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第343章 炫侄与炫弟的娘娘们

红楼御猫 第343章 炫侄与炫弟的娘娘们

作者:橘猫不是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26:19

第343章 炫侄与炫弟的娘娘们

夷澜不是头脑简单的武夫,他很聪明,立马就从贾琮的言辞中抓住了重点。

“你是说,让我瓦剌专门养羊,然后从天朝换取粮食?”

贾琮点了点头:“是啊,你们不是擅长这些么?你给我羊毛,我给你粮食,多好。”

“一点都不好!”

夷澜变得愤怒起来,直接上手揪住了贾琮的衣襟:“你不是答应过我,只要我促成瓦剌回归大夏,就会让我们瓦剌的百姓种植土豆吗?”

这已经不是种不种土豆的问题了,按照贾琮所说的方式,瓦剌的百姓习惯了用羊毛换取粮食后,慢慢的将被汉人掐住了脖子。

万一有一日汉人掐断了羊毛生意,夷澜不敢想象草原上会饿死多少人。

贾琮不紧不慢的将夷澜的手掰开,理所当然的说:“瓦剌就那么一点适合种庄稼的地方,就算是精耕细作,能收获多少?再说了,瓦剌的百姓会种地吗?反正到时候都是大夏人,养羊能养活一家人,种不种地有什么影响?还是说,你有其他的想法?”

什么想法?拿了土豆秧苗毁约造反?

夷澜被贾琮的反问噎得脸红,因为贾琮说的是对的,草原的百姓根本就没几个会种地的,仅有的耕地还是从大夏掳去的农人在耕种。

而且正如贾琮所言,都是大夏子民,养羊也好,种地也罢,只要能养活家人,没有什么差别。

但……

夷澜的表情越发的复杂起来,不甘、愤怒、颓唐直至释然。

“夷澜,你到现在都还没有摆正你的位置……”

贾琮的眼神变得冰冷,呵呵冷笑:“你要记住一点,你已经不是瓦剌的可汗了,你是大夏的顺义郡王。汉人也好,瓦剌人也罢,都是陛下的子民。如何让天下万民吃饱穿暖,陛下自会妥善考虑,陛下是不会让他的子民挨饿受冻的!”

这是实话,贾琮将羊毛计划呈给皇帝后得到了整个中枢的支持。

羊毛计划不只是为了让大夏彻底掌控瓦剌,更多是开展针对瓦剌的脱贫战略,解决瓦剌百姓的温饱问题。

贾琮为了解决夷澜的顾虑,直接带他去了工部。在游览了工部制造局后,十几种纺织器械让夷澜看到了大夏的诚意,同时还有一门门最新式的火炮与燧发枪,将夷澜心中的最后一丝不甘给击散了。

哪怕没有他主动请附,最多三两年,大夏足以用武力强行吞并瓦剌。而且将是一边倒的战争,瓦剌连抵抗的底气都没有。

等回了四方馆,夷澜召集了随他来京的瓦剌贵族,坚定的嘱咐道:“给家里去信,莫要跟随太师对抗天朝,这是咱们最后的机会了……”

……

锵锵锵~

呜呜呜~

自开国以来,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每年的铁网山围猎都会是九月或是十月举行。

今年的秋猎比以往的规模还要大,除了留守京城的内阁三位辅臣,六部各有一位侍郎随扈。

礼部更是连尚书贺耀敏亲自带领大队人马跟随,准备主持瓦剌的归附与敕封仪式。

皇室宗亲、武勋贵戚及三品以上文武家眷皆有随行,光是护卫就带了三万禁军,一路浩浩荡荡,经过数日行军,至燕山脚下,驻跸于铁网山皇家猎场。

薛宝钗还是第一次参加铁网山围猎,在帐中休息了一下,换了身橘黄色圆领短袖襦,戴上帷帽就出了帐篷。

恰巧黛玉与三春、湘云来找她,一行嬉笑打闹,来到了骑马的地方。

这是专门开辟供贵女们骑马放松之处,里面还有一座马球场,黛玉等人到达时,里面已经传出了阵阵欢呼。

这回跟随皇帝出京的是贤妃贾氏以及良妃莫氏,两人都是武人之后,最喜这种场合。

一到猎场就抛下了皇帝老爷,开开心心的跑去马球场挥杆,引得一大群的贵女围观叫好。

“二姐姐快看,是淳儿……和大猫猫!”

惜春挣脱了迎春的手,惊呼一声就提起裙摆往前跑,被地上的草绊倒滚了一圈都顾不上哭,嘀咕了一声好丢人,爬起来就继续冲。

正在高台上拍手叫好的淳儿也看到了惜春小姐姐,哇的惊呼一声就迈着腿儿迎向惜春。

扑通,小淳儿也滚了一圈,瘪起嘴来想要哭。不过在看到已经跑过来的惜春,又露出了甜甜的酒窝,冲着惜春伸出了双手。

两个小姑娘终于跨越“重重险阻”抱在了一起,丫鬟婆子用手帕给两人擦着脸上、手上的泥土。

duang~

又是一声铜锣响,娘娘队再得一分,公主队明显不是两位娘娘的对手。

良妃莫氏性子爽利,为人正直,向来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与同样出身武勋之家的元春关系不错。

两人配合默契,很快就将德清长公主刘淑乐与安阳长公主刘淑仪打得溃不成军。

黛玉等人来到高台上时,德清之女涂思琪正奋力挥着双手给娘娘队喝彩助威。

“思琪姐姐,你怎么不给德清姑姑喝彩助威?”

涂思琪理所当然的回道:“我娘水平太差,哪有贤妃娘娘和良妃娘娘厉害?我当然支持打球厉害的队伍啊!”

说的好有道理呀~

黛玉等人看着马球场上节节败退的两位公主,不由小鸡啄米般的点头……

这场球赛很快就结束了,娘娘队毫无意外的大胜。

元春与良妃莫氏稍微梳洗了下,刚回到高台上就被一群小丫头围住了。

“娘娘好厉害,能不能教教我?”

刘淑乐一回来就看到自家闺女跑去跟贤妃、良妃求教,气的牙痒痒。

元春瞅见了刚刚回来的刘淑乐与刘淑仪,笑问:“思琪为何不跟你阿娘、姨妈学?”

只听涂思琪直截了当的回道:“我不跟水平差的学……”

“三姐,思琪这丫头有点欠揍啊!”

“八妹说的对,我也是这么觉得!”

噗嗤~

元春抬手轻轻在涂思琪的额头摁了摁:“听到没,你阿娘跟你姨妈要揍你。”

涂思琪也看到了瞪自己的母亲与姨妈,缩了缩脖子:“啊?可是我娘她们水平太差了,还是娘娘厉害。”

……

马球场上换了两队人马,担心挨揍的涂思琪拉着湘云上马挥杆,迎春、探春带着惜春与淳儿去助威,黛玉则是与宝钗留在高台上与元春等人说话。

元春看着自己的两位表妹,心中感慨莫名。

与去年省亲时相比,两个小表妹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黛玉受封公主,宝钗也成了朱门贵女,反倒是同为四大家族的王、史两家一家沉寂,一家彻底落败。

“贤妃妹妹,这也是你的表妹?怎么长得俊的都是你家的人?”

黛玉莫氏见过很多回了,宝钗还是第一次见。左瞅右瞅就是瞅不够,怎么贾家的人以及跟贾家有关系的人都长得这么俊?

她将宝钗招到近前,拉着手上下打量,突然跟元春抱怨道:“不行,你把表妹让给我一个怎么样?我拿欣儿跟你换!”

刘欣是莫氏的女儿,与其母性格相反是个喜静不喜动的性子。

对于围猎一点兴趣都没有,此时估计正跟淑妃冯氏呆在宫中的藏书楼,在书海中畅游呢。

同样学识渊博的元春是刘欣的老师之一,平日里没少去凤藻宫求教。

这也是莫氏抱怨的原因之一,生的闺女不像自己的,反倒是像贤妃与淑妃的亲闺女,她找谁说理去?

元春看着莫氏对宝钗稀罕的不得了,莞尔一笑:“姐姐若是稀罕宝丫头,不妨给她相看个好的。我听说姐姐有个侄儿能文能武,正准备参加明年的会试……”

“哎啊,你不说我都忘了!”

莫氏眼睛一亮,看向宝钗的目光更加炽热了。

她出身兰州军武世家,父兄皆是武人,几个侄儿大部分也是舞枪弄棒的糙汉子。

唯有二兄的遗腹子莫适之随了其母,自幼喜好读书,今年更是以国子监监生的身份参加了顺天府的乡试,更是夺得乡试第二名亚元。

莫适之与贾琮被仕子们并称京城双杰,皇帝曾经还跟元春说过,莫适之与贾琮二人算是为武人争了一口气,至少今后谁再说武将粗鄙,就要先让自家子侄赢了这两人再说。

宝钗被突如其来的说亲打了个措手不及,羞红了脸。

莫氏却是个大剌剌的性子,握紧了宝钗的手,眉开眼笑:“薛姑娘,我那侄儿今年十七,与你年岁正好。长相嘛,不说貌似潘安,但也是温文尔雅,一等一的俊后生……”

……

这一回围猎,宁荣两府依旧是邢夫人带着家里的几个丫头,由贾琮与宝玉护送前来。

贾琮去了御前候旨,得知二圣暂时无事正打算回去歇一歇,不想刚到营地就被宝玉拉到了营帐西侧的小河边。

冯紫英跟其父去了山西,柳湘莲在御前听用,此处相熟的只有卫若兰一人,至于河边其余几人,贾琮并不认识。

不过这几日都认识贾琮,世袭罔替的永丰伯、御猫、今科顺天府乡试解元,荣国府琮三爷谁不认识?

“学生沐从英(赵德林、莫适之、高健)拜见永丰伯!”

“诸位不必多礼……”

卫若兰给贾琮介绍道:“琮哥儿,这四位都是我在国子监的同窗,沐兄与莫兄还是你的同年呢。”

嗯?同年?那就是在这一科中了举。

贾琮看向其中身型最为健硕,身高八尺、浑身腱子肉的大汉,咋舌不已。

这是读书人?用拳头跟人讲“抡语”的那种?

“卫大哥,这位也是你的同窗?我还以为是哪位猛将兄……”

只见大汉冲贾琮作揖,瓮声瓮气的自我介绍:“学生的确与卫兄是同窗,倒也会些拳脚,不过还称不上猛将。”

卫若兰在一旁解释道:“沐兄出身云南沐王府,其祖父正是沐老公爷。”

懂了,这身腱子肉肯定是家传的!

开国之初第一代沐王沐英为何会被太祖爷收为义子,身高九尺舞着一柄长戟纵横敌营无人敌就是原因之一。

沐从英、沐英,家传没跑了,估计沐家也想让此子继承其祖之威吧。

不过怎么混到读书人当中去了,还中了举?

贾琮踮起脚想要拍拍其肩膀,没够着。

最后在其胸膛捶了捶,老气横秋的说道:“不错不错,好好学学《论语》,今后有机会咱们一起去跟鞑子讲道理。”

沐从英没有听懂贾琮的一语双关,挠了挠后脑勺疑惑的看向了宝玉。

宝玉摊手摇头,琮哥儿经常说些他听不懂的话,早就习惯了。

卫若兰又给贾琮介绍其余三人,其中莫适之是这次乡试的亚元,同时也是陕西都指挥使莫廷威之孙。

其父莫之遥早年战死在九边任上,莫适之因其父的恩荫,才从兰州老家来到国子监读书。

赵德林也是军武之后,其父是登州水师总兵赵世勇。长兄从武他从文,今年考中秀才已经算是给赵家转换门庭了。

唯有高健的家世较为普通,祖父是开酒楼的,其父读书不成却中了武举,如今在兵马司任千户一职。

能跟卫若兰等人玩到一起,主要是高健会一手好厨艺,这群饕餮经常在宿舍偷偷做吃的……

几人的身份千差万别,不过归根到底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武将之后,天然的亲近。

国子监中的派系不比朝堂简单,文官之后与武将之后不说势同水火,却也泾渭分明。

再加上那些用钱买了名额的附生、贵戚家去镀金的纨绔子,可以说动不动都要干架,一打就会乱成一锅粥。

卫若兰等武人之后本就被那群自认圣人正统门徒的文官之后排斥,自然而然的就抱团对抗,不过败多胜少。

直到这会莫适之一举拿下乡试亚元,再加上贾琮这个妖孽解元,算是狠狠抽了那群自视清高之人的脸。

说我们武人之后粗鄙?

来来来,跟我一起念:

第一名贾琮,大兴县学生,《春秋》。

第二名莫适之,国子监生,《易》。

自乡试后,国子监中的武人之后终于扬眉吐气了。

他们抄录了不少顺天府乡试的榜单,在国子监四处张贴,羞得那些文官之后掩面而去。

想要反驳却找不到借口,最后竟然拿贾琮的老师徐晋说事。贾琮能考中解元,不是因为他出身荣国府,而是因为他的老师乃我仕林文魁青藤先生……

卫若兰等人给贾琮讲述了国子监中发生的这些奇葩事,惹得贾琮目瞪口呆。

贴大字报打脸?好家伙,还能这样玩?

宝玉将他从营地拽来此处当然不只是说这些八卦,而是乡试之后有国子监中的文官后人不服气,约定在围猎时再比一次。

而且还说请了礼部尚书贺耀敏为裁判,约定比试两场,诗词文章比一场,骑射一场。

科场上卫若兰等人有莫适之这个乡试亚元自然不怕,可论诗词,他们还真不是人家的对手。

思来想去,卫若兰就想到了贾琮与宝玉。反正这一回对方也没说非要是国子监的监生,请了两人来也不算违规。

比作诗?恐怕贾琮一出,对方就得缴械投降了。

比骑射?不用贾琮出手,我方穆从英请求出战!

卫若兰很想仰天长啸:还有谁?

虽说这场比试在贾琮看来颇为幼稚,不过他想起了前段时间圣人老爷训斥自己的话。

他也是时候在仕林圈子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了,这是一次机会。国子监中的派系实际上就是仕林派系的缩影,就先拿这次的比试试试水吧。

围猎还未正式开始,这一次的比试还有两日。

卫若兰等人见贾琮答应了此事,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

时间还早,几人又都是骑射俱佳,不多时就猎到了不少野味,又有高健这个大厨,直接在河边弄起了烧烤。

贾琮与宝玉都还惦记着自家姐妹,烤好了几只鹿肉、野鸡、野兔子后,让人送去了马球场给迎春等人。

莫适之想到了自己的姑姑正在马球场打球,于是乎亲自带着烤好的野味去了马球场。

……

贾琮等人围着烧烤聊得正欢,马球场的高台上莫氏正拉着宝钗不断地推销自己的侄子。

恰巧这时,莫氏身边的女官捧着一个盘子走了过来。

“娘娘,适之公子送来了炙肉,说是他方才与友人一起猎来的,刚刚烤炙好,请娘娘尝一尝。”

盘中摆着切好的烤肉,色香味俱全。

莫氏一下子就炫起了侄子:“哎呦喂,这人还真经不起念叨,你们瞧瞧,刚说起他他就给我说来了炙肉。薛姑娘,你看吧,我说我那侄儿是个孝顺的……贤妃妹妹,你说我说的对不对……三公主……”

元春与刘淑乐几人是差不多的表情:又开始了,又开始了!

自打莫适之中了顺天府的乡试亚元,良妃张口闭口都是我那侄儿如何如何……

宫里的人哪一个不是听得耳朵快起茧子了,要不然元春也不会想到莫氏还有一个文武双全的侄子。

“贤妃妹妹要不要尝尝?我那侄子孝敬我不就是孝敬你嘛。三公主、八公主,要不要也来尝尝?”

这时抱琴带着一串宫女走了过来,每个宫女的手中都托着一个盘子,上面是烤炙的肉。

“娘娘,伯爷跟宝公子命人送来了刚刚烤炙的野味,说是与友人猎来的,请娘娘与姑娘们尝尝鲜。”

元春眉头挑了挑,嘴角扬起:“哎呦,姐姐的好意妹妹心领了。我家琮哥儿与宝玉也送来了烤炙的野味,不如姐姐尝尝我这边的……”

推荐票

今天就先更到这里,明日继续。

晚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