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446章 筹划新粥场

一品权相 第446章 筹划新粥场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446章 筹划新粥场

对于桥台镇一战,杨继业早有预计,实际的战况与推演吻合。随后的工作进展,也与先期预测一致。

只是,齐洪波搜集的财物比预计要多出一些,倒是意外之喜。

宁府这边的情况,比起杭城周围,惨况要严峻得多。杨继业手里有如此多的财物和粮食,倒是考虑到一个时期,那就是在宁府各州周围,建粥场,让这里流民有找到一口吃物之地,免得饿死那些老人、孩子。

过年之后,宁府、台府等地,没有逃出地域的流民,多聚集在府城、州城、县城周边。遇上倭寇杀来,便四散逃走,进入荒山躲避,期间肯定会死伤大半。

在冬天之时,这边但凡可以吃的东西,也基本吃光。大族大户对外施舍,也在进行,奈何流民人数多,难免力有不贷,饿死、冻死的人也不少。

如今春季,缺少食物更严峻,如果不能及时施予米粮。饿死的人会骤然增加,这方面,官府也在想办法,开仓放粮。

不过,宁府、台府的倭寇比较多,活动范围也广,使得各大小城,都不敢开门救人,最多就是在城外成立粥场,施粥。

这种局面,虽说还没亲眼见到,但从杭城那边的情况,就可以推知这里的状态。

“二哥,目前我们推进往宁府,威逼倭寇,吸引人们注意力,兵力有缺了。想要在各州府做粥场,该如何是好?”杨继业也是担心,办粥场固然是好事,但也需要有人保护才行。

粥场人员、维护秩序、甚至运送过去的米粮,都需要人手来看护。蛮族军显然是不可能再分兵了,势单力弱,为倭寇所乘,那就太冤。

“少爷。这方面我可没主意,”巫虎说,“不过,办粥场总能够招到人手的,这么多流民,还选不出一些人做事?至于米粮的安全,平倭军的名头完全可威慑那些人了。”

“想来也是,”杨继业笑了笑,“如今要找人做事,有一个安稳的生存环境,谁不愿意,谁还不尽心。”

大年前后,蛮族军招收的人员,包括辅兵在内,没有出现过做事耍奸、需于应付的现象。固然是在招收人员时,做了初步的选择,更主要的是。这些人经历了战乱,知道安稳来之不易,所以格外地珍惜。

“二哥,那么,等桥台镇那边的军兵返回归队,我们就可以出现在前往宁府的路上。”杨继业说,蛮族军不能在升山镇附近出现,不然,升山镇的战事就脱不了关联。

外面对李明杰和齐洪波的罪证固然不足,但一旦人们猜疑起来,以后蛮族军承受的压力也会大了。

目前,大家都不知蛮族军在何处,还以为主力在祥山镇那边。返回祥山镇是没必要的,就直接出现在祥山镇往宁府府城的路上,直接亮出旗号,吸引宁府这边人们的注意力。

等与倭寇接战之后,人们发觉升山镇和桥台镇消亡,也只能乱猜,因为蛮族军确实没有时间去灭这两个镇子。

“少爷放心,留在这边的人手和返回的军兵,都已经分派好了。该休整的休整,该奖励的也都发放。”为祸说,对于给军兵的奖励,杨继业一直都是主张尽快兑现,让军兵们拿到手,这样他们才会安心。

当然,奖励中主要是金银,也可存放在荣盛镖局,等战后再领取。如果战场被杀,存下的金银,荣盛镖局会将这些金银交送到各人家中。特别是对蛮族军而言,荣盛镖局是值得信任的,因为那边的人是来至生蛮各支。

所以,不少军士都是拿到奖励和军饷之后,都存到荣盛镖局去,身上只是拿着凭证。这样的凭证,各军小队也会有登记、造册,让军兵们完全不担心自己的财物安全。

招收的辅兵大多没什么家人,但蛮族军正兵是有家人的。他们所获,寄送回家,那是他们的愿望。

桥台镇和升山镇等他们走后,这里的人们肯定会逃逸,变成死域。荣盛镖局的人过来也快,先来了一部分,接受蛮族军手里的事务,与留下来的军兵一起,处理余下的事情。

运送金银、财宝,奇物等,有些需要比较专业的操作,像银锭、金砖等,只要掩饰好,不外泄露,只管车拉马驼。一些奇物,古字画,就需要很好的保护。

这方面,荣盛镖局当初就招收一些专业的人员。来负责这一块。至于这些人到升山镇来,见到宝库里的物件有多少惊讶,那不是外人所知的。

蛮族军的主力随着巫虎离开,杨继业和巫豹等还留在升山镇,也是要镇守着升山镇和桥台镇两地。这边有两位大宗师坐镇,哪怕留下来的人主要是辅兵,也会安全得多。

巫豹前往桥台镇那边留守、看护着,杨继业则在升山镇这边,留在李明杰的主宅中。有杨猛、树岗等人在身边,完全不担心安危的。

三天后,巫虎的信鸽传过来:王府军的主力已经抵达祥山镇,蛮族军开始往宁府府城行进,威逼宁府府城。

至于平倭军那边有什么意见,蛮族军这边仅是将军士行动向上汇报,也与杭城那边官府告知,请唐俊词通知宁府这边的官衙。

平倭军原本就分兵三处,当初蛮族军进逼祥山镇,就让平倭军徐金胜担心不已。平倭军主力虽说推进往台府,实际上不过是从绍府边界过去一点点,如今,王府军从祥山镇继续往前推进,逼向宁府府城,那时要彻底与倭寇对决了。

然而,徐金胜担心也是白担心,他知道蛮族军两次全歼倭寇五千余,不会听他所指挥。如今,只求蛮族军别过于前突,孤军深入,被倭寇所围困。

于连欣坐在徐金胜边上,老人各一杯茶,看到大将军忧心重重,说,“大将军,你觉得蛮族军是轻敌冒进吗?”

“之前两战两胜,又与中军发生冲突。蛮族军心里不满,又觉得倭寇不过如此。他们不知倭寇的凶残、暴虐,孤军前往,地方上又有谁敢同他们呼应?”作为平倭军领军大将军,徐金胜也是苦恼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