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品权相 > 第225章 看不透

一品权相 第225章 看不透

作者:晓阳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50

第225章 看不透

对于朝堂的事情,朱子善作为左丞相,是位高权重者。

而他这几年,虽说左丞相府威压朝堂,但朱子善知道有一条线是不能踩的:那就是与朝堂三公六部都不能有过密的往来,更不能有联盟之举;与皇族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参与皇族之间的争斗。

当然,朱子善对太子府的态度一直都不好,从赶走右丞相府杨家之后,这个立场从没改变,但也没有对其他皇子、皇孙有明确往来。甚至在背后,都不与皇家子孙往来。

杨盛文被贬荆蛮楚地,难道是杨盛文有什么重大决策失误?其实不是,而是杨盛文与太子府往来太密。右丞相府十年,对太子府的帮助过多,以至于太子让自己的儿子拜杨盛文为师。

太子府是有自身的教育和培养体系的,有一系列的官员,从朝堂那边任命而来。太子府系列的人马,他们如何办事、如何教育太子府的核心成员,如何决策等等,都有固定的工作程序。

杨盛文作为右丞相,官高权重,插手太子府的事情,那就是意味着等文昭帝死后,继续有高位。或者是帮助太子府谋求帝位的,如果太子府和杨盛文有这样的心思,那对文昭帝而言是非常危险的。

文昭帝对杨盛文的品行和为人,是非常信任的,但对于他所作的事情依旧不满和猜忌,才使得盛极一时的右丞相府,被贬斥到荆蛮楚地,镇边养老。

如今的文昭帝,身子骨显然地衰败,几乎到苟延残喘的程度。然而,太子府这边,太子作为储君,却也是在苟延残喘地过日子,朝堂的人都在猜测,太子刘静说不定会先于文昭帝死去。

介于文昭帝身体状况,朱子善心里也是难以稳住。朝堂内外,大家都没人敢提大统继位的话题,可这偏僻是文朝面临的选择。

皇家血脉里,哪一位可来继承大统?皇家子孙可不少,亲王中也有突出的人选。对于这些,左丞相府的态度是极其重要的,但朱子善一直以来,都不做任何表态。

到如今,不表态似乎都不行了。因为近十天来,文昭帝一直不上朝,理由是天热。对于年龄大的人、体质衰的人,三伏天和三九寒冬都是死亡率最高的时段。

朝堂之下,就有些言语,意说文昭帝可能挺不过三伏天。那么,接下来朝堂的走向该往哪里?这样的猜测与投入、站队,是任何家族、势力的人,都需要考虑的事情。

一旦改朝换代中,如果没有选好边,站错队,之前的诸多努力就会被废弃,甚至于连家族都可能被抹杀掉。

改朝换代如果平稳连续,对朝堂的冲击或许会小,如果是相争大,冲突双方对阵而战,涉及到的朝堂人员,都不可能免以选边。只要选错,等着的将是秋后清算。

在这样关键时刻,不论是朝堂大员,还是皇家子孙,都必须小心谨慎。内中的复杂情况,完全不是表面上所能够看到的事。

在年前,朱子善就意识到了。同时,二皇子刘伟也是几十年来的不断努力,到如今走到路口之际,刘世博同朱成章一起去荆蛮楚地办事,既是彼此的试探,也作为合作的基础。

朱子善之所以一直谨慎,不肯想二皇子刘伟表达倾向,不是他不察觉刘伟的努力和力量的积蓄,而是他担心自己的生死。

朱子善明白自己与杨盛文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在文昭帝心目中,杨盛文与太子府走的亲密,不过是贬斥荆蛮楚地。但落在自己身上,很可能的抄家斩杀了。

发生在荆蛮楚地的事,刘伟虽不是直接主事者,可随着刘世博返回京都,无异于亲王府同左丞相府之间联手推动这件事。

这个事情所具有的暗示性,朱子善在办事之前,就已经明了。只是,刘伟三天前特地约见,见面后比较直接地提出来,希望得到朱子善的态度和实质性的支持。

这个事情,犹豫了三天后,朱子善才决定让人将朱成章接回左丞相府,以免让有心人从儿子这里下手。

其实,给朱子善可选择的,几乎没有。哪怕自保,朱子善也必须选择与亲王的二皇子刘伟,来承接大统。这一点,在朝堂谁都能看明白,可偏偏这几年来,朱子善硬是没有做出倾向性的举动,哪怕是在背后,都不给出一点选择。

朱子善这样做,有不少人看不懂,但少数的人却明白,那是朱子善惧怕看起来昏聩衰老的文昭帝。

文昭帝在位时间五十二年,七十多岁的人,对于皇权、对于用人和朝堂的平衡,那时出神入化的手段。谁也不知他下一步,会有什么样的决定。

所有的人,唯有听命,按照朝堂的决策去做自己份内的事务,即使文昭帝的旨意有错,都必须不折不扣去落实。

三天来,朱子善一如平时的上朝、处理事务,哪怕他也见不到文昭帝,不知文昭帝身体和精神状况,但皇宫里没有心的消息,他就按照之前的惯例去做事。

二皇子刘伟假扮成另外的人,出王府,然后上了朱子善的马车。两人在马车里谈话,朱子善也认同二皇子的意思,却不肯表态。

从儿子房间出来,对儿子和皇孙刘世博在荆蛮楚地的失败,他确实不放在心上。镇边王府的刘耀辉,肯定不敢到京城露面,另外,镇边王府得到不少战马、竹筒枪和一百余骑兵精锐,哪肯将这些再吐出来?自然不会主动到京都来面圣。

边军那边也不担心,因为这些人能够被调出来,包括竹筒枪等,也都是处理好没有留下任何把柄的东西,才敢交给朱成章等带去荆蛮楚地。

不过,京都和朝堂的平静,让朱子善有种不踏实感,但有找不到根源在哪里。右丞相府?不像。上面那位?似乎也不像。

文昭帝已经十天不露面,说不定是真的昏聩晕倒。但内苑里并没传出任何消息,太医府、御医那边也没传出任何消息,让朱子善又觉得这事情透着蹊跷。

越是看不透的事,就让人越揪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