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 第71章 湖扬专线正式运行

第71章 湖扬专线正式运行

中午请8个人到饭店吃饭,让他们结伴到镇上逛一逛,叮嘱他们注意安全,遇到情况赶紧往住所跑,他则去找黄老伯谈卖票的事情。

黄老伯全名叫黄华笙,他介绍的人是他徒弟的亲弟,叫郭绍民。

郭绍民去年才从乡下回城,因为只有初中学历一直没找到稳定的工作,目前在码头打短工,扛包裹,拉大板车,这些活有时候能挣一笔,但大部分时候跟人抢活就被压价了,只够生活费。

黄老伯当时就想到找他来帮王建昆的航运队卖票了,这个活轻松,而且会比较稳定,只要航运队一直运营,就不用担心没工资。

三人在码头的食堂里交谈,见面后郭绍民主动打招呼:“王老板好,我是郭绍民,初中毕业,今年22岁,请给我个机会,我一定好好干的。”

王建昆见他说话流畅,也没有见到陌生人的那种拘谨,干卖票的活应该很合适。

“你好,你是黄老伯介绍的,这个机会希望你不要浪费,看你也是经历过生活的苦,今后做事希望你能够认真负责,对顾客要有耐心,不要跟国营运输公司的员工一样高高在上。”

“王老板,我一定干好售票的工作,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那倒不至于,对于讲理的顾客我们还是要耐心的服务,对于不讲理的,我们也不会惯着,大不了不做他的生意。”

“王老板,我只用卖乘客的票吗,有货物运输能不能介绍啊?”

“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进入角色了,这样,我大致跟你讲下工作内容和待遇,你的底薪是15块钱1个月,每个月工作26天,卖出的票会有提成,目前初步定的是票价的2个点,干2个月后再调整,至少会保证你的月收入不低于50块。”

“那挺好了,我答应了,什么时候开始上岗啊!”

“别急,我还没说完,还有你刚才提到的货运的事情,目前我们主营湖口镇到扬州这段的运输,你可以在这边找要从这里运输货物到扬州运河闸口这段的老板,等我试航后算出成本在给你个基础承运价,你能谈到更高一点也可以,但不能低于承运价。你还是拿提成,算上你卖乘客票的收入,应该会有个8,90的月收入,如果你嘴巴厉害,联系的货多,月入过百也不是问题。”

郭绍民听到今后有可能挣那么多,激动不已,恨不得立刻就开始上岗。

黄老伯也很高兴,为徒弟的弟弟找了个好工作,如果今后工资真的有那么高,那郭绍民每个月挣的比他都高很多,是他徒弟的两倍有余。

王建昆又讲了下要郭绍民近期要做的准备工作,比如去买座椅凳子,挂招牌用的木板,还要先学习王氏运输队的章程,售票和承揽工作规范。

从明天起算实习工资,每天1块钱,在码头找个地方建个售票亭,关系就要靠黄老伯去走了,售票亭可以做成移动的,晚上可以推回家放起来。

黄老伯表示这点事还是没问题的,就是要给点好处费给码头。

王建昆让黄老伯先去谈,今后航运公司发展起来,还会往长江上游开通航线,到时来湖口周转的客人也多,码头这完全可以多开些店铺买卖吃的和特产,自己的工人不愿意干可以租给工人的亲朋好友,码头可以收一笔租金。

黄老伯一听这确实是个好主意,今年来私人运输多了起来,这边码头的客流量明显增多了,他表示会争取免费让王建昆的售票亭在码头立起来的。

商谈完了之后王建昆来到码头上,此时队里来的8个人都上了实验2号了,王建昆让他们都下船,带着他们往不远处的C200走去。

路上8人排成两列走,步伐比较一致,这是让货车司机董振军帮忙训练的,这也是为了培养他们的组织性和服从性,不然大小伙子没点约束,在外面会越来越野。

在航运队章程里面也对平时的言行有要求,参考了军队的一些管理条例,进行半军事化管理。

到了停靠C200的泊位处,王建昆对8人讲解了一番这艘船的数据,告诉他们今后有两组人负责开这款船,几人看着这比实验2号又大了一圈的船,有点接受不能,不知道王建昆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这么大的船也可以搞到,还能教他们开。

8人站成一排听着王建昆的讲解,渐渐的对这艘船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了。

讲解完成,王建昆带着他们上船,轮机舱一层层往上带他们看了一遍。

看完后没有开动这艘,因为驾驶程序和船上的设备跟实验2号几乎都是一样的,培训的话用实验2号更好一点,等他们都熟练了再让他们用这艘试航。

下午让8人按照之前培训的把船开回泗洲镇,期间王建昆把电子地图关闭,让他们看纸质地图,用指南针和六分仪在鄱阳湖上定位。

今后的C200号上王建昆回把电子地图锁起来,因为这种技术相对来说还是太先进了,在长江里航行一路都有参照物,还有文本机通信,完全足够船长们辨认方向了。

至于跑泗洲镇和湖口镇这段,电子地图还是可以用,但是用指南针和分仪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要有的,今后如果建立海上运输队,就更想要这项技能了。

回程的路上还是王永金掌握用指南针和六分仪最快,这跟他之前测试时方向感最好也有关系,其次是王华伟和王兆伟两人花了1个多小时才基本掌握,剩下的几人则刚有点头绪,王建昆也不急,今后还要多次练习,一定要把他们教会。

回到泗洲镇码头已经6点多,王建昆让他们8人去码头上买些食物来船上做饭吃,船上有一个小厨房,里面调味料和灶台都有,王建昆很贴心的用了煤气罐和煤气灶。

简单教他们怎么使用煤气灶,相关的注意事项也讲了两遍后,王建昆就开着快艇离开泗洲镇。

8人明天被王建昆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早上要先锻炼体能,自己做饭吃后再学习巩固今天教的东西,下午由王永金当船长,王兆伟和王华伟辅助,3人合力把船从泗洲镇开到鄱阳县,在那边不停泊再返回泗洲镇。

其他5人按照岗位设置模拟练习各项任务,王建昆明天晚上会回来教他们夜间航行的知识和如何确定方位。

接下去的3天,王建昆白天到学校考试,晚上就回泗洲镇来教他们如何夜间航行和辨别方位,每天晚上航行4小时,从泗洲镇到鄱阳县跑个来回。

基本上3个船长和2个大副都有驾驶的能力和辨别方位的能力了,两个大副对于轮机仓的各机器设备也基本认识了,但是要想处理故障还有很多东西要学。

王建昆制造的产品目前来说还是不容易坏的,大副的作用面前也不在这方面,主要还是作为后备船长培训,等过段时间招一些文化水平更高的人组件维修队伍,负责船队的保养维修。

目前国营运输公司里面有培养了大量的徒弟,他们没有编制,工资特别低只能够自己,全靠今后转正这颗胡萝卜吊着才没有走人。

但是王建昆相信过段时间应该可以挖一挖这些人,毕竟现在身边挣钱发财的例子会越来越多,总有不甘心的人会选择舍弃那颗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吃到的胡萝卜的。

————

1981年11月28号

天刚蒙蒙亮,王建昆就把船上的8人喊起床来,让他们先下船在码头上热身锻炼,然后上船边做饭边开船往湖口镇进发。

到了湖口镇后,众人也吃完早饭了,王建昆带着8人下了实验2号,往C200走去。

码头上黄老伯已经等在那了,今天是星期六,他和别人换班,他要坐王建昆的船去南京看望他的宝贝孙子。

本来测试阶段王建昆不想带着外人的,但是黄老伯一直前前后后的帮忙,而且他的人脉也广,他儿子在南京那边的码头也是个小领导,今后还要他多帮忙,所以这次就破例带上他了。

上船之前王建昆就把电子地图等用超能力锁起来了,因为被外人看到了解释不清,而且黄老伯见多识广,看到后跟别人谈起会给王建昆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上船之后王建昆大致跟黄老伯讲解了下这艘船,驾驶室看起来比较简洁,装修的材料因为是铝合金,看起来比较高级,跟现在国营运输船的铁皮或者木制的是高档了不少。

下面的房间看起来也比较高端,王建昆是参照火车的软卧设计的,主要为一些有钱的乘客服务。

坐票位置和站票位置也有,但设置得不多,因为王建昆希望有更多的人坐长途,短途乘客还是留给其他船运。今后航运队主要停靠湖口,安庆,南京,扬州这四个站,其他的沿江城市等船长大量培训出来,维修队伍也建立起来后再考虑增加。

这次开C200王建昆让王永金掌舵当船长,他在一旁辅助。

王永金胆子比其他人大,所以上手的机会比其他两个船长多,进出泊位已经比较熟练了。

王建昆看着他顺利的把C200开出泊位,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之后的长江航行一直比较顺利,到安庆后王建昆让王华伟接手进行停泊操作,看着他停船时磕磕碰碰的,王建昆非常担心,之前停实验2号也没这样,幸亏边上放了很多轮胎做缓冲,不然船就不止是磕破那么简单了。

为了鼓励他们,王建昆也不好苛责,怕他们今后更不敢动手了,停船在码头休息片刻,王建昆让黄老伯帮忙介绍了一个码头工作人员,他跟黄老伯都是从之前的南京港口外派出来的,有点熟悉。

王建昆和这位安庆的码头工作人员说好,让他帮忙介绍个人卖船票,按照船票售价提成,这种给他做人情的机会他肯定不会错过,表示今天他就可以找好,明天王建昆回程时他可以带人来看看,合适就定下来。

离开泊位还是让王华伟掌舵,王建昆在旁边不时提点,因为C200比实验2号重好几十吨,所以对于舵的转速和角度控制要有更多的提前量,不然磕碰甚至冲撞码头就很难避免。

从安庆离开后行驶了2个多小时就到南京了,此时是下午5点,黄老伯在这里下船,告诉王建昆明天下午这个时间在这等他,他帮忙介绍他儿子跟他认识,顺便也介绍个卖票的人给他。

因为是试航,王建昆直接没收他的钱,本来从湖口坐国营的船要12块钱船票费,而且时间也不止9个小时,至少是24个小时,因为他们船速慢,停泊的港口多,进出港口和上下乘客花费的时间就特别多。

离开南京泊位时王建昆换了王兆伟开,他可能是吸取了堂兄的教训,所以开的比较缓,速度稍微慢点,没有王永金那么干脆利落。

但是能够安全无磕碰的开动就行,今后熟练了就好,从南京到扬州很近,1个多小时就到了,在进运河时王建昆在一旁把关,让王兆伟按照运河航行要求放慢速度,小心的驶过船闸来到范家镇码头。

在码头停船后王建昆让众人都下船,带着他们先去这边的集市上买了些食材还有调味品去了运河边上的房子里,让王永金带着他们做饭先吃饭,他则去了胡跃飞家跟他聊下今后的安排。

“王老弟你来啦,来来来,饭菜刚上桌,一起来喝一杯。”

“好啊,这次我徒弟开船,咱们好好喝点,就怕你胡老哥喝高了。”

“咱们少喝点,黄酒2斤咱们一人一半。”

“好啊,一人一斤刚刚好。”

两人边喝边聊,说了下打火机的事情。

“王老弟,上次那批货我全铺出去了,这周反馈来看市场挺好,你存放在老运河边的那批明天能让我拿去不。”

“可以啊,不过葛老板那应该要留点给他,等下周我的航运队试运行后,那每天都可以运一批过来。”

“哦,你的航运队要开张啦?什么时候可以运货啊?”

“下周开始试运行,主要运我自己的打火机,等跑熟练了才会接其他的人和货运输。”

“那有什么,你的货安全,我的也不会出事吧?我下周有20吨铜和5吨锌要从德兴铜矿那运过来,我明天去发个电报给小杜,让他不用帮忙找船运了,直接让你运。”

“嗯,那也行,我的船有吊机,麻烦你跟杜老板讲让他用木箱打包,到时候直接吊运上下码头,可以省很多搬运费。”

“好,就凭你这船能直接吊运货物,你这航运队生意绝对好,晚点我给你在这边宣传下,很多老板都会选择你的船队运货的。”

“那就多谢胡老板了,这碗我干了,你下周那批货我运费给你打半折。”

“那也多谢王老弟,咱们一起干了,祝生意兴荣。”

两人一直喝到8点,王建昆在胡跃飞家喝完醒酒茶后才离开。

当晚王静昆还带着8人从扬州出发,一路未停的往湖口镇开去,王建昆一直待在驾驶舱,让8人按照两人一组轮流到驾驶舱学习长江夜航。

第二天早上8点到了湖口镇,8人简单的吃了个早饭,在这边的加油站加满柴油,就又出发去扬州了。

在安庆码头王建昆和介绍来的售票员见了一面,跟他聊了下工作和待遇,双方都决定先试试看,就这样安庆码头的售票问题暂时搞定。

到南京后黄老伯把他儿子黄仲民介绍给他,他儿子目前在客运码头当小组长,有黄老伯居中介绍,两人快速熟悉起来,黄仲民表示今后在南京码头不用担心,有事找他,卖票的事情他会介绍个靠谱的人,条件跟其他人一样就行。

王建昆感谢一番,把手下的8个人一一介绍给黄仲民,表示今后主要是这些人跑船,他居中协调。

到扬州后王建昆下船跟胡跃飞介绍的售票员见了见,把工作和待遇谈好就又带着人离开往湖口赶。

通过几天高强度的驾驶培训,3个船长和两个大副都能够从容的驾船在长江里航行了,3个服务员也对船上的工作比较熟练了。

这次回程王建昆没有再待在驾驶舱,而是让8人两人一组轮流驾驶和辅助,他则回到休息室休息。

之后的两周王建昆让王永金和王兆伟当C200的船长,两个大副和两个驾驶员随行,白天从湖口镇出发,晚上从扬州返回,高强度试运行。

王华伟则跟其中一个服务员用实验2号跑泗州镇到湖口镇这段水路。

试运行期间主要搭载王建昆自己的货物打火机和胡跃飞介绍的几个老板的货物,虽然不是每天都有,但是隔一天还是有一批,慢慢的王氏航运运货速度快,省搬运费的消息在扬州甚至苏省传开了,就等王建昆正式开通运输线。

客运也有一些零星的乘客开始乘坐,都是4个港口售票员的熟人,试运行期间王建昆运课主要是为了磨合,让服务员和售票员对业务熟练起来,还要他们互相之间及时用文本机通报消息,避免票卖超了或者票剩余很多。

因为不了解各码头的客流量,王建昆对各码头售票量是按照3:2:2:3来分配,但是肯定不是每天都一样,这就需要船上的服务员和码头上的售票员配合统计乘客数量和到港位置,以便及时调整售票量。

为此王建昆专门制作了一款大屏幕的文本机,其只能输入数量和到站港口的信息。

把这款文本机给售票员和服务员用,让各售票员和服务员及时填上各港口的售票量和到站情况。

票款和提成奖励就按照所填写的信息核算,方便王建昆及时掌握财务数据,因为所有的数据会最终汇总到王建昆在婺源的地下基地。

1982年1月1号,王建昆在湖口镇码头举行了王氏运输队的成立仪式,湖口到扬州的快速运输线正式开通。

父亲和爷爷都来了,他们代表王家生产队,表明这个运输队是集体企业,黄老伯特地等着,也参加了成立仪式,等下再跟船一起出发去南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