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长剑 > 第1198章 华风及袭扰

晋末长剑 第1198章 华风及袭扰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5:43

第1198章 华风及袭扰

邵勋于十月底离开了晋阳。

启行之前,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走访太原诸县,不单单是府兵家庭,还包括普通民户以及渐成大梁朝第三大牧监的楼烦监。

此监目前存有军马两万余匹,另有牛数千、羊十余万只。

如果说广成苑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军马、挽马、耕牛,左国苑主要培育挽马、耕马的话,楼烦监现在越来越趋向于研究绵羊。

主要技术要求就三点:一、产毛多;二、毛长;三、细而柔软。

自己培育的同时(需要运气),也可以想尽一切办法引进外国羊种。

小小一只羊,有时候可能影响的就是国运。

奥斯曼土耳其苏丹送了一批羊给西班牙,但他没想到其中有只母羊已经怀孕了,最终在西班牙产下小羊,导致奥斯曼帝国引以为傲的山羊品种外流。

十八世纪,西班牙对出口美利奴绵羊至国外的人一概判处死刑。

优质基因资源,就是这么金贵。

做完这这件事后,邵勋嘱咐开平七、八二年将亏空严重的晋阳仓、羊肠仓(位于晋阳西北的山中)慢慢填满,留韩王于晋阳后,便在十营新军、黑稍中营、义从军、幽州突骑督、亲军的护卫下,南下上党、河南,返回洛阳。

十一月中,走走停停之间,抵达了高都县。

回到自家地盘上后,刘闰中杀猪宰羊,自掏腰包,请全军三万多将士饮酒吃肉。

邵勋对此不感兴趣,他只带着几个儿子在乡间转悠,体察民情。

也没有什么特别准备,就是看到什么说什么,然后由此阐发,向儿子们讲解其中的深层道理,有时候也会考一考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加深印象。

刘闰中三子、上党太守刘泉、四子、高都令刘会以及专门在高都负责干酪买卖的刘孝一同作陪,混个脸熟。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驿道之旁,十来个孩童跟在一位年岁比他们大不了多少的青年身后,齐声念着古诗。

邵勋伸手止住了其他人的窃窃私语,只唤来高都令刘会,问道:“此何人耶?”

刘会看了一眼便道:“高都县博士姬瑜,凉州人,年方十五,今年试通两经,出任县博士。”

邵勋一听便惊了。

推算一番,姬瑜十一岁入为太学门人,十三岁试通一经,当上了太学弟子,十五岁试通两经,就已经当官了,神童啊!

刘会看了邵勋一眼,又道:“前凉州刺史张骏有一女,年十二,听闻自小便与姬瑜有婚约。”

“哦,张骏的女婿。”邵勋笑了笑,道:“不错。 ”

“姬博士身后跟着的便是县学生了。”刘会介绍道:“多为诸部贵人子弟,总在乡间奔马驰猎不是个事。前番朝廷送蒙养书和韵书至各县,家父便写信回来,令上党、岢岚、新兴各部贵人选送嫡脉子弟入县学、郡学读书。”

“刘卿确实公忠体国。”邵勋赞道:“但《毛诗》并非蒙养书吧?”

“这些人多多少少已识了些字,故教授蒙养书的同时,也会教一些别的。姬博士说带孩童们出来走走看看,学《毛诗》事半功倍。”

шшш ttk an c○

这是世家大族的教育方法。

《诗经》里面的动植物以及山川河流实在太多了,非常适合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实地认识,加深理解。

但能教《毛诗》的人本来就不多,还要带孩子们出游,就更困难了。

所以高都县学也就十几个学生,多为豪强、部落贵人子弟。兴许他们还要赞助不少钱

粮,以便这个学校能更好地维持下去。

教育,从来都是一桩非常耗费资源的事情。

“除官学外,私学如何?”邵勋收回目光,问道。

“上党终究还是穷地方,私学不盛,就只有少许有名望之人开馆授徒。”刘会回道:“诸部子弟也不太愿意去官学、私学读书,但以走马弋猎为乐。”

“郡学有几个学生?”邵勋又问道。

“三五人而已。”

“少了。”邵勋说道:“不读书何以明事理?不明事理,朕便是想让他们做官也难。单靠军功入仕,路子还是窄了。况且学识不丰的话,纵有军功,也升不上去,岂非憾事?”

“陛下说得是。”刘会说道。

出将入相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可若没文化,纵然军功一箩筐,能当上丞相吗?太守、县令都难!

邵勋继续往前走,很快来到了学生们近前。

“拜见陛下。”姬瑜带着十余名学生一齐行礼。

“免礼。”邵勋笑道,然后走了过去,随意挑了一孩童,问道:“几岁了?”

“十岁。”此人一副高鼻深目的脸孔,再典型不过的西域胡,不过却挽着汉人发饰,衣物亦同。

“读书如何?”邵勋问道。

孩童愣了一会,道:“好玩。”

邵勋大笑,道:“好玩就行。上完县学,以后还要继续读书吗?”

“要。”孩童说道。

“为何?”

“我父送了一百只羊过来,若不读,回去要被绑起来打。”孩童老实答道。

众皆哄笑。

邵勋忍俊不禁,摸了摸他的头,道:“这个理由甚好。家里既然花了这么多钱,那就真的要好好读了。读个十几年亦不碍事的,朕就希望这天下读书人越来越多,最好能有几十万人。 ”

读书人太多消化不了。

太少却也不行,因为群体基数太小,无法优中选优。只有基数上去了,才有可能得到更高质量的人才。

造纸、雕版印刷产能的逐步增加,在潜移默化地改变这个世界技术和产能缺一不可,光有技术没有产能,同样改变不了这个社会。

邵勋又将高都县博士姬瑜唤到近前,和颜

悦色地问道:“今年刚来的高都县?”

“三月来的。”姬瑜躬身一礼,道。

“八个月了,感想如何?”邵勋问道。

“臣以为办学乃利国利民之大好事。”

“好在哪里?”

“譬如上党,羯、乌桓、匈奴之众多矣。民风粗野,戾气十足。臣所教皆各部贵人嫡子,将来是要回部落执掌权柄的。把他们教好了,戾气便会少上许多,此为循序渐进,终令诸部沐浴华风。”

“你从移风易俗的角度来说事,不错。”邵勋说道:“何为风俗?衣食住行是风俗,语言、书法、乐理、节日是风俗,就连那为人处世的准则亦是风俗。好好教,训诸部以华风,此事汉魏以来做得少,到朕手里,却不能再拖下去了,朕记得你。”

“臣遵旨。”姬瑜再行一礼,应道。

******

冬月下旬,邵勋出上党、过河内,经河阳三城浮桥进入洛阳地界。

黄河河面上已然结起了坚冰,比以往早上许多,昭示着这个不一样的严冬。

二十四日,充当先锋的横冲营抵达洛阳北郊。

当成千上万名髡发鲜卑兵抵达时,又在洛

阳引起了轰动。

作为刻意笼络对象,邵勋亲自将这十营人安置到了邵园、潘园内外。

但邵贼是什么人,他岂能让手底下一直闲着?白吃饭肯定是不行的。

二十五日,兵部尚书左丞亲临潘园,给屯驻在这里的横冲、决胜、黄甲、玄甲、射声五营发放军资。

“碗,榆木为之,可受饭三升,一人一个。”

“麸袋,可缠绕于腰间,受粮四斗五升,一人一条。”

“披毡、马毡,冬日人、马御寒,人手各一。”

“刀子、锉子、钳子、钻子、药袋、火石袋、盐袋、 石等,人手各一。”

“饭甑,十人置一。”

“铡草刀、铁锹、铁镐、伐木斧、锯子、凿子、大小瓢,五人置一。”

“布槽(存放马料),十人置一。”

”……”

兵部小吏们高声唱着名,临时征发的洛阳百姓则在挨个卸货。

这都是从洛阳武库中取出的军资,怕胡人不懂,因此仔细解释了一番。

胡人确实看得一愣一愣的,至少仆固忠臣十分震撼。

这些东西有的认识,有的甚至用过,毕竟部落贵人会给他们提供装具,归顺梁帝大单于后,又补充了一些,但绝对没有今天领到的这么齐全。

真的惊讶了。

中原军队零零碎碎的东西是真的多啊,而且都是有用的,还做成了统一的规格,按照不同的部队发放相应的物品。

怪不得如此能打呢!

“仆固忠臣何在?”发放告一段落后,卫展朗声问道。

鸿胪寺的官员在一旁翻译。

“我……在此。”仆固忠臣上前一步,道。

“潘园这边驻有五营,暂由你统率。好好操练,勿得懈怠,等候出动命令。”卫展说道。

仆固忠臣听完后没什么意见,只问道:“打谁?”

卫展搓着手,看向渐渐飘起的雪花,道:“建邺都下大雪了,你说呢?少少出动几次,让贼人过不好年,也是一桩美事。”

仆固忠臣有些茫然。建邺是哪?他真不知道。

不过也没什么了,打便是!

能和邵单于纠缠这么多年,这个“建邺国”的军队应该是十分强劲的。

仆固忠臣微微有些黯然。义从军、落雁军的战斗力,他都看在眼里,一番冲杀之下,不知道几人能回。

但这就是命,按照草原人淳朴的理念,邵单于便是让他去死,也不能皱一下眉。

好在似乎只是“袭扰”?正面打不过建邺步骑,避其锋芒后再绕回去偷袭就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