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 第321章 黄河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第321章 黄河

作者:武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01:47

第321章 黄河

要说起来,朱元璋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洪灾了,自从他在南京称帝后,南京几乎是没有洪水发生过的,顶多就是暴雨时节,城中会发生内涝。

可如今他站在邙山山头,着实再次体验到了洪水的可怖。

说起来邙山山头处已经是此处黄河附近地势最高的地方了,也不虞被水淹没,算得上安全。

站在这里登高远望,就能看到雨幕下那处黄河湍急的水流,他本来是打算在潼关一带看着黄河的,可是身边所有人都反对。

毕竟那里是黄河转弯的地方,一旦黄河真的决堤,那边决堤的概率极大,实在谈不上安全。

朱元璋迫于群臣的压力,也只能来到洛阳查看黄河的情况了。

看着往东边的那些高于一旁农田的黄河河道,朱元璋心中就极为焦虑。

河道都高过一边的农田了,一旦黄河破开大堤,整个河南府岂不是全部都要遭殃?

好在今年的雨下的不是很大,向来是不会出现洪灾的,只是对于黄河大堤的重新整修,是必须要提到日程上了的。

之前的朱元璋可不知道,河南的黄河河道已经成为地上悬河了,若是不好好整修黄河,一旦大明将首都定在洛阳,岂不是年年都在黄河的威胁之下?

何秋在一旁安慰朱元璋道。

“陛下,今年黄河想来是不会有什么汛情了,我看了大堤,情况还算良好。”

朱元璋看着穿着蓑衣,浑身湿透了的何秋反问道。

“你凭什么敢向朕这样保证?就是让河南巡抚他们都不敢这么说!”

何秋思考了一下说道。

“陛下你看,现在的雨已经慢慢变小了,夏季的雨想来不会持续太久,一旦小了大概率就是真的没了,也是因为这点,臣才敢说这样的大话。”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最后却问道。

“朕不希望黄河今年一年无忧,朕希望黄河能够永世无忧,你能办得到吗?”

何秋只能咧开嘴苦笑,这事就是放到后世也没人敢保证真的不出问题啊,想想长江水灾是怎么回事?

就是到了21世纪,中国大地上的水灾不还是有吗?

只是损失比起大明,要小了很多。

“陛下,这黄河水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是从宋至辽、金、再到大元一直积累下来的。

纵然是陛下也不可能保证黄河大堤一直不出现问题了吧?”

“但只要陛下能够保证未来每年向河工上拨款千万,不断地修护黄河大堤,束水冲沙。任用善于治水的官员,想来黄河的情况会一天天变得好起来的。”

看着沉默了的朱元璋,何秋忍不住又多说了几句。

“陛下,这黄河水患的治理,不单单是下游的事,更关乎上游的治理,若是上游不能很好的保持水土,下游的堤坝修建的再好,也是白搭。”

朱元璋虽然之前就从朱高炽那里知道了何秋的一些想法,可他还是不太能理解,为什么要提到上游保持水土的事。

“这是为何?”

何秋指了指下方还在咆哮的黄河说道。

“陛下,您看,这黄河之水中有多少是泥沙?河道都已经高出地面了,若是不治理上游的情况,难不成河道每高出一米,大坝就加高一米吗?这是不可能的啊!”

朱元璋默然,大明不可能每年都砸在河道上,加高河堤,就是不通水利的朱元璋也知道,这是件治标不治本的事。

可是想要保持上游的水土,就必须在上游种树,可这就陷入了一个悖论。

西北已经残破的连百姓都快养不起了,哪来的钱去种树呢?

之前何秋和朱高炽也提过,就算是真的能够推动种树,能活下来多少?又怎么制止百姓砍伐这些树木?

就算是朱元璋下发一部强制种树的法令又能如何?

越是离朝廷远的地方,中枢对地方的把控力度就越低,要是单单京师一地,或者京师附近的直隶地区,中枢还是可以保证政策实施不走样的。

可这样的政策到了地方呢?

朱元璋不敢打包票,他太清楚地方那些官员们的做派了,王安石变法是怎么失败的,朱元璋也铭记在心。

关于西北种树的事情,朱元璋也只能选择埋在心底,可能回了京师会和朱棣探讨一番,最后会不会下发命令,那就是另外的事了。

或许等到大明决定征服西域更远的地方的时候,就会对西北大力扶助,让西北一地就有足够的力量,出兵更西方了呢?

河南的这场雨确实没有下太久,很快就放晴了,没有出乎何秋的预测。

朱元璋心里松了口气,也就没再河南多做逗留了。

河南之地虽说比不上江南富庶,但也算得上天底下数得上的好地方了。

只要黄、淮两条河流不会泛滥,这里一年的产出就不在少数,至少比起之前朱元璋路过的陕西要好太多了。

经过开封的时候,朱元璋还是看了看开封的旧城,一片唏嘘。

北宋时期那么繁华的汴京已经残破的不成样子了,到了现在也没能完全恢复元气。

这里面既有战争的原因,也有元朝修黄河堤坝在这里抽调了很多农夫的原因。

这些被征发的农夫,大半都没有机会回到家乡,不是在做劳役的时候死了,就是在后面的抗元战争中死了。

整个开封府在明初的时候,堪称十室九空,当初他朱元璋刚打下来开封府,也曾动过心思,将首都迁到这里。

要不是后面知道了开封的实际情况,又有手底下的大臣们力劝,说不定就真的迁都到这了。

默默怀念了一番自己的青葱岁月,朱元璋南下至南阳,顺着汉水,来到了湖北,从这里顺着长江一路向东,直接回到京城。

虽然大明的主要城市之间也已经修通了水泥道路,可水泥路走着终究没有水路舒服。

更何况水路还要比走水泥路更为便捷,这也是如今的大明在江南,乃至更南的地方,很少修建水泥路的原因。

南方水系发达,就是修了水泥路也很难比得上水路的运输方便、快捷,得不偿失。

至今为止,大明都只是在慢慢修建湖广联络两广的道路,甚至都还没有修好,其中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