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403章 三件宝

一品权相 第403章 三件宝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403章 三件宝

一家人相互看着,多少有些惊讶和意外,说不定是杨家存的好东西,这次以杨继业的名头送过来,显示杨继业不差吗?

韩泉将第二个盒子打开,是一个夜明珠。珠子拇指头大小,虽不算极品,却也是很难得的物件。看着这珠子,韩泉和韩立仁都不说话。

杨家要是在京都,还是右丞相府的时代,他们家拿出什么东西来,都不意外。可如今杨家的处境,却能够拿出这样的宝物,就让人难以想透。

最下面的盒子稍大,正方体状。韩泉拆开后,见里面是一尊金佛。金佛慈眉善眼,貌相端正,倒是正宗的流派佛像,为年纪大一些的妇人在家中礼佛所喜。

这佛像算是比较大的,纯金打造,当真造价不小。韩泉和韩立仁见了,都哑口无言。三个盒子的东西,显然不是杨盛文的风格,更不可能是杨盛文为儿子所准备。看样子,这些东西还真是那个书呆子所备。只是,他从哪里得到这些东西?

仅仅看三见物品,该是从王府得到。难道书呆子与镇边王府关系好?

呆立一振,韩立仁说,“收了吧。也不可能退回杨家。”

“父亲,看来杨家的日子也不一定那样清苦。”韩泉说。

“以后再说吧。等张老给杨家回复,你妹妹也不可能回京城来,办亲事也得从简,随他杨家了吧。得知准信,到时候看能不能让新勇走一趟荆蛮楚地吧。”

“荆蛮楚地千里迢迢,弟弟就算带人前往,也不安稳。父亲,索性等几年再看吧。”韩泉知道,杨家的情况变化,完全在于朝堂最上面的那位,只要他说一句话,朱子善可能会倒,到时候说不定杨家复起,转瞬间就是另外一种局面。

文朝各地都不平静,韩新勇不过一介文人,就算带两三护卫跑荆蛮楚地,都不一定安全到达。这样的安排,当真不是十全之策。

韩母对金佛确实喜爱,但更激起她对女儿的担心。韩家两女,大女嫁在京都一个文士家里,日子倒是安稳。小女最为聪慧,却远在天边,也不知何日才能重逢。

◆ ttКan◆ c o

“杨咏石这个名号也传有一段日子,是不是你妹妹走之前,就知道《咏石》诗?”韩立仁说。

“父亲,估计是如此。陈妹妹经常在外,对京都也熟悉,京都有什么传言,自然可得知的。”韩泉说。

“这就是了,却不知文名与为人,哎……”韩立仁也明白,今天在张洪庭面前点头,如今女儿算是杨家的人了,以后韩杨两家,是难以斩断的关系。

杨继业这时候在苏杭,虽知道爸妈会为他处理与韩玉芝之间的事情,但却不知在新年之后,基本就处置好了。只等张洪庭这边去信荆蛮楚地,交送驿站,传递到杨家。

如今,杨家在荆蛮楚地的地位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实际上还是改变太多。不论是镇边王府还是县衙,对杨继业的事情,都会上心去办理。

杨继业实际在荆蛮楚地的影响力、在垣武城的影响力,杨家这边虽说不参与,却也知道一些事情的真相。对于杨盛文而言,儿子做什么样的事情,他都不会干预。

包括这一次外出游学,实际上是跟随王府军到苏杭去剿灭倭寇,在那边会有什么样的危险,谁也不敢担保。可杨盛文依旧没有拦阻,对儿子做这样的事情,觉得就该有这样的担当。

大儿子战死在北方,为国捐躯。虽说国人未必会记住他,但生而为男子,该有的担当是不能逃避的。只有具备这种情怀和全力去做这样的事,以后买菜可能真正为国出力。

王府军到苏杭之后,取得一次全歼倭寇的战绩。王府那边,将战况与杨盛文沟通过,使得杨家这边知道杨继业的一些情况。但杨继业外出游学的目的地在哪,杨家也就杨盛文他们得知。家里三个女人都不知情,陈羽霏见杨继业过年都不回家,不免有些不满。

韩玉芝自然也有些失落的,要特别是巫素贞一直都不出现,便知道巫素贞跟随在杨继业身边,让她多少有些吃味。可在人前,韩玉芝从没有这方面的表现。

对于杨家这边派人前往京都,到韩家求亲的事情,韩玉芝是知道的,也感觉欣慰。从荆蛮楚地王京都,往返要点时间可不短。当然,要是有驿站顺路,是会快不少。

家里会有什么样的反应,韩玉芝虽不能完全确定,但也明白,她已经到杨家来,家里还能有什么态度?哪怕不愿,也不得不顺水推舟。

不过,杨继业游学之前,在家里留下三个礼盒。陈羽霏几次想要打开看,里面是什么,最后都是韩玉芝拦住了。不管是什么,都是杨继业的一份心意,何必计较东西的贵与贱?难得有情郎。

至于杨继业为何在秋试后,急急忙忙外出游学,韩玉芝不知外面发生什么事,也就无从判断。想来,是杨继业不能去京城会试,不想看到熟悉的人都去京都赶考?但又觉不该如此,他的心性不至于为科考拘束住。

垣武城外,孙晓君、秦浩然和钱儒龙等人来不及等元宵节,就整装赶赴京都,参加二月的会试。这时候去京都,那是因为从垣武城前往京都,有一条官道,速度快一些,路上没意外,是可以在考前抵达京都的。

孙家在京都有店面和住处,不需要提前到京都去订房。除了他们三人,文峰社的几个人,也没有在去年就走。周新良、周学朝、周山远等也是结伴同行,几乎都是选则在正月初八出发,二十余天,就可到京都。

两伙人动身也是前后在同一条官道,不过,却没有结伴而行。孙晓君有些遗憾,说,“可惜杨咏石不能同行,年前年后,我均托人到柳河县找他,没找到。不然,我们四人如果在会试中,都高中,该多好?”

“杨咏石是潜龙在渊,他的前程,谁又可阻?”秦浩然说,“这一路上,我们既要赶路,也要安心复习功课,力求一举考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