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第402章 东窗事发前的疯狂

红楼御猫 第402章 东窗事发前的疯狂

作者:橘猫不是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26:19

第402章 东窗事发前的疯狂

仅从目前审出来的结果和证据来看,主导掳掠女童少女案的是刘侃等一众二代,帮凶则是太原府乃至整个山西的诸多士绅豪商家族。

但从一开始时,贾琮就隐隐觉得有一双黑手在背后操纵着一切,或许就是平阳卢氏。

不过贾琮的心中还是有一丝疑惑,平阳卢氏能有这么大的能量?又是图什么?

代王正妃就是出自平阳卢氏,世子刘侃是卢氏的亲外甥,卢家只要把握住代王府,在山西哪家还能比得过卢氏?

没道理啊,卢氏为何要算计代王府?

贾琮实在有些想不通,卢氏这么做的意图是什么,故而在听到贾十一的汇报后没有第一时间给出回应,而是细细思量。

“十一叔,如果你的亲外甥是板上钉钉的未来亲王,你会不会毁了他?”

贾十一毫不犹豫的摇头,正常人应该都不会这么干吧。

“大半个山西都快翻过来了,还没查到有关卢氏的证据,所以说这水深的很呐!”

贾琮的手指一下下敲击着桌案,咚咚的响声似乎是在提醒他自己必须谨慎,不要轻易下结论。

他看了看摊开在桌上的公文,突然灵光一闪。

证据……

这个东西三司需要,龙禁卫也需要,但他贾琮不需要啊。

荣国府的人要办了谁,什么时候需要证据了?

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反正他已经在太原大开杀戒了,多杀几个人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

有时候用一用结果导向的策略,貌似挺不错的。

……

卢寰最近这段日子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因为他发现自己被坑了,而且还是自己主动爬进去的坑。

特别是昨日收到京城的密信后,一夜过去,卢寰的嘴角长满了水泡。

“震儿,代王府还没有消息传回来吗?”

屏风后的人影转到近前,摇了摇头回道:“父亲,代王府被禁军围了起来,咱们的人根本就进不去。儿子打听到京城派了冀王刘淮前来,恐怕……”

“唉,就是派了刘淮这老东西前来,我才觉得大事不妙啊。”

刘淮是什么人?上皇亲弟,当今天子的亲叔叔。

若是只为了将刘悯等人押回京城,随便宗正寺的官员就可以了。冀王刘淮这等身份,哪里会轻易派出京来。

“你说皇帝会不会知道了什么?当初的那件事……”

卢寰的话只说了一半就被卢震厉喝打断了:“父亲,那件事都过去三十多年了,您还提它做什么?”

“可……是啊,三十多年过去了,知道的人都已经死了。”

或许是卢震的厉喝让卢寰有所冷静,原本有些涣散的眼神慢慢变得清澈却也冷淡起来。

他用手支撑着坐直了身子,冲坐在床边的儿子说道:“你说的对,那件事不会有人知道的。不管京城是谁来,咱们的计划都会万无一失。震儿,你现在就去联络他们,戏台子都已经搭好了,该唱开始唱戏了!”

……

山西的大小官员有一大半被龙禁卫抓去了大牢,无论是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还是州府县衙,都出现了大量的人手短缺的问题。

好在张正矩来的还算及时,这老小子还真是把能算计的都算计到了,来之前就从京城要了不少人手。

龙禁卫还在四处抄家抓人,太原府依旧是风声鹤唳。贾琮将山西的政务扔给了张正矩,一边整顿太原府的府卫,一边静等对手的出招。

刘淮是带着大军前来,日行三十里就可以算是神速了。贾琮在等这支大军到来,等到了那时,无论他想要做什么都会方便许多。

可有人不愿意等啊,三月刚到,山西就乱了起来。

先是流言四起,说是朝廷派来了酷吏贪官,山西一应官员、士绅贤良被其残害,家产被夺。

随即整个山西的粮价一日三涨,短短两日就涨到了原来的十倍以上。紧接着盐、茶等物价翻了两翻,坊市商铺纷纷关门,大大小小的城池出现了战乱才有的萧条。

原本这些也在贾琮的预料,他要洗牌山西的势力,对方肯定会出招应对,控制物价也算是意料之中的事。

但令贾琮没有想到的是,粮食价格的上涨并未引起百姓的恐慌,反而是一则流言让整个山西乱成了一锅粥。

“听说了吗?徐青藤要来咱们山西了!”

“啊?不可能吧,他不是在南直隶吗?”

“你傻啊,贾琮在山西杀了这么多人,还不是为了给她的老师打前站?说什么为民伸冤,还不是为了夺走咱们手里的地?”

“嘶!那可怎么办?总不能白白将好不容易攒下来的田产交出去吧。”

“还能怎么办?要地还是要脑袋,只能选一个。”

类似的对话在山西各州府上演,整个山西的士绅豪商动了起来。

与之前不同,当整个山西的士绅豪商感受到他们的根本利益受到威胁时,面对贾琮手中的刀都不再畏惧。

光是太原府中,就聚集了上千身具功名的士绅。他们涌向布政使司衙门,不顾禁军的阻拦冲击衙门,非要贾琮出来做一个澄清保证。

澄清什么?徐晋到底会不会来山西?

至于保证,则是贾琮能否保证朝廷不会在山西施行清丈田亩的事,不会剥夺仕子免税的的福利。

澄清还好说,但保证贾琮哪里会做。清丈田亩乃是新政最重要的政策之一,为的就是限制土地兼并。

他的老师徐青藤在南直隶推进的那么艰难都不放弃,作为弟子,贾琮岂能给他的老师添麻烦。

贾琮面沉如水,没想到对方的出招会这么刁钻。

张正矩悠悠然煮着茶水,呵呵笑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鼓动如此多的人,将整个山西闹了个天翻地覆,看来咱们还是小瞧了平阳卢氏。”

贾琮有些烦躁,依靠着门框听着外面的聒噪之声,冷哼一声:“没想到对方的棋会落到清丈田亩的事上,难道平阳卢氏搞这么多事,甚至卖了他们的亲外甥,就是为了守住他们的田产?张先生,你信吗?”

“当然不信,但从目前掌握的线索来看,他们的目标还真是保住田产。”

张正矩摇了摇头,抬手示意贾琮坐下品茶。

贾琮顺势坐下,气闷道:“说实在的,我有些忍耐不住了。要么还是用我那一招,先抓了再说,省的卢氏继续搅风搅雨。”

张正矩给贾琮倒了一杯茶:“不着急,不着急。这山西又不是士绅的私产,终于还是普通老百姓居多。永丰伯的土豆与玉米广布山西,米粮这种东西就是再缺,也饿不着百姓。府外的那些人也一样,他们就是闹得再凶,也动摇不了朝廷的根基。”

“这我知道,就是觉得烦。”“呵呵~但卢寰不知道啊。”

张正矩不屑的笑了笑:“卢寰自以为聪明,想要借阻挠新法重铸范阳卢氏的世家威名,想要天下重回五姓七望的世家治世世代。可他却忘了,变法新政,不一定都会失败,百姓也不会永远被他们愚弄操纵。”

百年王朝千年世家,平阳卢氏想得太美了。

大夏不是隋唐,平阳卢氏也不是范阳卢氏。

山西的百姓因种植土豆玉米这等高产之物填饱了肚子,对于朝廷、皇帝的信任到达了一种不可思议的高度。

哪怕平阳卢氏在山西的威望很高,也无法利用舆论去左右百姓的想法。

米铺的大米价格翻了十倍?哦,那我不吃米了,啃土豆玉米暂时熬一熬,反正又饿不着。

只要能吃饱肚子,吃啥不行?要我跟着你去冲击官衙?疯了吧!

至于说清丈田亩、重定税制,取消官员士绅的免税制度,那跟我一个平头老百姓有什么关系。

所以,这一回卢寰失算了。

山西是乱成了一锅粥,那也只是上层的乱,跟千万山西百姓没有多大的关系。

张正矩啪的一声打开了手中的纸扇,眯起眼睛笑说:“在下现在唯一好奇的,是想不通平阳卢氏哪里来的勇气,敢对抗朝廷。就凭他是范阳卢氏的嫡支传承?那也太自大了。”

五姓七望早就成了过去,科举的兴盛基本上挖空了世家的根基,国朝最不缺的就是读书人。

卢寰也是北地大儒,他难道就看不清这个?张正矩不信。

贾琮也不信卢寰不懂时过境迁,但他更好奇一点。

“张先生难道不好奇卢寰为何会卖了亲闺女、亲外孙?难道真就是为了搅乱了山西,好为重夺世家的荣耀铺路?”

张正矩冲着贾琮眨巴了一下眼睛,嘿嘿一笑:“谁说我不好奇了?不过嘛,在下有一点可以肯定,卢寰与代王府的恩怨可不像表面上这么简单,就是不知道代王妃会什么时候开口了。”

……

代王妃卢氏是个很嘴硬的女人,哪怕她已经被圈禁有月余时间,却始终不发一言。

直到三月中旬刘淮带着一万禁军抵达太原,她才从昏暗的屋子中走了出来,微眯双眼看向天上的暖阳。

一晃寒冬已经彻底过去了,本是三月踏春时,她却从高高在上的亲王妃,成了如今的阶下囚,甚至连儿子都被千刀万剐……

“卢氏,本王问你,你与汝父卢寰,到底有没有不伦之情?”

卢寰?

从刘淮口中听到这个名字,卢氏的表情变得狰狞。

虽说刘侃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可养育一场,她早就把刘侃当成了亲生骨肉看待。

“冀王爷既然什么都知道了,又何必来问我?”

嘭!

刘淮一巴掌拍在桌案上,怒喝道:“本王是在问你,不是让你来问我!速速如实道来,卢寰,到底是你什么人?”

若不是秘密审问,皇家的脸面就丢尽了。

刘淮可以肯定卢氏这荡妇与卢寰有着私情,但他同时对卢寰与卢氏的父女关系产生了怀疑。

中原百姓又不是倭人或是鞑子,伦理之事岂会如此荒唐不堪?

不过……

卢氏突然冷笑了起来:“看来冀王爷并不信我与那老贼是父女关系,或者说,冀王爷不敢相信天底下会有这么荒唐的事吧。可惜,所有的事都是真的……”

她真的是卢寰的亲生女儿,只不过她是庶出罢了,生母更是低贱的娼妓。

三十多年前,她悄悄在深宅大院的角落祭奠惨死的生母时,竟然被只见过一面的生父玷污了。

醉酒的生父稀里糊涂的睡了自己的亲生女儿,这就像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却真真实实的发生在自负理学大家的卢寰身上。

有了一次的荒唐就会有第二次,卢寰这个变态竟然喜欢上了自己的女儿,一而再再而三的暗中跑去卢氏的小院子……

直到那年,大同又逢战火,已经嫁入代王府的卢家嫡女回府省亲,那个与卢氏近乎九成相像的代王世子妃死在了平阳卢家府上。

而那个时候,卢家的嫡女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

为了防止位高权重的代王府报复,卢寰咬牙将自己原本打算藏匿起来的庶女喊了出来,李代桃僵送去了代王府。

好在刘悯是个喜新厌旧之人,又逢老王薨逝,夫妻分居守孝,卢氏竟然成功代替了那位嫡女,成了“真正”的代王妃。

至于刘侃,不过是卢寰从民间找来的婴孩罢了。

所以说,卢氏真是卢寰的女儿。但刘侃,没有半点卢家的血脉。卢氏曾经唯一的亲生孩子,早就在有了孕像时,被一碗药化去了。

卢氏脸上的狰狞与冷笑在讲述这些旧事时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却是平淡而又冷漠,似乎说的不是她自己的故事。

陪坐的贾琮心中不免有些触动,对卢氏有了一丝可怜,可随之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人的确是个可怜之人,但她能遵循卢寰的意思,任由刘侃去干那些畜生不如之事,就不用去可怜她。

“冀王爷,我还知道一个秘密,不知王爷要不要听?”

卢氏突然话锋一转:“不过说之前我想求冀王爷一件事……放心,绝对不会让冀王爷为难。”

刘淮皱了皱眉,最后还是点头应了下来。

只见卢氏讥讽的一笑,缓缓说道:“冀王爷肯定在想,为何我今日会毫无保留的将这些秘密说出来。那是因为我恨卢寰,我恨所有姓卢的人,包括我自己。”

卢氏又变得歇斯底里起来,疯癫一般的笑着,骂着……

“平阳卢氏,自诩世家大族,诗礼传家,却是肮脏的令人想吐。他们与鞑子勾结,走私禁物,替鞑子传递情报,大同边关数次被围,都有卢氏的功劳。最重要的,卢氏的背后还有一个人,那人姓水,北静郡王府的那个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