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中兴 > 第69章:己巳协约

崇祯中兴 第69章:己巳协约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32:20

第69章:己巳协约

朱由检决绝的态度让贝斯特觉得吃力,而自那日两人见面之后,贝斯特三次提出见面的请求都被礼部回绝。

“我们陛下已经说了,贝斯特先生并没有带着诚意来,因此请贝斯特先生离开我们国家。”

贝斯特连连摇头:“不不不,我当然是带着诚意来的,如果贵国的皇帝陛下觉得这个条件苛刻的话,我们可以再商量,我们不要澳门的全部主权,只是租借,这样总可以了吧,租借的年限我们也可以谈。”

“租借同样不行,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寸土不让!”

黄景昉严词拒绝:“涉及国家领土主权的条件一概不予讨论,这就是我们的态度。”

贝斯特还想再争取,可是这一次连黄景昉都不再搭理他。

一直拖了十天之久,贝斯特最终无奈低头。

“这样吧,澳门依旧由贵国管辖,但必须要予我方在澳门享有唯一经商的权力,禁止葡萄牙、荷兰人在进入澳门,另外,贵国保护我方在澳门及贵国内商人及工人们的安全。”

黄景昉总算是露出了笑容:“当然,我们大明的律法会保护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只要他爱这片土地、尊重这片土地,不触犯我们国家的律法。”

贝斯特苦笑点头:“那就这么定了,黄景昉阁下,你们的皇帝陛下是我见过,最会谈判的君主。”

黄景昉起身说道:“不,我们的陛下并不会谈判,他只是做了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做的事,那就是,无条件的捍卫国家领土。”

“好吧,是我冒昧了。”贝斯特站起身,向黄景昉伸出了自己的右手,这个举动让后者为之一怔,但很快反应过来也伸出了自己右手,和贝斯特握在一起。

嘴里还笑道:“这可真是奇怪的礼节,在我们国家内很少有人会用,不过,挺简便。”

贝斯特加大了些许握手的力度,问道:“那咱们,什么时候签订契约呢?”

“我们中国人凡事喜欢挑一个黄道吉日,贝斯特将军安心等待,我们会尽快选出一个好日子来的。”

“静候佳音。”

黄景昉笑着松开手:“没想到贝斯特将军这么快就熟练掌握了我们国家的成语,以后若是有机会,将军可以多来我们这里游玩,相信我,等这该死的天灾结束之后,我们的国家,非常美。”

“一定!”

历经一个多月的谈判,最终以贝斯特的退步而顺利完成。

不过朱由检并没有急于去和东印度公司签合作协约,而是先做了一件事。

着户部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商号,商号已经过时,朱由检亲自取名,也用了公司这个称呼,叫做大明中央粮食管理公司,归属户部领导。

简称,中粮!

至于为什么要搞出这么一个公司来?

总不能让国家来和东印度公司来签署这份条约吧。

崇祯二年五月十九,中粮公司第一任总裁,原户部左侍郎薛良相代表中粮公司与东印度公司在北京签属合作协约。

总裁这个名称倒是一点也不超前,相反自古有之,而且还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官职。

负责编修国家书籍工程的一把手叫做总裁,像姚广孝、解缙、于谦、谢迁、李东阳这些著名的明朝大臣都曾经做过某一项或多项国家书籍编修工程的总裁。

朱由检这里只不过是拿过来套到中粮公司上而已。

总负责人,裁决公司一切行政事务,

简称总裁没毛病。

合作协约的内容非常简单,一点都没有后世合同那般动辄一大堆专业条款和约束规定。

因为是在崇祯二年签属,因此又称为《己巳协约》,内容简简单单就几条。

一、中粮公司每年采买东印度公司三千万吨粮食,支付白银二百万两。

二、中粮公司于一年内在广州、泉州、福州、天津扩建并拥有不少于十六个码头,东印度公司享有在这些码头的同等使用权并无需缴纳费用。

三、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所拥有的码头向中粮公司开放,中粮公司享有在这些码头的同等使用权并无需缴纳费用。

四、中粮公司拥有在印度经商的权力,但通商所赚取的利润,需向东印度公司缴纳两成。

五、双方共同维护彼此商人在对方辖内经营、居住、游玩、交际的自由权及治安。

六、此协约自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三十年,三十年后由双方各自决定是否继续合作。

就那么简单,也没有违约条款。

至于帮助东印度公司打荷兰人、给予东印度公司在澳门独家经营权的条款,那是决不能加在这里面的。

要不然,朱由检也没必要捣鼓出一个中粮公司来和东印度公司签这份协约了。

这只是中粮公司单方面为了经营和东印度公司之间的商业合作。

跟朝廷没有关系。

至于你说为什么三千万吨粮食只卖二百万两那么便宜?

那都是东印度公司的过期粮,贱价出售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本来都没打算要钱的,还是中粮公司略表诚意,象征性的支付一笔。

至于是不是过期粮?

每年印度产出过剩的粮食大明都买完了,哪里还有过期粮!

这份协约签属之后,东印度公司弹冠相庆,赶走荷兰人的胜利曙光近在眼前,大明朝廷同样弹冠相庆。

刚开始的时候毕自严还不知道三千万吨粮是一个什么概念,直到朱由检换了一个度量单位他才明白。

六百亿,斤!

当然这种换算并不准确,因为明朝一斤合到六百克,不过朱由检完全是随口一说,也懒得算那么细,便直接将这个数字报给了毕自严。

毕大尚书整个人都傻了,嘴里来来回回的就念叨着一句话。

“每个老百姓都能分到六百斤粮食,每个老百姓都能分到六百斤粮食。”

正当朱由检担心毕自严是不是魔怔的时候,后者直接噗通一跪,仰天长啸。

“列祖列宗,列祖列宗你们看到了吗,咱大明有救了,民乱,再也不会发生了。”

好吧,他确实魔怔了。

己巳协约的签属效果可谓是相当炸裂,通政使司抄发邸报的第一天,北京的粮价直接来了个骨折折中折。

从原先的斗米两钱直接暴跌到一石米,五百文!

这几乎相当于两折了。

配给粮的粮价反而没变,仍然维持在斗米两钱,这五百文的价格完全是民间粮商自己卖的。

他们这些年囤的粮食太多,害怕将来印度粮进来后卖不出去。

至于配给粮的粮价为什么不掉,这是因为户部担心印度的粮食短时间内进不来,万一配给粮被市场一扫而空,后面会出现断粮的危机,因此强行托住价格。

虽然这么做会遭到百姓们的物议和一些骂声。

不过,谁还在乎呢。

“让老百姓骂几天,痛快痛快嘴撒撒乏子,这些年,确实苦了点。”

朱由检很乐观,乐观到跑进奉先殿,拎着两壶酒就去找老朱。

嗯,朱元璋。

“太祖爷,你的大明朝我就快给你救回来了,你在天之灵能看到的话,以后我对你那些不争气的后辈子孙动刀的时候,别太生我气。”

朱由检对着朱元璋的画像倒上一杯酒,咧嘴一笑。

“这一次救回来,我保你的大明朝,再多三百年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