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璀璨时代 > 第668章 精神领袖的感觉

华娱璀璨时代 第668章 精神领袖的感觉

作者:执笔新梦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08:33

第668章 精神领袖的感觉

集团架构清晰了,在场每个人又都会获得股权,那么公司的很多问题就是跟他们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

譬如,从业问题。

现如今影视公司有三种剧组,电影、电视和综艺。

集团化后这三大板块独立,陈恺歌、唐记里、宁皓、文木野这些人及名下剧组团队肯定加入或挂靠在璀璨时代影业。

张继忠、余敏、赵剑、孔生、黎鳕、郑小龙等人及剧组,肯定加入或挂靠在璀璨时代世纪文化。

搞综艺的那批人,也肯定加入或挂靠在璀璨时代星空文化。

公司和特效公司好办,编剧和技术人员分别对应加入就行了。

特效公司专业性极强,非技术专业的人不可能加入,公司也不会瞎分配,让一群不懂技术的去搞特效。

那其余人怎么选择或分配?

这是个大问题。

这个问题的根源,说多了还是核心利益问题。

搞电视的璀璨时代世纪文化,是最多人想加入的,璀璨时代的电视业务最赚钱,通过这几年的时间也打响了品牌影响力,加入这家主营电视的公司看起来是最舒服的。

搞综艺的璀璨时代星空文化也还行,有自己的综艺园区,能够形成制作闭环,《我是演员》第一季也有很好的开局,可谓前途可期,加入这家公司也看得到未来。

但璀璨时代创意和璀璨时代影业……

前者搞编剧,利益从哪里来?

后者搞电影,公司目前在电影方面就一部小成本《疯狂的石头》,系列作品《疯狂的赛车》即将上映但也是小成本,大投资的《兵临城下》还没看到成绩。

也就是说,加入电视和综艺公司,所得股权是立马就有很高价值的。

加入公司和影业公司,价值是暂时看不到的,或者说是很低的。

或许,在璀璨时代集体助力下,影业公司发展起来不难,那也要等一两年乃至更久,那其中的股权也要在一两年后才能发挥价值。

而公司,基于编剧行业的不景气情况,让他们看不到这家公司的具体价值在哪里。

一连几天的时间,除了对各公司工种划分、薪资待遇、部门规划等问题集中进行了商讨外,针对人员分配问题更是讨论的如火如荼。

“跟马克龙的电影合作,产生的全球票房利润,划入璀璨时代影业。”

这天上午,行政前台把茶倒好退去,楚轩就发言解决管理层最关心的问题。

群策群力是有效的,在一群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人为期几天的商讨中,集团架构内部的组织细节问题和些许漏洞问题得以发现、解决。

这几天他和刘艺妃、刘小丽、花姐、韩三坪等人在会议结束后,每天晚上和总公司管理层都在补全架构体系,补齐和制定出最齐全且细致的集团化章程。

而对面管理层纠结的问题,他们也有讨论。

基于已经有收获的电视和综艺,从影视公司脱离出去后按部就班发展就好,这是看得到美好未来的。

但公司在电影方面还没打开局面,确如管理层们这几天所忧心的,加入电影公司其中股权的价值不高。

即便电影方面打开局面,国内的票房市场也就那样。

拍一部商业片成本本就很高,票房到顶了也就四五亿,近几年内不可能再多了,这是预估得到的。

那么一部电影创造的利益,被层层分成后,最后分到股权受益者们手上的红利肯定不多,跟电视和综艺完全没法比。

他们讨论过后,就决定将马克龙那边的收益,并入影业公司,靠全球票房来抬高影业公司的股权价值。

马克龙是跟璀璨时代总公司有战略合作,到时候总公司单方面跟影业公司签署一份红利转让合同就好。

“我就说吧,老总们肯定会这么解决。”

“公司和马克龙在电影上的合作,璀璨时代影业也是发展电影业务,那么两者间互通才是合理的。”

“虽然全球票房什么的还没成绩,但这样至少有盼头,不仅是我们,影业公司的职员也有奔头,不然各个都去羡慕搞电视和综艺的,这就很难带动他们搞电影的热情。”

楚轩代表发言做下的决定,算是安抚了在场一些人的心。

在国内的票房市场还没打开局面之际,全球票房的诱惑还是很大的。

即便公司在全球票房上也没实际成果,但有已经打通豪来坞的渠道,影业公司的未来蓝图是可期的。

这样一来,加入电视和综艺公司能让股权立马有价值,那么加入影业公司就相当于赌一个大展宏图的未来。

至少现在,让原本不想加入影业公司的人,因这份决定提起了加入的兴趣。

“关于璀璨时代创意这家公司,我想我有必要深入谈一谈,也顺便说一说集团化后整个集体的业务闭环关系。”

听到楚轩这么一说,在场众人静了下来。

“集团化后,资源分配很清楚,各公司业务领域很清晰,搞综艺的搞综艺,搞电影的搞电影,搞电视的搞电视,经营艺人的经营艺人,发展院线的发展院线,可以互相合作但又互不干扰。”

众人点了点头,集团化是资源整合后的再分配过程,是总公司维持基本盘让子公司全面发展的统筹规划,不管是资源利用还是有效管理都会提高一个维度。

“其中,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通通都需要剧本。”

“在影视行业中,很多人认为编剧不重要,在这里我们不谈这个问题,但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一点,没有剧本那还拍个鬼的电影和电视。”

大家微微颔首,编剧地位不高是实情,但电影和电视缺不了编剧创作的剧本也是实情。

从公司决定单独为编剧开公司就看得出,公司对编剧这个职业很看重。

而看楚轩现在着重说编剧的事,难道成立公司还有更深层次的谋划?

“璀璨时代创意,意在打造一个编剧的创作殿堂,从事于编剧工业这份事业的研究外,还需要有一个核心生产力。”

“前几天也说了,总公司这些年收购的海内外小说影视版权资源,全部给公司当库存。”

“库存是什么?放在仓库里的东西,可仅仅只是放在仓库里的话那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公司要把这份价值体现出来,就要把它们改编成剧本然后影视化。”

“而在以往,通常都是某导演某制片看中哪个作品,然后才让编剧去改编。”

“但现在于璀璨时代内部,我要改变一下这样的情况。”

“不管导演和制片看不看中小说作品,公司的编剧也要去改编,将小说库存转变为剧本库存,这就是公司的核心生产力。”

“这……”全场一片哗然,尽皆不可思议。

不管导演和制片看不看中,编剧也要去改编作品?

小说库存几百上千,不管有没有价值全都改编成剧本?

这是什么操作?

万一改编的作品是垃圾呢?

万一改编的作品不符合市场呢?

不能影视化的作品改编出来又有什么用?

或是改编出来的作品没什么商业价值这又有什么意义?

他们从来没听过,全国……不,全球范围内,哪家公司不管价值与否,任由编剧去改编任何作品为剧本的操作。

楚轩的做法打破了他们的认知,这到底是为了哪般?

“楚总的这个决定,我刚开始听的时候也很惊讶。”韩三坪看向众人,道:“这算是开创了一个先河。”

大家连连点头,这确实是开创先河了,反正他们从没听过这种事。

韩三坪又道:“从国内外的工业本质来看,国外的影视工业化,讲究的是机器效率,用机器取代人来提高产能。”

“我们国家注重人文,这是我们的国情需求。”

“那么,基于这样的国情,如何培养编剧?如何培养出符合璀璨时代影视工业化的编剧?”

韩三坪竖起一根手指:“一句话,赋予他们价值。”

在场的人陷入思索,赋予他们价值,体现人文社会,然后呢?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编剧行业里头,有活了就有工作了,那些没活的编剧一年半载都吃不上饭。”

“一旦有活开始工作,思维还停留在一年半载前,这样的情况编剧怎么进步?怎么跟上时代?更遑论搞编剧工业化这种要紧跟时代脚步的事情。”

“公司成立后肯定要招聘编剧,而楚总的这个决定则解决了这个问题,不管导演和制片人需不需要,公司成立的编剧小组都要拿作品练手。”

“只有编剧时刻保持创作思维,公司时刻保持创作氛围,这才能创造出最具鲜活的时代文化。”

璀璨时代四大编剧,刘义、杨东旭、叶君侧、宫格尔都在场。

楚轩这几天私底下跟他们谈论这件事的时候,他们惊讶的同时也有说不出的感动。

或许楚轩只是为了更好的开展编剧工业化事业,才着重考虑编剧们的实际感受和发展情况。

可对于他们这些编剧出身的人来说,这样的决定是温暖人心的,是能扭转全国编剧的向心力的,是能把璀璨时代创意这家公司打造成全国编剧圣地的。

“那如果改编出的剧本没用,那岂不是造成了资源浪费?”有人提出异议。

楚轩看了看这人,道:“有一句话叫做时刻准备着,就像考生在高考前总是会去做大量的习题,不能因为不确定有没有用就不去做,考生要时刻保持做题思维,优秀的编剧也要时刻保持创作思维。”

“至于价值,这就看你从哪个角度来看。”

“从剧本的商业价值来看,如果剧本没用,那确实浪费了资源。”

“而从人文价值来看,无论编剧小组创作的剧本有没有用,公司都会给他们薪资待遇、绩效奖金和相应福利,保证了他们的付出必有收获。”

“于公司而言,剧本有没有用另说,但付出的资源和金钱,收获了一批又一批创造力极强的编剧,从而打造出一个又一个优质的剧本来填充公司剧本库存。”

楚轩停下来喝茶,众人也听明白了。

楚轩对待编剧,价值考量从商业利益角度下沉到人文利益关怀,不管公司编剧能否创造出商业价值,这样的决定总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编剧人才。

这些真正优秀的编剧人才,才能更好的打造符合国情的编剧工业化事业。

但在这一份事业上,公司注定要耗费不少资源和财力。

楚轩敢于开创先河的这么做,在场很多人也佩服他的这份魄力和创新思维。

“还有。”楚轩放下茶杯,道:“你们只看到了剧本无用下的资源浪费,但没看到小说库存剧本化的产能连锁反应。”

大家微微挑眉,小说库存剧本化的产能连锁反应?

“拍电影要剧本吧?”

“拍电视要剧本吧?”

“剧本统筹要大量时间吧?”

大伙儿齐齐一怔,一缕激动的神色不由溢出,恍然间明白了楚轩这个决定带来的天大好处。

“小说库存剧本化,那各位老师以后要拍作品,直接去公司找剧本就行了,至于剧本改编自哪个小说压根就不用管。”

“剧本、拍摄剧本、分镜头剧本,明明白白摆在你们眼前,你们挑中了只需要跟相应编剧小组沟通改良即可。”

“等公司的剧本库存达到一定程度,以后的电视和电影制作就会免去繁琐的剧本统筹过程。”

“届时,璀璨时代世纪文化,璀璨时代影业的产能效率会大大提高。”

“啪”的一下,有人很富激情的拍了一下大腿,光顾着商业价值去了,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

一部电视剧,剧本统筹半年,试镜演员加拍摄半年,后期半年,一共一年半时间完成制作。

现在“咔擦”一下,剧本统筹不用搞了,直接从试镜演员开始,节省三分之一时间不止。

一部电视剧就节省半年时间,两部就是一年时间,三部、四部……这何止是大大提高了产能效率,简直是有质的飞跃。

“公司提供剧本库存,这是生产。”

“电视电影展开效率制作,这是加工和包装。”

“加工和包装效率起来了,艺人的影视资源也就多了,顺带的代言、通告也就多了,这是引发的第一轮产能销售。”

“电影产能上来了,院线发行在国内的影响力也会逐步提高,璀璨时代院线话语权也就越大,这是引发的第二轮产能销售。”

“电视电影产能上来了,传媒集团的宣传业务、营销业务、版权售卖业务乃至于代言代理业务,也就随之扩开更大的局面,这是引发的第三轮产能销售。”

“综上所述,公司从事基础生产,小说库存剧本化,整个集体最终全部受益。”

楚轩短短几语,将集团化后的公司生产、加工、销售闭环说的很透彻,所有人脑海中都有了一个集团产能闭环结构。

在场的人也终于懂了,楚轩这个决定,不止是对编剧的人文关怀到位了,继而为编剧工业化事业打了一针长远的强心剂,还让公司成为了集团业务的核心,继而让整个集体享受到编剧改革的红利。

豪来坞影视工业化很强大,但它的强大在哪里?高科技机器、高端的摄影棚、顶尖的特效、有西方统一标准的服化道流水工厂。

然而,豪来坞同样要搞剧本统筹,同样要在这上面花大量时间。

但我们呢?影视工业化的方向在哪里?

楚轩告诉了他们,编剧工业化事业,是整个影视工业化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把这份事业搞定了,整个集团产业的效率将全部会大大提升!

楚轩的决定,赋予了编剧们工作的人文价值,这份人文关怀符合国情,而提高了的整体产能效率呢?

华国的建设速度闻名全球,这是大国工业速度,也是大国建设需求,亦是国家当下的重点国情。

这是国家的工业基础建设,而影视工业也是基础工业啊。

楚轩的这个小说库存剧本化的决定,一旦让影视文化基础建设的效率发生质的提升,那这不也暗合“工业建设哪家强,登高望远看东方”的大国风气吗?

以前,业内老是说华国要影视工业化,但却没人指引一个方向,大多都在夸夸其谈。

但现在,楚轩的敢想敢做,和这个开创先河的实践性决策,让他们看到了方向,一个属于华国影视工业化的方向!

在场众人都比楚轩大,但看向楚轩的眼神莫名的掀起了一些崇拜,多少有种看待精神领袖的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