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690章 方援陈唇亡齿寒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690章 方援陈唇亡齿寒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4 23:58:27

第690章 方援陈唇亡齿寒

清国山东巡抚方大猷非常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

在接到陈锦的支援请求后,方大猷第一时间便委派了清国绿旗营青州总兵官张汝行,率领标下中营游击周斯官、左营副将王伯时、右营副将崔可显和内丁营都司侯天福四将,共计兵丁800人前来潍县进行支援。

为何堂堂的清国山东巡抚的帐下机动兵力,只有区区八百人马?

原来,清国山东方面,自从平定赵应元的青州事变以后,认为已经基本上把主要的反叛势力给清除干净,便把清军在山东地界的主力人马栋鄂.和讬与李率泰两部,调往河南战场参战。

只是后来于七、于六兄弟改旗易帜,清军的明面上的实力就下降了一大半。

加上整个山东的清军兵力本就不多,却要应对山东各地数十股大大小小的起义队伍,原本就兵力薄弱的队伍,更被拆的七零八落。

比如张汝行,原本为大明通州总兵,后来大顺进入北京城,张汝行识时务者为俊杰,投靠了大顺朝。

只是这样的“俊杰”时光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很快大顺退出,清军入关,张汝行无奈之下,跟着当时北京城内大多数官僚一样,选择了跪迎多尔衮,成为了一名“准奴才”。

多尔衮对于这种没有脊梁骨的文武官员实际上并不看好,只是为了在朝野士大夫之中,博得一个好名声,不得不对这些人和颜悦色。

张汝行因为部下还保留有近两千士兵,具备一定的实力,因此受到了多尔衮的青睐,等到清军兵临山东,张汝行便随着清廷任命的山东巡抚方大猷一同上任。

为了保证张汝行的忠诚度,家眷被扣肯定是例行操作,更为关键的是,多尔衮还为张汝行补充了一千多士兵,其中自然安插了不少监视人员。

即使遭到如此对待,张汝行也不敢表现有丝毫的不满,反而一直都是兢兢业业地为清廷,在山东战场四方征战,取得了一系列的战功。

方大猷对于张汝行很认可,将陆续投降的山东地方官兵,全部拨付到张汝行的麾下,使得张汝行所部的人马一度超过一万人。

只是好景不长,自从多尔衮下发了“剃发令”,加上肆无忌惮的“圈地”“蓄奴”等行为,很多山东百姓的内心就充满了严重的不满情绪。

正好赶上浮山伯的北上,加上浮山伯收复东江和登莱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本来就对满清的民族压迫政策严重不满的各地血性汉子,受到了胜利的鼓舞,纷纷揭竿而起,越来越多的地方发生了反清大起义。

与原本的历史相比,此时的起义规模更大且更广。

此起彼伏的义军,让清政府各处的兵力上捉襟见肘,方大猷只得将随行部将张汝行的所部人马,分为数十批次,从中抽调人马,赶赴各处作战,使得张汝行本部的人马急速萎缩减少,以至于到最后只有八百人。

张汝行接到方大猷的命令后,不敢怠慢,立刻率领手下剩余的四位将领,从青州府城向东出发,一日便赶到昌乐县城,暂时驻扎下来,让内丁营都司侯天福,带领侦查人员,探查明军的详细情报。

而明军方面的探查人员,也早已经将张汝行的出兵情况,报告到了张鹿安的跟前,张鹿安此时正在跟于七和张舆,讲述唇亡齿寒的道理:

“鲁西虽然距离我方较远,但是无论是寿张的丁维岳、冠县的裴守政,还是嘉祥的宫文彩等等,他们都为我们牵制了的大量清军的有生力量,可以给予我们重大的臂助。

所以无论是让他们投诚我们,还是让他们在鲁西自行发展,我们都会进行支持和帮助。

他们能来,我们欢迎。

他们不来,我们也要帮助。

因为大家都是在抗清,目的是一样的。”

“好,属下这就派人去跟老丁联系,他是坚决的抵抗分子,应该自己知道轻重的。”

张舆率先说道。

“好,我也给裴守政和宫文彩去信,希望他们能够有所回复吧。”

于七说道。

“报告!前方军情。”

许不惑来报。

张鹿安打开军情文书看了一遍,张舆和于七连忙询问怎么回事,张鹿安手里扬着信件,口中笑着说道:

“咱们又来客了,这次必须要再次好好招待一番。”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