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 第322章 朱棣继位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第322章 朱棣继位

作者:武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01:47

第322章 朱棣继位

朱元璋回到京城后,就觉得自己的精力更加不复以往了。

可能也是一场耗时将近一年的巡视,耗尽了朱元璋的心力,他本身的身体也是大不如以前。

所以朱元璋开始慢慢筹划起内禅的事,毕竟朱棣年龄也够了,而且能力很强,这一年监国的时候,做的事也都挺合朱元璋的心思的。

若是现在的继承人还是之前的朱允炆,恐怕朱元璋还会不放心,可是朱棣的能力相比朱标都不相上下,更别说朱棣在军事上还能压住朱标一头。

这样的情况,朱元璋都不用再操心功臣们的事了,这点小事,朱棣自己就能处理好了。

朱元璋现在留下来的班底要说也都是精明强干之人,可是朱元璋却觉得,朱棣手下的这批人已经和他留下的这批大臣们平分秋色了。

这样的识人之能,也让朱元璋感到很是满意。

朱元璋也不希望在自己父子之间出现什么因为权力产生的矛盾,闹出来一桩皇室的丑闻。

这对大明江山的传承是极为不利的。

于是,等到洪武二十八年后,朱元璋就避居在皇城中新修的一处别院,朝中大小事务全部交给了朱棣处理。

这事也就宣布着朱元璋彻底交出了自己手中的权力,虽然国号还是洪武,但实际上已经步入了朱棣的时代了。

朱元璋蹲在这处别院,已经和朱棣提过两次内禅的事了,这次朱棣又来找他,他依旧提了一次。

朱棣终于明白,朱元璋是铁了心想要把权力交给他了。

毕竟,事不过三。

朱棣也就勉强接受了朱元璋的内禅,低调的举办了自己的登基大典。

不过这次朱棣来找朱元璋还是有另外一件事想要说的。

“父皇,儿臣有些不愿将都城迁至洛阳了,思前想后觉得北平是个不错的地方。”

朱棣这么说其实也是出于对北方边境的担忧,毕竟蒙古人虽然表面臣服了,可是这两年来可从来没有消停过。

朱棣手底下的那帮子武将,几乎是天天都要出塞巡边,以防一个不注意蒙古人就又打进来了。

同时,也是因为朱棣有些怀念在北平的生活了,相比较于南京和不知道现在什么样的洛阳,他还是更中意北平。

朱元璋抬眼看了看他,反问道。

“那你迁都北平后,南方怎么办?洛阳还能做到南北兼顾,到了北平,南方岂不是就丢下了?”

朱棣脱口而出道。

“南京可作为陪都!”

“那你派谁来坐镇呢?”

朱棣沉默了,他也不知道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该派谁来南京坐镇。

江南毕竟是财赋重地,若是派官员,恐怕并不能完全掌握这里的情况。

可是派勋贵,更不可能了,这不是什么信任度的问题,一旦将将领放在这样的地方,南方又没什么战事,要不了几年打仗的功夫恐怕就要被荒废了。

说不定还要和当地的士绅们纠结在一起。

至于宗室子弟,更不可能,扪心自问,他朱棣敢在南边放上几名藩王吗?

借着江南的财赋和人才,说不定这些人就会生起什么别样的心思。

可若是就这样放着北平不管,也不是一回事,毕竟北平的地势太过险要,又紧挨着蒙古人。

一旦在北平的军将们有了反意,联合蒙古人南下,恐怕朝廷就要遭重了,甚至会动摇根基。

因为大明的精锐士兵几乎都在北方九边一带,这样庞大的军事力量,是更不可能安心的交给其他人的,甚至比南方的财赋更为紧要。

朱棣也不清楚洛阳究竟能不能承担遥控南北的重任,若是做不到,大明朝以后岂不是既无军事,又无财赋?

相较之下,迁都北平至少能保证皇帝手里捏着一堆精兵强将!

朱元璋看着沉默的朱棣摇了摇头,语重心长的说道。

“你呀,有时候还是想的少了点,不妨就这事和你女婿讨论一下吧。”

朱棣默默的点了点头,如今他当了皇帝,何秋成为驸马,他反而不好重用何秋了。

只是让何秋担任了一个闲职,在宗人府挂着名,何秋到也很是乐意,每天打卡上班,然后就把时间用来教导学生们了。

朱棣来到何秋的宅院,何秋已经得到消息匆匆赶出来迎接了。

“陛下此次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何秋心里也有些好奇,毕竟自从朱棣登基之后,这段时间都是在忙着处理朝中大小事务,按理说不应该来找他的。

朱棣进了院子才说道。

“朕没事就不能来找你聊天了?”

何秋的脸上写着满满的不信,他从来不觉得朱棣是个没事会找人闲聊的人,这些年他算是看透朱棣这人了。

等到两人在书房坐定后,朱棣缓缓的向何秋说出了之前他和朱元璋说的事。

何秋感觉有些好笑,你要有这想法,之前准备重修洛阳城的时候,就应该提出来啊,现在洛阳城都修好了,就等着朱元璋去世后,迁都洛阳了,你又来这么一出。

这事嫌大明的钱多的烧得慌了吗?

不过何秋倒没跟朱棣说这样的小问题,只是反问道。

“陛下可知北方的粮食现在一年能有多少?”

朱棣迟疑的摇了摇头,真要他现在说出来个准数,他是不行的。

何秋简单的说道。

“整个北方和南方的粮食产出比大致为三比七,一旦陛下决意迁都北平,可曾想过满朝王公们的吃喝拉撒从哪来?”

“漕运运过去吗?那大运河就要不堪重负了!更何况大运河一旦必须要连年不休,淮河就没有办法在治理了。”

朱棣有些沉郁的说道。

“这些事,朕也明白,可是北方边患实在不能小觑,若朝廷不坐镇北方,朕心中终究有些不放心。”

“更何况,虽然国朝已经享国二十余年了,可是南北之间的文教差异依旧太大,若是迁都北平,应当归能够稍微改善下双方的学子之间的比例吧?”

“大明终究是天下的大明,而非南方的大明!”

何秋继续反问道。

“那洛阳就不是北方了吗?若是迁都洛阳,就不能改善南北双方士子的比例了吗?”

看到朱棣被自己也得说不出话来,何秋语重心长的说道。

“若是陛下真有此心,其实也简单,将河南作为根基之地,大力修建水利,仿照汉室关中本位的制度,从河南到河北,逐步加大对整个北方的投入,减轻南北之间的经济差异。”

“若是能做到这些,未来大明的学风、文教才能慢慢达到平衡,否则,单单指望如今的南北榜和迁都北平是做不到这点的。”

朱棣若有所思,沉吟片刻,终于像是脱了一层枷锁一样,猛地睁开双眼。

“是了,之前朕还是太过拘泥了,只要能将北方的元气慢慢恢复,南北之争算不了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