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视角读元史 > 49、元仁宗推行汉化

新视角读元史 49、元仁宗推行汉化

作者:songyvsh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33:46

49、元仁宗推行汉化

元仁宗推行汉化

公元1311年,元仁宗继承了兄长的皇位,成为元朝第四任皇帝。元仁宗与兄长元武宗的治国策略又有不同,他实行以儒治国,大力推行汉化,给元朝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元仁宗是元武宗的同母弟,比元武宗小四岁。元仁宗与哥哥一道,从小拜李孟为师,学习儒学。元仁宗聪慧,学习刻苦,学习成绩比哥哥要好。元仁宗通晓儒家经典,理解十分深刻,并且为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所折服。

元武宗在登基的时候,虽然有儿子,但册立弟弟寿山为皇太子,确立了他继承人的身份,因此,元武宗病逝以后,元仁宗顺利继承了皇位。

元仁宗登基以后,命人将儒家典籍翻译成蒙古文,要求蒙古官员都要学习。元仁宗特别崇尚《大学衍义》,译成蒙文后,赐给每个大臣一部,对臣子们说:“治天下,此一书足矣”。《大学衍义》是南宋理学家真德秀撰写的政治哲学类著作,系统阐述了程朱理学思想。

元仁宗还把《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书也译成了蒙古文,要求大臣们阅读。元仁宗决心效法唐太宗,实行以儒家思想治国,大力推行汉文化,努力开创一个像贞观一样的治世。

元武宗搞创治改法,推行了许多改革措施。凡是改革,总会触犯一些人的利益,产生一些矛盾,特别是元武宗的改革举措,确实有许多弊端,引发人们不满。元仁宗即位以后,首先取消了争议最大的尚书省,停止了新发行的货币,停建了元中都,后来陆续将一些改革措施予以废除。在政局稳定之后,元仁宗开始大力推行汉化运动。

元仁宗推行汉化,首先从恢复科举考试制度入手。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宋,是封建时代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逐渐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渠道。金国统治中原的时候,仍然实行科举制度。随着蒙古入侵中原,科举制度在战火中中断。

在窝阔台时期,曾经试图恢复科举,在耶律楚材主持下,举行过一次考试,录用儒生四千多人。可由于政局不稳、战争不断和蒙古贵族们的反对,科举考试并没有坚持下去。

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也试图恢复科举制度,为此进行过多次讨论。蒙古贵族们仍然强烈反对,他们极力主张,仍然要靠承袭制任用官员,以维护自身的利益。汉族士大夫们在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和评判标准等方面,也存在许多争议。有人主张以程朱理学为标准,但当时尚未形成共识,再加上战争不断等原因,致使科举制度议而未决。

随着社会发展,蒙古贵族的子孙普遍学习汉文化,对科举考试的阻 力减少;在许多儒生的推动下,程朱理学逐渐成为主流学派;特别是治理庞大的天下,需要有大批高素质的官员。因此,元仁宗登基以后,在汉族大臣们的支持下,下决心恢复科举考试制度。

元仁宗即位的第二年,下发的第一道诏令,就是任命汉族大臣王约为集贤大学士,让他负责筹划恢复科举考试。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筹备,元仁宗下诏,正式恢复了科举考试制度。

公元1314年8月,元朝在全国各地设了十七个考场,举行乡试,共录取考生三百人。第二年,被录取的三百名考生齐聚京城大都,举行会试,择优录取了一百人。紧接着,这一百名考生又在皇宫举行殿试,由皇帝主考,录取五十六人为进士,确定汉人张起岩、蒙古人护都答儿为左右榜状元。张起岩是山东章丘人,为元朝首届左榜状元,后来官至礼部尚书。其他录取者都授予不同的官职。

这次科举考试仿唐宋旧制,尊崇程朱理学,意义重大,史称“延祐复科”。延祐是元仁宗的年号。此后,元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且比较规范,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使一批各族优秀人才进入了官僚队伍,为官僚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可在元朝后期,保守派大臣伯颜专权,下令取消了科举制度。

元朝在科举考试中,对蒙古人、色目人有着特殊照顾,蒙古、色目考生的试题难度低,而且少考一场。有人认为,这是民族不平等的表现。其实,蒙古、色目考生在汉文化方面不占优势,予以照顾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现在的高考,不是也对少数民族考生有些照顾吗?

元仁宗在恢复科举制的同时,注重任用汉族大臣,他即位不久,就征召世祖、成宗时期的十几名大儒入朝,参与政事。元仁宗选拔了一批汉臣儒者,担任了朝廷的国学、翰林、秘书、太常等重要官职,这些人为他推行汉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元仁宗尊崇孔子,推行儒学,他刚一即位,就命大臣刘庚到曲阜,代替他祭祀孔子。元仁宗下诏,将历代名儒颜子、曾子、程颢、程颐、司马光、朱熹等人,配享孔子庙廷,还加封了孟子。元仁宗重视儒学教育,扩大国子生,在各地兴办学校,培养人才,推广儒家学说。

元朝自建立以来,虽然有些法律规定,但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标准法典,不利于对天下的治理。元仁宗组织人员,汇集了自忽必烈建元以来的律令条规,共两千四百多条,形成了《大元通制》。《大元通制》是元代法律成熟的标志,是元朝法制史上的里程碑。

元仁宗在经济方面,也积极推行汉化。他重视税赋的作用,在江浙、江西、河南等地开展大规模的田亩登记,清查隐漏的田产,增加了国家税收。元仁宗积极发展农业,鼓励开垦荒地,支持农耕,兴修水利,提高粮食生产。

元仁宗推行汉化运动,遭到一些保守派蒙古贵族的抵制。右丞相铁木迭儿坚决反对,元仁宗的母亲答已皇太后也不赞同。元仁宗孝慈恭俭,手段不够强硬,他试图削弱蒙古诸王的特权和实力,但没有成功,结果留下了后患。

公元1320年,元仁宗病逝,年仅三十五岁。元仁宗在位时间不长,只有九年,可他积极推行汉化运动,为元朝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元仁宗病逝以后,儿子元英宗继位。元英宗继承了父亲的汉化改革,而且比父亲还要激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