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突将 > 第九十八章 提拔

三国突将 第九十八章 提拔

作者:爪哇边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8 23:27:16

第九十八章 提拔

石伟一大早就到太守府办公,如今长史、功曹都缺,他这个主簿要承担太守府的一切公文往来。

并非赵统逮着石伟可劲造,实在是无人可用。汉军中对荆州士人的能力有一句戏言,一等士人为朝廷新贵,二等士人为太守、都尉,三等士人留守荆州。

而建安二十四年的拙劣表现,让留守荆州的士人丢了很大的脸。若不是刘备出峡,带动了廖化、樊伷、习珍等人的反吴,这才给留守士人的评价上升了一点。而绝大多数官吏并未随之起事,也因这个污点,他们不得提拔为要职。

赵统虽对他们这样的处境感到惋惜,但有些红线是不能犯的。

荆州世家也因此重新划分,早前刘表时期的蔡、蒯、黄、庞四大家,随着蔡瑁、蒯越北投魏国,其族人又在之前的追击战随李基离开了襄阳。黄、庞两家则在赤壁之战后借着诸葛亮、庞统二人对刘备的贡献迅速崛起,马良、向朗、习祯则助刘备在荆州站稳脚跟,在刘备称帝后,黄、庞、马、向、习五族成了朝廷新贵。

既然是新贵,意思就是家族底蕴少,没有那么多世家子弟充斥各处要职。

荆北七郡太守尚且不能完全任命,更别说太守府各处要职。

赵统有石伟协助,而谢承,连府吏都不能齐全,时常写信诉苦。之前征讨孟达,四营督里刘敏、杜祺是荆州世家子弟,同僚倒还配合。可杨恪和朱序是降人,在降军里面是有威望,可到了太守府就无人买账了。也因此,谢承希望赵统能够借调一批荆州籍干吏协助。

赵统也知道,现在州内各曹缺少从事。正好黄权在襄阳,向黄权商议行个方便,荆州刺史府下借调几个从事协助荆州各处太守管理。

黄权听完,没好气道:“阿统,汝可知今丞相府连从事都不全,我尚书府尚书郎员额尚且不足?吾亦想从汝麾下借调干吏,使尚书台、荆州刺史部运转。”

听得赵统连忙起身告退,看到赵统狼狈的样子,黄权也不禁莞尔。

“阿统留步!”见赵统快要出门槛,黄权喊了一声。

赵统转身,只见黄权从袖中拿出一份名册,道:“这是南郡今年提拔的官吏,阿统先看看。”

赵统接过,只见名册写着密密麻麻的名字,赵统看了下其中几个:

董嵩,南郡人,本前将军关羽旧部。羽军败,属吴,为校尉。章武二年复降汉,因善于督造弩,拟提拔为都尉。

陈香、舍李、陈奴、谢举,造弩有功,钱各五百。

王勇,本吴将朱然军士,章武二年于江陵被俘。江陵守城有功,提拔为弩士。(注一)

赵统道:“此等诸人,多为降人。非吾不愿提拔降人。如董嵩,本君侯旧部,若非吾身入江陵,策反魏七军一部,此人如何得随大军投降?吾观之,不过随波逐流之人。今提拔为都尉,江陵本就是前线,吾恐糜子方之事再度重演。”

黄权听完不语,良久才道:“如此,吾便知阿统麾下为何缺人了。”

黄权起身,来到案前左右走动数回,这才对赵统道:“阿统,此事吾会禀报主上,但荆州缺少干吏,急需补充也是事实。”

赵统这才行了个礼告退。

黄权又看了那份名册,叹了一口气。

当天,黄权见刘备,商议了数个时辰。次日,尚书台发布诏令,由原零陵太守赖文(注二)任征北长史,兼襄阳长史。

赖文,零陵人,太常赖恭族人,出峡前为零陵太守,后因习珍表现突出为零陵太守,便解职留在刘备中军听用,正好襄阳长史空缺,提拔赖文,协助赵统。

赖文一到襄阳,先见过刘备,才往太守府任职。

结果一到太守府,却发现府中空无一人,便问抱着竹简行走的小吏:“府中长吏何在?”

那小吏见到赖文身穿玄色吏服,就知是上官,便恭敬回答:“府君率诸长吏出城去了。”

“何事出城?”

“府君有言,若有上官前来问话,便说襄阳新定,诸长吏必须到诸县清查户口,丈量土地。”

赖文点了点头,道:“如此,是吾唐突了,吾先到驿站等候。”

赵统此时正带着扈从巡查岘山,听得有斥候来报,说新任长史已到,正在驿站候着。

注一:

这些名字出自吴国出土弩上的所铭刻名字。

注二:

案《元和姓纂》载,有“蜀零陵太守赖文”,但蜀汉零陵太守见于三国志的只有郝普,推测在出峡所任命的,如南郡太守史郃那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