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 第70章 航运起步

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70章 航运起步

作者:黑夜码字大师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1:47:54

第70章 航运起步

送走了7位传习社的同学后,王建昆回到了地下基地,把第二层空间又扩大了一些,目前已经挖出来有计划量的五分之一了。

挖掘完了之后王建昆到基地四层查看了一会实验堆的运转情况,反应堆还在正常运转,发出来的电能被充入储能系统内。

现在的储能系统已经被王建昆扩大了5倍,能够储存1千度电。

基地内的供电也改造了一番,全部都连接到储能系统上,每充满能容纳200度电的1组电池后就转到另外一组充,等放完90%的电后才再次充电,这样做增加了储能系统的寿命。

目前基地内电能充足,所以通风系统和照明系统也做了加强,每层又增加了一组换气系统。

通风口被王建昆挖到了附近的两个山上,这样可以分散一部分热量,防止集中散热导致附近的植被异常被发现。

在第三层王建昆已经制造了好几款云室,用铀235做粒子源。

他已经可以在宏观状态观察微观粒子的运动,对于阿尔法粒子和贝塔粒子的一些物理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随着他对微观粒子了解的加深,他已经可以很自如的放大缩小原子了,而且放大的倍数也有所增加,可以把原子在脑海中放大到半径50厘米左右,组成原子核的中子和质子也可以区分并看到他们结合的边界了。

但是目前还做不到分离聚集在一起的质子和中子,毕竟他们结合的强相互作用力可比原子键结合的力大多了。

按照智子的分析,可能需要王建昆对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都有更深入的研究才可以做到,目前他也只是对这两种力有个初步的概念。

用云室观察了一番阿尔法粒子电离空气中的分子的过程。

只见从铀核中分离出来的阿尔法粒子在充满饱和蒸汽的空中高速穿过,其路径上的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被电离。

周边的水分子本身就不是规则的电中性体,其一端带正电一端带负电,被电离的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吸聚到一起。

原本看不见的水蒸汽以电离的氧分子或者二氧化碳分子作为凝结核形成了小水珠,就这样阿尔法粒子的运动轨迹上形成了一连串的小水珠,不用超能力观察,仅凭肉眼就看到其运动轨迹。

由此及彼,王建昆联想到高维的物质和空间研究或许可以借鉴这个方法。

目前的仪器设备观察不到高维物质,但是可以找寻一些高维物质与三维物质发生作用的现象,把这一现象重复制造出来,或许就可以间接的研究高维物质的一些特性,为高维物质研究打开前进的大门。

研究了一番高能粒子后,王建昆坐电梯来到第三层。

他要制造1台10微米精度的光刻机和1台10微米精度的蚀刻机。

目前这个精度是国外量产芯片的精度,制造出来后王建昆准备送到广市的合资厂用于制造电子表的芯片和液晶屏幕。

设计图纸其实早就制造好了,所以王建昆只花费了20多分钟就把两台机器制造了出来。

测试的话王建昆就不打算现在进行,他又制造了精度是20微米的光刻机和蚀刻机各1台。

这两台的操作与10微米的一样,他明天会运到废品回收站,在那里让方贵华带着胡春明和程明一起测试生产牛屎芯片。

王建昆会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和示意图,让他们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摸索生产,期间发现的问题及时跟王建昆反馈,王建昆会通过文本机远程指导。

通过他们摸索生产过程,王建昆会对设备进行改造,使其更加容易让人上手,到时候运到广市后,王建昆只要简单的去指导就可以了,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基本的工具使用培训上。

而且制造出来的20微米的光刻机和蚀刻机也会先发一套去广市,让那边的工人先用低精度的培训,等熟练度和良品率上升再调去高精度的车间,这样高低搭配边培训边生产,解决没有技术工人的问题。

制造完成后王建昆又制造了一些测试用的试剂和材料,比如光刻胶,清洗剂,纯水,酸和碱,液晶,导电背板,偏光片和晶圆等等。

制造完成后王建昆把这些试剂和材料用不同的箱子打包装好,明天下课后再运到废品回收站去。

还制造了好几块铝板,等明天一起送过去让叶伟按照图纸组装一个小型生产车间出来。

周一上午,王建昆上完两节课后又去找了班主任何老师请假。

何老师对他已经很无语了,这个学生每周都请假,但是看在他状元苗子的份上,叮嘱他不要忘记后天来考试,如果错过考试,那么今后就不给请假了。

王建昆当然不会错过考试,只有一次次的以绝对优势考第一名以确定他的状元苗子的身份,老师才能够这么宽容的让他请这么多假。

中午吃完饭后王建昆叫来方贵华,把光刻机和蚀刻机的操作说明书拿给他,让他抽时间看看,这次考完试放假两天希望他能留在县城去废品回收站去测试使用,争取做出说明书末尾描述的产品出来。

看到王建昆把任务派给他了,非常高兴,昨天看他们几个都有了明确安排,他们三个却没有,有点着急,怕因为能力不够而掉队,现在任务来了,忙不迭的答应。

少回家一次也没什么,回家也就呆一晚,家里都在忙着做棉芯,他手笨也帮不上什么忙,能留在县城多学些技术那是极好的。

他让王建昆放心,下午课间就去找胡春明和程明他们,一定说服他们一起留下来。

安排好方贵华他们三人接下来的进阶任务后,王建昆把精力转回到航运事业上。

下午一放学王建昆就去了基地把20微米精度的光刻机和蚀刻机运到了废品回收站。

两台机器都是占地1.5平方左右,高1.8米,除去下部用于稳定的配重块后重量在3百多公斤,配重块在最后拉到回收站,其重量分别重350公斤和300公斤。

其他的试剂和材料装了3个大箱子,这些瓶瓶罐罐都被很好的防护起来,取用时必须在一定的洁净状态。

运完后跟叶伟说了下这些是做什么用的,让他找两个石匠和瓦工来搭建一个25平方的单层平房,主要是打好地基和下部的安装槽,上部和顶部都用王建昆带来的铝板组装。

叶伟让他放心,一定按照设计要求和工期做好,不会耽误时间的。

交代完这些事情后王建昆骑着摩托车去了临时码头,在那里上了快艇快速往泗洲镇赶去。

由于往来的需要,王建昆在泗洲镇仿造嘉陵50的样子制造了一台一模一样的摩托车。

当天晚上他没往德兴铜矿的仓库赶,因为父亲带着8个人住进去后已经很挤了,他再去就是受罪,所以发信息告诉父亲让他在仓库等着,明天他会去仓库带他们来泗洲镇码头。

他在实验2号的船长室里美美的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一早,他在码头吃了早餐就往德兴铜矿赶去,到那里时几人正在吃早餐。

问了下父亲情况后王建昆给管理员25块钱,因为他从家里带的米和菜被父亲他们9个人吃了很多,还临时从家里带了两床被子,所以王建昆单独给25块钱补偿他一下,算是把被子和吃的东西买下了。

待父亲和8个选拔出来的航运公司首批员工吃完早餐后,就让父亲开着卡车跟着他往泗洲镇码头去。

到了码头后,几个队里的小伙子都惊呆了,他们以为开的船最多也就比卡车大一点,没想到是4,5台卡车这么大。

父亲也有点震撼,问道:“建昆,这么大的船让这几个小伙子开,他们开得了吗,你在信里说开25米的船,我还以为不大呢,到这一看这么大啊!”“爸,这艘是实验2号,只有20米,主要用来跑泗洲镇到湖口镇这段水路,更大的是25米长,6.8米宽的C200,吃水3米,开不到这,停在了湖口镇,等下就带你们去看看。”

“还有更大的啊,那得多大啊?”

“是啊,要开这么大的船,我都有点站不住了。”

“这么大的船很难开动吧,如果撞了怎么赔啊?”

“是啊,这么大的船我不敢开了,要不我还是当服务员和大副吧。”

队里的几个人在一旁议论纷纷,都有点打退堂鼓。

王建昆一看这样不是办法,于是让几人都上船,让父亲把卡车往码头边上再靠近点。

待队里的8个萌新都上船后,让他们都到驾驶舱看着他操作。

王建昆边操作边讲解,先启动柴油机让机器低速运转,再启动吊机把吊臂伸出来。

吊机的吊臂升起来的动作让没见过世面的8人看呆了,王建昆呵斥他们让他们注意王建昆的动作,今后他们也是要经常操作的,不要大惊小怪。

操作着吊机将卡车里的1.2万个打火机一箱箱的吊运到前面的货舱里,然后收起吊机。

在驾驶舱内打开窗户问父亲要不要也跟船去看看,父亲想了一下还是没有上船,表示最近队里很忙,他要回去帮忙看着点,家里的房子也到了收尾阶段,离不开人,等今后有空了再上船看看去。

见父亲不去,就让父亲早点回家,回程到婺源县记得去拿扬州带的特产,叶伟在保管着的。

目送父亲开车离开后,王建昆开始给8个萌新讲解实验2号上的设备。

其实之前给的资料上都有示意图,画的几乎是一模一样的,现在再讲解一番让他们回忆起来。

讲解完后王建昆重点提问了三个船长和2个大副,见他们都能一字不落的背诵各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王建昆也不吝鼓励,宣布给他们5个每人奖励2块钱,等到了湖口镇就发,他们可以在那买些东西。

几人都是穷困的年轻人,出门就带了几毛钱,能奖励2块钱也是顶好的,另外三位王建昆表示等下会提问一些服务方面的知识,回答得好也有奖励,那三人也一起高兴起来。

讲解完后柴油机也预热完毕了,让码头上的人解开缆绳,驾驶着实验2号缓缓离开码头,快艇则停放在这边没动。

一路上王建昆边开边讲解边让他们回答问题,待开到鄱阳县后,王建昆开始让三位船长和大副轮流开船。

这里的水深已经普遍有5米多,水面也有差不多2百米宽,可以放心让他们体验下驾驶。

而且警报系统也打开了,王建昆可以及时听到,到时再来干预也来得及,他则抽出一部分精力考察指导3个预备服务员。

其实在船上要操作的设备很少,就热水器和水箱要经常检查,然后就是个简单的广播设备,用来广播通知和播报航程,平时会放些音乐或者新闻给乘客听。

这是王建昆的C200船型上特有的服务,其他的船运公司的船上就一个铁皮喇叭,有什么消息和通知就用它喊话。

其他的工作就是检票,打扫卫生以及紧急情况的处理了。

王建昆的船因为是朝发夕至和夕发朝至,所以没有厨房,不提供食物,乘客可以自带干粮或者到停泊的码头上买吃的,热水倒是能够不限量供应。

让三个预备服务员按照流程操作设备,王建昆当临时乘客提出一些要求让他们应对,最后是1个人获得2块钱的奖励,另外两个人获得1块钱的奖励。

这是因为那两个在广播时说话紧张,王建昆开导一番也没缓解,这是他们的成长环境导致的,今后多锻炼应该可以克服,实在不行到时候再让父亲帮忙挑选新的人来。

驾驶舱里的5个人除了开始的一段开得船摇摇晃晃,后面就开得越来越好了。

其实开动后的船比开车容易多了,水路大部分时候是直的,而且船上视野很好,可以很从容的转动船舵,档位也不用经常变动。

也就比平时多花了1个小时,实验2号就到了湖口镇了。

进泊位的时候还是王建昆来操作,让5个人在旁边仔细看。

停好船后王建昆让5个学驾船的人当乘客,3个服务员则模拟了下检票,指导乘客上下船等等操作。

怕他们印象不深,还上上下下了好几遍,让3个服务员把整个上下客的流程练习了几遍,几个当船长的人王建昆也让他们注意学,今后人手如果不足也是要客串下服务员的。

此时见过几面的黄老伯在旁边一直看着王建昆教一批人上上下下,待王建昆最后讲完话后才上来搭话。

“建昆啊,这是在培训人呀?你们船运队这是要建起来啦?”

“对的,黄老伯,您抽烟,这是第一批选拔出来的船长和船上的工作人员,我来培训他们。”

“那挺好啊,什么时候开始跑长江这段水路啊?”

“可能还要20多天吧,现在让他们用小一号的实验2号跑鄱阳县到湖口镇,等熟练了用C200再跑10来趟长江水道,预计元旦正式开始试营业。”

“那挺好啊,我就预定元旦的位置去南京啦,到时候一定要给我留个位置啊!”

“黄老伯别担心,我一定会留好你的位置的,到时还要你帮忙找人卖下票,不知道你肯不肯啊!”

“好啊,我给你介绍个实诚人帮你卖票。”

“好,黄老伯您先忙,我先带他们去吃饭,你找好人选后咱们坐下来好好聊下卖票的事情。”

“好啊,我先去找人找好了来找你。”

告别热情的黄老伯后,王建昆带着8个人去镇上买的房子。

告诉他们今后如果在这边停靠,可以来这边休息。

两人固定一个房间,生活用品都有买,吃饭最好到码头食堂吃节省时间。

不怕麻烦也可以自己来这边做饭,培训结束后每个月除了实习工资,还有餐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