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 第185章 北平城内的喧闹

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第185章 北平城内的喧闹

作者:武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0:01:47

第185章 北平城内的喧闹

黄子澄勉力安抚下一行的东宫众人,又马不停蹄的到蓝玉和朱棣的营帐找他们,想和他们好好聊下现在的事情。

让他措手不及的是,这两位都不见他,只派了人说自己有事,忙着在外面巡视。

这就让黄子澄坐蜡了,他只能郁闷的回倒营帐,苦笑着看着一干同僚。

“如之奈何啊!”

方孝孺还是很倔强的说。

“我看他们就是一帮乱臣贼子,连东宫派来的使者都不尊重!”

方孝孺的话引起了底下一些东宫臣属的共鸣,纷纷应和。

他们出于好心提出自己的意见,还是符合儒家大义的,这些军头们不但不领情,还让他们吃了闭门羹!

这不就是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吗?!

本来还想着在一旁看戏的李景隆听到这话,脸色都变了,缩着身子,轻轻咳了两声。

“我还有点事,先走了。”

然后也不等黄子澄他们挽留,就一口气溜出了营帐。

出了营帐的李景隆,拍了拍胸口,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他是在没想到,看个戏而已,还能听到这么劲爆的话,说永昌侯和燕王是乱臣贼子,还真是脸大啊!

看来,要和他们保持点距离了,想到这,李景隆就定下策略,以后还是多和永昌侯还有燕王他们联系联系吧,这群人,真的是一言难尽。

看到李景隆自顾自的走出营帐,帐内的有些人也反应过来了,一脸的难受,忍不住找了个借口,也溜之大吉。

主座上的黄子澄,看着这一幕,心里也是拔凉拔凉的,不过罪魁祸首说到底还是方孝孺啊。

你说你没事嘴里说这些干啥?不管你在心里看蓝玉和朱棣再怎么不爽,他们两个都身居高位,既是皇亲国戚,又是军中大将。

你区区一个白身,有什么资格骂人家乱臣贼子?

想到这,黄子澄更觉心累,挥了挥手,说道。

“你们都出去吧,我一个人静一静。”

方孝孺等人还有些不甘心,脸上带着愤愤之色,出了营帐,看那表情,像是还要闹出来什么乱子。

但现在黄子澄是一点也不想管了,他只想好好休息下,然后做好太子在他离京时吩咐的本职工作,看好这些降兵的安置,一来避免出错,二来学习经验。

若是他们这做得好,那以后西北方向的边军,也可以这样收拢降兵。

……

南京城,御书房。

朱元璋收到了北平传来的新奏章,上面写的正是何秋新发现的,可以收拢降兵的法子。

在奏章中,何秋也写明了自己的动机。

目前来看,这让底层蒙古人做工挣钱吃饭,是可行的,他们当初在草原过得也很不如意,时常还要被贵族抽调当兵,做奴役。

现在在大明,干活能得饭吃,有钱拿,每年冬天不用担心被冻死,这对他们来讲已经是天大的善事了。

若是能把握好这一点,完全可以把蒙古人的高层和底层分化开来,如此一来,以后就是投降的蒙古高层想要闹事,底层的士卒们也不会跟着了。

这样一来,未来若是让这些蒙古人干上十年,力气不够了,再行打散到各地,分田给他们种,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性,不出三代,就会变成汉人。

朱元璋看完后,哈哈大笑,此举确实很得他的心意,配合上北平方面先前献上来的几条策略,说的不客气点,以后草原无大事,就是有,打了之后也能虏获不少劳力。

这样算下来,这仗可能还能当生意打了,稳赚不赔!

心情上好的朱元璋,很开心的就批示道:“朕准了。”

……

却说方孝孺等人回到各自营帐后,又再次商量,想要改变现在北平都司对这些蒙古人的处置办法。

方孝孺倒是想出来了个好主意,一起到北平城里宣传呀!

让百姓们都知道他们的办法,让他们知道自己等人身为太子属臣,想要让那些蒙古人沐浴到大明的仁义。

这样先在形成民意浪潮,裹挟燕王等人,改变安抚策略,他们等人的目的达到了,还能让各自的名声更上一层楼,岂不是美哉?

方孝孺这样一说,这些属臣们也都心动了,对他们来讲,也不单单是为了自己而心动,若是真的按照这个法子,那他们就能让北平的百姓们知道太子的仁义之名啊!

这才是支持他们想要做这事的最大动力!

这样商定之后,这些人定在后天,打算集体行动,到北平城内大肆宣讲,自己等人的策略,还要宣传太子的仁德。

这天,北平城里突然就涌进来这么三十多个人,各自在茶楼酒馆做宣传。

街上的百姓们也都没看过此种奇景,进士公们站到街上,有话要对他们说,要知道在他们看来,进士公们可都是天上星宿下凡。

这样的大人物们要说事,大家也都乐意来听一听。

“诸位乡亲父老,我是太子属臣,今天想给大伙讲一下对现在投降的这些蒙古人怎么处理的事!”

听到这个,附近的百姓更加感兴趣了,投降的那群鞑子,可都还在密云呢,离北平城也不远,最近茶肆里讨论最多的也是这个话题。

大家都在夸朝廷厉害,听说出征后俘虏了原来的元朝皇帝,还有几十万蒙古人呢。

有些人就嚷嚷着要让朝廷把这些投降的鞑子都杀了,不过现在太子的人来了,还要讲关于这方面的情况。

这自然会让百姓报以极大的热忱,没过多久,这个东宫属臣的身边,就围了上百号人,而且还在持续增加中。

他看到这一幕,心中极为得意,看来今天他们这些东宫属臣要出一个大风头了。

想到这,他就更来劲了,侃侃而谈道。

“大家都知道,我们儒家的孔圣人讲仁义,现在这些蒙古人投降了,但他们也是人,所以我们也要仁义的对待他们。”

嗡的一声。

下面的百姓一下就热闹了,开始讨论起来,他们有的不知道孔圣人是谁,但仁义还是知道什么意思的,怎么听这位进士公说的话有些不大对味呀?

不过他们还是耐着性子听下去,说不准进士公说的,不是他们想的那个意思呢?

那个东宫属臣丝毫没有注意到这个情况,还在兴奋的说道。

“既然要对他们仁义,所以我们建议出钱帮他们在草原重建家园,给耕具,让他们也能沐浴在圣人的光辉下。”

“像现在这样对待这些蒙古人是不行的,一点也不够仁义!实在有损我天朝之国格!”

哗!

这下下面的百姓们算是炸了锅,他们都不笨,已经听明白上面这位进士公说的意思了!

不就是要朝廷出钱出力,帮那些蒙古人安顿好。

可是这打了胜仗,还这么办,不是等着这些蒙古人继续回去再入侵的吗?

这还有天理吗?

他们这些在北地的百姓,平日里感受最多的不是别的,正是那些鞑子时不时寇关,带来的兵役上的压力。

这北平城里,很大一部分人家里,都有亲朋好友死在鞑子手里,结果这位进士老爷,就这么轻飘飘的把他们放过了?

“直贼娘的!你在胡咧咧什么!就是进士老爷也不能这样办事啊!”

“对!你们不能当了进士,就不记得俺们普通百姓了!”

“奶奶的,你对蒙古人这么讲仁义,人家还是要寇边,你倒是对我们讲讲仁义,不若就把你的俸禄散给我们吧!”

下面的百姓们本来还有些生气,听到这话,哄然大笑,全然不顾那位东宫臣子酱紫的脸色。

“反了!反了!你们这群蠢物竟然敢说我说的不对!都是反贼!快来人,我要把你们全部抓起来,关到监狱!”

这位东宫属臣有些尖锐的喊道。

这一下,群情激奋,众多百姓一拥而上,把这位官老爷给打了个半死。同一时间,北平城中在其他地方宣讲的那些东宫属臣也是遭遇了同样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