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505章 韩立仁随行

一品权相 第505章 韩立仁随行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505章 韩立仁随行

太子刘静一开始说要去幽州,朱子善还以为是太子对他工作的不满。可随着太子和文昭帝之间的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完全超乎朱子善的预料。听到文昭帝说准了,朱子善也是一愣。

太子当真亲赴幽州一线,生死难料,但兵部这边的工作、还有左丞相府这一系官员的工作,就必须拿出一个像样的态度和效率出来。

太子亲赴幽州,既是太子刘静扬名的机会,也是逼着朝堂体系高效运转的选择。文朝上下,势必会将注意力都投放在这件事情上,谁工作不得力,绝对会被万众唾弃,朝堂的严惩也不会犹豫了。

可对太子刘静说来,这样做当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选择。主要是因为刘静的身体,目前随后好转,但当真到外面去,赶路、经受颠簸,身子骨能不能承受得起?

如果身体状况恶化,结果就是死在外面。如此看来,太子刘静也是舍死相搏,不死则生。太子刘静去幽州,自然会得到更多民意,军方说不定也会认可他。那对之后接承大统是有绝对帮助的。

一个敢为民而赴死的太子,声望和民意自然会拥戴。

朱子善听到文昭帝说准了,那左丞相府这边的工作,势必要进行调整。几乎所有工作方案,都得重新做过。对太子的保护,也落到他们的身上。

朱子善当即对文昭帝表示,一定做好工作,也表达了对太子刘静的赞美。随后对刘静说,“太子大义,万民戴德,我朝必将兴起,传万世之基业。”

文昭帝听朱子善这样说,便看他一眼,朱子善也明白。自己这话多少有些挑拨刘家父子之意,但这个情况下,他这样说,文昭帝也不能责骂于他。

太子刘静亲赴幽州,督军赴战一事确定下来。消息暂时还没对外放出。要给兵部和左丞相府留下足够的时间来运行,免得在舆论压力过大,反而不利于工作的进行。

朱子善从皇宫返回,也在琢磨这事。文昭帝准许刘静去幽州,接触军方力量,那是不是表达了依旧会让太子接承大统?这是传达出认可刘静接位,还是让刘静在途中暴亡?

文昭帝这个态度很难断定,似乎两者都存在,明面上,固然是认可太子的存在,准许太子接触军兵。

不过,文昭帝的态度,确实不是容易琢磨出来的。朱子善不管自己是什么态度,该要部署下去的事情,当天全部安排下去。还对所有牵涉到的人强调了事情的严重性。

第二天,朝堂这边就传出太子刘静亲赴幽州,督促各地驰援幽燕的王师按期抵达的消息。这个消息传出,京都一片欢腾,对太子的赞美立即拔高了。

韩家这边,他们本是太子府一系的坚忠者,比其他人先一天得到这个消息。韩立仁作为太子府的大学士,主动请命,跟随太子去幽州。

作为太子身边的文官,随同太子赴难也是本义之事。韩立仁知道自己没有其他选择,主动站出来反而更好一些。去幽州的危险自然很大,甚至太子都可能命丧半途。

回到家,韩立仁父子几个在书房讨论这件事。长子韩泉说,“父亲,太子体弱,本不该长途劳累的。不能劝吗?”

“一开始太子并没提到,现在世人皆知,还如何劝?为父也只能主动请命相随了。”韩立仁很是感概,自己四十九岁,在文朝中,年龄不算小,但未来却可期的。这一次也算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却又是别无选择的事情。

“此去幽州,路途遥远不说,会不会遭遇鞑子围困?鞑子肆掠,若是得知太子在幽州,会不会围困幽州而擒拿太子?”韩泉说出自己的担忧。

“幽州城高墙厚,鞑子善于野战,不擅长攻城。围困幽州而擒太子,这样的事想来不会发生。”韩立仁实际上也没有底气,不过在家里,又能说什么。

“父亲,妹妹出嫁的日子不远……”韩泉说,就在前几天,杨家已经着人带着信函和礼物到家里,商定妹妹韩玉芝和杨继业的婚期。韩家这边也许诺了,这时候韩立仁随太子去幽州,家里该如何处置这件事情?

“不管为父在不在家,玉芝出嫁也必须要办了。玉芝本来不小了,而她身在杨家时日不短,难免会让人闲话。杨家不能来京城,我们也不好去荆蛮楚地……要不,你是大哥……”韩立仁也知道,韩家都不过去露面,未必是好事。

对于女儿出嫁,杨家的情况特殊,这桩婚事本身也特殊。

韩泉目前在人事部门,职位特殊,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确实不好请假离开岗位。女儿出嫁,女方的人到男方家去,也不合风俗。不过,女方一个人都不去,又如何让女儿自处?

杨家或许不会因之而轻看女儿,但女儿心里对自家会有什么想法,自艾自苦?

“你如今确实不宜离开京都,”韩立仁知道,他随太子去幽州,前景难料,韩家肯定要有人在京都主持,不然,韩家地位会如何变化,真不好说,“让新勇和春妮走一趟吧。”

“也好……”韩泉说,弟弟那边的工作,请长假,有他在京都,自然不会有谁找岔子。妹妹春妮一起去荆蛮楚地,对小妹的出嫁,韩家也算做到位了。

“我去吧。”韩新勇说,“杨家给过来的聘礼可不少,我们韩家也不能弱于他们。”

“你看着办吧。”韩立仁说,“也不知杨家目前怎么回事,以我对右相所知,杨家应该没有什么钱财才对。杨继业自己在荆蛮楚地能够赚钱?还是杨继业与镇边王府关系密切,从镇边王府得到这些财货?”

“管他怎么弄到的,只要妹妹到杨家不受委屈就好。”韩新勇说,“今年杨继业不能到京都来会试,也不知哪一年才能参加会试。以他的才华,不至于落榜……”

“杨继业诗才好,乡试也一次高中,确实有才华的,打磨几年,未必是坏事啊。”韩立仁说。“杨家有右相在,科考又有何难?关键是上面的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