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鼎定南北朝 > 第0031章:苟且偷生

鼎定南北朝 第0031章:苟且偷生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8:46

第0031章:苟且偷生

卫铉是个实干派,不是那种说得激动、最后却一动不动的人,与尔朱英娥敲定合作,便和薛怀恩、石忠带上几斤黄金去王氏坞堡拜访王延昭。

薛怀恩乘坞堡庄丁前去通知王延昭之时,低声向卫铉说道:“家主,对方根深蒂固,朝堂更有要员无数,我们一旦走上此步,就无法回头了;要不要再好生考虑下?”

事到临头,昨晚出主意最多的薛怀恩反而有些犹豫了;倒不是他胆小怕事,而是人一旦上了年纪,其顾虑比年轻人多得多。实际上,这也是很多谋士都有通病,谋士主意很多很好,可是关键时刻,反而患得患失起来,这个时候还要看“主帅”有没有明辨对错的能力、有没有行事的魄力。

“不考虑了。”卫铉望着高大的大门,说道:“这些方地大族划地为王,挟地挟民挟物自重。如果他们仅仅只是在物资上为难人,便多花些钱购买物资,我也认了。可是他们不允许我们定居、不允许我们安生。今天要是忍了,他们明天就像对待牲口一样将我们驱逐、宰杀。”

卫铉以为王延昭那句“让我王氏大开方便之门”是客套话,还不知王氏高层已经对自己网开一面。但是就算知道了,卫铉也知双方必有冲突。只因王氏向来视并州为自家地盘,绝对不许任何一人跑来划分既得利益;卫家一旦冒出崛起的苗头,王氏必然往死里打。

既然那一天早晚要来,难以避免。自然要乘对方不屑一顾之时,早做一些谋划。拖下去的话,受全的压制越重、腾挪空间越少。

相对于北方,其实南部更适合卫家繁衍生息,因为卫家与当地名门家族多少还有一些瓜葛,而作为当地第一族的薛氏在卫璪被刘聪灭族之后,一直帮助卫家打理祖坟、祖地;当卫玠后裔回归,很是干脆的把上清观所在的祖地尽数归还。及至上清观被迫解散,薛氏再次帮忙代管,说是只要卫铉回去,便如数归还。

薛氏讲究、仗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那块地没有多少价值,家大业大的薛氏犯不着为那点东西坏了积累无数代的大好名声。只要卫铉没有提及失去无数代的沃土,而是像北上先祖那般以祖地为基,重新打拼,生存和发展环境肯定比北方好。

也正是因为还有这一条退路,所以卫家重获新生之后,饱受王氏威胁的长者不安之下,更加怀念那片贫瘠却心安的故土。

卫铉理解长者怀念故土;但是他现在既不想也不敢回去:一旦回去,不仅会错失靠近尔朱荣这个未来当权者的良机,还有可能闯上史上的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就发生在老家南方不远处,卫铉虽然并不清楚那场大事件的过程,但是大风暴前后,连皇帝和胡太后都死了,其惨烈程度、波及之广,绝非史书上所载那寥寥几笔。

出于安全计,还是先在北方苟且偷生、狗苟蝇营为好。

薛怀恩见到作为主心骨的卫铉主意已决,一颗心也坚定下来。

“贤弟来啦!请。”再次见面,王延昭可比昨天客气多了,不仅亲自来到影壁前迎接,还将接见之地换成正堂;另外使人奉上稀粥一般、菜汤一般的煎茶。

抛开“茶”的概念,这种饮品的确非常好,不仅口感好,且能填饱肚子。

喝了一碗“茶”,卫铉继续保持昨天的谦卑,努力敛起让人反感的锋芒毕露神采,欠身道:“小弟来意,定是不出兄长之料。今日登门拜访兄长:一是依约付上定金;二是在粮食的基础上,意欲采买些许布料、麻。”

王延昭听闻此话,诧异的问了一句:“不是只买粮食么?”

卫铉腼腆一笑,说道:“小弟初来乍到,各种物料欠缺;想着世兄念及前人情份,便打算从世兄手中拿些物料去集市贩卖;赚些差价,以补家用。”

据尔朱英娥所说,尔朱荣粮也缺、军服布料也缺;而王氏显然有,甚至将之视作负担。

这等现状既是卫铉赚钱渠道,也是示弱于王延昭,令其进一步高傲、放松戒备的有效门路。

执茶碗的薛怀恩不禁手抖了抖。

出门前,好像不是这么说的。莫非这便是家主近来常说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王延昭听到这话,脸上笑容更盛。心中对送上门来的冤大头好感倍生。

别的坞堡他不了解,但是梗阳坞堡仓库里的米面、面料、麻丝数量多得连他都不知道;其中半数以上的麻都是织不出好布的陈麻,其价值远不如陈粮,若是找不到买家,那当真是要放火烧毁了。

王氏家业庞大,没有把即将失去价值的东西放在心上,但是对于有额外的王延昭来说,却是废物利用、白捡收益。

这不是王延昭愚蠢无智,而是王氏划地为王、称王称霸太久,使得包括王延昭在内的很多子弟个个都以家族为傲,全然失去了忧患意识,没人相信有人敢在并州算计王家人。

至于蝼蚁般的卫铉怎么将食之有味、弃之可惜的库存“垃圾”变现,那是卫铉的事儿,与他并没有关系。

出于细水长流计,他很是大方的说道:“贤弟如此坦率,愚兄也不是小气之人。无论贤弟要多少,我都以四成时价将陈布、陈麻售予贤弟;新近之物异常紧俏,则以时价九成售卖,如何?”

“家道艰难,余财有限,便购些陈货吧。”卫铉听完王延昭此话,立刻明白对方主推陈货,故而先旧后新,再以大折扣将自己注意力吸引到陈货上面来。不过作为叫花子,只要吃饱穿暖就已经十分满足了,哪有资格追求奢华、新美?

他指了指下首的薛怀恩,欠身道:“兄长贵人事忙、分身无术;小弟也有职务在身。日后便由薛总管与兄长管事负责买卖事宜。薛总管乃是小弟长辈,可全权代表小弟商谈细处、拟定契约、清点物资。”

卫铉此话,正中王延昭心意。

王氏是并州头号富商,可是王氏文武、诗书传家;所以王氏子弟在外,始终端着高高在上的鄙商架子。王延昭出自王氏嫡系,肯定不能像街头小贩那般称斤论两、斤斤计较,只须定下大方向之后,自有下面的人一一施行。

他看了薛怀恩一眼,转而向卫铉微笑道:“贤弟考虑周全,愚兄自无不允。”

说着,便叫来一名亲信管事,使其将薛怀恩、石忠领走。

一时间,厅中只剩两人。

王延昭手捻颌下胡须,脸上现出一抹与之前截然不同的笑意,道:“贤弟身为幢主,可知大都督令太原乡兵北上肆州的消息?”

卫铉愣了一下,实话实说道:“未曾听过。”

王延昭料他不曾知晓,呵呵一笑道:“想来后天,调令就会传到梗阳。军中艰险,若是有人恶意为难,可找随军北上的县尉王承祖,他是吾族弟。”

“多谢兄长。”卫铉心下凛然,再一次体会到王氏家族的神通广大、无孔不入。

身在都督府的尔朱英娥想必都不知道此讯,不然的话,她在上午的就说了。由此也可见王氏的传讯方式、传讯速度比官方还要快上一两天时间。

尔朱府偏堂。

元氏向火急火燎的尔朱英娥,笑道:“稀奇啊,今天竟然回来这么早?”

“阿娘,给我钱。”尔朱英身家丰厚,经常得到父亲赏赐,可她年纪小,便由母亲代为保管。这会儿坐将下来,开口便向母亲要钱。

元氏疑惑道:“你要钱做甚?”

“阿娘,我想通了。”尔朱英娥回答了一句,而后振振有辞的说道:“有朝一日,我也要当家做主;如果不懂持家之道,迟早被恶奴、刁奴掏空家底。所以我打算学一学当家之道。”

“因为你那救命恩人卫铉?”元氏似笑非笑的看着女儿,她是皇家女、尔朱氏家族主母,极具政治智慧、管理能力,她在丈夫征战期间,把家中产业、诸多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深受尔朱氏上下敬重。

女儿近来的行踪,尽在元氏的掌控之中。只不过大魏王朝风气开明、思想奔放,权贵女眷抛头露面实属正常事;而女儿又有分寸,也便随她了。

“算是吧!”尔朱英娥心知瞒不过母亲,很干脆的认了下来,颇有感触的向母亲说道:“卫师仁大我一岁,可人家凭一己之力,硬生生把几近倾倒的卫家扶正。与之相比,我感觉自己好差劲;要是再这样玩耍下去,终有一天无谈可谈。阿娘,我不想落后,更不想当一個依靠父母的废物。”

元氏见到女儿有这等觉悟,心下大为惊喜。天可怜见,她的宝贝女儿总算开窍了。

一时之间,她激动的站了起来,说道:“你要多少钱?”

“我现在也不知道。”尔朱英娥摇了摇头:“可我知道自己需要有人教,还望阿娘给我安排几个厉害的人。”

“好、好、好!”元氏高兴得有些语无伦次。

她以往派人保护到处玩耍的女儿,可女儿非但没有领情,反而认为自己在监视,异常反感。此时竟然主动要求派人帮忙,看来女儿有了对比之后,不但起了争胜之心,心智也成熟了。

女儿有此改变,就是天大的好事,自当全力支持。

具体因何,并不重要。

与此同时,元氏对卫铉也多了几分兴致,甚至有了见面之心——

女儿倔得要死,自己教育她,简直比丈夫打仗还难。而此人竟能促使女儿改变,这可当真不了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