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长剑 > 第1197章 不得已而为之

晋末长剑 第1197章 不得已而为之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5:43

第1197章 不得已而为之

杜綝气喘吁吁地下了马,穿过田间小路,跨过冰封的溪流,转过一片小树林,看到了山坡上密密麻麻的人群。

“走。”他招呼一声,十余名随从紧随其后,一步一滑地向前走着。

走了百十步后,路边跳出来一青年,昂着头道:“带来了吗?”

“常将军可去通禀一声,都带来了。”杜綝指了指身后随从们背着的行李,说道。

“当不得将军之称。”常隆说道:“稍等。”

杜綝站在路边喘了口气。

他在单于府当了八年兵曹掾,离府之后谋取地方官位。

但一个小小的兵曹掾,能得到什么好职位。晋末以来,参军离府也只能保证得个县令,再高就要看运气了,他能得到晋阳令之职完全得益于苦寒之地八年的奋斗,真的不容易,现在士族子弟当官越来越难了,总是有很多人争抢。

远处山坡上有着晋阳地界上的诸多头面人物,比如天子、韩王、并州刺史、太原太守、晋祠龙骧府部曲督以及一些随驾侍臣。

他们在谈论军府土地,杜綝很清楚,因为天子命他将晋阳县的户籍、田籍带过来,以备查阅。

大冷天的,不赶紧回洛阳醇酒妇人享受着,偏偏在这野地里跑来跑去,连带着他们这些地方官也像被抽了鞭子一样,不得安生。

等了足足小半个时辰后,常隆才又出现,将杜綝一行人带了进去。这个时候,天子已经身处某位府兵的家中了。

杜綝仔细看了看这位府兵的家。

就一进屋,左中右三间,中间是厅堂,稍大一些,右边是府兵夫妻二人的居所,左边是其父母居所。

这一进屋左侧又有左厢房,共三间小屋,两间住人,一间住着两个儿子,一间住着两个女儿,还有一间是厨房。

右边又是两间屋,一间很差劲,树枝糊泥巴筑成,似乎养着七八只羊,另外一间则是柴房。

所有房屋都用篱笆圈着,共同围成了一个院子,即前院。

前院左边种着两株梨树、两株杏、一株枣,避开了屋门,占去了庭院很大一部分空间。

右边则开辟为菜畦,中间挖了一口井。

右厢房与那进正房之间的篱笆墙上开了个小门,门外靠墙根堆满了秸秆,可烧火,但一般拿来喂食牲畜。

旁边还挖了个小池塘,围着池塘一圈栽了七八株桑树。

池塘旁边有一小屋,住着两大两小四人,站在门口悄悄往这边看,应该是他家部曲。

左厢房外侧有一条沟,沟外住着两户人家,前后排列,都不大,似乎也是他家部曲。

这位府兵似乎还在改造屋后的空间。

那是一片洼地,有挑土填埋的痕迹,看样子是打算夯实了,再起一进屋出来。

出征蜀地归来之后,他们都有钱了,对家业的经营愈发上心。

老实说,这一家目前还是可以过下去的,府兵也有足够的钱粮维持战力不坠,但将来呢?土地是关键。

“你年岁还轻,不过三十一二罢了,就已有两儿两女,将来孩儿多了,怎么办?”邵勋招了招手,让杜綝过去坐下,然后又看向那位面色黝黑的府兵,问道。

“大女儿十四了,准备嫁出去。”府兵说道:“大郎今年十一,七岁开始练武,还算有些天分,将来就由他继承兵籍了。”

“二郎呢?”邵勋问道。

府兵显然有些犹豫,道:“托陛下的福,征蜀大胜,得了许多钱帛赏赐,已可再起一进房,我家宅园好几亩,自是够的。”

邵勋点了点头。

府兵的父母已经五旬上下,种地之余,在家编织一些篮筐之类的物事,他俩故去后,其实就空出一间正房了,而此人还打算再起三间正房,如此,便是两个儿子都娶妻后,也有足够的地方住——他多半还考虑到了将来还会有孩子降生。

很明显,除了把女儿嫁出去外,这位府兵非常希望已有的以及将来可能会出生的儿子全和他住在一起。

这是人之常情。

站在府兵的角度,二百亩地他家自己种五十亩,另外一百五十亩给三户部曲种,与他们约好分成,具体比例看怎么商量以及各自间的情分对部曲也不能太过苛刻,毕竟要上战场的。

目前有两个儿子,分出去五十亩又怎样?剩下一百五十亩凑合着用,也不是不可以。

当然,这时候他不会考虑部曲家也会滋长人口。

但站在朝廷的角度,二百亩地要养活更多的人了,消耗变多,剩余减少,这都会反应到府兵的经济实力上。更别说,很多府兵并没有分足二百亩土地,一百多亩也大有人在。

一场大败后,丢盔弃甲,你要花多久才能置办一副新的铁甲?

战场上有没有铁甲,完全是两回事,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

诚然,如果土地不够,朝廷还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比如给予政治特权来刺激他们的士气,但土地终究是根本。

这就是两方立场不同了。

“陛下,臣有功转,可以买地。”见邵勋不说话,府兵轻声说道:“平蜀时仆历了一次上阵、一次中阵、一次下阵,都赢了。挣了多少我弄不清了,得去军府查,但应是不少的。”

“壮哉。”邵勋赞了句,然后看向邵杰、杜綝,问道:“太原、晋阳户口如何?”

邵杰早有准备,立刻回道:“开平四年刚查过,太原九县计有六万五千余户、二十三万五千余口。”

待邵杰说完,杜綝说道:“晋阳县计有一万九千二百户、八万一千七百口。”

“可还有余地?”邵勋问道。

“晋阳很少。”杜綝回道:“军府本就占去大部分田地,没了。若开垦山间细碎平地,或还能得一些,然需开荒。”

“陛下,平遥、阳曲等县或还有部分荒地,晋阳确实没了。”邵杰也说道。

这话邵勋基本相信。

当初见得此地大族寥落,百姓死伤、逃亡

殆尽,他可劲地在这里安置府兵,一个太原府就有九千六百兵、三万八千四百户,仔细算一下,军府相关人员占了太原户口的六成,大族及普通百姓只分得剩下四成。

这还是户口,如果算地的话,太原府兵所占的比例还要更高,远不止六成。

他们已经控制了地方上绝大部分资源了。

自汉以来,太原都算是开发非常成熟的地带了,潜力大体耗尽,差不多也就只能支撑二十万、三十万级别的人口,再多就要一起受穷了,或者有外部输血,那样倒是能养更多人。

“你等也算走南闯北,应知道诸县情况。”邵勋说道:“晋时太原十余县,我朝归并了数县,只余八县,复增隶楼烦,计九县。十年过去了,太原不断有户口迁入,归并的荒县再度兴盛起来。朕北上之时特地去平遥县(原邬、中都、京陵三县合并)看了看,满地的孩童,笑问我从何处来。”

众人闻言,凑趣笑了几声。

“朕看了也很高兴,拼杀半生,不就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么?”邵勋说道:“不过也正是因为户口滋衍,而今太原郡只有阳曲、平遥、祁等地尚有部分荒地。”

“君等皆百战锐士,功业多矣。朕也不愿过于苛待尔等,郡内荒地可愿买?若不愿,只能去外郡了。”

这话的潜意思就是你家那二百亩地不能分,但你可去平遥、阳曲、祁等县买地,先到先得,晚了就没了。

这其实也是邵勋做出的一点让步了,他真的对府兵比较优容,非常耐心。

府兵听了邵勋的话,竟然还有些犹豫。

“若不愿,安北都护府沃野镇需戍兵。”邵勋又道:“若立功受赏,便是官人亦非遥不可及。”

“仆愿意。”府兵一听,立刻回道。

什么安北都护府,一听就是什么苦寒之地,去那里当戍兵,怕是一辈子都难回来,甚至妻子都找不到。

“如此甚好。”邵勋笑道:“本防三百卫士,可有已经分田的?”

府兵犹豫了下,道:“有的。一些年岁较长,儿女多已成年、成婚的,早分出去了。”

邵勋看向韩王,道:“五郎,这就是你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了。彻查府兵田籍,私下分出去的,尽数收回。”

“府兵若将自家儿女变成部曲,可也。原本部曲由朝廷招募,安置他处。”

“若愿为自家儿女购买土地,亦听。”

“朕决心已定。开国虽只六年,然府兵不止六年,其间积弊多矣,不走访一趟委实难以想象。”

“左右金吾卫一并查了。算上左右骁骑、左

右羽林,我儿可为‘六卫采访处置使’,自辟僚属,许募兵千人,一应开支由少府供给,事了即罢。”

这道命令一下,众人都用审视的目光看向邵勋身边的那个少年。

巡查左右骁骑、左右羽林、左右金吾总计四万八千府兵的田地,不但军府要配合,地方官府也要配合。

这种“使职”官因为有天子授予的节钺,权力一向大到没边。换个会玩的人,完全可以滥用权力办很多事了。

“府兵乃国家卫士,故赐下田地厚养。名不列兵籍者,断不能私分军田。”邵勋又看向坐在对面的府兵,道:“非朕为难尔等,实乃防微杜渐,不得不为之。”

府兵看了眼邵勋,道:“仆受陛下大恩,陛下怎么说便怎么办。”

情绪是有的,但在面对邵勋时,他愿意压下不满,因为他的一切都是邵勋给的,他比较感激。

看到这里,邵勋也愈发意识到了一点:有些事情他来做,便是得罪人,也出不了什么乱子,因为他有这个威望镇压不满。

清查全国府兵田地的事情预计要花费至少一年时间,查完之后的收尾也要花费一段不短的时间。

十年之后,如果他还活着,定然会进行第二次普查,争取把一个相对健康的府兵体系交给下一代。

这已是他能做到的极致,至少为府兵延寿二十年以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