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第192章 是兄弟就一起挨板子

红楼御猫 第192章 是兄弟就一起挨板子

作者:橘猫不是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26:19

第192章 是兄弟就一起挨板子

第192章 是兄弟就一起挨板子

汪四作为三海王汪成海的特使,在水溶的眼皮子底下玩了一招碟中谍中谍。招安的事自然不会让贾琮一个孩子参与,只是在宫中时,听刘弘提了几句。

至于皇帝对东平郡王府的处置让贾琮有些摸不着头脑,不问不审不判,除了圈禁王府外,只是调兵遣将,诏令两万京营大军前往山海关驻防。

不过贾琮可以肯定,看似波澜不惊的水面下早就暗流汹涌了,因为赦大老爷最近忙的脚不沾地,已经好久没打他了。

七月初,贾琏携王熙凤、平儿南下上任,因一时间没有合适的管家人选,老太太只能暂时亲自掌管,开始教授几个丫头管家之道。

迎春、黛玉、探春、湘云无不忙碌了起来,特别是黛玉,哪怕心中不怎么情愿,但也知道她终究要学习管家之道,每日里从早忙到晚,对贾琮学习的监督就放松了几分。

贾琮原本还以为可以松快一段日子,没想到随着京察、大计进入尾声,青藤先生慢慢多了闲暇。

于是乎,小胖子悠闲的散养生涯终于结束了。

徐晋的教授手段很奇特,四书五经统统扔给小胖子让他自己背,背不下来就抡起戒尺打手心。

每月间大半个月都带着贾琮奔波在京畿各州县,光是七月流火的日子里,他便带着贾琮巡视了顺天府治下各州县的农田水利。

东至丰润、西至房山、北至密云、南至霸州,顺天府治下一十九县,无一落下。

离家月余,八月桂花飘香,贾琮终于跟随恩师徐晋返回京城。当贾琮站在荣国府大门外时,守门的二狗子差点没把自家三爷挥棍打出去。

“哎呦,三爷?”

二狗子不断的揉着眼睛,看着面前晒得跟煤炭似的人,好半天才反应过来。

他连忙迎了上去,惊呼道:“三爷,您这是……”

贾琮没好气的将缰绳扔给二狗子,嘱咐道:“给大宝搓干净,草料豆饼管够。这些日子可算是苦了它了。”

◆тTk án ◆¢ ○

大宝这会已经眼睛发绿了,见二狗子傻愣愣呆立原地,龇牙咧嘴的就唾沫飞溅,用脑瓜顶着二狗子的后背往府里走……

风尘仆仆的回家,自是要先梳洗一番再去给长辈们请安。

也不知是家里的安逸还是路上的疲乏,贾琮竟然在浴桶中睡着了。听到消息赶回家中的赦大老爷推开房门时,往浴桶中左瞅右瞅总算认出了这块黑炭是自己的崽儿没错。

房间中的响动让迷迷糊糊的贾琮清醒了过来,赦大老爷揪起崽儿给搓了个红彤彤,这才带着穿戴一新的儿子来到了荣禧堂。

……

“你们要笑就笑吧……”

“咯咯咯……”

屋子里的姑娘们纷纷捂嘴笑了起来,便是老太太都忍俊不禁的问道:“你那老师到底带着你去干什么了?好好的白胖孩子,怎么就给晒成了黑炭头?”

“黑炭头……”

藏在迎春身后的惜春小丫头还鹦鹉学嘴,忽闪着大眼睛在分辨这个黑炭头到底是不是自己最亲最亲的三哥。

贾琮一副了无生趣的样子,苦笑道:“自七月始,京畿干旱少雨,老师领了旨意巡视顺天府农田水利,孙儿便跟着老师跑遍了顺天府治下一十九县。烈日炎炎,哪能晒不黑?”

一听到农田水利,老太太就想起了最近府里庄子管事的禀报。

她收起了笑意,面色凝重的问道:“真的那么严重?”

贾琮点了点头,苦涩的回道:“河中水位下降,蓟州打了二十余口井,一半都出不了水。老太太,咱家庄子上的情况如何?”

贾母长叹道:“各处庄子的管事都来求援了,若是府里不送些粮食,庄户们恐怕熬不到冬日。”

“钦天监的张老道说,这干旱怕是要到十月去了。卖粮打井都不能少,儿子与敬大哥有过商量,托了薛家从南边多买些粮食。老二也请了工部的大匠,争取月底前打出几口深井出来。”

贾赦将自己的安排讲出来后,老太太点了点头。这年月打井是个费钱事儿,深井更贵。好在之前抄了赖家等硕鼠的窝,省亲的园子也建的差不多了,家里并不怎么缺钱。

呼噜、呼噜……

屋里的人纷纷向呼噜声的主人看去,不知什么时候,小黑胖子已经瘫在椅子上睡了过去。

贾赦原本想将儿子背回去,却见老太太小声说道:“别折腾了,便抱到暖阁让他好好睡吧,这孩子怕是给折腾惨了。”

等贾琮醒来时,外面已是华灯初上。

他懵逼的瞪大了眼睛四下打量,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这是荣禧堂的暖阁。

“三爷醒了?奴婢伺候三爷梳洗,老太太和老爷他们已经在前堂等着了。”

鸳鸯端着水盆过来,伺候贾琮洗漱完。借着烛火之光,贾琮瞅着铜镜中的黑炭脸,自嘲道:“完了,好好的如玉公子就这么没了啊!”

“扑哧……”

鸳鸯笑了笑劝慰道:“三爷面白,过些日子就能重新白回来。”

“真的?”

“奴婢不敢欺瞒三爷,千真万确。”

贾琮倒也不是非要当个小白脸,实在是这也太黑了啊。额头画个白月牙儿,他能直接坐在开封府公堂上拍惊堂木了。

得了鸳鸯的安慰后,贾琮终于停下了碎碎念,整理衣衫去了前堂。

临近中秋,加之省亲的园子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

今日的家宴上,老太太提出奏请省亲之事。阖府上下无不欢喜起来,连向来不喜俗事的贾宝玉都心心念念道:“大姐姐终于可以回家了!”

“老大,伱明日便上本奏请吧,最好能在重阳节前请娘娘回府省亲。”

老太太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好几年了,哪怕如今荣国府又站在了大夏勋贵的金字塔顶端,可元春有了大造化已经成了她的执念与心魔。

她嘱咐完贾赦后,又将目光转向了贾政。

“老二,这几日你盯紧点,园子里若是还缺文玩摆件,便从府里拿。等娘娘省亲完,你外放的事也就差不多了。”

“老太太说的不错,二弟外放的事现在就差一个由头,娘娘省亲宫里必有恩旨下来,到时候运作一二,二弟外放的事便能安稳定下。”

这些日子为了贾政外放的事,宁荣两府也算是耗费了不小的力气。

可惜齐博瀚与褚邦正两位阁臣争得面红耳赤,浙江学政这等要职,他们哪里会放手。

好在贾家还有贤妃省亲的大杀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皇帝已经许诺了,等省亲后便赐下恩旨,让贾政官进四品,提学浙江。

“还有,听说城外的流民又多了起来。咱们娘娘既然得了圣恩,咱家也不能不什么都不干。后日我带丫头们去清虚观打醮,为陛下、娘娘祈福。家里再拿些银子出来,以娘娘的名义在城墙下设立粥棚。”

事关元春,老太太的精明之处体现的淋漓尽致。贾赦闻言点头应下,这顿晚膳倒是极其和谐,荣国府空前团结一致,拧成了一股绳,全力准备迎接元春出宫省亲。

……

在外折腾了月余的贾琮,回京的第二日一大早就打着哈欠赶到了龙首宫。

一进龙首宫的大门,一颗毛绒绒的大脑袋就撞在了他的胸口,大猫扑倒了贾琮,嗅来嗅去,就差伸出舌头舔一舔了。

“别闻了,是我没错!”

贾琮无奈的求助在一旁看热闹的刘弘,这才一月未见,半大的猫儿如今可以称一声大虫了。

刘弘好不容易将压在老虎身下的贾琮拉了出来,帮其拍了拍衣服上沾染的尘土,转着圈儿打量面前的人。

最后他忍不住幸灾乐祸起来:“别说大将军差点没认出你来,便是我也不敢相信面前的黑炭真是你。”

“黑些才好,才像我大夏的武勋子弟!”

贾琮忙向突然出现的声音主人拜下:“拜见圣人,唯愿天辅有德,海宇咸宁,圣躬万福。”

刘济在戴权的搀扶下,走到贾琮跟前,上下打量一番后,抬手拍了拍贾琮的脑瓜,满意的说道:“不错,黑了,也精神了。看来徐青藤带你出京,带对了。走,跟朕说说顺天府的情况。”

自上次中风后,在御医的努力下,刘济麻木的半边身子终于慢慢恢复了不少。

如今在刘济与贾琮的搀扶下,老爷子带着两个孙子,在太液池边慢悠悠散着步,贾琮挑着巡视顺天府期间遇到事,给一辈子操心命的老爷子讲着,大猫跟在三人的身后,这嗅嗅那掏掏,不时也绕到前方去,甩着尾巴等候三人。

围着太液池走了一圈后,有些疲累的刘济坐在了放在树荫下的躺椅上,刘弘与贾琮搬来潘团,陪坐一旁。

“弘儿,中秋后你便出京,主持顺天府赈灾之事。小胖子,你跟着弘儿一起吧。”

刘弘大喜,兴奋的拍胸脯:“祖父放心,孙儿已经将此事办的妥妥当当。要是出了岔子,您便打孙儿的板子!”

“但愿吧……”

老爷子似乎对刘弘的乐观有不同意见,但他多余的话也不说,只是瞥了一眼无奈状的贾琮,呵呵笑道:“小胖子,要是赈灾的事出了岔子,朕不但要打弘儿的板子,还要打你的板子!”

嗯?

“圣人老爷,您这就不讲理了。四哥夸下的海口,不干我的事啊!”

听到贾琮的哀嚎,刘弘还有些莫名其妙。

却听老爷子哈哈一笑,冲二人挤了挤眼睛:“俗话说是兄弟两肋插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怎么能撇下弘儿一个人呢?”

……

刘弘派人从顺天府要来了最近的文书,两人趴在树荫下的石桌上,头碰头趴在桌上仔细研究起来。

根据文书记录,顺天府因旱灾已经有灾民共计一万余人,京城四门外各有施粥的粥棚,同时往各州县送去了足够的粮食。

一看灾民不过一万余,刘弘自信而又豪迈,拍着贾琮的肩膀说道:“琮哥儿放心,哥哥我一定会将祖父给的差事办的妥妥帖帖,不会害你挨打的。”

贾琮连头都没抬,翻阅着手中各县的公文,沉声道:“四哥也太乐观了,这些公文上,就没有一份是真实的数据……”

说着,他将漷县的公文摊开,指着上面的一句话说:“你看这儿,漷县县令何青云上禀,县**计有灾民一千一百余人,有乡绅仁义,捐资捐粮以助官府赈灾,灾民皆已有安身之所。一县之地,大旱之下,怎么可能只有一千余灾民?”

刘弘摇了摇头,反驳道:“漷县不仅紧邻运河,县中又有卢沟河、漷河,县中富庶,多有修建水利,受灾轻些灾民少些也是情理之中。”

“漷县的水利的确属于上优,但这些河渠皆被大户把持,平时倒还罢了,总会给老百姓留下一瓢用来活命。可是四哥,当下河中的水也没多少了,光是浇灌自家的地都够呛,他们哪里会放开了堤坝给老百姓送去水来?”

贾琮想到因为一条快要干涸的小河打得头破血流的百姓,长叹道:“七月二十二,我与老师在漷河边的高庄,掘开了一处新建的拦水坝。那坝的主人是高庄大户,因为其主身有举人功名,左近庄子皆敢怒不敢言,只能眼睁睁看着田中禾苗干涸而死。光是因高庄拦水导致的附近灾民,就有数百……”

“数百?”

刘弘拿着一沓公文的手莫名抖了一下,他突然觉得手上的一份份公文重如千钧,偷偷往远处躺在摇椅上小憩的太上皇看去。

贾琮点了点头,面色凝重。

他凑到刘弘的耳边,小声说道:“四哥,老师匆匆回京可不是为了过中秋,各州县官吏多有不法事,他回来是请天子剑的。”

戴权端着一盘切好的寒瓜轻轻走到摇椅旁边,不解的问道:“圣人,四殿下从未接触过这些,万一出了岔子,岂不是误了大事?”

刘济抬了抬眼睛,看向远处头碰头嘀嘀咕咕的两人,呵呵笑道:“雏鸟总要离开鸟窝去外面迎接风雨,正好徐青藤下了狠心要在京畿试试他的新法,就让这两个孩子跟着去见见世面吧。”

推荐票

感谢玄灵君的打赏。

今晚更一个大章,要早些睡觉,明日周末,爆更一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