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元史 > 61、起义具有宗教色彩

新视角读元史 61、起义具有宗教色彩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46

61、起义具有宗教色彩

起义具有宗教色彩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许多人的精神寄托,在社会生活中起着特殊作用,在封建社会里尤为重要。历史上有很多农民起义,都是以宗教为掩护,著名的黄巾起义,就是通过创建太平道而形成的。元末农民大起义,同样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力量最强的红巾军起义,最初是与白莲教、明教、弥勒教等民间宗教结合而发动的,起义的领导者通过宗教形式,进行宣传和组织联络,最终形成了起义洪流。起义者头裹红巾,所以称为红巾军;又因焚香聚众,也被称作“香军”。

在反元斗争中,白莲教起了关键性作用。白莲教是长期流传民间的一种宗教结社,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净土宗是中国佛教宗派,始于东晋。东晋高僧慧远大师,在庐山的东林寺建立了白莲社,为建立净土宗奠定了基础。后来经过多年发展,到了唐代,形成了教义,净土宗正始创立。净土宗也叫“莲宗”。

北宋时期,净土宗念佛结社盛行,多称为白莲社或莲社。到了南宋,江苏昆山的僧人茅子元,在净土宗基础上创建了新的教门,称为白莲宗,后来叫做白莲教。

白莲教崇奉阿弥陀佛,敬奉祖先,希望实现净土,其教义简单,通俗易懂,符合民众愿望,因而发展很快。白莲教又是一种半僧半俗的团体,教徒不出家、不剃发、不穿僧衣,与平常人一样,因而吸引了大批民众参加。

元朝统治天下的时候,白莲教已经形成较大规模,元朝统治者担心会对他们造成威胁,曾经两次下令禁止。白莲教公开活动受到限制,便转入地下,仍然不断发展,形成了许多秘密团体。

元朝统治者压制白莲教,使得许多教徒对元朝怀有敌意;白莲教徒多数是汉人,他们敬奉祖先,不甘忍受外族压迫。因此,许多地方的白莲教组织,都秘密从事反元活动。元朝统治者忽视白莲教的力量,禁止的力度并不大。

元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斗激烈,甚至爆发战争。继任的皇帝不熟悉汉文化,统治无方,朝政混乱,社会黑暗,白莲教势力趁机兴盛起来。他们虽然没有全国性的组织,宗派众多,不能协调一致,但教徒却遍布各地,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团体,多者数千人,少者数百人,成为一种虽然松散却十分庞大的力量。

元朝末期,元朝统治**衰落,社会矛盾集中爆发,各地起义此起彼伏,白莲教徒便成了反元的急先锋和骨干力量。著名起义领袖彭莹玉、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明玉珍等人,都是白莲教的首领或信徒。

白莲教对推翻元朝起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忌惮白莲教势力,严厉进行禁止,但白莲教仍然不断发展,在明清时期持续活跃,直到封建社会结束,白莲教才逐渐消失。

在反元斗争中,与白莲教同样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有明教。明教的正式名称叫摩尼教,是公元3世纪波斯人摩尼创立的二元论宗教。大约在唐朝的时候,摩尼教通过新疆传入中国内地,吸收了道教等民间信仰,得到较快发展,到宋朝时翻译为明教,逐渐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宗教势力。

明教的核心教义认为,世界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光明与黑暗的斗争。明教崇尚光明,反对黑暗,战斗性比较强,屡有**之举,因而经常用来作为造反的工具。北宋方腊、南宋钟相起义的时候,都曾经利用过明教的势力。

在元末农民大起义中,明教与白莲教联合起来,以“明王出世”号召民众起来造反。韩山童的儿子号称“小明王”,朱元璋建国号为明,都与明教有关系。不过,朱元璋在统一天下之后,在禁止白莲教的同时,也取缔了明教,致使明教逐渐衰落消失了。

与白莲教、明教共同反元的,还有弥勒教。弥勒教产生于南北朝时期,由一个叫傅大士的汉人创立。傅大士是浙江义乌人,一生未曾出家,以居士身份修行佛道。

弥勒教主要宣扬“弥勒佛下凡救世”,在元末农民大起义中,不少团体打着这个旗号,聚众造反。河南赵丑厮起义,就以“弥勒佛当有天下”为号召,揭开了元末大起义的序幕。

元朝皇帝多数缺乏治国能力,不懂得引导、利用宗教,对宗教基本上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结果宗教被农民起义所利用,形成了强大力量,摧毁了元朝统治,也显示出了宗教的巨大能量。所以,切不可忽视宗教的力量。

在元末农民大起义中,有一个僧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就是南方红巾军领袖彭莹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