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元史 > 60、元末农民大起义

新视角读元史 60、元末农民大起义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46

60、元末农民大起义

元末农民大起义

元朝自从建立以来,各种矛盾就错综复杂,后期更为严重,经过多年积累,终于达到了爆发的临界点。在元惠宗时期,全国各地相继爆发了农民起义,起义烽火越烧越旺,遍及大江南北。

其实,自从元朝灭掉南宋以来,各式各样的反抗和起义就持续不断,尤其是在南方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反抗更为激烈。当时元朝属于新兴力量,正在上升期,蒙古铁骑所向无敌,所以这些反抗和起义先后都被镇压下去了。

公开的反抗活动被镇压了,但暗地里的反元活动却始终不断。白莲教、明教、弥勒教等民间宗教十分活跃,许多人以宗教为掩护,制造舆论,积蓄力量,扩大势力,等待时机。到了元朝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积累和元朝统治者的**衰落,各种反抗和起义再度兴起。

公元1325年,河南息州发生了赵丑厮起义,揭开了元末农民起义的序幕。赵丑厮以弥勒教为号召,提出“弥勒佛当有天下”的口号,动员民众起来反抗元朝统治。起义规模不大,很快就被平息了。

公元1337年,广东发生起义,起义军以“定光佛出世”号召民众,聚众造反,占领增城,并建立了大金国。起义历时七个月,最终被元朝镇压。

公元1338年,彭莹玉、周子旺在江西袁州起义。彭莹玉是红巾军早期领袖之一,一生致力于反元,起义后形成较大规模,建立了大周国。后来,彭莹玉与徐寿辉一起,又组织了更大规模的起义。彭莹玉后来不幸牺牲。

这个时候,正是伯颜专权时期。伯颜残暴专横,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压迫汉人,甚至主张把李、赵、张、王、刘五姓汉人全部杀绝,激起各地民众反抗,起义风起云涌,南方地区最为活跃。

北方地区也不甘落后,北方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刘福通等人,通过多年的宗教活动,暗中聚集了很大的力量。公元1351年,韩山童利用元朝修治黄河、民夫不堪重负的机会,公开打出反元旗帜,恢复宋朝,规模最大的红巾军起义全面爆发了。

北方爆发了红巾军起义,反过来给南方以巨大鼓舞,南方的许多起义军也打着红巾军的旗号,与北方红巾军遥相呼应,声势浩大,很快形成了燎原之势。

南方的红巾军,是由徐寿辉、彭莹玉组织发动的。徐寿辉很有政治头脑,他根据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状况,响亮地提出了“摧富益民”的口号,得到了广大贫苦农民拥护,很快发展到百万之众,先后攻占湖北、湖南、江西等大片地区,建国称帝。

在红巾军起义的同时,不属于红巾军的农民起义遍布全国各地,最出名的是浙江方国珍起义和江苏张士诚起义。方国珍和张士诚都是盐贩出身,因不堪忍受官府欺压,被迫聚众起义。方国珍转战于浙东一带,给元朝统治以沉重打击。张士诚则率军攻占高邮、通州、常熟、苏州等地,建立了大周国,定都苏州。

红巾军分为南北两支,并没有隶属关系,但他们目标一致,互相声援,因而声势浩大,天下闻名。红巾军坚持斗争十几年,大小战斗数百次,对推翻元朝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红巾军的队伍里,出了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就是朱元璋。朱元璋出身贫寒,当过乞丐和和尚,后来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因作战勇敢受到赏识,很快成为郭子兴的得力部将。朱元璋利用红巾军的旗号,发展个人势力,最终形成了一支很强的武装力量。

朱元璋胸有谋略,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正确策略,同时广招人才,一批谋士武将聚集在他的周围。朱元璋后来灭掉其他起义军,统一江南,然后出兵北伐,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

元末农民大起义遍及全国各地,各族民众有数百万人参加,范围之广、人数之众,声势之浩大,在中国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

元末农民大起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宗教背景,尤其在早期的联络、组织、号召和发动过程中,宗教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