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中兴 > 第68章:寸土不让!

崇祯中兴 第68章:寸土不让!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32:20

第68章:寸土不让!

东印度公司这一次来中国的人数很多,远比上一次亨克带来的要多好几倍,光大型的海船便足有十几艘。

领队而来的人也更加有身份。

一个名为托马斯-贝斯特的海军将军。

朱由检要感谢郑芝龙,金门海战之后,郑芝龙短暂的击退了荷兰人,保障了台湾海峡的通畅,让贝斯特一行人得以十分顺利的走天津下渡,缩短了进入北京和朱由检见面的时间。

若是次次拖上两个多月,那大明朝现在最需要的宝贵时光可就全部浪费干净。

“非常荣幸见到您,尊敬的中国皇帝陛下。”

贝斯特五十多岁,操着一口满是印度咖喱味的英语,甚至都不如朱由检的发音地道。

大概是因为在印度待得时间太久了吧。

朱由检抬手:“我也很高兴见到你,远道而来的贝斯特将军,请坐吧。”

贝斯特道了一声谢,坐在了王承恩为他搬来的一把铺着软垫的太师椅上,和朱由检中间隔了一张大概一丈长的桌子。

两人对面而坐。

“皇帝陛下,你的条件亨克先生已经派人转述给了我,我觉得这对于我们东印度公司来说并不划算。”

朱由检微微眯起眼睛,呵呵一笑:“贝斯特将军,朕觉得,这个条件已经足够优渥了,当然,如果贝斯特将军还有其他要求的话也可以提出来,咱们可以商榷。”

“我们东印度公司想要澳门。”

“你说什么?”朱由检愣住了。

贝斯特加重了语气,像是强调一般又重复了一遍:“我们想要澳门,贵国将澳门交给我们东印度公司来管理,如此一来,既加深了贵国和我们东印度公司之间的联系,而且有了澳门,您所需要的粮食也有了更方便下渡的口岸。”

朱由检笑了,说不出来这是嘲笑还是冷笑。

他想到了历史上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发展史。

从最开始的经商贸易许可,到索取港口通船、工厂土地再到武力侵占城镇,东印度公司就这么一步一步将印度变成英属印度,将诺大一个国家变成自己国家的殖民地!

而这一切,仅仅是从一个微不足道的港口开始。

朱由检又想到了晚晴政府,想到了江宁条约。

当年的满清政府会想到仅仅是割出一个香港岛,就会让整个国家沦为西方人的殖民地吗?

贝斯特直勾勾看着朱由检,这可是一个极其不礼貌的行为,当然,前者不会有这种觉悟。

朱由检足足沉默了半盏茶的时间才开口。

“这个条件,朕,不能答应。”

得到了拒绝的答复,贝斯特同样愣住了。

“皇帝陛下,我觉得你没有理由拒绝。”

“朕不需要太多的理由,但是一条足以!”

朱由检的声调不自觉抬高:“我中国土地,一分、一寸都不会割让出去,你们想都不要想!”

贝斯特皱起眉头,脸上带着困惑和不解:“皇帝陛下,据我所知,现在的澳门包括台湾并不在贵国政府的统治之下,而是在葡萄牙人以及荷兰人手中,既然你们可以给荷兰人,为什么不可以给我们英国人呢?”

“那不是给!”朱由检纠正道:“那是被荷兰人侵略占走的土地,可那只是暂时的,等到朕的国家渡过眼前的困难,是一定会将荷兰人赶走,将我们自己的土地收复回来。”

“可是,您的国家眼下面临的困难,很显然并不足以您完成这项事业。

”贝斯特耸了耸肩膀:“旱灾是非常恐怖的天灾,没有粮食是一件非常让人绝望的事情。

而人在绝望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可以干的出来,比如说,暴乱,大面积的暴乱,我想任何一个王朝的统治者都不会愿意看到动摇自己统治的暴乱发生。”

朱由检抬起手,伸出一根手指指向贝斯特:“当年,你们也是用这种办法,用这种话,来从莫卧儿王朝统治者手中索要土地的吗?”

“如果你认为朕也会如此,那你错了,对莫卧儿的统治阶级来说,印度只是被他们侵略的土地,他们是侵略者,印度不是他们的祖国更不是他们的故土,所以,他们不在乎通过割让土地的方式来换取自身统治的稳定性。

可这里,是我们中国人的根!

你想要我们的土地,不可能,哪怕朕的国家亡了,朕可以把这个国家交给另一个人,只要他是中国人,哪怕他砍下朕的脑袋!

朕也绝不会将土地给你们英国人,同样,也不可能给荷兰人、不会给日本人、不会给此刻在辽东虎视眈眈的后金人。”

说完这句话,朱由检起身就走,丝毫不管贝斯特在身后的连连喊叫。

失去东印度公司的三千万吨粮食,那么,朱由检唯一的希望便只剩下祈祷了。

祈祷什么呢?

祈祷小冰河时期的时间能够缩短。

可这似乎希望渺茫。

大明朝人口峰值是在万历三十年左右,人口应该在一亿五千万到一亿六千万区间,然后就逐渐受到小冰河的影响,天灾次数开始逐年增加。

从万历三十年到崇祯末年,人口锐减到一亿左右,死亡人数在五千万人。

随后满清入关,从顺治元年到康熙元年,中国人口锐减到一千七百万至两千三百万,死亡人数在八千万以上。

除去那骇人听闻的多次大屠杀,满清政府有意的削减人口,也和小冰河时期的天灾有着关系。

人口越多越养不活,养不活就要造反,动摇统治基础。

就像之前朱由检跟贝斯特说的话,对于满清政府来说,中国只是被他们侵略的国家,不是他们的根。

所以满清政府不在乎割让中国的土地,就更不会在乎中国人死多少。

如同东印度公司于印度。

如同1769年的印度大饥荒。

“平定张献忠之后,用五年时间积蓄国力,倾举国之力出关征讨皇太极,一战,将后金灭国!”

朱由检回到干清宫,时隔几个月再一次拿起笔开始练字,笔锋下的极重。

他已经决定破釜沉舟,不能将希望全部寄托在祈祷上。

大不了和皇太极鱼死网破, 让什么李自成、张自成的来坐这江山便是。

其实直到现在,朱由检还有一种办法能救。

那就是。

减丁!

将人口控制到五千万上下,依托南直隶、浙江稳定的粮食生产力,然后发展福建、广东、山东、台湾等沿海省份的渔业,这样足够养活五六千万人口。

唯一的下场只不过是。

四川、河南、陕西、陕西、贵州等内陆省份十室九空!

会有几千万人死亡,便会有几千万人活下去。

人吃人的情况将会在中国大地上不断上演。

造反、暴乱层出不穷。

朝廷的刀,会接连不断砍下一个又一个同胞的脑袋。

这件事,朱由检做不了,更不敢做。

哪怕他明知道改朝换代的过程中,同样会有如此多,甚至会比自己减丁政策下更多的人因此死去,但朱由检还是不能做。

有些事,老天可以做,造反的张献忠之流可以做,但他这个国家皇帝不能做。

自己的良心过不去,后世人的口诛笔伐他也背不动!

“英国人不让老子好过,老子也不会让他们好过。”

朱由检目露凶光:“让礼部的人告诉贝斯特,朕,不是只能和他们一家合作。”

难道,印度只有英国一家东印度公司?

外交谈判,从来不是花团锦簇温文尔雅,那种出现在公众视野下的一团和气是谈判完成后的合影留念。

真正的谈判,是机敏警觉的试探底线,贪婪无休止的索取和破釜沉舟的威逼胁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