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九十六章 中华文明Vs罗马文明

大汉帝国 第九十六章 中华文明Vs罗马文明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九十六章 中华文明Vs罗马文明

十六章中华文明Vs罗马文明

就在周阳惊讶之际,只见一个人随着张骞进来。

此人身材极高,很是壮硕,高鼻梁、蓝眼睛,一头黄发卷曲,与现代的欧州人真有几分近似。

就是脸色有些黧黑之色,与西方白种人的肤色不同,和黑碳般的非洲人相比,又大为不如。这种肤色,哦,与中东人差不同。

是埃及人?还是沙特人?周阳不由得猜测起来。

“马胡见过皇上”这人不开口则已话,竟然是满座皆惊。别看他的模样与汉人截然不同,可是,他的一口汉语还相当的不错,虽然咬字有些不太准。在古代,能有这水准,绝对是非常难得了。

要知道,在秦汉时期,西方与中国的交流才刚刚起步,语言还在摸索当中,能准确了解对方的语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马胡?整这名字?”李广快嘴,惊讶之情通过一张嘴表达出来了:“胡不胡,汉不汉的怪异怪异”

“卟哧”周阳他们听在耳里,把李广那摇头晃脑的神情看在眼里,再打量打量马胡,不由得笑了起来,李广这点评,简直是神来之笔。

然而,让人惊讶的是,马胡却是大拇指一竖,赞道:“这位大人说得对,我的名字就是胡不胡,汉不汉的”

“你……”一句话把李广给噎住了,想点评,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好了”汉武帝一挥手,笑着为周阳他们解释:“马胡的名字是有用意的。马字,是因为他长年行走在东西方之马,离不开马,就姓了马。胡字,用我们的话来说,他是化外之人,是胡人,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他的名姓。”

“皇上,好记性”马胡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

汉武帝四岁便能背诵数万言,要是连他的名姓来历都记不得,还叫汉武帝么?汉武帝接着为大家介绍道:“他原名叫尤利斯。他的祖先,曾经随着亚历山大东征,到过身毒的恒河。”

“啊”一片惊讶声响起,发自周阳,还有申公、董仲舒、主父偃等人之口。李广他们没有听说过亚历山大的事情,不知道此举的意义,波澜不惊。

亚历山大远征万里,马胡的祖辈能到达印度阿三的恒河流域,必然是身经百战的勇士了。同为军人,周阳当然深知这是何等的艰难。不说别的,光是命运之神一次又一次赐予的幸运就是人所难及了。

马胡身着汉朝的曲裾深衣,和与他的相貌有些不符,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偏偏他自豪的一挥袍袖,昂起了头颅,周阳看在眼里,仿佛看见大猩猩在捋皮毛似的,忍不住好笑。

“亚历山大当年东征后,并没有回到马其顿,而是到了他的新都巴比伦。”汉武帝接着介结马胡的家族历史:“他的先辈就在巴比伦定居下来。亚历山大死后,他的国家分裂成了四部分,相互之间征伐无度,他的先辈厌倦了战争,改行当起了行商,专门贩卖华夏的丝绸到罗马帝国,再从罗马帝国贩运他物到巴比伦。”

周阳恍然,怪不得这个大猩猩看起来象中东人,原来是混血儿,是西方的白种人和中东人胡搞的结果。

“皇上记得在下的家族历史,在下万分荣幸”马胡很是自豪,冲汉武帝躬身致谢。

“坐下吧”汉武帝冲马胡亲切的挥手,道:“今日把你请来,就是要让你给他们好好讲讲,巴比伦、罗马帝国的风土人情,都要越详尽越好”

“诺”马胡竟然学起了汉朝的礼节,称诺了,一撩曲裾,坐了下来。一双眼睛翻来翻去,在周阳他们身上溜来溜去,倍觉新鲜。

“朕给你引介一下。”汉武帝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物,知道马胡是好奇,指着周阳,道:“这位是周阳,朕的姐夫刚刚击破匈奴的将军”

“周大帅”马胡一脸的惊讶,眼珠差点掉在地上,大拇指竖得老高:“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大帅,方知大帅如此英俊不凡在下原本以为,大帅高大勇猛,跟这样将军似的,就是没想到,大帅是如此的俊逸。”他指着李广,以李广作标准了。

“你知道我?”周阳有些诧异。

“来到大汉,要是不知道大汉最能打的将军,马胡不就白来了?”马胡是个自来熟,走到周阳,打个躬:“大帅,可否容在下拥抱一下?”

对这种直爽性格,周阳还是很赞赏,站起身来,和马胡拥抱了一下。马胡激动不已,红光满面,仿佛得到祖宗八代修来的福份似的:“谢大帅谢大帅自从我家族不再作勇士,我这是第一次拥抱大帅这样的名将。”

“这位是李广,飞将军这位是程将军……”汉武帝为马胡引介,一个个都是名震天下的名将,这让马胡惊诧不已:“在下真是撞了大运,不,用你们的话来说,烧了高香,今日见到这么多的名将”

他真是个活宝,每引介一个,都要拥抱一番,还要赞扬一阵。

他的赞扬别有花样,诸如赞美李广,他就说“飞将军,你的美名跟你的胡须一样美妙”李广最自豪的,并不是他的射箭之技傲世千古,也不是他能征善战,而是他的一把胡须,听了这话,李广的嘴巴长到脖子上去了,不住在马胡肩头拍着。他太过用力,每拍一下,马胡就裂嘴角,直抽凉气。

引介完,马胡这才坐下来,为周阳他们讲解起罗马帝国的来历与历史。

“你们说的罗马帝国,不叫罗马帝国,原本是这么大,巴掌这么大一块地方。和大汉没法比,大汉一个郡都比罗马大。”马胡对罗马帝国还是比较了解起来有条有理。

“那么小?罗马帝国的名头这么响,难道名不符实?还是给西方吹嘘的?”周阳听在耳里,惊讶在心头,罗马帝国的名头非常响亮,那是西方人最引以自傲的国度。把马胡那认真样儿看在眼里,又不得不承认马胡说的是真话。在这一刻,周阳极其后悔,早知要来汉朝,怎么当年就不在历史上花些功夫呢?

罗马帝国之崛起,是在中国春秋之际。那时候,罗马是“王政时代”,就是有国王。在公元前510年驱逐了暴君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结束了王政时代,建立了罗马共和国,设立元老院、执政官、部族会议。这三个机构,相互牵制,是三权分立的雏形,当然,其中存在很多问题。

自此以后,罗马走上征服之路,先是征服意大利。在当时,罗马是罗马,意大利是意大利,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中罗马是最高尚的,罗马公民是高高在上的贵族,意大利人低一等。

光是征服意大利,罗马就花费了很长时间。征服意大利之后,罗马帝国的扩张更进一步,先用对西班牙、高卢、东方用兵。

当然,其征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几经波折,更有几次差点亡国,因为罗马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就是迦太基。

迦太基,相当于现在的突尼斯,这是个崇尚武力的国家,其政治体制与罗马有些近似,却又不象,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迦太基的天才不能得到最好的保护。正是因为这一弊端,拯救了罗马,要不然,罗马早就给著名的统帅,西方人引以自豪的天才,汉尼拔给灭了。

汉尼拔是罗马历史上遇到的最大威胁,在汉尼拔面前,罗马城形同虚设,汉尼拔若要灭亡罗马的话,有几次机会。可是,因为汉尼拔谨记他父亲给他的忠告,若是迦太基没有了敌人,他的末日就到了。汉尼拔为了自保,曾经率兵从罗马城下经过,而不入城。当时的罗马城,形同虚设,没有军兵防守,要进入罗马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汉尼拔在意大利呆了十六年,都没有进攻罗马,最多就是经过罢了,就是因为他要自保。事实也证明了他是对的,当汉尼拔在扎马战败之后,迦太基抛弃了他,弄得汉尼拔没有立足之地,只得去了一个给汉尼拔曾经打得大败的部落。这个部落不计前嫌,收留了汉尼拔,因为佩服他。

“罗马的第一个危机,来自迦太基。罗马征服了西班牙,可是,迦太基越过海峡,大举进入西班牙,把罗马的军队打败,罗马闻风丧胆,没人敢竞选执政官,就是没人敢统兵出战,整个罗马陷入一片恐慌之中。”马胡大声讲述罗马的第一个危机。

周阳听在耳里,罗马以尚武出名,怎么还有这种糗事?西方列强不是把罗马吹嘘得跟花儿一样么?

“罗马的危机是如何解除的?”汉武帝眉头一挑,大声问询起来。

这问题也是周阳要问的,不由得睁大了眼睛,凝神静听。

“西班牙的败讯传来,罗马的贵族颤颤兢兢,仿佛末日到来似的。”马胡接着讲解:“就在这时,有一个年仅二十四岁的年轻人竞选执政官,罗马元老院同意了,让他出征西班牙。”

“这个年轻人叫什么名字?”周阳眉头一轩,这肯定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他就是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马胡的声音突然转高,有些尖细:“这是一个英雄人物,他在西班牙把迦太基人赶了出去,打了一个大胜仗,拯救了罗马。后来,还在西西里招蓦军队,进攻迦太基本土,迫使迦太基召回在意大利的汉尼拔,两人在扎马大战一场。这一战,异常惨烈,打到最后,汉尼拔和西庇阿两人对阵,互掷长矛。经过血战,汉尼拔的军队不敌,西庇阿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从此以后,迦太基衰弱,不能再威胁到罗马。”

汉尼拔是这样战败的?打败他的将军是西庇阿?周阳第一次听到如此详细的罗马历史,很感兴趣。

对汉尼拔的大名,周阳不会陌生,就是不清楚他的具体事宜。

“自此以后,罗马人在提到西庇阿时,就会尊称他为征服非洲的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马胡一竖大拇指,赞扬一句:“这是个了不得的英雄”

“的确是个英雄,能力挽狂澜”汉武帝大是赞同,然后话锋一转,笑道:“可是,比起姐夫,还差得远呢。马胡,你可知,姐夫十六岁就统兵二十万,以弱敌强,以寡击众,打败匈奴五十万大军”

“大帅,你更英雄”马胡马上就竖起了大拇指,赞扬起来:“你比西庇阿早八年英雄。他二十四才统兵,你十六岁就建功立业了,见到大帅,是我的荣幸”

听着马胡那咬字不太准,有些生涩的赞扬,周阳感觉有些另类,笑笑而已。

“接着讲”汉武帝听得来精神了,催促起来。

“诺”马胡应一句,又往下讲:“西庇阿家族英雄辈出,打败汉尼拔这个西庇阿,是大西庇阿,还有一个小西庇阿,英雄了得,不久前灭了迦太基。”

“大西庇阿?小西庇阿?”周阳大是诧异,世上竟有这么巧合的事?

周亚夫听在耳里,喜在心头,一颗头颅昂了起来。罗马帝国有个西庇阿家族,英雄了得,难道他周氏就差了?周勃,周亚夫,周阳,三代将门,一个比一个了得,周阳能击破匈奴,最是了得。听着马胡的赞扬,仿佛就是在赞扬他周家,周亚夫恨不得引吭高歌。

西庇阿家族是罗马共和时期著名的军功家族,这个家族辈出名将,可以说是罗马共和时期的守护神。最有名的就是大西庇阿和小西庇阿两个了。大西庇阿在罗马最为危急的关头,拯救了罗马,他虽然打败了汉尼拔,却没能灭掉罗马的死敌迦太基。

这事由小西庇阿完成的。小西庇阿并不是大西庇阿的儿子,是大西庇阿长子的养子,他却能继承这个家族的传承,成为一代名将,也是个异数。

“小西庇阿能灭掉迦太基,建了大功,却不能与大帅相比。”马胡冲周阳竖大拇指,赞扬不已:“迦太基虽是罗马的死敌,两国为敌数百年,却是不大,迦太基城很小。小西庇阿为了灭迦太基,用了三年时间才完成。大帅击破匈奴,只用两个多月,所用的军队更是比匈奴少得太多。若是叫小西庇阿来做,他一定不能击破匈奴,他一定想不到那个筑城的法子。”

马胡这不是拍马屁,而是实情。迦太基城并不大,小西庇阿围困了三年方才灭掉。原因在哪里?原因在于,罗马的攻城科技跟不上。在当时,罗马文明没有形成,罗马的科技很落后,造不成攻城利器,是以小西庇花了三年时间,一直到迦太基弹尽粮绝,才给他拿下来。

“朕听马胡说,罗马的执政官任期只有一年,过了一年,就得重选。这是儿戏,一年时间,能做什么?”汉武帝接过话头,有些气愤:“改革军制,刷新吏治,三五年都算是短的了,一年不可能够用。”

“皇上圣明”马胡大拇指一竖,赞不绝口:“在罗马历史上,多次出现同样的事情,那些执政官在与敌国作战时,任期将到,为了不把战功留给后人,就匆匆与敌国讲和,哪怕是他们处于绝对优势。”

“这就是最大的问题”汉武帝的声音突然转高,尖细刺耳。

“是的,这是最大的问题,罗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象小西庇阿灭迦太基,到了快要重选执政官时,就废掉这一律法,等选期过了,再恢复。就这样,小西庇阿才能用三年时间灭掉迦太基。”马胡对汉武帝的判断大加赞成。

“朕说的不是这个问题。朕的意思是管存在这样大的问题,罗马不仅没有衰弱,反而越战越强,地域越来越宽广,那里地灵人杰,不容小视,朕不能容许罗马的存在”汉武帝的声音更加高亢,震人耳膜:“虽说眼下,罗马与大汉井水不犯河水,谁也保不准,以后会发生什么事?罗马地灵人杰,英才辈出,一旦为祸,后患无穷”

汉武帝右手紧握成拳,声威俱厉。

“对呀”周阳猛的给汉武帝的话提醒了。周阳的历史虽然不够好,却也知道一件事情,罗马创造出了罗马文明,西方在经过了中世纪黑暗之后,就是吸收了罗马文明,开始了“文艺复兴”,才有后来的西方列强,才有后来的坚船利炮,才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

要是没有罗马文明,就什么都没有,不会有文艺复兴,不会有西方列强,不会有鸦片战争,不会有八国联军,就连小鬼子都不会有“明治维新”,因为没有西方列强的模式,小鬼子想改变都没法改变。

周阳的历史不够好,不知道数千年的人类历史,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就两种文明,一个是中华文明,一个是罗马文明。

尽管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还有中国,号称四大文明古国,可是,真正对人类有巨大影响的文明古国,只有中国。

古埃及成了罗马的一部分,其文明让位于罗马文明。古巴比伦早就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这个古国不复存在。印度阿三倒是存在,却是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后来又给大英帝国殖民,印度文明又给西方文明**了。

唯有中华文明,一直屹立,一直影响东方。中国周边地区,日本、朝鲜、中亚、东南亚,哪一个地方离得开中国?离得开中华文明?

在西方,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其文明虽是遭到巨大的破坏,却也保存不少,促成了“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对世界的影响很大,欧美皆受益于此,若是没有罗马文明,还有欧美列强吗?还有如今的世界格局吗?

若是干掉罗马帝国,就不会有罗马文明,七大洲、四大洋,只有中华文明一枝独秀,这前景是何等的美妙?

b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