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朕都是为了国家民族 > 第七十五章 下一个目标

朕都是为了国家民族 第七十五章 下一个目标

作者:有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07:53

第七十五章 下一个目标

既然根据已知资料分析,西方混战还要打个几年。

大明就有必要趁着如此机会,一举扫平东南亚。

一来,可以开辟出一条完全掌握在大明手里的向西海运航线。

二来,东南亚优越的自然条件,能够为大明提供源源不断地粮食、矿产、林木。

尤其是从美洲运回来的橡胶树,最适合的种植地就是东南亚。

不同于原时空要在很晚才有人意识到橡胶的重要性。

朱由检有前世经验,自然知道橡胶可以说是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

仅仅是轮胎的用量,都需要大范围种植橡胶树。

再者,随着石油的广泛使用,中东地区会成为炙手可热的宝藏。

大明必须尽快拿下那里,不然以后就会很被动。

至于北美,暂时还不用太担心,还没有听说有人发现那里有大油田。

何况,就算发现,他们也没有财力、技术开发利用。

而中东地区就不一样了,在华夏钻井千米、开采石油熬盐四百年后,即西元8世纪,中东地区就开始发现、利用石油了。

现在,大明大力开采、蒸馏石油的事迹,已经传到了西方国家。

虽然因为大明严格管控下,他们所知甚少,但是也都开始猜到石油的重要性。

未免夜长梦多,朱由检还是打算在西方混战结束前,拿下中东地区。

而要拿下中东地区,就必然要拿下东南亚。

天乐三年初,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两国女王联袂上京朝贡时,向大明皇帝朱由检报告,其国内商人受到盘踞在玛崃熙雅地区的势力不公正待遇。

朱由检自然“龙颜大怒”,在几日后,经过和两国女王一同深入了解多次后,朱由检决定出兵玛崃熙雅地区。

此举赢得了两国女王发自肺腑的感激,她们不禁流下一波又一波感动的泪水。

同时,大明朝臣们也都一致赞同。

完全不像天乐元年以前出兵时的场景,没有一个腐儒哭天抢地、死给你看地阻拦。

因为他们知道,现在的大明皇帝发动战争,国库非但不会空虚,反而还会暴富一波。

他们的工资、福利再也不用担心因为军费把钱用完,而发不出来了。

不仅如此,他们都在各种相关大明皇家股份有限公司持股,也能充分享受战争红利。

更何况,在他们眼里,大明是仁义之师,是为了解救全天下受苦受难的百姓。

是为了让那些不知仁义礼智信为何物的蛮荒之地,也能沐浴在圣人光辉下。

这次出征,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两国女王也想派兵辅佐,不过,朱由检拒绝了。

他实在信不过猪队友。

就像原时空德国和意呆利的那个笑话,带上这些坑货,会严重拉低战力的。

不过,朱由检自然不会让她们失望。

毕竟无利不起早,她们无非也是想要分一杯羹。

朱由检早就说过,允许已经归顺的藩属国大小贵族在大明新市场、藩属国,参股某些大明皇家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一定利益。

菲律宾已经在此方面做出了榜样。

在大明拿下印度尼西亚地区后,几乎所有的菲律宾贵族、地主、商贾、官员,都凭借一些贡献,获得了一定比例的各种大明皇家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

当然,这些公司和大明本土的不一样。

朱由检是不会轻易允许外面的势力来分大明本土的股权的。

但是,这并不会打击现在的小弟撺掇大明去收新小弟。

就像菲律宾上下一年从印度尼西亚这个肥羊上薅的羊毛,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以前十年的收益。

而他们知道,像印度尼西亚这样的肥羊,全世界有几十个。

印度尼西亚各种有钱人受到前辈菲律宾的言传身教,自然也变得野心勃勃。

凭借距离玛崃熙雅非常近的地理优势,他们搞到了非常详细的玛崃熙雅地区资料。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朱由检是在充分阅读了大明搜集到的所有关于玛崃熙雅地区的资料后,才决定出兵的。

首先,此地与华夏颇有渊源。

这也就多了很多名正言顺的理由。

西元2世纪与3世纪,华人首先在此区域建立起许多贸易港与城镇。

依据华夏史料记载,这些贸易港、城镇数量多达30个。

从西元1世纪到15世纪初, 马来半岛南部地区尚无统一国家出现。

据华夏史籍记载, 西元1至7世纪, 在马来半岛南部出现了第一批具有王权特征邦国。如狼牙修、揭茶、丹丹等。

西元5世纪的华夏史书提到南方的一座大港guantoli,位于马六甲海峡之中。

在西元7世纪,史书记载有一个新港口名为“室利佛逝”(shilifoshi)——这是当时唐朝对三佛齐的称号。

西元7世纪到13世纪之间,马来半岛的许多地区由三佛齐帝国所统治。

三佛齐是一个商业国家,欢迎每年一度来自华夏和印度的船队到这里来做生意,有时甚至有从日本、阿拉伯和伊朗的船只到达。

暹罗多次试图从北部征服三佛齐。

为了与华夏结盟以对抗这些敌人,三佛齐向华夏皇帝进贡。

从西元10世纪之后,三佛齐的势力开始减弱。

西元10世纪中叶,它与爪哇的一系列战争削弱了其商业发展,并导致国力衰敝。

但直到西元14世纪,三佛齐依然控制着它最富饶的部分,所生产的香木、海产品、金、锡、香料、腊和果干,在华夏和在西方均非常畅销。

约西元1400年,被满者伯夷和暹罗藩属北大年驱逐的旧港王子拜里迷苏剌(拜里米苏拉)率追随者到马六甲河的河口定居,建立了马六甲苏丹王朝——唯一一个统一马来亚地区的王国。

当时满剌加服属于暹罗(大明藩属国),岁输金40两为贡赋。

作为大明爸爸的干儿子的干儿子,马六甲王国也一直保持着同大明的密切交往。

仅记载在册的,马六甲遣使来大明都超过了二十次。

大明也不断派遣使者到马六甲王国。

郑和七下西洋期间,曾五次到达马六甲王国。

大明永乐元年,即西元1403年,大明中官尹庆到达满剌加。

拜里迷苏剌即于永乐三年(西元1405年)遣使向明朝朝贡,并上表称:“愿内附,为属郡”。

大明成祖封其为满剌加国王,满剌加遂开始摆脱暹罗的控制而独立。

在大明的扶持和保护下,满剌加从此迅速兴起,吸引了来自东西方各国的商人,一跃成为东南亚最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和一等强国。

明武宗正德六年,即西元1511年5月,阿方索·迪·阿不奎带领远征舰队来到马来亚,经过一个月围攻,于同年7月1日占领了马六甲,随即构筑坚固的要塞,组成殖民政府。

马六甲从此成为葡萄牙在东方活动的核心据点。

马六甲的统治消失后,马来群岛分裂为众多互相争战不停的小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有亚齐、文莱、柔佛(马六甲苏丹王朝最后一位苏丹的儿子建立)和霹雳。

其它国家有万丹、日惹、吉打、雪兰莪、苏禄和登嘉楼等。

西元16世纪末,欧洲商人在马来亚北部发现了锡矿,透过锡的出口,霹雳变得富强起来。

欧洲殖民势力继续在这个区域扩张。

大明神宗萬曆十四年,即西元1586年,柔佛主动出击,挑战葡萄牙势力。

大明万历三十五年,即西元1607年,亚齐苏丹国兴起,成为马来群岛最强盛富裕的国家。

在伊斯干达.穆达统治下,控制的范围延伸到苏门达腊与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征服马来半岛的锡矿产地彭亨,并将彭亨苏丹掳往亚齐。

天乐二年,即西元1629年,亚齐苏丹国舰队在攻打马六甲的战役中瓦解,同一年亚齐征服了吉打并把许多吉打人民迁到亚齐。

在西元17世纪初,荷兰建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在摩鹿加群岛的贸易,随后占据了爪哇岛上的苏丹国。

大明万历四十七年,即西元161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巴达维亚,随后从巴达维亚扩展势力到马来群岛,与柔佛结盟来对付他们的主要敌人:马六甲的葡萄牙人和强大的亚齐苏丹国。

现在,大明已经灭掉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该地区只剩下三方还算不小的势力。

所以,大明海军的阻力是有一点,但是,敌人绑在一起也不过是战五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