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浴火大清 > 第350章 付之一炬的密折

浴火大清 第350章 付之一炬的密折

作者:爱喝啤酒的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2:41:10

第350章 付之一炬的密折

第350章 付之一炬的密折

对于慈禧此时索要火盆的举动,不要说李莲英,就是载漪和荣禄也极为诧异。

现在这个时节,北方的早晚气温已经有些凉了,可也还远不至于需要用火盆来取暖的程度。

在等候火盆的时间里,慈禧一言不发,只是面色平静地不住反复翻看着滕毓藻的奏折,似乎要将这份密折中的每一句话都牢牢记住一般。

慈禧的这般举动,让载漪的一颗心,不由高高悬起。

几乎没有大臣见过慈禧怒不可遏的时候,即便他要置某个大臣于死地,也只会轻描淡写地处置了。

也就是说,慈禧往往越平静,就越有可能在心中隐藏着滔天恨意,莫非滕毓藻的折子里关于他的事情,触怒了慈禧,如果是这样,不仅滕毓藻要倒霉,就是自己也会跟着受连累。

载漪暗暗叹口气,心中暗想,或许不应该说是自己受滕毓藻连累,而应该反过来说,是自己连累了前途一片大好的滕毓藻了。

除了报捷的折子和这个给慈禧的密折外,滕毓藻派来的人,还给载漪带来了滕毓藻用西洋的什么钢笔书写的一封亲笔信。

滕毓藻在信中,除了给他分析了当今形势,要他坚定信心外,还告诉他,他在给慈禧的密折中,要求慈禧不要处置他这个主战派首脑,这让载漪对滕毓藻大为感激。

甚至,载漪还在心中设想过,如果他此番没事,他要如何报答帮助滕毓藻。

只不过,现在看慈禧的样子,似乎滕毓藻为他的说项,完全是恰得其反。

而一旁的荣禄,先是诧异,随后似乎猜到了什么,神情变得十分惊讶起来,甚至还暗暗瞥了脸上神色变幻不定的载漪几眼,查看载漪的表情,极想从载漪的脸上看出些什么。

李莲英去得快,回来的也快,只一会功夫,就带着两个抬着火盆的下太监回到花厅,在李莲英的指引下,将一铜盆红红的炭火放在慈禧的软塌前面。

慈禧挥手赶开垂手侍立在火盆边等候慈禧吩咐的两个小太监,见状,李莲英也忙退两步远离开火盆。

接下来的一幕,几乎就要将载漪吓得晕厥过去,瞪大双眼,大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慈禧竟然自己走到火盆前,展开滕毓藻的密折,将密折在火盆内熊熊燃烧着的的碳火上点燃,然后又从小太监手中拿过一并火钳,亲自动手翻动火焰中的密折,直到密折完全化为灰烬才停住手。

看着在炭火映衬下,慈禧脸上摇曳变幻的忽明忽暗的光影,载漪只感觉周身冰冷,似乎一颗心都已经冻结住而不再跳动。

载漪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滕毓藻的这个密折里到底写了什么让慈禧竟然都不想在看到这个折子,甚至还要将之付之一炬。

载漪不由刚到阵阵眩晕,暗暗用牙齿狠狠咬住舌尖,才让自己不至于当众一头栽倒在地。

看着炭火中化为灰烬的密折,慈禧轻叹一声说道。

“京城丢了就丢了吧,咱们先前也是有话,滕兴甫是可以相机行事的,只要滕兴甫和他的前锋军还在,洋人就翻不上天去。”

慈禧走回软塌重新坐下,用她那白皙的素手理了理鬓间落下的几根发丝,端起案几上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小口后,再次抬起头来时,脸上已经变得神采奕奕,笑着继续说道。

“滕兴甫京城再战,又重挫列强锋芒,不愧称国之柱石这一称谓,也不负哀家对他的厚望!”

“只是,滕兴甫取得如此一场大快人心的大捷,本应重重封赏,可哀家暂时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给他。”

慈禧看向载漪,“下旨明发天下,滕兴甫是大清之柱石,天下官员之楷模!”

又对李莲英说道,“你让皇帝把这几个字亲手书写个条幅,然后交给端郡王。”

慈禧又对载漪道,“你将航地手书条幅好好装裱,然后派人给滕兴甫送去,你在写封信给他,好生慰勉一番,不妨告诉他,等列强一消停下来,哀家和皇上对他的大功将不吝赏赐,就是封侯拜相,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直到此时,载漪才彻底回过神来,虽然心中对于慈禧烧掉滕毓藻的密折举动十分不解,可心中也不由一阵狂喜。

慈禧不仅依然如前所说,给滕毓藻“大清之柱石,天下官员之楷模!”的极高赞誉,甚至还让光绪手书楹联,这对于朝臣可是极高的荣耀!

大清自立国至今,还从没有一个官员得到过这样的殊荣,这说明慈禧对滕毓藻并没有不满。

即便心中对滕毓藻有所不满,至少她的不满,是不敢表露出来。

这就说明,慈禧最少也是忌惮滕毓藻的。

既然如此,那滕毓藻对他的安全保证就靠得住。

荣禄没有载漪那样在心中兴奋不已,可他也同样感到吃惊,有清以来的二百六十多年里,一共只有二十九个汉人获得公侯之爵,这其中还包括吴三桂、尚可喜等人,可见其难度有多大。

而慈禧现在就放话,这滕毓藻在慈禧心目中地位之重,可见一斑。

慈禧似乎又恢复了平素的精明,思维又再次跳跃开来。

“仲华,直隶的事情伱交待的如何了?”

已经习惯了慈禧性格的荣禄早有准备,立刻回答说,“回太后话,已经都交接好了,只是布政使廷雍对于滕兴甫在京中释放洋人使馆人员多有不满。”

“甚至痛骂.滕兴甫是满人喂不熟的狗,还扬言,他会给滕兴甫好看,让他继续留在直隶,恐多有不妥,是不是把他调离,委保定知府沈家本为布政使?”

“糊涂!昏聩!”

荣禄转述廷雍的话,顿时让慈禧气得脸色涨红。

慈禧接着又恶狠狠地说道,“滕兴甫在京里释放洋人使馆区人员,那是遵从哀家的懿旨,再说如果没有滕兴甫,他廷雍在保定杀了那么多洋人还有教徒,他以为洋人会放过他。”

廷雍也是主战派,载漪本想要为廷雍开脱一二,可一想这个廷雍也太可恶,竟然不知死活地谩骂滕毓藻,不由闭住了嘴。

廷雍为满清宗室,满洲正红旗人。

义和团兴起时,时任直隶按察使的廷雍就极力主张扶植义和团,而布政使廷杰主张镇压,两人为此经常发生激烈争执,而在天津的直隶总督裕禄,对此事则不置可否。

今年6月,慈禧明确表示支持义和团后,还将主张镇压的布政使廷杰调离,而将主张扶植的廷雍升任为布政使。

此后,在廷雍的支持下,直隶省的教堂在短期内几乎全数被烧毁、许多传教士被杀,而在保定的新教传教士全部被杀,其中包括北关教堂的美北长老会传教士,南关教堂的毕得经牧师等美国公理会传教士,以及在保定的英国内地会传教士,传教士及其子女被杀共23人,同时教徒被杀100多人。

屠杀在6月30日和7月1日两天进行,地点就在保定南城外凤凰台。

虽然慈禧尽力控制着情绪,可依然怒火难耐,说道,“刚刚委任沈家本为山西按察使,这又马上委任其为布政使,多有不妥。”

慈禧略一思索,突然问载漪,“端郡王,周馥现在到了哪里?”

载漪忙回答道,“周馥昨日刚刚离开武昌,赶到山西还要有些时日。”

慈禧重重吐出一口浊气道,“周馥离任前就是直隶布政使,等周馥到山西哀家见过之后,就让他暂且重回任上。”

“至于那个廷雍,等到周馥上任后,也将他同毓贤一样,发配XJ吧,否则洋人同样不会放过他。”

“端郡王,刚子良的病如何了?”

虽然慈禧的思维又突然跳到刚毅身上,搞得神经一直有些紧张的载漪有些不知所措,可还是忙不迭地回道。

“回太后,子良近十几日一直腹泻不止,请了几个郎中都不济事,看如今这状况,恐怕他拖不了太多时日。”

说到后面几句话时,载漪想到刚毅一走,少了这个铁杆支持者,他很可能在朝中就会成为孤家寡人了,心中不由悲戚万分,眼中已经忍不住含上了泪水。

看到载漪的模样,慈禧叹息一声说道,“刚子良虽然有些昏聩,可办差还是很上心的,也算得上兢兢业业了,倒是可惜了。”

慈禧这一句“刚子良虽然有些昏聩”,让载漪心中不由涌起说不清的苦楚,眼中的泪水再也止不住,已经不受控制地孑然泪下。

感谢:老书啃老鼠、20220317170426358、120531162742891、西山咖啡、20190711212620369、20230819160853446、王没、20220430150247648、陈国2023、望书思烛、希格拉之耀、20170426190541064、20190523145033098、20190116234056673等书友的月票、推荐票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