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这个魏延不一样 > 第七章 钉子

这个魏延不一样 第七章 钉子

作者:想要一只狸花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19:43

第七章 钉子

走进屋内,一股热气就扑面而来,让手脚冰凉的魏延一行人,爽得差点叫出声音来。

开门的动静,惊扰了正在工作的工匠,但他们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发现来人是魏延后,便不再关注,低头继续处理手中的活计。

魏延也不恼,让亲卫们将曲辕犁放在一旁,然后叫他们去一旁烤火,不得胡乱走动,以防打扰工匠的工作,自己则穿梭于其中,左瞧瞧右看看。

也许觉着晾着魏延不太好,更或许觉着他走来走去太烦了,负责改良曲辕犁的大匠宋星,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走了上来。

“镇长,不知来匠作坊所谓何事,难道又有什么想法不成?”

宋星的话,让屋内的工匠们的耳朵都竖了起来,虽然有点烦魏延平时指手画脚的,但不得不说,他的建议是真的香。

“没什么,我就随便转转,这次来的主要目的,还是想看看曲辕犁的情况如何了”

魏延思考了片刻说道,他是有其他的想法,但在曲辕犁面前都不值得一提,如果以后有机会,再和工匠们探讨也不迟。

“镇长,我们按照你的想法,将辕缩短一半,并且改成曲辕,同时去掉犁盘增加犁壁,再减轻犁架的重量,使用铁制犁铧,使得重量仅为以前的一半。

在几次实验中,耕作效率远超之前,仅一头牛再配合三人,一天即可开荒十余亩土地,是直辕犁所不能比拟的”

一说起曲辕犁,宋星就来了精神,从魏延提出曲辕犁开始,所有人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作为底层出身的他们,当然知道曲辕犁的出现,对于农民意味着什么。

“镇长请看,现在我们正在对犁铧进行改进,在多次实验中,要么翻土过浅,达不到镇长的要求,要么翻土过深,导致耕牛不一会儿便力竭。

目前我们已经掌握到要领,相信经过这次捶打以后,应该就能符合耕地深度一尺半的要求”

宋星将魏延带到冶铁炉前,指着被工匠捶打的铁片说道。

耕地深度一尺半,即三十公分左右,这是魏延总结在以前在农村种地的经验,提出的翻地深度。

就目前而言,很难有作物的根系能长达二十公分,所以三十公分之下的土地,肥力深厚,非常适合耕种。

“宋老先生不愧为襄阳有名的大匠,将此重任交于你手,是我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但我观曲辕犁仍有许多不足,特别是在重量与结构上,同我所想相差甚远。

不知宋老先生,当初我给你画的草图,如今在何方?”

魏延先肯定宋星以及工匠们的成果,然后才将曲辕犁的不足说了出来。

“镇长给的草图,老朽一直贴身存放,只是草图之上的犁,太难复制了”

宋星掏出一张蔡侯纸,看着上面极其简略的曲辕犁,心里有些戚戚然,这样的结构,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太难太难了,脆弱的连接处,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折断,毫无实际用处。

而魏延所画,乃是一千多年后已经臻至大成的单人曲辕犁,犁只有三部分组成,犁架、犁辕、犁主体。

犁架,是由一根略微弯曲的木头,以及两头系着的绳子组成,主要作用于牛与犁的连接。

犁辕不必多说,就是一根缩短而弯曲木料,链接犁架与犁主体部分。

犁主体,是以一根弯曲的木料为主体,前端镶嵌犁铧、犁壁,至于犁箭、犁平等结构统统取消,最末端便是扶手。

这样简单的结构用起来十分轻便省力,一旦牛儿开始耕地,后面的人只需一手掌握方向,一手驱赶牛儿前进,实现一人一牛一天可耕十余亩土地。

“可是因为三个主体部分的连接问题?”

“正是”

“那就不成问题,宋老先生,不知镶嵌在犁铧上的铁锥在何处,可否拿来给我一观”

魏延自信的笑到,研发制造的过程中不怕有问题,就怕找不到问题。

宋星不知他哪来的信心,随即摇摇头,嘴里嘟囔了几句,转身将约摸两寸长,一厘米见方的铁锥拿了过来。

“宋老先生,你说我们将铁锥给捶打细致一些,然后在将其钉入木料中,是否可替代卯榫,会不会让各结构的连接,变得更加牢固”

魏延自信的说道,只要将钉子成功造出,经过无数次改良的曲辕犁就将面世,在配合精耕细作,会让治下的粮食产出,呈几何倍数增长。

然而,宋星接下来的话,将魏延的自信,打击得体无完肤。

“镇长,你说的是这个么”

宋星一脸诡异之色,从袖口里掏出几枚铁条,这分明是铁钉,只是这些要么锈迹斑斑,要么弯折断裂,总之没有一个完好的。

魏延有点难以置信,现在才东汉末年,公元210年啊,竟然会出现钉子,虽然从规格看,明显是手工打造,但对他而言也十分离谱。

“镇长,就在上个月我们也为卯榫结构不牢靠而苦恼,最后从铁锥上得到启发,打造二十枚铁钉,用于曲辕犁的制造。

但是,这种铁钉过于脆弱,部分铁钉还没钉入松木,就被弯折或者折断,根本无法全部钉入,起不了固定的作用。

而且,曲辕犁这类工具,时常要在水田里作业,久而久之,铁钉长时间保持湿润,极易生锈,一用力就会被折断,就像这样”

宋星一边说着,一边将魏延带到一个角落,在一堆木料中翻翻脸捡,然后将一根木棍杵在眼前。

魏延接过木棍,翻看片刻后在它的最末端,发现一个红黑色的小孔,不用想,这是铁钉氧化后留下痕迹。

对于氧化问题,魏延也没办法解决,他倒是知道可以用铬盐技术来防氧化,但在缺少化学基础的东汉末年,连个烧杯都没有,还想搞化学试剂,醒醒吧。

“宋老先生,我们有镔铁么”

魏延突然想到了什么,随口一问。

宋星听闻一脸震惊,随后直勾勾盯着魏延,无声的说着:你倒是把镔铁拿来啊。

为此,魏延只得尴尬一笑,来缓解尴尬,没办法,镔铁实在太少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