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鼎定南北朝 > 第0032章:英娥还小

鼎定南北朝 第0032章:英娥还小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8:46

第0032章:英娥还小

尔朱荣的调令下达并州,太原各县,各地乡兵立刻依令前往晋阳北大营集结。

北大营位于后世的太原/市一带,足以容纳十多万大军。

此营四四方方、外沟内栅,俨如一座城堡。营内木质连绵成排,并根据不同的功能划分成井然有序、错落有致的区域,堪称是扎营的典范之作。

也许是因为这座大营位于尔朱荣势力的中心,立营者没有考虑受人包围这一点,所以它四周地势开阔,既无险峻地势守御,也没有大江大河依傍。如果在战争前沿这般扎营、且拿来抵御强敌的话,那完全就是一座活靶子了。

梗阳乡兵计有三幢,卫铉统率这一幢为梗阳第一幢,前三旅为精锐,后两旅为老幼。另外两幢的情况与卫铉初入大营时一模一样,虽然也有一些青壮,可是他们却没有把青壮集中使用,如此老老少少凑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就是两支流民队伍。

路边行人望着后面那两幢士兵,也不禁摇头叹气。他们虽然不懂军事知识,但是光是从士兵年龄、体格来看,就能判断对方是不是能打,而眼前这两支军队士兵老的很老、小的很小;如果打将起来,这不是白给敌军送军功吗?

但是仔细想想陆陆续续集结而来军队,复又释然了。别的军队也有不少老人、小孩,只不过不如眼前这支军队这么多而已。

乡兵不堪大用,可是驻守军营的一万士兵乃是尔朱荣一点点攒起来的职业军,将士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功赫赫,多年来一直是镇压叛乱的常胜军,与晋阳城里的一万精锐一起镇守太原郡。

这两支精锐一里一外,共同维持大后方的稳定;尔朱荣在前方的战事即便再艰难、兵力再紧张,他也只是换防、或酌情抽调,而不是彻底调干。由此也能窥见尔朱荣与境内名门些许关系。

营大人少,卫铉等人倒也不必另行扎营。

进了划给乡兵居住的西营,只见来自各地的乡兵毫无当兵的自觉,大家就像逛集市一般,到处乱窜。

其间,还有童子兵哇哇大哭;一些被绊倒在地的“老兵”,发出阵阵痛叫、惨叫。而各种声嘶力竭的呵斥声、乱糟糟的乡音充斥了整个西营上空。

总之就是一个字——

乱!

此营主将正是有过一面之缘的叱列延庆,不过卫铉等级不够,上次见面是意外;此次却是没有资格前往中军大帐了,一切事宜皆由梗阳县县尉王承祖交涉、安排。不过他在人群中,倒是看到带兵维护秩序的若干惠、寇洛。

若干惠的兵也是乡兵,然而他那一幢士兵属于晋阳,姑且不说战力如何了,光是其地位和名望,就不是梗阳幢主能比。

眼见他们忙得不可开交,卫铉也不想凑上去惹人烦。不料若干惠却通过旗帜看到了卫铉,等到卫铉将士兵安顿好,他便带着几名亲兵找到卫铉,声音嘶哑的招呼道:“卫幢主,我还以为你们明天到;着实出乎意料。”

卫铉赶忙夺步上前,笑着遥行一礼,朗声道:“若干幢主,好久不见。近来可好?”

若干惠喜形于色的还礼道:“托卫幢主之福,本幢已升为募兵。兄弟我现在虽然还是幢主,可是与以前比起来,却是不可同日而语。”

说起来,若干惠才是卫铉第一个贵人,此时见他喜滋滋的,于是玩笑道:“请客,必须请客!”

“必须得请、必须得请。”若干惠爽朗大笑,若不是本幢刚刚蜕变,诸事繁多,他早就去找梗阳找卫铉了。卫铉的“不客气”令他十分喜欢;如果卫铉胆战心惊、忐忑不安,他反而嫌弃了呢。

只不过他现在兼管此营西营,并且负责接待和安排乡兵,十分忙碌,前来打了一声招呼、寒暄一番,又匆匆忙忙的离开。

已是傍晚时分,夕阳余晖落在秀容郡郡府中。尔朱荣令侍者给自己和子侄准备晚膳。

也许是受到生存环境影响,导致胡人习俗和汉人不同,汉家名门讲究精细、雅观;胡人粗糙大气、喜欢热闹。他们穿衣不避大红大紫、器皿不厌镶金嵌玉,“细致、清高、穷讲究”等论调通通与胡人无关。

不时,侍者将食物一一端上。

酒器刻有闪电形象、饰以珠玉的金爵,鼓鼓囊囊的牛皮袋装满了酒浆。而菜肴只有两道,一道是水煮牛骨汤,另一道还得四几名汉子才能端上来,只因那是两只烤得金黄的烤全羊。

烤全羊跪在大盘内,身下的“草”和“砂石”分明就是野葱和野菜、煮熟的蘑菇,赏心悦目之余还能当配菜。

孩子代表未来,而这年代的孩童夭折率极高,年纪最小孩子理所当然更受长辈疼爱一些。

尔朱荣作为尔朱家长辈,自然是分肉的人。他拔出匕首,在一块洁白毛巾上擦了擦,起身上前切下一块最肥厚丰腴的烤肉放在盘子上,使人递给和三子尔朱文殊;之后又一块块的使人依次递给族侄尔朱兆、次子尔朱叉罗、长子尔朱菩提、侄子尔朱天光……

最后留给自己的,反而是肉少的一块。

尔朱荣拾起一根羊排啃了一口,便放在盘子里,接着拿起酒爵,将爵中奶酒一饮而尽。

他的目光看向下首尔朱天光。见其手拿一扎信笺,一一观看,目光还不时的闪烁着慑人光彩,心中贼不是滋味。

那信笺是夫人所写,这也罢了,关键还附上是卫铉的建议。

尔朱荣子多女少,最疼爱的孩子便是长女尔朱英娥。他也知道救了女儿、侄子的卫铉,所以从重赏赐。可是从夫人信笺上看,他那异常叛逆的女儿似乎奉卫铉的话为金科玉律,现下说话全部离不开卫铉。

此等信息,令他贼‘他么的’气愤、难受。

尔朱荣屏退左右,将爵中酒一饮而尽,目光掠过啃肉的子侄,定在下首的尔朱天光身上,见其将厚厚的信笺放到一边,问道:“如何?”

尔朱天光放下信笺,答道:“叔父,这样的见识已不在一般幕僚之内,也非名门子弟所能说。”

他之所读,正是卫铉亲笔所写的“建议”。其内容实际上没有稀奇之处,关键他能想人之所想不到,竟然在现行之策的基础上,提出诸多了不足,使人读之,大有豁开朗之感。

信中所写内容看似平平淡淡、平平常常;可是大魏王朝现行军政之制,堪称集前贤和当世智者之所长,要想更进一步,几乎是难如登天。然而卫铉思维开阔,打破了时代的禁锢,竟然从大家都说好的军制之中抓出一大堆弊病,这份心智着实了不起。

“汉家自古出人才,的确比我契胡强了许多。待他来到秀容,倒是要称他有几斤几两。”尔朱荣年少时崇尚武力、不喜汉家学术经义,但是接任酋长以来,越来越明白学术的重要、越来越注重学术,并不希望麾下将领尽是些蛮勇而不识书的莽夫,对自家子侄的教育更是从严以治。但是人才的不像一年一熟的庄稼,需要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去抚育,所以至今成效寥寥。

他的言语神态之间都透出一股艳羡,继而又说道:“有些说法虽是不切实际、不符时宜,却提到关要之处。现下不能施行,日后则不然了。”

说着,神情凝重的向尔朱天光叮嘱道:“我们受制于名门世家、尚未做到一言九鼎。未免他人察觉、戒备,便止于此吧。切勿传出。”

“喏!”尔朱天光也知道信中一些说道利于尔朱家掌控四州军政、长远未来,但是太过惊世骇俗了,自然不敢丝毫马虎。他犹豫半晌,问道:“叔父,据说阿妹与卫铉交好,要不要稍作警告?”

叔父曾想把尔朱英娥送入皇宫,使其为尔朱家谋取福祉。可是朝堂暗流涌起、胡太后与皇帝矛盾日益加重,若是将族妹送给皇帝,不但是将她往火坑里推,而且等于是和大权在手的太后决裂;所以叔父十分矛盾。

如果叔父还想把族妹送入宫中,那么族妹显然不宜与卫铉走近。

听了侄子这番话,尔朱荣为之默然,想着率真可爱的女儿,心下一时百感交集。

过了片刻,他模棱两可的叹息道:“英娥还小,再说吧!”

撇开家事,问起了重中之重的军事部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