆封口,展开滕毓藻的密折。

这还是滕毓藻第一次给慈禧上密折,他在密折中,对于放弃京城,首先请罪。

只不过慈溪看得出,滕毓藻对于所未放弃京城请罪说辞,并不是很在意,仅仅是一个姿态而已。

然后,就是滕毓藻对于现今形式的分析。

滕毓藻在密折中说,联军已经占领京津两地,在经过和前锋军三个月以来的作战中,列强损失惨重。

据他初步统计,前锋军至今,已经累计消灭列强军队十万人左右,现在除了德国人因为他们的公使被杀,以及对大清怀有领土野心的俄、日两国还不肯罢手外,其它五国早已不堪重负。

德国距离大清路途遥远,而且有欧洲的事情羁绊,他们已无力继续增兵。

日、俄两国,因国内经济拮据,现在同大清打这一场战争的军费,都是从英法等国借来的款项,也无力长久打下去。

日本人之所以还会坚持再打下去,是在甲午时吃到了甜头,以为最终会从大清身上在咬下一块肥肉,最终以赔款和割让土地,来迅速弥补他们因为这场战争而欠下来的的军费。

而俄国人,同日本人一样的心思,也是想要赔款和割地,只不过俄国人的胃口会更大一些,他们会要求强占关东三省和XJ、内蒙的大片土地。

而虽然英、法、意、奥、德五国,也想要趁机从大清身上割走土地。

只是列强们个个都是贪得无厌之徒,每一个都恨不得能独占好处,他们会因为争夺利益出现严重分化,甚至最终互相拆台,从而导致有利于大清的局面出现。

甚至美国人,还极有可能担心他日后在大清的利益严重受损,而极力阻挠列强瓜分大清的情况成真。

比如英国人对最富庶的江南和长江流域,甚至包括广东、西藏在内的土地怀有极大野心,法国人也对两广和云贵垂涎已久,德国人的野心也不会仅仅局限于山东一地,日本人同样不会止步于一个台湾,他们甚至觊觎整个大清的土地上。

因此,在瓜分大清的问题上,列强是绝对不会达成一致的,欧美列强更是绝对不愿看到俄、日两国再从大清割走土地的。

最终,只能是谁都不能强占大清的土地,战争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同朝廷议和,也就是说,议和已成必然发展趋势。

列强如果要议和,他们现在已经有了台阶,只要能再挫其锋芒,洋人必定深感力不从心,那时就会提出议和。

但这需要一定时间和机会,他会努力击敌,将联军打痛打怕,促使这一天早日到来。

只是在当下,朝廷既然已经取缔了义和团,就万万不应再示弱与人,甚至还可放出风去要迁都,以示抗击到底的决心。

而且,滕毓藻在奏折中建议,最好现在就同湖广总督张之洞沟通商议,明确要迁都至湖北。

此举不仅可以让列强感到担忧,还可以拉拢住张之洞,并借此分化瓦解东南互保联盟。

滕毓藻还在奏折中劝诫慈禧,此时万不可再罢免处置大批主战官员,尤其是主战的首要官员,更不能处置。

否则,不仅会严重影响抗敌的军心士气,还会助长列强的嚣张气焰,让洋人更加蛮横,在未来的议和中,狮子大开口索要赔款。

甚至,这也极不利于早日迎来议和之日。

慈禧拿着滕毓藻的密折,反复翻看了许久。

慈禧心中,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了滕毓藻的说法,尤其是滕毓藻对列强同床异梦的心思分解,以及要她假意迁都,以示抗敌决心的建议,更让她在心中对滕毓藻敬佩有加。

对于滕毓藻的这些建议,慈禧深以为然,她甚至认为,滕毓藻已经不仅仅是古今名将的名头可以表述的,甚至可以说,滕毓藻就是周瑜、诸葛亮一类的人物。

只是,在关于主战派这一点上,慈禧有她自己的想法。

她处置主战派大臣官员的做法,虽说有向洋人示好之意,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而且这还是她不能明说的。

那就是洗脱她在朝廷支持义和团杀洋人,包括围攻洋人使馆区这些事件中的干系,以免洋人会盯住她不放,洋人可是声称要她还政于光绪的。

她不敢想象,还政给光绪,她会有一个什么下场!

就在离京前,她还让人把光绪最钟爱的珍妃推入井中淹死。

光绪恐怕早已对她恨之入骨了,这种情况下,她怎么可能还政给光绪。

而且她也深恨这些怂恿她相信义和团刀枪不入的大臣,这才让她有了和洋人叫板的勇气。

所以,这些主战派大臣们她是必须要处理的,唯一有些麻烦的就是载漪了。

滕毓藻虽然没有明说,可在密折中着意强调不要处置“主战的首要官员”,这明显就是指的端郡王载漪,滕毓藻的话,她不能不重视。

思衬良久,慈禧才轻叹一声,转头对李莲英轻声说道,“莲英,安排人取个火盆来吧。”

慈禧的话,不仅让李莲英微微一愣,然后李莲英并没有安排太监出去准备火盆,而是亲自快步走了出去。

感谢:超级传奇哥的打赏!!!醉马鞠躬致谢了!!!

感谢:小磊2017、wxzdtq小多、1469999447480168448、150818161206325、取个能用的名字真的好难、该出手、20220828183725091、大不列颠之影、2022072914939958、20220826105447610、清河散人、李质秉、-天-、爱读书的瓢虫、三峡风1951、爱的海洋、偏爱有加、超级传奇哥、20210301105267525784、20210111170129045、20210301104130671710、160608190428412、我独酌山外小阁楼、深蓝等书友的月票、推荐票支持!!!

你们的支持,就是醉马的动力!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