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545章 松山城陷落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545章 松山城陷落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545章 松山城陷落

很多人说洪承畴一开始还是宁死不屈的,只能说那是被历史所美化了。

实际上的洪承畴在这次突围作战中的表现,就充分展示了他的贪生怕死。

王廷臣率领的七千名忠勇的明军将士,最后还是没能进入松山城,丘民仰坚持要亲自率兵掩护,至少也要保障王廷臣本人进入松山城,但是被洪承畴所制止。

洪承畴的理由就是一旦放王廷臣进入,很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导致更多的明军要求进入松山城,万一堵塞了城门,后面的清军肯定会一拥而上,到时候松山城肯定会有提前陷落的风险。

丘民仰非常不客气地回复道:

“如果失去了王总兵和他率领的七千名生力军的护佑,我等又能坚持多久?”

“人少了,那至少城内的马肉还够我们剩下的几千人吃个几天。”

洪承畴的说法,刻薄且无情。

王廷臣亲眼看到城门不愿意打开,顿时仰天长啸,然后步行带着自己的亲兵亲将,返身杀入清军丛中,不久力竭战死。

王廷臣的部下七千人,少部分选择跟随主将光荣战死,大部分将士对于松山城内的同胞非常失望,直接选择了投降清军。

清军继而将战壕往前推进到松山城下百步内,并且开始搭设大量的火炮阵地,准备发动最后的攻击。

松山城内的明军,对于自己的主帅,为了自身的安危,不顾出城死战的战友的做法,感到了极度的失望。

对于总督洪承畴来说,自然有人通过各种途径把军中的想法报告给他,这次突围很明显彻底失败了,为了推卸责任,洪承畴一面强调自己不放出击的明军进城,是为了更好的保住松山城。一面寻找替罪羊。

而率先带队返回的松山副将夏承德无疑是最好的替罪羊。

洪承畴派人招来夏承德,当着松山城内的文武官员的面,要斩了夏承德,以惩罚他失陷大将王廷臣之罪。

夏承德自然是不服,连忙申辩。

周边文武连忙替夏承德求情,表示城内缺兵少将,不能再斩杀大将了。

“哼,看在众位大人为你求情的份上,本督就先饶了你的性命。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来人,给我拉下去重打五十大板。”

洪承畴下令道,然后用眼神示意丘民仰,丘民仰会意,走出去安排施刑人员轻点打,但是仍然使得夏承德在众多文武官员面前被扒下了裤子,这令夏承德深以为耻。

丘民仰在旁边安慰夏承德:

“洪大人也是没办法,夏将军你多担待点。洪大人已经刻意嘱咐我,让手下轻点打,否则真的五十大板下去,你哪里还能有机会活命哦。”

尽管丘民仰说的是苦口婆心,但是夏承德并不领情,只是口中说道:

“多谢丘大人帮忙说清,这份恩情,夏某记下了,容后再报。”

丘民仰这才摇摇头离开了夏承德的住处。

谁知道丘民仰前脚刚走,夏承德后脚就派了自己的亲信,趁着黑夜,越过自己儿子夏舒防守的一段城墙,然后直接向清军投降。

清军的伏路军很快把夏承德的亲信给抓获,送到多尔衮的面前,多尔衮却表示有所怀疑,要求夏承德先送人质再说。

夏承德此时已经一门心思想要投降,干脆狠下心来,让自己的儿子夏舒前往清军阵营中充当人质,他自己则是挣扎起来,代替夏舒的位置,以夏舒的名义防卫一段松山城墙和南门。

此时的松山城内,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人心混乱当中,所以夏承德的计划才能够顺利得逞。

多尔衮看到夏舒后,立刻就想到了一个更好的主意,为了减小部下的伤亡,命令麾下将领伊尔德带领三百名精锐,悄悄地运动到夏承德所防守的城墙下,要求夏承德先把总督洪承畴和巡抚丘民仰给控制起来,再带着清兵进城杀死城内的主要将领。

夏承德满口同意,先是打开城门,放清军进城,然后带着伊尔德直接来到了洪承畴和巡抚丘民仰的住处,首先把两位大员给控制了起来。

洪承畴被控制后一声不发,只是瑟瑟发抖不已;

丘民仰则是指着夏承德高声大骂不已。

夏承德没有说话,直接带领伊尔德来到了曹变蛟的住处,夏承德惧怕曹变蛟,下令部下在外围放火,想要直接烧死曹变蛟。

曹变蛟的护卫们,拼死把曹变蛟从房内拉了出来,曹变蛟走出院门,看到夏承德与清军在一起,顿时大怒。

挥舞着宝剑就冲向了敌群当中,在摇曳的火把光线下,曹变蛟和他的护卫们,最后斩杀了至少300名夏承德的部下和清军士兵,连清军大将伊尔德也是受伤,令他心有余悸。

只是毕竟众寡悬殊太大,曹变蛟和他的护卫最后力竭,还是被夏承德组织部下,抛撒渔网和绳索,将曹变蛟和他的少量亲将俘获。

松山城内残余的明军与入城的清军战斗了一整夜,至二月二十八日午时,松山城内的战斗才基本停止。

松山城宣告彻底陷落。

多尔衮连忙给皇太极去信,请示对于俘虏的人员如何处置的问题。

皇太极的处置意见是派人把洪承畴给押到锦州城下,让祖大寿看到,然后再把人给拉到盛京城。

至于丘民仰和曹变蛟等其他人,皇太极的意思是肯投降者留下任用,不肯投降者直接杀了。

多尔衮按照皇太极的意思,派松山副将夏承德前往劝降,丘民仰大骂夏承德背国负恩。

夏承德大笑道:

“丘大人的恩典,承德不敢忘却,我说过一定会报恩的,所以待会行刑的时候,我会跟主子申请,由我来亲自把你的人头给砍下来。你放心,我会很快,绝对不会让你难受。就当做是我对你的报恩吧。”

夏承德说完,不顾狂骂不止的丘民仰,直接离开了监牢。

对于曹变蛟,夏承德连劝都没劝,就直接去禀报多尔衮道:

丘民仰和曹变蛟不愿意投降。

多尔衮听说后,也不再废话,直接下令把至死骂不绝口的丘民仰和曹变蛟等人全部斩杀于松山城头。

城内被俘虏的曹变蛟的部下,有人在瓮城里看到正在被行刑的曹变蛟,顿时大哭不已,哀声动天。

多尔衮觉得这些人都是人心向明,于是下令部下将城内被俘虏的明军将士,除了夏承德、夏舒以及他们的部下和相应的家眷以外,其余六千余将士和松山城原本的百姓四千余人,全部驱赶到锦州城内,集中坑杀。

在多尔衮看来,这是杀鸡儆猴给祖大寿看的,至于这上万的人命,根本不值一提。

清军的残暴很快取得了很大的震慑效果。

继锦州东协副总兵吴巴什投降清军以后,看过清军残忍地活埋六千明军将士,祖大寿麾下的蒙古族将领那木齐扛不住了,率领部下蒙古族士兵打开了锦州内城东门,向城外围城的济尔哈朗投降。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蒙古族将领都像那木齐那样无耻,已故明军总兵满桂的堂兄弟,桑昂儿介此时也在锦州城中,他就果断率领麾下的蒙古族精锐,杀散那木齐的尾部士兵,然后重新从清军前锋的手中夺回了锦州东门,避免锦州城提前陷落。

只是桑昂儿介的努力,却并没有打动祖大寿。

注:吴梅村在《松山哀》诗中写道:“拔剑倚柱悲无端,为君慷慨歌松山。卢龙蜿蜒东走欲入海,屹然支柱当雄关。连城列障去不息,兹山突兀烟峰攒。中有垒石之军盘,白骨撑距凌漓岏。十三万兵同日死,浑河流血增奔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