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我有幻兽工厂 > 第四十一章:黔国公要篡位? 十万字了,感谢各

第四十一章:黔国公要篡位?(十万字了,感谢各位看官老…

沐天波和瞿式耜有些不知所措地看着眼前的王印和册封圣旨。

“二位还不谢恩?”在沐天泽的提醒下,他们才醒过神来,显然今天发生的一切是对方早就准备好的事。

只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谢主隆恩!”

众目睽睽之下,二人没敢翻脸,也没想翻脸。

一个平白成了王,一个莫名其妙成了两广总督加大学士,开心还来不及,翻什么脸。

就在二人谢恩之时,靖江王姗姗来迟。

在他身边是一个穿着蟒袍的胖子,神色有些慌张。

“监国至!”

属于太监那独特的公鸭嗓出现,众人看去,只见靖江王泪流满面地拿出一份明黄圣旨大声宣读:“朕以寡薄,君临区夏,奉神祗之永命,当亿兆之重责;然残寇犹虞,中原多垒,闽有贼子,猖狂妄为,时方艰难;今太祖有灵,兹有桂王由榔,天纵聪明,秉性仁德,宜令权监国……”

靖江王这一喊,他身后的那些王府护卫紧忙跟着喊。

百姓听不太明白,但见官绅已经跪下磕头了,便也纷纷跟着跪拜行礼。

待到礼毕,在没人注意到的时候,靖江王对着正在懵圈中的朱由崧使了使眼色。

哪知朱由榔神情恍惚,根本没有注意到他的小动作。

“咳~快、快宣旨!”急得靖江王扯着旁边的小太监,将其拽了出来。

小太监也慌啊,宣旨等事以前那都是如司礼监里的那些大太监才有资格做的事。

他一个打杂的小太监,哪里会宣旨,别说宣旨,连圣旨长什么样他都没见过。

不过事到如此,他硬着头皮也得上了,不然,周边的刀兵可不讲道理。

小太监于惶恐中宣读诏书:“朕以不德,少遭愍凶,身陷囹圄;甲申之变,神州陆沉,朕辗转吴、闽,当此之时,若掌中物。宗庙乏祀,社稷无位;群凶觊觎,分裂华夏,天下百姓,朕无一人,太祖大业,将坠于地。朕无睡眠,震悼于心,慨然长叹:“列祖列宗,先代股肱,谁来救朕?”言达上苍,诞育黔公,保朕皇家,济朕艰难,朕实依赖。今将授君典礼,敬听朕命。君有定天下之功,兼之以明德,定海内秩序,伊尹、周公也比之不如……赐以二辂、虎贲、??钺、秬鬯、弓矢……”

旨意宣读完,全场鸦雀无声。

瞿式耜瞪大眼睛瞧着身旁的沐天波,满眼都是不可置信。

诏书的意思很简单——封王加九锡!

别说饱读诗书的瞿式耜等官员了,就连听过市井说书人故事的平头百姓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几乎在瞬间,大部分人心里都萌生出了同一个大胆的想法。

黔国公要篡位?

除了沐天波本人……

他慌张地望向自己二弟,却见他笑容依旧对他点点头。

“我……”他刚要反驳,却被身后的沐天泽一把拉住。

正当他奇怪之时,只见人群之中已有官员开始喊话:“陛下圣明,祖宗有灵,监国有令全城之人皆赏银十两,稍后自行前往大明钱庄受领。”

此言一出,百姓哪里还管什么篡不篡位,皇帝可不给他们发银子。

“二弟,此事是不是稍有那么一丁点的些许不妥当。”沐天波感觉自己嗓子十分干涩,脑子也不好使了,说话哆哆嗦嗦的,用词也不当了。

一阵微风拂过,让他焦急之心稍微静下来一点,是沐天泽给他扇起了白纸扇:“大哥不必高兴,才加九锡而已,不还有都督中外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在等你。”

“别,可不能再加了。”沐天波慌忙摇头拒绝。

“大哥,加个九锡就别三辞三让了……”沐天泽调侃地话还没说完,沐天波赶紧拉住了他。

就在二人说话的时候,一旁的瞿式耜等人可就瞪着眼珠子瞧着,竖起耳朵听着嘞。

“我绝无非分之想。”沐天波连忙解释。

“那是,我大哥可是大明忠良……”

“天泽!”沐天波大喝一声,眼神中带着哀求:“有事咱回去说行吗?”

大哥的突然爆发让沐天泽有些猝不及防,不过……这样才有点意思。

“大哥,咱们是明人不做暗事,怕什么?”

天见可怜!他沐天波是明人,但你沐天泽肯定不是。

想他一个闲散国公爷,哪里敢有心思想篡位的事,都说他有魏武遗风。

可若真是魏武,总得有五子良将!总得有兵马吧!

他呢?真要说起来,就只有府中的几个日夜驰骋的胭脂马……

沐天波眼见弄不过自己二弟,转头想把观众带走:“诸位,今日大喜,我在府中摆酒席宴请诸位,请!”

瞿式耜没有吭声,旁边的官绅也没有吭声,他们都在等,等沐天泽发话。

谁也不傻,眼前的编练这场闹剧的显然不会是沐天波。

“诸位,有酒喝岂能不喝?”沐天泽的话音刚落,官绅们立马笑上脸颊,拥着新晋的黔宁王进了桂林城。

事情发展太过古怪,一时之间桂林城上下议论纷纷。

有说此事是由黔宁王推动,也有人说是新晋的临桂伯瞿式耜联合黔宁王沐天波一起推动的,因为他们两个得利最多,甚至有聪明人猜测和沐氏二爷有关系。

可所有人都没料到的是,若是从银子的角度来看,在这件事得利多可不是什么瞿式耜和沐天波,而是众人以为大出血的大明钱庄。

吴复礼最近很忙,忙到吃饭的功夫都没有了。

自从监国宣布赏桂林全城上下人等十两银子的时候,大明钱庄就开始超负荷转动起来。

每人十两银子,大明钱庄有那么多银子吗?

答案是——有!但不在库房里,而是换成了田地、商铺等产业。

也就是说大明钱庄一时拿不出大量的银子。

没钱又该怎么办……

“大明复兴专项债券?拿它能换银子?”前来领钱的人看着手上打着古怪名号好似银票的纸,言语间尽是怀疑。

有些读过书的人不由得想起了一个东西,这可不就是大明宝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