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第389章 真正的战争开始了

红楼御猫 第389章 真正的战争开始了

作者:橘猫不是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26:19

第389章 真正的战争开始了

抚恤银贪墨案的突然爆发,以及愈演愈烈的局势是谁都没有料到的。

晚膳时林如海、贾政、贾琏、贾琮四人很默契的没有过多提及此事,等女眷们都各自回去后,四人才聚在贾政书房,商议此事的应对。

别看如今这案子看似跟贾、林两家没有关系,但就是相对迟钝的政老爷都察觉到了一丝不对。

兵部彻底沦陷,户部也已经被牵连了进去。

兵部尚书简子房都已经准备好上书致仕了,户部尚书林如海又能撑多久?

不管皇帝批不批,态度必须先亮出来。是,你林如海清廉如水,并未参与贪墨案。

那失察之罪呢?朝堂、民间物议非非,总要有人出来背过,一个兵部尚书怎么够?

贾政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林如海倒是坦荡表态,君子坦荡荡,他会上书请罪,至于会是什么结果,自有皇帝做主。

而贾琏则是警觉的提醒道:“二叔、姑父,我总觉得此案爆发的太巧合了,便是周阁老亲自主审,这案子查的也太快了些。就像是有人在给周阁老送证据,一查一个准。”

贾政下意识的回说:“是挺奇怪的,不过那到底是国朝首辅,又有陛下的龙禁卫协助,查的快也在意料之中……”

“其实……这案子今日才起了个头,真正的雷还未爆发呢。”

贾琮走到窗前,探头吩咐亲兵守好院子不许任何人靠近。随后才回到屋中,跟三人仔细说了下张岳吩咐他的事。

事情比所有人想象的还要复杂,贪墨案看似很大,但就是真正算起来,在朝的官员中又能牵连多少人?

顶天了找个背锅侠平息物议罢了,难道还真把户部、兵部尚书撤了?

但这件事哪里是什么贪墨案,人家的目标更不是一两个六部尚书,真正的目标乃是国朝首辅。

“不对!按照老公爷的说法,有人早就在一年前开始布局……”

林如海突然一拍大腿:“幸好啊幸好,幸好今日就爆发了,幸好有老公爷提前察觉替周阁老抹除了威胁。要不然这事就麻烦了,弄不好这些年的努力就会白白浪费了。”

嗯?

贾政、贾琏、贾琮三人皆是一脸懵逼,今日这事还是好事?

“你们想想,若是今日没有提前爆出抚恤银贪墨案,再拖个一两年,对朝廷不满的人会有多少?特别是京营,要知道京营将士的来源绝大部分是京畿良家子。”

林如海幽幽补充了一句:“积压越久,爆发时的威力就越大,到时候别说是国朝宰执,就是帝王都得下罪己诏。”

贾琮第一个反应过来了,猛地惊呼道:“有人在图谋京营!”

其余二人也是震惊的瞪大了双眼,好胆,竟敢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埋了颗这么大的雷。

林如海摇了摇头:“应该不止,他们的图谋应该要更大一些。看似是抚恤银的贪墨案,这背后肯定是一环套一环的,只不过现如今还没露出来……”

有些事林如海现在还参不透,如今所知之信息还是太少了,他只是直觉性的感觉不大对劲。

“姑父,您说会不会是有人在打周阁老的位子?”

听到贾琮的询问,林如海点了点头:“不无可能……咦?内阁首辅……会是谁呢?我得好好琢磨琢磨,总感觉不大对劲啊!”

此事之复杂,荣国府四个人坐在书房讨论到了半夜都没理清其中的情况。

实际上不止是荣国府,第二日一大早去上朝的所有人都顶着黑眼圈。

倒是英国公张岳精神抖擞,看起来老爷子对此没有丝毫的担心,这让贾琮很好奇。

大朝会上激烈的争吵没有影响到贾琮,别看他位高爵显,可满朝文武包括坐在龙椅上的那位,都没有把他当个大人看。

这种都快动摇整个中枢威望的大事,没人会让一个孩子掺和进来。

贾琮也乐得轻松,偷偷挪到张岳旁边:“老公爷,问您一件事……”

闭目假寐的张岳眼皮稍微抬了抬:“嗯?若是昨日的事,下朝再说。”

“哦!”

贾琮懂了,此地不宜谈及此事。

“如今京畿沸腾,民间物议非非,军心不稳,臣以为,首辅身为中枢宰执,当为此负责……”

“负什么责?如何负责?大相公不是已经在查了吗?难道让大相公退位让贤,好让你这个老杂毛上?你也配?”

“本官在与诸公商议国政,与你这匹夫何干?”

“呵,就你?还商议国政。真当老子听不出你的那点心思?呸,不要脸!”

“粗鄙,本官不与你这粗鄙之人计较……”

“老杂毛,你敢瞪我?老子捶死你这酸儒!”

шшш◆ тt kдn◆ ¢〇

“粗鄙武夫,来啊,老夫怕你不成!”

嘭、哐当、哗啦、嘶啦……

果然,不要对国朝的大朝会抱太高的期望。

国朝的大事基本上都是勤政殿小朝解决的,类似于前世常委会那种,皇帝召集内阁、六部五寺的主官在勤政殿集中议政,比大朝会有用多了。

大朝会是干什么的?干架,干架,还是他娘的干架。

最多是皇帝用来看一看朝堂的风向,看一看官员对某件事的态度,好做出简单的决定方向。

今日的风向很奇怪,文官这边对周炯的态度冷冰冰甚至持反对态度,大有逼迫这位内阁首辅下台的趋势。

反倒是武将这边跟前几日的态度截然相反,在文臣一方有人提出要周炯为此负责时,武将这边就立马有人站出来维护。

甚至寻了个奇葩的理由,大打出手,搅乱了大朝会,让那人的计划还未正式开始就夭折了。

皇帝拂袖而去,诏命中枢重臣于勤政殿议事。

张岳这才睁开了眼睛,悠悠然跟贾琮说道:“戏演完了,走吧。”

……

勤政殿一旁的偏殿中,张岳直截了当的说道:“那对祖孙是老夫让人护着来京城的,堵门的事,也是老夫让人指点他们的。”

“昨日回去后,我是百思不得其解,方才张将军来了那么一出,我才猜到一二。”

贾琮抬手比了个大拇指,哭笑不得的说道:“老爷子,您这一招,绝了!”

张岳却摇了摇头,微笑说道:“逼不得已之举罢了,再拖下去,谁都不会好过。”

“您细说说,是有人在打京营的主意还是……”

张岳惊讶的看向贾琮,不错啊,这都猜到了。

“哦?你猜出来的?”

贾琮摇了摇头:“不敢确定,昨夜我姑父说,应该不只是为了京营,恐怕背后之人的图谋比这个更大。”

“林如海果然了得,你祖父的眼光是真的好!”

张岳赞了一声后继续说道:“你试着将如今牵涉进来的人和事串起来,好好琢磨琢磨,看看其中有什么联系。”

经过这么一提醒,贾琮陷入了沉思。这案子的开头很明确,有人贪墨将士的抚恤银子,而且数额巨大,隐隐有动摇军心之患。

但随着涉案人员增多,地方官员、士绅,甚至是已经致仕的前内阁辅臣都涉案了……

“前内阁辅臣、地方官府……这么多的人陷进去了,这是有人想要让朝廷失去威信,想要百姓不再相信朝廷?嘶!”

张岳的脸上也显露出了一丝凝重,他能发现此事还是偶然间巡视京营时,听人说起这次抚恤银过少。

一查之下,拔出萝卜带出泥,贪墨抚恤银的事竟然早在元祐二年就已经出现了。

那时候还是魏庆和主政,贪墨之事虽有但不多。

毕竟魏庆和的威望太高了,手中的权力更是大的离谱,没人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对京营下手,贪墨的事主要还是在山东、山西、河南三省卫所中。

但魏庆和病逝之后,周炯接替其首辅之位。有人试探了一两次后,发现周炯对中枢的掌控差魏庆和远矣,威望也就那么一回事。

于是乎,京营的抚恤银子也就趴上了蛭虫,开始吸血。

特别是看似相对保守的周炯在登上高位后,逐渐显露出他的政治抱负时,不少人就坐不住了。

“谁都没想到,相比理政温和的魏老头,周炯才是真正的变法派。这两年针对土地、赋税的改革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再加上前些日子你与林家丫头提出的义务教育,那简直是在挖他们的祖坟。”

张岳呵呵一笑:“他们觉得自己被周炯骗了,故而开始了反击,甚至在你的老师徐晋南下后,南北勾结,开始冲整个中枢下手。贾小三,真正的战争要开始了!”

老公爷是武将之首,正儿八经的武将门面。

他跟贾琮说这些那是因为,贾琮是下下一代的武将顶梁柱。

“文武之争是历朝历代都避免不了的,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君王也是乐见其成。”

张岳跟贾琮细说其中的深意,谆谆教导:“记住了,争归争,绝不允许有人借此破坏陛下、朝廷的威望。咱们这些武勋跟世家不同,大夏没了他们可以继续当新朝的官,武勋却不能,明白吗?”

“明白!”

这个道理贾琮太清楚了,武勋是皇室天然的合作伙伴,大夏若是没了,首先倒霉的就是他们这些武勋贵戚,大部分、绝大部分的武勋会为大夏陪葬。

周炯是想打压武将没错,可他也是走的光明正大的争斗路子,大家可以摆开阵势斗上一斗。

但周炯现在代表着朝廷的威信,若倒在这种阴谋算计之下,受损的可是整个国朝。

百姓不再信任朝廷,军心不稳,还谈什么变法改革,能稳住朝廷的统治就不错了。

盛极而衰的事历史上又不是没有过,到时候中枢没了威信,藩镇再起,这背后算计的人可就要哈哈大笑了。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算计,人家早就开始布局了,不管会不会用的到,从中枢到地方,早就布好了一个个暗子,随时可以启用。

“世家从未绝迹,只不过是换了一批人换了一个称呼而已!”

老公爷被皇帝请去商量事情了,贾琮一边消化着今日听到的这些秘密,一边慢悠悠往工部衙门走着。

还未出宫就又被人暗中请回了偏殿,请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刚刚从勤政殿出来的首辅大人周炯。

周炯并未与贾琮客套,开门见山的说道:“永丰伯,你应该也看出来了,有人在算计老夫。”

贾琮点头,今日早朝时的情景,估计有不少人瞧出不对劲了。

只见周炯神情复杂的看着贾琮,最后长叹道:“老夫现在众叛亲离,无人可用,只能求到你,或者说是求到你们武勋这边了……”

……

“诏曰,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国朝抚恤乃军心之基,不容蛀虫染指……钦命永丰伯贾琮监察国朝兵马军需抚恤事,巡视京畿诸卫所。”

按说如此大事,英国公张岳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巡视军需抚恤不过是个幌子,贾琮出京巡视的主要目的,实际上是去暗查拔除京畿诸卫所、诸州府中被人埋下的暗子。

老公爷的目标太大,周炯现如今又不敢轻易相信别人,徐晋被陷在南直隶一时半会回不来,只有贾琮这个文武之间的润滑剂最合适不过了。

地位高,权力大,年纪小容易让人放松警惕,最为合适不过。

看似皇帝有放弃周炯的打算,让贾琮去巡查京畿,清查贪墨案。谁都不会想到,贾琮这个国朝武勋其实是去帮周炯的。

皇帝给贾琮的密旨杀气腾腾,御笔亲书一个大大的杀字。传旨的大太监夏守忠更是传达了皇帝的口谕,无论是谁在背后搞鬼,不用禀报,速战速决直接砍了。

世家这种东西,但凡敢有一丝抬头的可能性,必须快刀斩乱麻将其铲除,这可是历朝历代用血换来的教训。

如今大夏正值盛世,竟然有了这个苗头,皇帝当然不会放松警惕。

贾琮巡视北直隶以及宣大一线,同时命内阁次辅夏令行巡视山东,右军都督、济阳侯韩阳巡视河南,神武将军冯唐巡视山西。

这一连串诏令下来,朝中就有人开始暗中偷笑。

虽说大朝会上没能扳倒周炯,可皇帝明显对其不怎么信任了。瞧瞧,四大钦差除了夏令行外,皆是武勋。

夏令行恐怕就是出去镀金的,回来就能接替周炯的首辅位子……

到时候中枢混乱之下,机会不就来了吗?

……

迎春与黛玉给贾琮收拾着行装,明日就要出城巡视,马上就要入冬,要去宣大那边的苦寒之地,厚衣袍必须提前准备好。

贾琮提笔写了一份信让亲兵尽快送去金陵,提醒老师徐晋战争的开始。

与魏老爷子的手段不同,周炯的性子有些过于着急了。

他估计是太想证明自己了,又没有魏老爷子的威望与润物细无声的手段,还未正式开始就激起了地方世家的猛烈反击。

要不是张岳偶然间的察觉,估计过不了多久就会引来一次爆发式的口诛笔伐。

“新法之害,犹如蝗虫……”

“万般过错,皆出新法。首辅周炯,当为首罪……”

贾琮不用猜都能想到当被触及利益后,变法一派即将遭到的劫难。

利益之争啊,亦是你死我活!

杀人不见血,那可比与敌人拼刀子还要惨烈的多。

必须好好防备,千万不敢遭了算计还不知。

贾琮琢磨来琢磨去,还是觉得有些不安。于是他走出屋子,跟贾十一说道:“十一叔,召集府中亲兵,我有事吩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