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第362章 不当人的永丰伯

红楼御猫 第362章 不当人的永丰伯

作者:橘猫不是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26:19

第362章 不当人的永丰伯

自初九日放晴,积雪经过一日的阳光消融,滋润着肥沃的土地。

永丰村靠近后山的空地上种植了数百棵的梅花,红、粉、白、淡绿、黄五色梅花绽放,在阳光下甚是美丽。

便是贾琮这个糙汉子都忍不住将自己淹没在梅林深处,感受着寒梅傲雪的意境,享受着梅林中的花香宜人。

黛玉领着紫鹃、雪雁在梅林中四下穿梭,挑选着最鲜嫩的梅花花瓣,将它们摘下收集起来,准备用洁净的雪水制成佳酿。

身着淡绿色袄裙的黛玉就像是梅林中的精灵,阳光透过枝杈间隙照射下来,洒在她的身上,像极了闪着光的仙女。

贾琮闲来无事,让人取来桌椅笔墨,等到黛玉采摘完梅花时,纸上便已出现了一副黛玉傲梅图。

寒梅美否?

美。

却不及林仙子仙姿一成!

有诗赞曰:

雪中有佳人,娇容绝红尘。

卓卓如玉状,呼尔为仙灵。

等画卷上的墨迹稍干,黛玉用温软的嘴唇轻轻印在贾琮的脸颊上,不等贾琮反应过来便细心的收好了画卷,迈着轻盈的步伐跑开了。

画上的人是她,画画的人是他,那这画自然就是她的。

今日天气好,黛玉的兴致也高。

庄中无事,用过午膳后贾琮携黛玉穿过梅林入山。

曾经那柔弱不能自理的林姐姐换上一身劲装,长长的秀发挽起,一根木簪将其簪好后,英姿绝艳,真是看呆了少年郎。

后山积雪倒不是很深,经过昨日庄中猎手的追猎,像是熊瞎子、野猪这等猛兽根本不见踪迹,贾琮给黛玉打造的软弓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不过她还是在林中挥洒着兴致,见到野兔子就拉弓射箭,羽箭飞过,片刻后就有亲兵提着长耳朵的兔子回来。

不过野兔的身上没有一丝伤口,因为那羽箭射中的是一旁的树干,野兔受惊飞奔,直直撞在了树上晕过去了。

果然,仙子不用杀生,老天爷会追着给其喂饭吃。

贾琮拿这话打趣黛玉,惹得她噘嘴不服,气呼呼的继续在山林中寻找着猎物。

半个时辰**捡到山鸡两只、野兔子两只、野猪崽儿四头、野鸡蛋若干……

没有一只身上有羽箭射中的痕迹,到最后贾琮都郁闷起来了。

他抬头望天,真想问一问这方天地的仙神,那句话就是他无意间的感慨,林姐姐不会真是哪位神仙的亲闺女吧。

正值年节,田中没什么活要忙。

这座山虽然不大,四周却有好几座庄子。贾琮还没有霸道到为了自己方便游玩就封山的地步。

故而往山中稍微深了些,就遇到了不少附近的百姓。他们趁着闲暇进山或是想试试运气,猎些野味给家中添些油水。或是带着孩子,趁此机会教授孩子打猎的技巧。

说来也巧,永丰村的隔壁就是一处不小的皇庄,前年年末收纳了不少京畿的无地百姓。

而这些人中,有不少是贾琮、黛玉在王平口赈济时的受益者。在看到两人时,他们的眼中几乎都是激动、感激、崇敬。

很快,这处山坳中就已经聚集了二十多名附近的百姓,他们没有靠近亲兵护着的贾琮二人,只是远远朝着他们拜下,放下刚刚猎到的野味,随后就要转身离去。

黛玉拉了拉贾琮的衣袖,轻声道:“我想见见他们。”

“好。”

贾琮微笑着点了点头,让人去请这二十几人过来。

贵人相邀,还是自己的恩人,百姓们激动中带着拘谨。

山坳中燃起了好几堆篝火,亲兵搬来一块木墩子,铺上兽皮后黛玉坐了火堆旁,亲切的跟百姓交谈着。

贾琮没有出声,静静的陪坐一旁倾听。

“去了皇庄租子可是按照朝廷制定的规矩收取?”

“管事们有没有为难你们?”

“收获的粮食可还够吃?”

“孩子们有没有去学堂读书?”

等等等等,黛玉询问的很详细,好在没有出现什么欺压百姓的恶事,黛玉也放心不少。

得知如今粮食是够吃了,但这些刚刚能填饱肚子的百姓还是无力支撑起孩子读书,黛玉的心中便有了计较。

皇家不缺钱了,皇帝老爷的私库中堆满了金银,那琮哥儿曾与她说过的教育推广计划也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不过此事不比土地改革的问题小,毕竟从长计议。

黛玉看着百姓们送给他们二人的野味,推拒多次未果,最后只能无奈收下。

那些跟着父兄进山的孩子大的也就十一二,小的只有六七岁,躲在父兄身后偷偷打量着这个漂亮的不像话的姐姐。

紫鹃将凑出的二十几颗银锞子送了过来,贾琮与黛玉亲手送给这些百姓。

不收?这是永丰伯爷跟公主殿下赐给娃儿的压岁钱。

不多,一人二两银子,带回家给娃儿们添些肉蛋,制件新衣。

等百姓们目送贵人离开,用雪掩盖了方才用作取暖的篝火。这场山林间的偶遇就像是冬日的阳光,逐渐将温暖洒向周边的村落。

自正月十一开始,永丰村的村口总是会出现提着一只鸡鸭或是一小袋米粮的百姓。

这些人都是前年冬日还吃不上饭的穷苦人,受过贾琮与黛玉的恩惠。如今能住上温暖的屋子,用辛勤劳动换来粮食养活了妻儿。

京城的公侯府威严不敢入,好不容易遇到了恩人,这些淳朴的人就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感激。

原本贾琮还打算用银钱赠与百姓却被黛玉给制止了,不能让银钱污了这份朴素的情感。

她让贾武二将这些东西收集起来,野味换成了粮食,充作学堂的米粮。

随后跟贾琮商量后,计算了一下附近各个村庄的距离,让人喊来各庄的管事、乡老……

很快,永丰村就来了不少青壮,他们拿着各自的工具,在新年这个本该休息的时节,热火朝天的干起了活。

读书的好处人人都知道,给自家娃儿修建学堂,每一个人都干劲十足。永丰村外有一处闲置的砂石地,掘地三尺将砂石清理干净后就是上好的学堂所在。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昭告了玉河学堂的奠基,等这所规模极大的学堂建立后,附近五个村落的娃娃们将免费在此读书。

四年的时光将是他们启蒙认字,初步接受教化的生涯。

不求人人科举入仕,将来哪怕是去城中当个学徒账房也好。

永丰伯府每年会拨出五百两银子用作学堂运转之资,各个庄子也要出粮出钱,算是孩子们的笔墨及午饭消耗。

等一切都安排妥当后,家里已经派人来喊两人回京。

正月十四的早上,贾琮与黛玉在亲兵的护卫下悄悄离开了永丰村。

等前来上工修建学堂的人得知恩人已经离开时,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冲着京城的方向磕头……

恩人不但给了他们生存下去的机会,如今更是给了他们未来的希望,怎能不感激?

……

刚一回府,还没踏进荣禧堂的院门黛玉的怀中就扎进来一个粉团子。

惜春仰起头不满的说道:“三哥和林姐姐出去玩不带我?亏我还给你留了好吃的点心。”

贾琮从王嬷嬷的手中接过一个篮子,掀开一角往惜春的眼前晃了晃,笑眯眯说道:“惜丫头看看这是什么?”

还没看清呢就闻到了香味,惜春就像是被唤醒了馋虫,被篮子勾住了魂,挂在了篮子上不撒手。

兄妹俩又玩起来钓鱼的游戏,惜春抱着篮子、贾琮钓着妹妹就这么走进了荣禧堂。

见孙子孙女回来,老太太笑呵呵询问了他们在庄中的生活。

黛玉将那些百姓送的野味熏肉拿了出来,特别是永丰村猎来的野猪肉备受老太太的青睐。

午膳时就被厨房调制了一下端上了饭桌,众人一边品尝着野味,一边听着黛玉讲述着乡下的趣事,其乐融融好不快活。

下午两人也没有休息,反而去了书房忙活到了晚上。

等第二日天一亮,黛玉便带着预留的野味入宫,准备孝敬给二圣及太后、杨妃等长辈。

当然,同时带去的还有一份关于皇庄未来五年发展计划方略,以及逐步普及四年义务教育的畅想。

贾琮也没闲着,昨日岳丈老子的怨念都快实质化了,他再不去帮帮岳丈老子,恐怕他与林姐姐的婚事会被老丈人强行推后。

夷澜年前随朝廷的人回了趟草原,只用了三日时间就说动了大半原瓦剌的贵族以及部落首领。

除了绰罗斯家族及他们的附庸家族外,绝大部分的瓦剌人还是很向往成为大夏百姓的。

因为去年贾十一的万里突袭给他们的威慑太大了,天朝的武力值又回到了昭武年的鼎盛,他们想起了天可汗陛下身边的羽林郎。

恐惧过后,冬日的风雪让饥肠辘辘的瓦剌百姓似乎看到了他的祖奶奶。

好在天可汗陛下没有嫌弃他们之前的叛逆之举,天朝送来了大量的粮食,让祖奶奶没有将他们带走。

爬犁上的粮食让底层的百姓无比感恩天朝以及他们曾经的可汗,一听自己能与汉人一样成为天可汗陛下的子民,哪里还管自己部落的首领怎么想。

填饱肚子大过一切,这个时候谁敢阻拦他们向天可汗陛下效忠,谁就是敌人。

那些原本还在犹豫不决的部落首领很快就发现,他们已经失去了对部落的掌控。

甚至他们身边的亲兵都开始不受控制,最后只能齐聚汗帐,跪地接受了天朝的册封。

唯有阿罗太带着绰罗斯家族的死忠,约有三万骑兵以及八万多牧民离开了原来的瓦剌、现在的安北都护府。

不是他不想占据这片肥沃的草原,而是这片草原上的百姓一个个虎视眈眈,他们不敢在此停留。

最后只能带着夷澜赠送给他们的粮草盐巴,一路往西去开辟绰罗斯家族的新国度。

夷澜在随行的朝廷官员帮助下,以极快的速度整合瓦剌的兵马,留下三万大军保护安北都护府的百姓后,带着两万精锐快马回京。

安北都护府即将开府建衙,他这个大都督留在草原反而不好,还是回京当他的吉祥物吧,一切自有皇帝陛下拿主意。

那日在西城门只不过草草说了几句,贾琮这下总算弄清了安北都护府的事。

圣人老爷子的威名还真是好用,夷澜这厮也算是没有辜负自己的一片苦心,总算给他们瓦剌找到了出路。

至于阿罗太,往西是哪里来着?

帖木儿汗国和罗刹国,看来这位原来的瓦剌太师雄心不死,是要跟帖木儿与罗刹扳扳手腕争抢地盘了。

算了,此事与大夏无关,朝廷当下最主要的是赶紧挑选合适的官员支援草创的安北都护府。

还有三百万的百姓正嗷嗷待哺,光是需要送往草原的粮草就是一个令人头疼的事,怪不得老丈人对自己怨念丛生,这没十天半个月的,根本别想休息。

好好的年假没了,不能在家抱着乖儿子玩耍,能不怨嘛。

“户部存粮虽然足够,但安北都护府需要大概半年的粮食才能支撑到转入正轨。粮库中出一部分,剩下的还是从民间购买吧,总不能不留些储备以防不时之需。”

林如海将贾琮扔到桌案后,跟这个“没良心”的兔崽子说道:“上次你说的招投标的策略不错,此事就交给你了。三日内,本官要看到详细的计划。”

说罢,林老爷手一背就悠然的走出了值房,贾琮甚至听到了他哼着小曲。

“那个谁,你,对,就是你,过来……”

门口的书吏连忙走进值房,躬身道:“户部书吏李欢拜见伯爷,伯爷有事尽管吩咐。”

贾琮提笔刷刷就写了几道手令,交给李欢:“你去将这几道手令送出去,将在京皇商的家主、管事统统喊来。”

“得令,小的这就去办。”

李欢离开值房后,贾琮又让人取来户部的钱粮账册,以及刚刚送入京城的瓦剌户册,苦逼的计算着所需的粮草数量。

正在戏园子听戏玩乐的卫若兰、沐从英、贺崇等铁网山围猎时比试的国子监监生,在收到贾琮的手令时后整个人都是懵的。

今日好像是上元节吧,朝廷为何会突然征召他们这群少年去户部加班?

永丰伯是个人?他是老天爷派来的魔鬼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