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帝国 > 第九十五章 罗马帝国

大汉帝国 第九十五章 罗马帝国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3 21:29:47

第九十五章 罗马帝国

十五章罗马帝国

“真暖和呀”周阳靠在软椅上,享受着冬日暖阳,格外舒畅。

“瞧你这样,这么冷,还要晒太阳”南宫公主、张灵儿、卫子三女陪在周阳身侧,细心照料。

望着三女美妙的身段儿,周阳只觉赏心悦目,要是能让她们就么这么陪着自己,那该多好。要是能让他进一步,不守那礼节,那就最好了。

这国丧真折磨人的,明明守着三个天仙般的美人,却是只能看,不能碰,还有没有天理?

“这也叫冷?等你受够了龙城的那鬼天气,就觉得长安的冬季是春天”周阳恋恋不舍的从三女身上移开目光,望着高悬在天空的暖阳,很是舒服。

长安的冬季虽然也很冷,可是,比起龙城的天气,那是小巫见大巫,可以忽略不计了。这次出征归来,周阳发现自己的耐寒能力有了一个质的突破,在长安根本不觉得冷了。

“你一口一个龙城,除了龙城,你还有别的事么?”南宫公主先是埋怨一句,而后便是弯下腰,温柔的为周阳整理鬓边的发丝:“龙城那么苦,你可累坏了”说着说着,妙目中就出现了泪水。夫君如此受苦,哪个做妻子的不心疼呢?

“不是我要说,而是我的脑子里还是鲜血喷溅,人头滚落,还需要段时间才能回复正常。”周阳左手环过,搂着伊人柔软的纤腰,感受着伊人**上传来的温暖,很是惬意。

这话没说错,这么大的仗,周阳费了多少心血,哪有那么容易忘掉的。到如今,只要周阳一闭上眼睛,龙城大战的情景就会浮现在脑海里。

“你莫要想那些了,好好躺一会儿”张灵儿温柔一笑,伸出纤纤玉指,给周阳捏起了肩头。

卫子夫也不甘落后,玉手按在周阳脑袋上,轻轻的揉捏起来。

感受着伊人的尖尖指端传来的温柔,周阳舒服的呻吟起来,闭上了眼睛。

“见过大帅”周阳正享受间,只听有人说话,睁开眼一瞧,是张骞,半撑起身子,懒洋洋的问道:“张骞,何事?”

“大帅,皇上要你进宫。”张骞比周阳小不了几岁,二人年岁相若,倒也不拘谨,笑着凑上来,在周阳肩轻捶一下,笑道:“大帅,你在府里真够悠闲的,三房娇妻相伴,就是神仙日子也不过如此嘛”

“张骞,你这话就不对了”周阳坐直身子,道:“等你上过战场,回到家里,就知道什么最可贵了。”

“何事最可贵?”张骞还没上过战场,于这些事不是那么了解。

“亲情”周阳站起身,很简洁的回答。冲南宫公主他们歉意一笑:“这才回来,又得进宫了。”

“你去吧”

“小心,别吹着了”南宫公主、张灵儿、卫子夫很是理解,叮嘱一番,把周阳送出府。

出了侯府,周阳问道:“张骞,皇上召我何事?”

“品茶”张骞的回答同样简洁。

“品茶?什么时间不能品茶?偏偏这时候”周阳嘀咕起来,他正舒服着呢,就给叫进宫了,还真是有些不舍。

“大帅,这品茶不光是品茶,还要商议军国之事呢。”张骞笑着开解周阳:“如此大事,大帅若是不到,这国事还能商议么?”

周阳停了下来,道:“照你这么说,我还真不想去了。还是呆在家里吧。军国之事,申公他们便够了。”

一场大战下来,周阳是身心俱疲,很想歇息,一听到军国之事,便有些伤脑筋,这是人之常情。

“大帅,西羌出事了”张骞打量一眼周阳,轻声而言。这是机密,若不是周阳身居高位,是没资格知道的。

“西羌出事了?出了什么事?”周阳有些懒散的神情一扫而空,眼睛猛的瞪大,精神头上来,仿佛一个斗士。

“进宫了,皇上自会告知大帅。”张骞微一沉吟,道:“详细的,我也不太清楚。”

如此大事,张骞虽是汉武帝的伴读,也不一定能知晓,周阳不再问,打马疾奔,直朝宫里赶去。

今天,汉武帝是在养心殿里等候周阳他们的到来。周阳赶到,只见李广、程不识、卫青、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秦衣,申公、周亚夫、主父偃、董仲舒、张辟、晁错、卫绾在座,济济一堂。

见礼之后,汉武帝要人送上茶水,端起茶水,道:“朕知道你们这些征战归来的将士,征尘未褪,身心未复,最是需要歇息。可是,国事不由人呐,朕不得不把你们叫来,商议下一步之事。如今,朕要商议的是三件事。”

“三件?”众人一阵惊讶,可不少了。

“姐夫,你是哪三件?”汉武帝盯着周阳,卖起了关子。

“皇上,臣想第一件是来年宣兵之事,还有对大漠的治理。”周阳微一沉吟,侃侃而言。

“没错,这是一件,还是很重要的一件”汉武帝点头,大是赞赏:“匈奴给击破了,大汉从此再无北顾之忧。可是,这种安宁能持续多久,就要看接下来的治理了。若是治理得好,千秋万代都是安宁的若是治理不好,变生肘腋,大漠再次陷入混乱也有可能”

这话很有道理,可说是金石之言开疆拓土,得其地要可以耕,得其民要可以战,只有这样,汉朝才能越战越强。若是得到大漠,而又不能治理,仅仅成了一种摆设,就是得不偿失,迟早有一天会丢掉,这在战国初期的魏国已经得到验证了。

“皇上圣明”众人齐声颂扬。

“你们要如何治理?”汉武帝放下茶盅,身子前倾,一副倾听之状。

“皇上,臣以为要治理大漠必须依靠匈奴。”申公率先发表意见,对此事,他是深思熟虑,说来头头是道:“匈奴虽是大汉的死敌,那是以前如今,仇也报了,耻也雪了,匈奴给击破了,他们愿降,便是大汉的臣民,应当一视同仁”

周阳他们这些在边关与匈奴厮杀的将士们,最是清楚匈奴做了多少坏事,有多可恨。可是,周阳现在再也无法恨匈奴了,因为龙城大战,屠戮了那么多的匈奴,周阳的心肠不是铁石,也不是心软的主,最后没有再杀匈奴的匈奴才活下来。

“申公此言极是”李广马上就附和,声音有些高:“不是末将自诩,在座这么多人,若说最恨匈奴,莫过于末将和程将军了。我们二人与匈奴打了一辈子,深知匈奴做的恶事坏事有多少,可是,经过龙城一战之后,末将再无杀匈奴之心了杀得太多了太多了”

“堆在龙城的尸体,太多,太多”程不识大是赞成这话:“依末将之见,龙城在千百年以后,都会是红的”

这话没说错,千年以后,龙城的草都是红色的死在那里的人,加上牛羊、骏马,其数量要以千万计究竟是两千万,还是三千万,谁也没有准确的数字,就是周阳这个统帅也不清楚,只知道很多。

“是呀匈奴虽然可恨,如今仇已报,耻已雪,镇守大漠还得靠匈奴”汉武帝点头赞同:“匈奴毕竟自小生长在大漠中,他们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让他们来镇守大漠,再好不过了。若是没有匈奴,而是靠大汉,会让大汉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

这话很有远见卓识

汉宣帝时期,匈奴顶不住了,决心投降汉朝。如何接待匈奴单于一事,汉朝大臣几乎是一边倒的认为,应当要单于称臣,要单于认输。而汉宣帝却主张厚遇单于,要视单于为兄弟。

汉宣帝力排众议,真的这样做了,让单于大是惊喜,对汉朝感恩戴德,不敢生有二心。这是汉宣帝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的一个重要原因。事实证明,南匈奴在镇守大漠这一点上,做得非常不错。

“你们可有异议?”汉武帝扫视群臣,大声问道。

“没有”众人异口同声的回答。自古以来,对付敌人不外两手,刚柔并济,恩威兼施。击破匈奴,威已立,是该用恩了。

“皇上,臣以为,除了这一点,还当在大漠上筑城”主父偃是一个优秀的战略家,具有远见卓识,马上就想到前面了:“尤其是是河套之地,更应该筑城大汉可以在河套之地蓄养战马,积蓄粮草,一旦大漠有变,大军可以快速出动,扑灭事端”

“好计较”众人齐声赞同。

“依我看,不仅要在大漠筑城,还要在合适的地点多筑几座。大漠太广,光靠一座城是不够用的”周阳补充一句。

“大帅所言极是极是”众人不敢有丝毫异议。

汉朝最大的依仗就是城池,若是没有城池,就不是汉朝了。在大漠上筑城,打造成汉军的基地,可以威慑大漠,匈奴自会俯首帖耳。

“大的策略已经定来了,至于来年宣示兵威之事,还有点时间,你们好好想想,在这里就不说了。你们刚刚征战归来,身心俱疲,要你们眼下说,那就是朕不体人情了”汉武帝的目光在周阳、李广、程不识他们身上掠过,虽然比起刚刚回来的时候好上许多,仍是没有复原,他们太需要歇息了。

“谢皇上体谅”周阳、李广他们眼下一提起军国之事,就是一阵头疼,对汉武帝此举,大是感激。

“姐夫,第二件呢?”汉武帝打量着周阳问道。

要不是得到张骞的告知,周阳不一定能回答上来:“便是西羌之事。”

“西羌?”李广、程不识、卫青他们不知道西羌出事了,大是惊讶:“西羌有何事?”

对这个问题,也正是周阳想知道的,打量着汉武帝没有说话。

汉武帝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站起身,恨恨的道:“西羌,是华夏的千年死敌虽说其为祸之烈远不如匈奴和东胡,可是,对华夏来说,是三大北患之一,朕决心要解决西羌,使之不再为祸边关”

“是呀”程不识不住点头:“三大北患已去其二,就留下西羌一个了,大汉是该解决西羌了东胡、匈奴,先后被大汉击破,若不趁此良机解决西羌,那就是对不住后世子孙”

对这话,没人敢说个不字,众人重重点头,大是赞赏。

“皇上,要解决西羌,恐怕不容易”周阳眉头一挑,沉吟着道:“西羌与匈奴不同,匈奴虽然强横,毕竟是在大漠中。大漠虽然宽广,却能摆下得大军,只要大汉打造出骑兵,便能在大漠之上纵横驰骋”

到这里,微一停顿,声调略高:“可西羌不一样,山高林密,容不下大军,军队再多,也是展不开。山高林密,这才是西羌最大的倚仗,若是能把西羌调出高山密林,大汉才好下举而全歼。”

“大帅,这想法是很好,可是,要做到,却很难”李广精通兵道之人,深知要把西羌调出高山密林有多难了。

这事,华夏不是没做过,是没有成功过包括秦始皇在内,都想那么干,却失败了,西羌就是躲在高山密林里不出来。

“是呀”程不识、卫青这些将领紧拧着眉头,思索起来。

“眼下就是机会”周阳的声调陡然转高:“西羌所窥侍者,不外两处,一处是河西走廊,另一处便是陇西之地陇西之地,是大汉所有,西羌就算想据为己有,也是不可能。那么,只有河西之地可资利用”

“哦”汉武帝大是惊讶,明亮的眼睛打量着周阳,问道:“姐夫,如何利用?”

“西羌欲得河西走廊,如同匈奴欲得中原,不得之必不甘心”周阳略一沉吟,眼中光芒四射:“眼下,匈奴新破,便是良机此时的西羌必是惧大汉兵威,不敢轻易出动,眼下要下手不是时机。可是,我们可以做这个饵。大汉不取河西走廊,放在那里,西羌一开始会惊疑,如此肥美之地,大汉为何不取呢?”

汉武帝接过话头,笑着往下说:“时间一长,西羌就会按耐不住,先一点点的占领,试探大汉的反应。大汉可以佯作不知,以壮其胆。再后来,容西羌占领得多了,大汉再调兵遣将,摆出一副要夺回河西走廊的架势,到那时,西羌必不甘心丢掉河西之地,就会起倾国之兵前来争夺,就是大汉下手的良机”

“妙妙妙”一片称赞之声响起。

猫枕着咸鱼睡觉,那是一种折磨。尽管西羌知道他们抢占河西之地,必然引起汉朝的不满,可是,他能忍住么?

这绝对是一条妙计唯一需要付出的,便是时间

到时间,汉朝有的是时间,一千年都等了,还在乎这点时间?如今的汉朝,没有匈奴这个最大的敌人,等他十年八年,二十年也不在乎。

“姐夫,你盘算得真好不愧是周大帅”汉武帝在周阳肩头拍拍,笑呵呵的,道:“可是,不必那么麻烦西羌已经出山了”

“西羌出山了?”这可是一条惊人的消息,周阳、李广、程不识他们闻之动容,不由得站起身来了。

西羌出山,在历史上并非没有过,每次西羌出山,必然会发生大战。西羌一旦打败了,就会缩回去。不管怎么说,这绝是天赐良机。

“姐夫,有一位奇士叫东方朔,早已为大汉谋划多时了”汉武帝笑嘻嘻的,特别开心。若是把西羌解决了,三大北患就全部不复存在,那是何等的让人欢喜?

“东方朔?原来他在那里”周阳恍然大悟,怪不得汉武帝一朝,那么多的名臣都出现了,就差他一个了,原来他去谋划大事了。

“姐夫,你看”汉武帝把一块绢帛递给周阳:“这是东方朔亲手写就,如今的西羌正做着清秋大梦,准备在河西过年呢美吧,先让他们美着吧”

周阳一双眼睛鼓得老大,把情报浏览一番,大是赞赏:“这个东方朔,真是了得深谋远虑深谋远虑”

转念一想,历史上的东方朔给汉武帝当作徘优,并不重用他,只是听他讲笑话罢了,是不是一大失误呢?

这又是周阳来到汉朝的“蝴蝶效应”。

众人把情报传看,大声赞扬,对东方朔是推崇备至。

最欢喜的莫过于张辟了,他的传人,他的得意弟子,一出手便是不凡,称得上一鸣惊人了。

“皇上,此战我们应当迎头痛击”李广兴奋不已,搓着手掌,他原本想要解甲归田了,没想到,大战又来了,这兴奋起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皇上,末将愿效命河西走廊”程不识更进一步,都来请战了。

一众武将,个个兴奋不已,精神抖擞,那种疲惫一扫而光。

汉武帝看在眼里,大是欢喜:“有你们这些猛将,朕何忧?西羌何虑?至于用兵事宜,还有些时间,我们不急,容你们歇好乏再来商议。你们也可以在歇乏的时间里,好好想想。”

“哎”对西羌用兵,至少要等到来年春暖花开去了,还有几个月时间,可是,等待真折磨人呐。

“姐夫,第三件呢?”汉武帝盯着周阳,问道。

“这个,恕臣想不到。”周阳思来索去,值得汉武帝把他们召集在一起商议的大事,已经不多了。匈奴一破,汉朝的事情就少了许多。

“姐夫,你想不到了吧?”汉武帝大是兴奋,周阳才智不错,连他这个周大帅都想不到,着实有些让人小兴奋:“这件事,没人想得到这才是朕今日把你们全部召集起来的原委,你们一边品茶,一边听人给你们讲异域风情”

“风域风情?”众人发出一片讶异声。

“皇上,哪个异域呀?”李广嘴快,代表众人问。

“罗马帝国”汉武帝一脸的笑容,右手一握拳,大是振奋:“朕找了好多时间,终于找到熟知罗马帝国的人了叫他进来”

“罗马帝国?”周阳猝不及防之下,吓了一大跳,差点跳了起来。

不是周阳的胆子小,而是来得太突然。可以这样座之人,除了周阳,谁还能知晓罗马帝国这个名字呢?(按:罗马帝国在秦汉之际叫大秦,本书按通用称呼处理。

b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