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帝师 > 第229章 科举成功的秘籍

寒门帝师 第229章 科举成功的秘籍

作者:我是泡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9:58

第229章 科举成功的秘籍

寒门帝师第一卷第229章科举成功的秘籍在场的都是聪明人,万里挑一出来的。

徐鹤的话他们自然听得懂。

说白了,他们看书,读了圣人的注释后,觉得这个句子咱就懂了。

但实际上并没有代入到如今这个时代,没有代入到自己的身上来理解。

那理解的圣人之言,肯定没有先贤理解的深刻。

众所周知,写议论文,只有体会深,且融入到自身体悟中写,才能写出好文章。

不然写出来的东西总觉得流于表面,不发人深省。

这就是徐鹤为什么说,在座的各位,很多人读书都没读好,还谈什么写文章的原因。

这时高国光出言道:“亮声兄,你教了大家读书的方法,那八股文章呢?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等也能中个第一名过过瘾!”

众人闻言哄堂大笑。

坐在案后的教授高壁却瞪了高国光一眼,高国光见状缩了缩脑袋,不敢跟徐鹤学,说俏皮话了。

徐鹤闻言点了点头:“确实有妙招,不知大家想不想学?”

众人闻言顿时像掉进悬崖,遇到白胡子老爷爷的社会青年,眼睛都放光了。

徐鹤讲了个故事:“据说吴县有个士子,他幼读经书,几岁便能写文章,但却不屑于科举时文。”

众人闻言心道,还有这等怪人。

徐鹤接着道:“长大后,这人纵酒放怀,诸生讥笑他名不副实!”

“但他却慨然道,闭户经年,取解首如反掌耳!”

解首就是解元,乡试第一名,众人听了全都惊讶地看着徐鹤的眼睛,仿佛想从他眼睛里看出,此人是不是徐鹤杜撰的,哪有这么牛轰轰的家伙,天天喝酒,出山就说自己能中解元。

徐鹤道:“果然,他关门用功一年,便夺得应天乡试解元!”

“啊!”众人哗然,纷纷交头接耳问身边之人,吴县是不是有这号人物。

但大家想了半天,也没听说过往年应天乡试中有吴县的解元。

高壁见众人交头接耳,于是沉声道:“噤声!”

徐鹤笑道:“这个故事的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下面的话!”

“这人中了解元后,他的好友问他,你这八股制义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诀窍?我看你中解元真如喝水一般简单!”

众人一听,知道戏肉来了,全都屏息凝神静等下文。

徐鹤道:“那人对好友说,吾不觅时辈讲习,取前所治《毛诗》与所谓《四书》者,翻讨拟议,只求合时议!”

众人闻言,恍然大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不,先说说这话的人是谁?

其实,徐鹤还真不是杜撰的故事,这是另一个时空中,唐寅唐伯虎在中解元前,真实说过的故事。

而问这句话的人就是他的好友,大名鼎鼎的祝枝山。

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唐伯虎说,他之所以能中解元,是因为他从来不看同时代人的程文。

而是仔细研究《毛诗》和朱子的《四书集注》,这两本书相当于教科书,别的人写的文章,阐发的释义都相当于课外辅导。

唐伯虎的意思是,我只要把大纲内的教科书研究明白了,别的人写得那些小作文,不看也罢。

但他最后还说,翻讨拟议,只求与时义相合。

其实,这句话才是这个故事的重点。

唐伯虎说,他把前人的论点掌握了,然后结合时事,把古人的议论中,暗合今天时事的部分单独拎出来写到文章里,这样就能得高分。

徐鹤当时看到唐伯虎的这段论述时,不由拍案叫绝。

这叫什么?

翻讨拟议就是不跳出国家考试规定的大纲范围。

与《时义》相合是什么?

这叫紧贴时事,用圣贤为人处世的小方法来给今天的事情背书。

做到这两点,考官看了你的卷子,就知道,你这人,经典是读熟了的,对时事也很关心嘛,很好很好,喏,这是你的解元,亲,收好了哦!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

众人,包括谢良才和高壁、焦泽等人全都怔在原地,细细品味徐鹤话中的意思。

而一帮子廪生、增生、附生则全都傻了。

这种论述,无疑是给众人打开了一扇全心的大门。

以前大家被老师教育,老师们都会说:“你们书读千遍,其义自见。”

但今天学霸现身说法,直接告诉你,读书也是有窍门的,不是说你书背熟了就有用的。

也不是你把圣人经义搞明白什么意思就行了。

而是不仅背熟,还要结合自身对这件事的理解而理解。

最后找出经义中的事情,来结合时代阐发自己的论述。

很复杂,但最少有了努力的方向。

到这里,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看着这个十五岁的少年案首,他们眼光中有羡慕、有嫉妒、有赞叹、有难以置信,总之,非常复杂。

大家第一次知道,原来读书真的不能抱着书死啃,也许笨办法能让你中生员,但指望将来靠啃死书想中举人、进士,听完徐鹤一席话,他们发现,那是天方夜谭。

因为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太多,你不聪明,你不掌握方法,那你注定就是被淘汰的那个。

而这种方法,却不是人人肯说,人人愿意分享了。

众人回过味来,看想徐鹤的眼神又变了。

徐鹤这人,不仅学问好,而且还不藏私,这简直是天字第一号最佳同窗啊。

这时徐鹤道:“我说一个题,现场破给大家听听,供大家切磋如何?”

众人闻言,哄然叫好。

丁子号斋舍众人更是与有荣焉,心中幸福地快要晕了,这种学霸,在自己斋舍,那岂不是可以早晚请教?

徐鹤道:“禹恶旨酒而好善言!”

这句话出自孟子,意思是,大禹不喜欢喝酒,但是喜欢听有价值、有意义的话。

全文是:“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这段话从大禹到周公,把儒家认为的先圣夸了个遍。

头绪很多,其实很不好破题。

众人听了题后,都在脑子里思索,如果是自己该怎么破。

徐鹤这时道:“我的破题是大贤举先圣之心法,明道统之相承也!”

众人一听,全都拍起了大腿。

构成这个题目的经义是讲述古代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这些先圣道统承继的关系。

题目长,文字多,涉及的任务更是不少,头绪纷繁复杂。

但徐鹤以大贤举先圣之心法,明道统之相承也破题,可以称得上是“方正严洁”,没有一个字的废话。

众人这才明白,原来徐鹤所谓的阅读理解和切中时义,原来竟然这般厉害。

高壁在听完后暗自感叹:“此破题坚炼遒净,一字不溢,题之义蕴毕现,难怪此生能得小三元,了不得,了不得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