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274章 越府相亲

重生周隋之际 第274章 越府相亲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274章 越府相亲

第274章 越府相亲

弘农杨氏屡遭祸患,西晋时,以外戚专权的杨骏、杨珧、杨济兄弟被贾南风诛灭三族。

东晋时期,南渡的杨亮、杨广、杨佺期这一脉又遭桓玄、刘裕等人杀害。

早在北魏时期,东汉太尉杨震的后人已经无从考究。

如杨素的曾祖杨钧、杨坚的高祖杨惠嘏、曾经的大隋四贵之一观德王杨雄、北齐名相杨愔等被《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记载的北朝以来的弘农杨氏,均属伪冒,通过伪托汉魏旧门弘农杨氏,以自抬身价。

当然了,要不是有这些人冒认,弘农杨氏早就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崔昭容与未来的孙媳妇素未蒙面,但对其家世却是满意至极。

哪怕真是冒认,有了朝廷的官方背书,假的也成了真的。

◆ ?????◆ c o

能给孙儿寻到一位高门贵女,她还能有什么不满足的。

实际上,裴乐虽然也是出自河东名门,闻喜裴氏,但杨素同意这桩婚事,还是冲着崔澈去的。

这就是一桩政治联姻。

崔澈的嫡长子菩萨奴早就与杨广之女订婚,次子崔彦宗、三子崔彦卿又年纪太过幼小,其余几位女儿,除已经嫁人的宇文娥英以外,最年长的崔文惠也才六岁。

适合联姻的对象便只剩下了崔澈的义子裴乐。

当天夜里,崔澈便带上了裴乐往越国府赴宴,也是要让杨家人瞧一瞧未来女婿。

行至越国府,杨玄感已经在府外等候。

他早已经被征召回朝,任职鸿胪卿,与崔澈并列,同为正三品。

跟随崔澈走下马车,裴乐躬身向杨玄感见礼。

杨玄感笑道:

“你当年还是孩童时,我便见过你的。”

开皇元年,晋王杨广就任并州总管,以好友崔澈为总管府长史,经崔澈举荐,又以杨玄感为司马,裴秀为记室参军。

彼时裴秀已经收下裴乐作为嗣子,故而杨玄感才有这么一说。

这门婚事是崔澈与杨素敲定,并非杨玄感做主,但他对这个女婿也是满意的。

父亲杨素还在府中等候,杨玄感并没有与崔澈寒暄太久,便将二人引入府中。

崔澈对于越国府,那也是熟门熟户了。

但也是第一次见到人这么全,崔澈先是带着裴乐向杨素见礼,入座后,目光扫过一众陪客,除杨玄感以外,杨素其余几个儿子如杨玄纵、杨玄挺、杨玄奖、杨万项、杨民行、杨积善等人俱在。

两家本就交情深厚,如今又是亲上加亲,众人杯觥交错,欢聚一堂。

酒过三巡,杨家女也被唤来见客,裴乐不敢正大光明的去瞧对方,只能时不时的偷偷瞟上一眼。

这心虚的模样落在崔澈眼里,也让他倍感欣慰。

说到底,这桩婚事别人的看法还是其次,关键是要裴乐自己满意。

同样的,杨家女似乎也不反感裴乐,这让崔澈、杨素各自松了口气。

由于杨家女比裴乐小了两岁,如今也才十三,故而杨素与崔澈约定,让他们二人明年再举行婚礼。

回到燕国府,崔澈一如惯例,今夜宿在杨丽华的房中。

与妻子一番缠绵后,崔澈躺在榻上,满脑子都是杨素在杨广一朝的遭遇。

原时空中,杨广能成功上位,除了他自身的伪装以及独孤伽罗的支持以外,杨素着实功不可没。

杨素从来不是高颎这样的贤相,但是对于杨坚、杨广父子,也能称得上是忠心耿耿,可终究是功高震主,犯了杨广的忌讳。

观测天象的太史官声称隋地所属的分野即将有大丧事,贴心的杨广便将杨素改封与隋地同属一处分野的楚地。

以致于杨素患病以后,甚至不敢吃药,毕竟杨广早就盼着自己的死讯。

崔澈不是杨素,他既不想在杨广一朝谨小慎微的活着,也不愿意主动去死。

翌日清晨,天色也才蒙蒙亮,崔澈一如往常前往皇城当差。

当了小半年的民部尚书,这还是崔澈第一次走进大兴皇城的民部府衙。

人还是这么些人,都是在岐州随驾的同僚,但也有一张崔澈熟悉的新面孔。

正是民部司员外郎房玄龄。

他是由崔澈举荐,补了因丁忧离任的前任民部司员外郎的空缺,为从六品官员。

当年杨素被李百药偷了家,不计前嫌举荐他为礼部司员外郎,如今崔澈推举房玄龄为民部司员外郎,也合乎情理。

经由吏部考核后,如今房玄龄也正式成了一名朝官,仕途才起步,在品级上就已经快要赶上其父房彦谦。

如今的民部司侍郎可算是体会到当年兵部驾部司侍郎的难处。

当初崔澈偏爱驾部员外郎李靖,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房玄龄就更不用说了,众所周知他五岁与其父房彦谦跟在崔澈身边,属于是亲信中的亲信。

民部司侍郎也只是正六品的官员,紧紧高了房玄龄一级,顶头上司又是崔澈,故而根本不敢将房玄龄视作下属,随意支使,反而时常有讨好之意,为的便是通过房玄龄,攀上崔澈这根高枝。

起初,杨坚建立大隋,朝堂兴起四贵之说,即高颎、苏威、杨雄、虞庆则。

此后杨雄备受猜疑,被杨坚架空,杨素得以名列四贵之一。

如今一代新人换旧人,苏威虽然保住了官爵,但明眼人都知道他的地位已经边缘化,故而四贵又有了新的说法,即高颎、杨素、虞庆则以及户部尚书崔澈。

也恰好分作了两方阵营,崔澈与杨素属于晋王党羽,而高颎与虞庆则却是太子杨勇的支持者。

虞庆则作为匈奴人,世代都是灵武豪强,出身并不算卑微,但也绝对称不上高贵。

能有今日的权势,除去他首倡屠尽宇文氏以外,更重要的便是有贵人扶持,那便是高颎。

虞庆则是经由高颎举荐,这才入了杨坚的眼,因此无论虞庆则是否愿意,他都被划归太子一党。

当然,这些年里与其,虞庆则也确实因为高颎的关系与杨勇交好。

朝堂之上,晋王党与太子党分庭抗礼,却没有爆发激烈冲突。

说到底还是太子党的领袖高颎过于看重国家利益。

下一章在十二点前,凌晨有两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