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第361章 荣耀

红楼御猫 第361章 荣耀

作者:橘猫不是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26:19

第361章 荣耀

庄户们对他们的主君与未来主母很是欢迎,百十来户总计不过五百人的庄子,每一条道路上的积雪都被打扫的干干净净。

就连村口那块刻着“永丰村”的石碑,都被擦拭的很干净,还系上了红绸,在遍野的积雪映衬下,极为醒目。

永丰村的西北边有一座小山,山不大,却也是林木茂密。

这座无名的小山是贾家与相邻几位公侯家庄子的共有产业,没有什么矿产资源,只供庄户们打打猎、采采草药。

几座庄子里的人都颇为熟悉,平日里也没有什么矛盾,常有来往。

因是过年之故,又逢大雪方停,寒冷的天甚少有人进山。不过今日不一样,族公亲自下了令,让庄中最善射的几人一大早就进了山,必须给主君、主母猎来最新鲜的野味。

嗖……

嗖……

两只羽箭突然打破了冬日山林的寂静,山鸡被钉在了地上,挣扎了一下就没了动静。

几乎同时射出的两支羽箭分属两人,其中一人衣着稍微寒酸些,走近提着山鸡的柴桂勇,面上的神色颇为纠结。

柴桂勇他认识,永丰村的打猎好手,平日里在山中经常遇到,总会在他没有收获的时候送他一只野鸡、野兔什么的。

按说今日两人同时射中了这只山鸡,他该让予对方的,可家中的孩子过年都没吃到几口肉,今日天终于放晴了,他很想在晌午后给孩子煮碗肉汤喝。

“原来是良叔,我说呢谁会有如此高超的箭术,隔着五十步一箭射中了这只山鸡的脖子。”

柴桂勇提起山鸡,拔下山鸡脖颈处的羽箭,往积雪中擦了擦,递还给走来的陈良。

陈良接过羽箭插入箭囊,张了张嘴最后还是忍住了索要,打算寒暄一二就去别去找找猎物。

却见柴桂勇往胸襟中摸了摸,摸出了一小块碎银子,差不多有二两之多,一把就塞到了陈良的手中。

“良叔,今日这山鸡我就不让了,实在是族公下了死命令,午时前我要是没带回去新鲜的野味,要打板子的。”

啊?

陈良有些懵,连推拒都忘了,诧异的问道:“大过年的,你们庄子又不缺这一口肉吃,武族公怎么会下这样的命令?”

一说这个柴桂勇的腰板立马挺的直直的,一拍胸口就满是自豪:“良叔,我家主君与主母今日要过来,打算在庄子住上几日,这不是打算猎几只野味给主君、主母尝尝鲜嘛。”

陈良恍然大悟:“是荣国侯赦老爷?对了,听说赦老爷从南疆回来了。”

“良叔你又忘了,我们庄子为何叫永丰村?我们这个庄子早就被大老爷赐给了我家主君。我家主君是荣国侯的三公子,敕封永丰伯的琮三爷。”

柴桂勇只要一说起贾琮,便是一脸的与有荣焉。

赦老爷名望大没错,但在京畿的乡下,谁人不知永丰伯贾琮?

土豆与玉米,让京畿的穷苦百姓第一次吃饱了肚子过年。

陈良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无田的佃户,以前每年的冬日都会饿肚子,要不是身手不错会一手好猎术,指不定连妻儿都养不活。

好在有了土豆、玉米这等神物,又逢圣君在朝,皇庄招纳无地流民,以极低的租子租给了他几亩良田,今年的冬日虽无多少肉食,却也不担心受冻挨饿了。

感谢伟大仁慈的皇帝老爷!

对了,还要感谢首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永丰侯以及文安公主,陈良突然想起了柴桂勇口中的主母是谁,可不就是文安公主吗?

“你是说永丰伯爷与文安公主殿下来了?”

柴桂勇点了点头,却见陈良将手中的银子塞回他的手中,拉着他就往山中走。

“你不早说,伯爷与公主殿下多金贵的人,这些山鸡野兔有什么可吃的,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对了,还有没有人手,都喊来,就咱俩打那东西估计够呛。”

……

清早出京,在路上就耗费了一个多时辰,来到庄子后,黛玉陪着贾琮接见了庄中的长者,听取了贾武二的汇报。

等过了午时,贾武二的儿子贾运昌恭敬的进了正堂,说是午宴已经备好,询问是否摆膳。

贾琮点了点头,却见一群仆妇端着大大小小的盆、碟、碗陆续走了进来,圆桌铺上了干净的桌布,最大的盆打开,好家伙,这是什么玩意?为何庄子里会有熊掌?

桌上的膳食中,什么山鸡野兔都已经不值一提,鹿肉、狍子肉、野猪肉,最后就是这熊掌。

永丰村是富庶没错,可还没富庶到能凑出这一桌珍贵野味的程度。

“二爷爷,这……”

实际上贾武二也懵啊,他只不过是让庄子里的好手去打几只新鲜的野味,这个时候也就能猎到山鸡野兔子什么的,难道这群后生把村后的山给掏空了?

还是贾运昌拱手禀道:“回主君,是庄里的猎手在后山遇到了隔壁皇庄的老猎户,老猎户感念主君、主母大恩,带着他们去掏了熊瞎子的老窝,回程的路上又遇到了一群野猪,就顺手带了回来。”

“皇庄的?是陈良吧。”

“爹,就是陈良。桂勇遇到了陈良,告诉了他主君、主母在庄子里暂住游玩,这才有了猎熊瞎子的事。”

贾武二闻之了然,这个陈良他见过,平日里经常猎些野味来庄子里换盐巴酒水或是针头线脑。

毕竟永丰村的富庶是城西一带出了名的,附近的庄户农人为了省进城的那几个钱,有缺用时,常会来庄中交易。

贾琮弄明白了这些猎物的由来,心中感慨农人之淳朴,又有些恼火这群猎手的冲动。

冬眠中的熊瞎子,躁动中的野猪是好猎的?不要命了?

想要训斥几句,最后却化为了无奈。永丰村是他的亲兵孵化之地,庄子中的男人自幼被灌输了尚武忠诚之风。

熊瞎子、野猪又如何?

为了主君、主母能吃一口好的,他们敢去东海捉龙王,敢去昆仑斩凤凰。

他不但不能训斥,还得美美的吃完这顿饭,夸一声好。

“坐吧,二爷爷,你们都坐。咱们吃完了这桌饭,就去看看这群勇武的好汉子。”

……

天已放晴,别院大门敞开。

贾琮、黛玉以及庄子中的长者在正堂围坐了一桌,堂外也摆满了一张张大圆桌,一桌十人,整整六十张大桌子,不但挤满了别院的前院,更是摆到了门外的街上,直至摆到了宽阔的大校场上。

正午时分,天上的暖阳驱散了清晨时的寒冷,再加上圆桌上热气腾腾的肉汤,自酿的米酒入喉,大人小孩都觉得暖呼呼的,根本不觉得寒冷。

贾琮与黛玉吃了些东西填了填肚子,随后便在贾武二的陪同下走出了正堂。

当他们站在正堂门口时,原本吃肉喝酒的庄户们纷纷停下了手中的筷子。

“拜见主君、拜见主母!”

“今日乃是家宴,不必多礼,起来吧。”

庄子中的规矩基本上就是按照军中的规矩制定的,众人齐齐下拜,整齐的让贾琮感觉身在军营。男女老少都将目光放在了正堂前的一双璧人,这是他们未来的依靠,依靠着伯爷与公主殿下,永丰村的人可以过着被人羡慕的神仙日子。

住的是青砖瓦房,吃的是有米有肉,娃儿们能在村子里的学堂读书,跟着族公练武。

便是老了也不用担心老无所依,公中会每月拨发钱粮为其养老。生病了连庄子都不用出,靠近后山的那处宅子里就住着医术高明的大夫。

“有酒有肉,看到大家的日子过得不错我便放心了。”

贾琮往前几步伸手捏了捏跟前一个胖娃娃的脸蛋,吓的其跑到自己父亲身后躲了起来,露出半颗脑瓜子偷看。

举起手中的酒杯,冲众人遥遥一敬:“新年新气象,愿大夏万年,愿大家伙的日子越来越好。来,与我一同干了这杯!”

“愿大夏万年,愿主君、主母和美康健!”

众人举杯同贺,贾琮、黛玉与其同饮,这自酿的米酒度数不高,喝起来颇为绵柔,便是黛玉也没有感到不适,反而觉得有一丝酸甜味儿,挺好喝的。

两人一路跟两旁的庄户们打着招呼拜着年,一路出了别院,跟一桌桌的人共饮拜年酒。

等到跟最后一桌的十个人碰了一杯后,两人才重新回了别院正堂。

哪怕两人在庄户共饮相贺时只是抿一口,六十桌下来也已经红了脸,有些眩晕之感。

特别是贾琮,他可不舍得让黛玉醉酒难受,代替其喝了好几杯呢。

贾武二让仆妇端来早就备好的醒酒汤,两人喝了几口后,又被照应着吃饭。

王嬷嬷心疼自家姑娘,却也不敢阻拦不让出去敬酒。就像是新妇入门,这庄子里的人是永丰伯府的铜墙铁壁,自家姑娘必须示之以诚,才能收其之忠。

黛玉清楚这个道理,贾琮也清楚,贾武二亦是清楚。

所以今日这场酒宴,是黛玉第一次正式以永丰伯府女主人的身份接受永丰村众人的效忠。

主母二字,从今日起便成为黛玉在这些庄户心中的地位象征。若有一日贾琮不在,黛玉便能以主母的身份调动整个庄子的力量,去保护她自己,保护永丰伯府。

……

午后的时光,原本定下去庄中四处看看,却因为贾琮与黛玉二人中午多喝了些酒,不得不推迟。

别院后堂火炕烧的热乎乎的,火炉中的木炭偶尔噼里啪啦轻微响上一两声,像是催眠一般,让守着黛玉的雪雁与紫鹃不知不觉的打起了盹。

黛玉醒来时天都快黑了,甚少喝酒的她今日哪怕有贾琮代饮亦是喝的晕乎乎的。

“雪雁、紫鹃……”

“啊,姑娘醒了?”

雪雁最先听到了黛玉的呼喊,揉了揉眼睛,快步走到炕前。紫鹃也醒了过来,听黛玉说口渴,取来火炉上烧着的铜壶,兑了一杯温水。

等黛玉润了润嗓子后,这才四下打量屋子中的陈设。

别院的这间屋子与她在荣国府的小院有着天壤之别,不愧是武侯家的别院,简洁、粗犷、更显杀伐。

比如床前挂着的一柄长刀,一般女儿家的闺房中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黛玉好奇取下刀来,唰的一声拔出,只见刀刃上篆刻有三个字——贾武。

“贾武,贾武二……”

“这是祖父当初的亲兵统领,武爷爷的佩刀。”

贾琮大步走了进来,给黛玉讲述着这柄长刀的故事。

“武爷爷我也没有见过,但这柄刀却是年年除夕见。它原本在宗祠供着,直至前年才被爹爹请了出来,替我们镇守永丰村。”

贾琮指着刀刃上的一处处缺口,感叹道:“这柄刀的最后一战是昭武三十八年,圣人第五次北征大漠在瀚海的一战。北静郡王府轻率冒进中了鞑子的埋伏,导致作为中军大将的祖父没有时间组织防守。武爷爷奉命阻击,三千人在瀚海硬抗数万鞑子,死战不退,给中军争取了足够的时间布置……等援军赶到时,那里只剩这柄刀了。”

黛玉明白了这柄刀出现在永丰村的含义,这是一种特殊的传承,不但是给永丰村的儿郎们,更是给贾琮与自己的警示。

莫忘了亲兵们的鲜血,这些人有时候比自己的血脉兄弟还要亲。

黛玉将长刀回鞘,郑重的托举起来。

“我明白了,这柄长刀代表着贾家亲兵的忠诚,也代表着贾家人对这些亲兵的承诺。”

贾琮笑了笑,将手也搭在刀鞘上,跟黛玉说道:“不止是贾家,也是永丰伯府,我这个永丰伯爷以及你这位永丰伯的主母。”

两人四目相对,黛玉莞尔一笑。

主母二字似乎已经印刻在了她的心上,听得次数多了,不但没了初时的羞涩感,反而是沉甸甸的责任以及光辉荣耀。

午膳时因为饮酒的缘故,两人虽吃了不少但还真没品出味来。

王嬷嬷便领着仆妇们在厨房中忙活着,送来了可口的饭菜。黛玉自打身体渐愈,胃口慢慢大了起来。

加之今日高兴,晚饭时硬是多吃了一碗米,惊得两个丫鬟都不敢让其躺着。

贾琮便找来两盏花灯,点上蜡烛领着包的严严实实的黛玉,去庄中玩耍。

刚一出别院,黛玉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整齐的院落此时都在门口挂着一盏盏花灯,一个个小娃儿挑着十二生肖样式的花灯,排成队在庄中四处玩耍欢笑。

在见到贾琮与黛玉后,没有了正午时的害怕,反而涌上前来,要拉着他俩参加他们的游灯队伍。

黛玉看了看手中的花灯,在看了看贾琮充满笑意的眼神,伸手牵住扎着两个冲天辫的小丫头,当起了娃娃头。

“大年夜,点灯笼,一盏一盏红彤彤。山村娃娃闹年夜,灯花照的脸儿红。”

歌谣随风传开,似乎永丰村的今夜才是除夕,年味更加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