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长剑 > 第1130章 感悟

晋末长剑 第1130章 感悟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5:43

第1130章 感悟

自长安往西的主驿道其实是通往凉州的道路,自汉以来便如此,其中又分南北二道,北道直通凉州,南道从秦州绕了一下,再向北抵达凉州。

秦王邵瑾向西巡视,走的便是南道。

二十日,西行大军前锋已入扶风境内,邵瑾则在武功县休整。

“孤听闻豫州春来有旱,不意雍州亦旱,严重么?”凉亭之内,看着正在收获粮食的百姓,邵瑾问道。

“百姓四处担水,勉强可以支应。”金灌答道:“幸今年没有大战,否则恐要大幅歉收。”

“君不但会打仗,亦关心民情,善哉。”邵瑾问道:“可有表字?”

“字‘守章’。”

“谁取的?”

“长史甄公。”

“甄公可是冀州人?”

“然也。”金灌回道:“家父于河北征讨刘曜时礼聘,出身无极甄氏。”

“那也很多年了。”邵瑾心里默默算了下,距今十来年了。

这个甄长史看样子是金正头号幕僚,深得信任,连儿子的表字都是他取的。

“守章可读书?”邵瑾挥手招来舍人鱼遵,吩咐一番后,问道。

鱼遵带了两人,去附近河中取水煮茶。

“读得不多。”金灌看了秦王一眼,暗道我是幕府骑兵掾,又不是记室督,至于这么问么?想起天子召他问对时,就问他骑马射飞鸟能中几回,这父子俩真不一样。

邵瑾没看出来金灌在想什么,自顾自说道:“孤有一些书,可送予守章,闲时读一读,可陶冶性情、明辨是非。”

“谢殿下。”金灌拱了拱手,道。

茶鼎咕嘟咕嘟冒起了泡。

鱼遵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摆弄着一整套茶具,忙而不乱,充满着节奏美感。

士人做派!金灌默默收回目光。

他母亲李氏是襄城寒门,嫁给金正时饭都快吃不起,也就沾了个读书识字的好处,被金正看上了——当然,这也和当时那批学生兵地位普遍一般有关。

金灌之妻吴氏是陈留人,汉时辉煌过,现在连士族都够不上了,没落得厉害,也就还有点家族余韵罢了。

父子两代要么娶的落魄寒门,要么联姻地方土豪,感觉是扶贫去了。

金灌通文墨,勉强懂一点易、礼、乐,但他真不爱读书,相反喜欢舞枪弄棒。

昔年邵勋问他驰马射飞鸟本事如何,金灌当场演示,十次射中五次,技惊当场。

现在他是幕府骑兵掾。十五岁就第一次上阵打仗了,人称“飞熊子”,专门带着两千骑兵冲锋陷阵,是镇压关中胡乱的急先锋。

邵瑾了解了金灌的过往后,暗道此人可惜,武略有余,文才不足。

他知道金灌并非金正长子,事实上他还有个叫金敛的兄长。

据袁耽介绍,去年二十岁时金敛第一次出仕,任左金吾卫录事(正八品),算是文职武官。

邵瑾最熟悉的是金家三郎金注,比他大一岁,一起习文练武时见到过几次,但交情不深。

金正总共五子六女,两子已成婚、三女已出嫁,联姻家庭都很一般。

这是一个典型的新贵家族,因为缺乏底蕴,“婚姻失类”,不过如果金家第二代仍能得居高位,哪怕没有达到金正这种**一方的程度,只要有两千石,最好是刺史,到第三代时梁县金氏就会受人追捧了。

茶水很快煮好了。

邵瑾眼神示意,鱼遵亲自倒了一碗茶,端到金灌身前,道:“将军且坐下饮茶。”

金灌谢了一声,大大方方坐到马扎上,端起茶水饮了一口,又放下。

鱼遵这个人他认识。

鱼氏是冯翊郡一个不起眼的小士族,金灌甚至怀疑郡中谱牒上还有没有这一号家族,兴许已经被除名了。

昔年虚除权渠叛乱,鱼氏坞壁为羌众包围二十余日,直到幕府督护胡嵩(原司马保部将、刘汉降官,出身安定胡氏)、骑兵掾金灌共率黄石匈奴兵、安定卢水胡前来解围。

金灌对鱼氏子弟还是有心理优势的,因为真见过他们狼狈不堪的模样——解围大军一至,鱼氏子弟喜极而泣,瘫倒在地,那时有屁的风度。

“先前在阿城时,金督提及黄石胡人有骚动,他们不是素来忠勇么?”邵瑾喝了一口茶后,问道。

“官兵、贼兵,不过一念之间耳。”金灌沉默了一会,说道:“昔年围攻长安,虚除权渠也很忠勇,他儿子死在淮南后,直接就叛了。”

“虚除伊余?就因为这个?”邵瑾问道。

“只是诱因罢了。”金灌说道:“根本原因是朝廷以游子远为冯翊太守,权渠大为不满。他自认攻长安出力了,却什么都没捞到。后来平定四角王薄句大、北羌王盆句除之乱也出兵了,但朝廷却不信任他,反在冯翊置府兵监视,遂起兵作乱。”

“黄石匈奴首领路松多,曾被屠各匈奴驱逐,远遁秦州。”金灌又道:“刘汉覆灭后,朝廷将此人请了回来,镇守一方。几次征战,黄石匈奴挺卖力的,但听闻路松多快死了,几个儿子争位,兴许要乱起来。”

“安定卢水胡被多次征丁打仗,自认功勋卓著。但我父觉得卢水胡势力太大了,想压一压,所以彭天护不满了,当众口出怨言。听闻攻打汉中又要征调卢水胡丁壮,彭天护扬言不奉军令。”

“真的很乱……”邵瑾听了也觉得关西局势错综复杂,可谓一团乱麻。

关键这些胡酋真的没谱,脑子一热就起兵作乱了,根本不管后果。

原本羊聃镇守阴密,还能对这些人有点制衡,现在羊聃带走了三千镇兵精锐,这些胡酋脑子不好使,可能觉得朝廷管不了他们了。

“我父尝言,关西真正能信任的,唯有长安世兵和左长直卫府兵。”金灌意味深长地说道:“其余胡酋乃至世家大族,皆不可信。”

邵瑾笑了笑,觉得过了。

“听闻长安世兵军纪很坏,动辄劫掠地方,杀戮之时尸体满坑满谷,还有筑人头京观之事……”秦王郭德突然说道。

“诽谤之言。”金灌嗤笑道:“再者,世兵很苦的,不给他们好处,谁来卖命?我父经常说,陛下逢年过节都要给军士赐下财货、嘘寒问暖,长安世兵的妻儿若不能吃饱穿暖,伤残阵殁之人若没有抚恤,哪来心思打仗?迂腐!”

郭德一窒。

他倒不是专门为难金家,实在是有相熟的关西士人抱怨。他为人方正,读书又多,非常向往那种秋毫无犯的王师气象,忍不住便要问。

邵瑾止住了郭德,道:“雍秦之地少不得世兵镇守,优容一些是应该的。”

“殿下这话说到武人心坎里去了。”金灌笑道:“黄石匈奴、卢水胡、安定氐羌离殿下食邑可不远,出山就到了。”

郭德脸色一变,继而一怒。

这帮武夫可真是!

邵瑾心里也有些不舒服,不过他没表现出来。同时暗暗思虑,是不是全天下的武人都这个样子?或许该多走走看看。

不过他对金正印象还是很好的,因为他说他“身负天下之望”,还把自己的五百亲兵都派了过来护卫他。

以前和士族接触多了,养成了许多习惯,骤然接触武人群体,不适应可能是正常的。

父亲说武人、士族可互相制衡,这个道理应该是对的。

偏重武人,会出现张方那种肆无忌惮之辈。

重用士人,司马晋代魏殷鉴不远。

还是得多历事!很多东西想不明白,或许阅历多了以后,自然而然就懂了。

喝完茶后,众人继续上路。

邵瑾换下了亲王锦袍,穿上了一袭猎装,腰间挎着弓刀,翻身上马。

这个时候,金灌等人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

二十二日,大军抵达扶风治所郿县,太守金昭惠出城迎接。

邵瑾在此停留两日,检查邸阁、武库的同时,顺便谈了谈扶风风土以及今年的秋收情况。

秋收好赖,可是直接关系食邑收入的。

本朝食邑规定的是户数,而不是赋税额。严重歉收的话,一般而言要减免税收,这是地方官府直接操作的,连带着食邑收入也会下降。

今年确实有些干旱,肯定会歉收,但达不到减免赋税的程度——也幸扶风太“落后”了,居然还在种粟,这是一种较为耐旱的农作物,不然可能更惨。

四天后,大军抵达草壁镇,镇将靳明率长史以下官员在汧水之畔相迎。

这是晋末姚弋仲东出后占据的地方,水草丰美,宜牧宜耕,而今归靳氏管辖。

邵瑾照例停留两日,检查邸阁、武库——这里其实不用担心,草壁镇自己的粮库、武库,弄虚作假坑自己么?

靳明在邵瑾面前告起了略阳氐羌的黑状,说他们屡次越境劫掠,种种不法情状,令初次听闻的邵瑾极为惊讶。

不过金灌私下里告诉他,这都是关西常态了。东面还不明显,越往西越常见,民风彪悍,狂野不羁,“没一个好人”。

邵瑾哑然失笑。

这一趟西巡,新鲜事见得可太多了,对他的触动也非常大。

终日坐在洛阳,又怎么可能了解天下事呢?听别人说做不得准的,非得亲眼看看不可。

同时也隐隐生出一个感悟:大梁天下太大了,情势太复杂了,需得因地制宜,万万不可乱来。

适合关东的法令,很可能在关西引起叛乱。

适合关西的办法,搬到关东后可能过于粗疏,容易放任自流。

治理天下真的不容易。

九月中,大军抵达了南安郡,太守姚弋仲在赤亭老宅相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