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白衣天子 > 第544章 松山的突围

明末之白衣天子 第544章 松山的突围

作者:白石源中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06 21:12:43

第544章 松山的突围

松山战场之所以重新打的热火朝天,完全是因为清军开始发动了决死的进攻。

很多时候进攻方,面对的各方面压力,比防守方大多了。

此时的清国国内也是危机四伏,持续性的干旱也波及了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使得两地的粮食产量都是大减。

连续的打仗又非常消耗大量的粮食,之前从明国抢夺的粮食已经完全被消耗完毕了。

原本指望晋商能够多补充一些粮食,可是大明境内也是哀嚎声一片,哪怕晋商们已经把粮价炒到了十倍以上,依然是买不到足够的粮食。

这么一来,辽东和朝鲜也发生了大量的饥荒,在整个崇德六年到七年之间,至少活活饿死了数十万人。这对清国的经济生产活动产生了极大的损坏。

皇太极采取的办法,一方面是极力剥削境内的底层汉人,一方面就是极力压榨附属国朝鲜,朝鲜不得不在人民普遍饿着肚子的情况下,把粮食节省下来送给清国,用于发动战争。

不光是粮食问题,朝鲜还负责向清国提供火药和铳弹等物资,而这些东西朝鲜也是缺乏的,而大明方面又对朝鲜进行了经济和军事物资的封锁。

为了满足清国的要求,朝鲜国内只能花费巨大的代价,从隔海相望的日本走私这些军用物资。

这就造成了朝鲜国内的怨声载道,被清国驻朝鲜大臣劳萨给反馈给皇太极,皇太极一开始还没有特别重视,直到朝鲜国大臣林庆业率领所部人马选择叛逃,投靠了大明水师总兵黄蜚,被大明朝廷封为副总兵,暂时在黄蜚手下做事。

要知道林庆业可是皇太极极力争取的对象,他的叛逃对于清国来说影响还是很大的,根据朝鲜大臣反馈,林庆业逃走后,他的家属被劳萨要求朝鲜官府逮住,进行严惩。

只是他的妻妾全部选择自杀,这更加赢得了朝鲜老百姓的普遍同情。

林庆业这种尊周崇明的主张,更是赢得了朝鲜上下文武官员的普遍赞誉,使得林庆业的声望大好。

朝鲜的国内开始出现一系列不稳定的现象,这对于一直把朝鲜当做物资供应地的清国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加上清国境内,遥远的北山一带的野人女真开始重新叛变,再加上内部饿死了太多人,国内也是不稳固。

就在此时,皇太极最爱的妃子东宫大福晋宸妃海兰珠病逝,更加重了皇太极的心病,皇太极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担心万一自己嗝屁了,松锦战场会出现巨大的变故。

所以皇太极就对前线的清军,下达了最严厉的攻城军令,并给前线再次运送了至少八万名强壮的阿哈包衣,用这些免费的汉人奴隶,来进行攻城,如果战死了,反而节省了粮食。

即使他们不死,也会在即将到来的春荒中饿死。

对于这些阿哈包衣,皇太极是没有任何怜惜的,反正八旗每家都得出人,人死光了,大不了回头从明国再抢就是。

与派遣重兵相辅相成的是,皇太极还将自己国内几乎所有的红衣大炮,全部运往松锦战场,命令马光远和石廷柱分别率领,集结了至少两百多门重炮的清军乌真超哈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崇祯十五年、崇德七年一月底

马光远所部的乌真超哈重炮营,将无数的炮弹射入到松山城,并且成功引燃了松山城城内的粮仓,明军虽然极力进行扑救,但是一日后,绝大部分粮食还是被焚毁。

至此明军陷入了极大的缺粮恐慌当中,原先因为有水师援兵送粮而增长起来的士气顿时又下沉起来。

而且清军为了防范有新的明军援兵进来,在海岸线增加了重炮部队和巡逻人马,加上海岸线被冻得实实的,一片冰面上,如果有人前来进攻,很快就会被清军的了望哨发现,清军的别动队就可以快速做出应对反应。

而且清军还额外布置了阿济格率领一万人马,专门防备海上而来的明军援兵。

到了二月份,松山城内的粮食告罄,城内的野草和战马也很快被吃完,明军统帅洪承畴和辽东巡抚丘民仰商量后,觉得不能白白饿死,必须得再次组织将士突围了。

关于突围的方向问题,经过反复的测试,四周都是清军总兵,全无把握,但是曹变蛟建议可以考虑,全军撤向海边,他跟水师的副总兵马登洪有约,等到化冰的时候,水师那边就会再度组织力量,前来支援。

带着这个一丝希望,洪承畴决定全军向东南方向的海边转移,必须先选一个打前站的大将。

由于曹变蛟伤势未愈合,最后决定由总兵官王廷臣挂帅,率领松山副将夏承德和刚从游击提拔为参将的秦鼎,率领城内一万两千名精锐向东南方向进攻,试图打开海上的撤退通道。

只是此时的清军对于松山城内的一举一动,都是非常警惕,当清军竖起来的高塔上的观察手,发现了松山城内的明军出现明显的调动后,清军的前线统帅多尔衮,立刻就要求各部清军注意严防死守。

多尔衮为了以防万一,还在自己的身边预留了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和沈志祥四部机动人马,以备可能出现的明军突围。

可以说多尔衮的预感很准,当日晚上,明军便在王廷臣的带领下,率兵往东冲击,明军将士非常骁勇,而且都是舍生忘死地向前冲击,很快攻破了清军的第一道战壕。

但是清军机动部队沈志祥部,很快围了上来,与王廷臣所部进行缠斗。王廷臣急忙命令参将秦鼎带兵三千前往迎战。

王廷臣继续率兵往前冲击,但是孔有德很快犹如疯狗一般又咬了上来。

明清双方的大军激战了一整夜,到翌日清晨,明军已经阵亡了至少四千人马。

王廷臣满面愁容地站在一处掩体的后面,盯着前面不远处还在拼命厮杀的大明将士,突然有传令兵来报:

参将秦鼎已经阵亡,副将夏承德战败,已经逃回松山城。

王廷臣顿时大惊,急忙命令亲将组织将士们进行突围,但是后面的清军精锐,紧紧地跟了上来。

身在松山城的总督洪承畴,一开始还放了战败的夏承德进入松山城,随即一部分清兵尾随夏承德所部接近了松山城,丘民仰急忙组织城头留守人员施放火铳,才把少量的清军击退,没有使松山城提前陷落。

洪承畴立刻下令关闭城门,但是城外还有王廷臣以及他带回来的近七千名忠勇的明军将士,还没有来得及进城。

王廷臣派人扣门希望叫开城门,但是洪承畴坚持不允许。

至此松山城的明军,最后一次大规模突围作战宣告失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