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94章 应对问答

一品权相 第94章 应对问答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94章 应对问答

杨继业见贾绍民看过来,而他没有要动的意思。当即加快两步,上前,长袖一甩,做一个鞠躬礼。

杨继业的童生功名不是在柳河县所取,算不得是贾绍民的学生,可他却是柳河县举荐、审核之后参加府试,然后拿下秀才功名。从某种意义伤说,贾绍民与县内的秀才,是存在一种关系的。

杨继业自然明白,在贾绍民面前,该有的礼仪、态度,不会有丝毫过线,免得留下不懂规矩的印象。

对于文士、学霸,适当地倨傲也是必须的。所谓恃才傲物,眼高于顶,有时候就是自信、是实力强的表现。以为谦逊、退让和低调,只会让人以为你确实不行,没有真才实学,不敢在人前表露。

但骄傲和自大,本身也是要看场合的,在前辈、师长面前表现出来,哪是找死的节奏。

“县尊大人钧安,学生得知大人召见,急急过来,还是来迟了。”杨继业表现超乎比较仓皇的样子,自然是做给对方看,不等贾绍民有所表示,又说,“这几天学生躲在巫家寨,昨晚才归家。”

贾绍民见杨继业这样的态度,站起来,很满意。一个人才华横溢,却知进退,自然让人赞赏。笑吟吟地看着杨继业,过一小会,才说,“杨咏石,年少高才,成为国之栋梁,指日可期啊。好好好。”

“县尊大人,学生可不敢。自知才疏学浅,如今日日苦读经学,勤学不辍,不敢或忘县尊大人的教导……”

“杨咏石太谦虚了,”贾绍民转移话题,“杨老大人身体安康吧。”

“多谢,家父一切都好。”杨继业说,“县尊大人,端阳节祭台上,得大人照护,家父平安。学生一直念念在心,感谢大人了。”

“杨咏石,老大人是荆蛮楚地定海神针,是文朝之柱石,本县令对老大人敬仰在心,深受润泽,获益多多,不敢或忘。”贾绍民说这话,也是真心。他到柳河县来出任县令,难度可不小,方方面面的,都是实力远高于他的存在。

不论是王府、驻军、还是熟蛮一系,甚至山匪,地方家族等,都不是他一个外来者能够撼动和左右的。当然,文朝的县令,那是来之于京城的委任,皇家的代言人和代牧者,地方上是必须要给面子,胁从管理好地方。

可在实际的工作上,其中的复杂性,完全看个人的能力了。右丞相这边对县令还是很给面子的,也使得贾绍民在职位上,有更多一点点的话语权。

如今,面前这个少年秀才,对于巫家寨的影响和关系,已经非同小可。以后但凡牵扯到熟蛮的事务,如果有难处之事,谁不定需要他从中斡旋。

这次见面,一开始就非常融洽,彼此的态度都很好。杨继业也觉得,在文朝第一次与文官接触,不是太难。当然也明白,今天能够如此,关键还是有一个好老爸。

让了坐,上了茶水。贾绍民见杨继业一直都小心翼翼,坐的时候,半边屁股坐在凳子上,可面上的神采却又没有丝毫拘谨,自然而大方。只能在心里感叹,杨家出来的,教养上真是无懈可击。

这是杨家出龙的端倪啊。少年厚才,倨傲无拘,那是很正常的。可少年高才,偏偏对应无差,内省知礼,高下分明,这样的少年,才说真正的妖孽。

“杨咏石,在这里无需多礼。”贾绍民微笑着说,“今天,巫家小幺儿没跟过来?”

“小六也在苦读。”杨继业听得出来,这时候,给巫小陆美言几句,说不定下次科考,他的童生功名就拿到了,“巫家长辈,对小六学业进步迟缓,有些不悦,禁足攻读,也是要准备秋试。”

“苦读好,才学都是苦中来。”

“是啊,古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六的进步也很大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道理啊。”贾绍民一呆,显然对这句话很惊讶,是第一次听到。杨继业也不知这句话出自哪里,即使在宋朝以前就有了这样的诗句,可前世的历史和如今的历史,也不见得重复。(诗句出自:《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杨继业自然不会再去纠结这样的话,“县尊大人,柳河风波,完全得大人处置得当,黎民百姓,免于兵灾祸患。是大人您积福于柳河,想来,秋后也该高升了吧。”

贾绍民也没想到一个少年秀才,会聊到这样的问题,不知是不是右丞相递过来的话,想看看他的态度?

对于官员的升迁,秀才们不会多关心的。贾绍民说,“柳河风波,能够如此顺利平息下来,那是文昭帝皇福泽万民,王府之力、驻军战功、右丞相坐镇力压群邪,下官适逢其会,坐一点点职分之事,不值一提啊。

下官为柳河县令,自当奋勇,力虽薄,不辞生死之心也是该当如此的。至于升迁之事,可不敢去琢磨。”

“县尊大人德才兼备,柳河万众肯定舍不得大人您高升。”杨继业笑着说。

“杨咏石这话,下官可不敢当。造福一方,该是县令的本分,下官到柳河来,德政不彰,心里万分惭愧。今后,当时时谨记在心,不敢或忘。”

“县尊大人,小六这段时间跟在我身边,他苦读之余,也曾问过我。他的学业欠缺在哪处。我才薄学浅,无以回应。学生可请教大人吗?”

到这时候,给贾绍民一点事情做,施恩于己,施恩于巫家寨,实际上也是拉近彼此关系的手段。

贾绍民也没想到杨继业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神态一滞,随后却放松了,说,“杨咏石,你这是……巫家小幺的学业,得问问夫子才有定论。不过,找个时间让他来县衙,我考考他吧。”

“谢大人,小六得知,一定很开心,也会心存惕惕。”杨继业笑着说,贾绍民给出这样的答复,实际上等于许诺了某些事。

贾绍民也笑笑,实际上,县里这边每一些年,都会将功名名额给熟蛮一族,作为对熟蛮的笼络之策,对他们的实际学识并不太重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