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93章 初进县衙

一品权相 第93章 初进县衙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93章 初进县衙

第二天给蒙童班上了课,才返回杨家。

到家里后,得知县衙有通知,让他到县衙去一趟。杨盛文作为曾经的右丞相,被贬到荆蛮楚地来。五年来,与县衙、王府、驻军等,基本,没什么往来,也不主动去这些地方。

但知县贾绍民却是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到杨家拜访,以后生后学后辈的身份,拜见前辈大儒。贾绍民当初科考时,虽说不是杨盛文的直接监考、录取的进士,但杨盛文位在右丞相,间接上还是对贾绍民有恩情。

在文朝,后辈对前辈、名宿,特别是大儒们,必须有足够的尊重,整个文人群体才会认可你的品格。不然,声明一旦传出,那将会处处受到排斥,人人伸出手指唾骂,后果之严重,完全可毁掉一个人。

杨继业之前不过是一书呆子,年龄小,哪怕是秀才、学霸、神童等光环,对于荆蛮楚地的文士圈子和阶层而言,都不怎么在意杨继业的。如果不是有右丞相府的出身,很可能会受到排挤、打压等手段。

可如今的杨继业,即使还想躲开这个无聊的文士圈子,也是有难度。就是因为他之前的《咏石》诗,这首诗在情急之下做出,已经被惊为天才,更关键的是,《咏石》诗出来,迸发的内蕴、力量,完全可轰击荆蛮楚地文人们。

如今,杨继业逐渐有杨咏石的名号,这就是文士们对《咏石》一诗的认可。真正有力量的诗词,不是谁妒忌就能够压制的。

然后,杨继业在这次端阳节活动中,也有很不错的表现。歌咏的诗,不算太好,却在群诗中也拔尖。如此一来,大家对杨继业的诗才还是肯定的。哪怕他目前因为自家的出身,暂时不可能在府试中胜出,考取举人,却无法压制杨继业的名气高升,也使得他在荆蛮楚地文士圈子里亮眼了。

县衙那边,处理好这次动荡余波,厘清各方面关系后,肯定会对杨继业这些突出的文人进行关怀。

杨继业对此也早有预判,知道自己与官府、王府的交集,会越来越密切。甚至想,这次有机会见到王爷刘耀辉,该不该讨要一杆竹筒枪?

竹筒枪的发射原理很简单,但要民间铁匠打造,关键点却需要摸索。如果有实物参照,铁匠在打造之时,会更快捷。

王府那边如果弄不到竹筒枪,也可让巫龙想办法搞几杆,这个难度不会太大。这次巫家寨对荆蛮楚地稳定,有重大战功。此时提出一些看起来不合理的要求,反而是更合理的存在。

与文官体系往来、与文人集团的中层交往,杨继业心中底气严重不足。虽说继承了之前那个杨继业的记忆,但还是有着明显的养分不足。

不过,想在文朝有自身的发展,这一关又必须闯过去。逐渐露头,让整个文朝逐渐接受自己,这是长远之计。好在自己之前有书呆子的名声,即使在荆蛮楚地这个体系中,有做不好的,也不会有多少质疑吧。

? ttan? c o

县衙在西门那边,巡检司也在县衙不远,杨继业平时极少往这边走。县衙外,有一个五六十平等院子,然后是三级台阶,台阶两侧是一对石狮子,显得凶恶。

正面一匾额:柳河县衙,字迹端正古雅,给人一种持正办公的意思。两旁各有两侧住,进门的侧柱上有对联:天听民听天视民视;人溺己溺人饥己饥

这样的对联是用来明志的,表示自己清正廉明,杨继业自然理解。或许每一县衙,都会有这样的对联,表达了为官者,对办理公案的持正之心。

进去是大堂,是县官审案的处所,正面高悬两块匾额。其一是:明镜高悬,再一是:公正廉明。

双侧有公役值班及更夫栖身的班房,房间都不大。往里走即是二堂、三堂,县衙大堂、二堂、三堂的主体布局,也是历代县衙的特色。三堂是知县办公及其幕僚、师爷们的办公的地方。

杨继业也是第一次见到县衙,处身这里,确实给人一种威严感。前世在影视中看过的县衙,都没有多少体会,主要是心态不同。

才进大堂,立即有意衙役上前,因为杨继业穿的是秀才服,衙役过来很有礼貌,问了杨继业身份。

“请问,县令贾公可在?我是秀才杨继业,听闻父母大人召见,特来县衙。”杨继业微笑着说,对于衙役这样身份的人,文朝士子没有一个人会将这个群体放在眼里。哪怕是蒙童,都还没有丝毫功名在身,衙役也不敢对他们怎么样。因为谁都不知,下一年这位蒙童是不是拿到童生功名。

至于有功名在身的童生、秀才、举人等,虽说不能等同与官员,但他们的社会地位高高在上。政府会给他们免除各种赋税、徭役,见官无需跪拜,只要行书生礼节即可。

这衙役见杨继业如此温文尔雅,礼节周到,顿时手忙脚乱起来,总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出错,得罪了秀才。

“县尊在二堂。秀才先生请。”衙役躬身,表示自己的态度。带着杨继业往里走,穿过大堂进里一进,便是二,也称后堂。这里除了县令等在这办公、休憩,也会在这里进行审讯一些特殊的案子。

县衙二堂的格局,像大家族里的二进房,有院子、天井、大水缸等设施。杨继业一进来,见院子放着一小桌,四方桌显然是临时放在这里,用来会客的。

上午,虽然阳光没有直射进来,但这里的光线强,确实休闲。桌边正是县令贾绍民,一盏茶,很惬意的样子。

听到有响动,贾绍民睁开眼,见是杨继业到了。便看着他,想看这个学霸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据他所知,这次端阳节之变,这位杨家老幺表现出来的,可不仅仅是诗才文采。对应临敌之变,也是完全超乎文人之举,哪有半点书呆子之状?这样的秀才,目前纵然被压制,以后,说不定就是肱股之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