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 第106章 外海预报站建设 下

第106章 外海预报站建设 下

第106章 外海预报站建设 下

当智子设计好设备安装完工后的效果图后,王建昆让其演示下从海面和海岛上不同角度看过来的情况,发现只要不是上到山顶来,别人是发现不了这里有人造物的。

设计图纸确定后,王建昆从地下开始往上建造。

首先开挖出安放处理器,储存电能的蓄电池和一些配套设备的地下室。

王建昆决定这些沿海小岛上的设备都用微型风力发电机发电,然后用锂电池储存电能,这样体积可以小一些。

海岛上的风一般都很大,用微型风力发电机可以很掩蔽的发电,不像太阳能电池板一样会反光,有可能老远就可以看到上面的玻璃反射的光。

而且风力发电可以全天候运行,阴雨天也不影响,只要风力超过1级就可以发电,这在沿海岛屿上来说几乎就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电,毕竟海上低于1级风的时间很少很少。

地下空间挖好,做好防潮防破坏层后,王建昆控制着带来的元素和就地取材的一些元素合成出了数据处理器和相应的导线。

接着就开始制造外部的设备,先是制造跟周边灌木长得非常像的假树,然后将移动基站,雷达天线,各种气象信息收集设备制造出来。

这些设备有些跟假树结合在一起,有些是模仿的山石的模样。

然后是小型和微型风力发电机,这些发电机分布在山顶的四周,跟假树,山石结合在一起。

最后制造出导线将这些外露的设备与地下室的设备连接上,一个集合了信息发送,对空对海搜索,气象信息收集的预报站就建设完成了。

看着风扇叶片开始旋转发电,内部的蓄电池被电能一点点填充上,过了半个多小时后,王建昆首先测试了移动基站,这个地方离上海的基站大概120公里左右,所以可以跟陆地上的基站组网互传信息。

其在海上的作用范围也比陆地上大很多,方圆40公里内,渔船上的接收设备都可以收到他发出的信息,同时渔船上的设备也可以把信息传递给基站让其转发到其他渔船上或者传回内陆。

测试结果表明基站达到了设计要求,工厂在海上也来回跑了1个多小时,此时蓄电池的电力可以支持雷达以大功率探测了。

这款雷达是三合一雷达,其对空搜索飞机的作用范围大概是120公里,对海搜索4千吨级的驱逐舰的作用范围大概是40公里,同时也可以探测空气中的水蒸汽运动情况,可以作为气象雷达使用。

不过对空搜索飞机和探测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功能不会一直开着,王建昆设定的是每半小时开机搜索探测2分钟就关闭该功能,而对海搜索的功能会每隔十分钟开机探测2分钟,这样操作也是考虑到电能消耗问题,同时也基本满足了探测和预报需求。

气象站的各项设备则会一直开着,实时收集气象信息,毕竟现在国内的气象预报能力还非常低,对外海的气象播报一般只有早晚各一次,而且准确度堪忧。

王建昆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他派出来的人的安全,不然没法跟老家的人交代。

当天晚上10点左右,王建昆测试完了各项设备,于是驾船往金山码头赶。

凌晨3点左右王建昆才抵达,廖军此时已经等在码头上了,王建昆在停好船后就交代他去把船舱里的冰冻的鱼抬上甲板,并让老渔民帮忙分辨下都叫什么名字,各季节的大概收购价。

“老板,我这就去搬鱼到鱼档去,老于也在那,刚才收了郑船长150多条大黄鱼,他正在分拣打包准备送到各酒楼和菜市场去。”

“这就开张了,不是说要等水泥地干了搬冰柜来吗?”

“水泥已经基本干了,不放重的东西不会有问题了,所以我跟老于商量着今天就开始收一点货送到各酒楼和菜市场卖卖看,恰好我之前帮忙送货认识了好些人。”

“那也行,你让老于辨认完那些鱼后,你拿纸写上,我明天早上再看,现在我先去睡一觉,困死了。”

“好的老板,你先去休息,我先把鱼运回去。”

王建昆此时非常困了,所以上楼后简单洗漱了下就上床睡觉了,直到上午10点多才醒来。

虽然感觉很饿,但是现在不在饭点上,所以只能先摸了块压缩饼干就着白开水吃下肚垫下肚子。

下楼后看到廖军正在办公桌上呼呼大睡,老于也没好到哪去,垫了个席子在地上睡着了。

干鱼档收鱼就是这么个作息,下半夜没角睡,一般都是上午8点之后才能休息,到晚上6,7点后就要一直干到凌晨了。

因为渔船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傍晚和半夜靠岸,鱼档这个时间收了货后有时间分发到各终端去销售。

不然白天收了货,运输到终端市场时已经没人要了,毕竟老百姓买菜一般都是大清早的去买,各酒楼备货也是大清早备货。

王建昆轻轻叫醒了廖军,让他把记录的本子拿给他,然后让他继续睡觉,他去市里去忙活了。

将记录下来的几种鱼的信息记到脑海后,王建昆就骑着摩托车往十六铺码头驶去。

实验2号还是停在这的,王建昆上船去用各种元素制造了一台大冰柜,长有4米,宽有1米2,高是1米5,可以放3吨左右的海产品。

这台冰柜里同时还有个小型制冰区,可以小批量制一些冰块,今后在分装运输时可以放一些冰块进去,确保运输过程时保持住冰冻状态,这样客户收到货后也会觉得物超所值。

毕竟王建昆设立这个鱼档可不是简单的卖海产品的,而是准备走中高端路线,扩展人脉关系,为今后的发展打基础用的。

当然走高端路线挣的钱也会更多,顺势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请更多的人手,并且也不用集中到一起,出海捕鱼的,开设渔船维修点的,送货的,在各菜市场销售的都可以安排人。

人越多,只要组织得力,能发挥的作用就会越大,毕竟这将近1年的时间都是王建昆1人在做很多重复的事情,浪费了他很多时间。

冰柜制造出来后,王建昆用文本机发信息让丁胜利明天请一辆卡车来帮忙运输到金山的鱼档去,同时询问他开车学得怎么样了。

“老板,我们几个都已经开始上手开了,就是很不熟练,经常熄火,这离合器太难控制了,不过我们有信心1个星期后就可以上路开车。”

“那就好,等你们学会了,我会准备3台轻卡给你,是日本产的,你想办法去上个拍照,你们自己的驾照也要自己想办法搞定,当然花费的钱可以记账报销。”“好的老板,上牌照和驾驶证我去找人帮忙搞定,应该不是很难办,就是可能会花点美金或者外汇券。”

“没问题,美金我在别墅的1楼保姆房里放500块,外汇券也放1千,尽快把牌照和驾照搞定,你们就不用请人帮忙运输了。”

“谢谢老板,有这些肯定够了,就是不知道老板你说的那轻卡难不难开啊?”

“比你在学的大卡车好开多了,可以电子打火,不用摇把子启动发动机,方向盘也有液压助力系统,转方向盘很轻松,当然运载量跟大卡车比就要少很多了。”

“那就好,咱们运输海鲜也不用那么大的运载量的,轻点我们开起来也更轻松点。”

跟丁胜利说完这些后他就去了别墅,在院子里制造了一台轻卡出来,车斗被他改造成冷鲜柜的样子。

制造完成后他开着在市区转悠了一会,测试下这款以日本轻卡为骨架的箱式冷鲜小货车的性能。

边测试边让智子修改,最后定型的这款车的数据是长5.6米,车厢长4.2米,宽1.9米,可以装2吨的海鲜,装这么少是因为车厢有保温和制冷设备在上面,占了很多体积和重量。

定型后王建昆就接着制造了两辆放到院子里,等明天让丁胜利来看看,先大致教他开下,因为都是手动档的,开的方式跟大卡车没什么差别,等他大卡车开出师后就让他再教下其他4个一起学车的。

6月9号一早,丁胜利就来了别墅,看见了院子里停放着3辆崭新的没见过的箱式货车。

好奇的他围着车子转圈,觉得这车老好看了,也很气派,比那大卡车好多了,今后开着这车送货,肯定能够彰显幕后老板的实力,谈生意也会好谈很多。

王建昆在楼上看到丁胜利来了后,下楼来教他开了一会,他也确实没说谎,会慢悠悠的开了。

王建昆主要是跟他讲解了下后面的冷藏柜的使用,他晚上就要出发去外海建一系列的预报站了,回来不一定会经过上海了。

待丁胜利会使用冷藏柜后,王建昆交给他一本说明书,让他没事的时候翻看下,其他几人就由他来教怎么使用了。

然后带着他一起去了十六铺码头,待到8点半,请来的卡车到了码头边,王建昆让司机把车尾尽量靠到码头边缘上,他就上船去开吊机把冰柜吊运到了卡车上,然后骑着摩托车领着卡车往金山码头的鱼档开去。

廖军知道今天是冰柜到达的日子,按照王建昆的安排,请了10多个力工,还借来了好多绳子和长木棒,准备把冰柜卸下车并运到鱼档里。

冰柜其实并不重,大概也就5百多公斤,但是体积大,搬运也要小心,所以需要请好多人来帮忙抬下车。

运到鱼档里后,王建昆指点廖军怎么使用,遇到某些故障该怎么处理,同样的也怕他记不住,给了他一本说明书。

此时鱼档门口开始有一些附近的人来看稀奇了,毕竟卡车运来了这么大一个冰柜,而且冰柜看着非常好看,外面是白色的,大玻璃很透亮,还有好多字母在上面,比一些进口商店里的冰柜看着还高级。

王建昆让廖军去解释下,他则上楼去休息,为晚上出发养精蓄锐。

傍晚和廖军老于两人一起吃了晚饭,交代他们今后就按照制定的章程办,等7月份他再来这边,如果有处理不了发急事就找丁胜利,他会看情况处理的。

在码头驾驶着鱼船,独自1人开着往东南开去。

在离开渔船众多的钱塘江口后,王建昆开始改造渔船,首先是把渔船加大到25米长,然后淡水舱,冰柜,燃油舱都制造出来或者加大。

然后到宁波港去加满了柴油,采购了很多蔬菜,大米白面等,调味料当然也少不了。

然后开着船往东,在两兄弟岛上也照着之前在中奎岛上建的预报站的样式建造了一个预报站,当然功能都有,样式就根据到的地形做了些改变。

接着从两兄弟岛南下,在温州外海也建造了一个预报站,这个预报站的对面就是冲绳,所以王建昆对雷达的对空搜索功能进行了加强,做到可以监控300公里的功能,这样今后在飞行时,就可以提前探知到美军飞机的情况,从而避开他们的视线。

之前已经打下两架F14了,如果这个方向还出现飞机被打下,说不定会引起美军的警觉从而加强这个方向的军事力量和巡逻频率,这将影响国家的发展,也影响王建昆的发展。

在温州待了半天,王建昆发现市面上很多日本和欧美的产品,比如香烟,酒水,收音机,电视机,衣服鞋子,甚至还有很多种玩具。

王建昆非常纳闷,这地方也不是经济特区,也没有开放的港口,怎么会有这么多外国货,而且明显不是从国内其他地方运来的,毕竟王建昆还是知道温州的地理的。

温州通往内陆的道路都很难走,这地方也没有那么多有钱人,所以不可能有人千里迢迢陆运到这边来,那剩下的答案就不难猜了,那就是走S来的。

王建昆晚上开着船去了外海,用雷达搜索,发现了一条中型货轮停在外海30多公里处,然后边上有好多条渔船,想必就是在搞走S了,王建昆见状没有打扰,而是继续往东开去。

他准备到DYD上去建一个外海预报站,就近监视东北边的冲绳还有西南方向的弯弯岛北部。

路上还是非常顺利的,王建昆的渔船开得也不快,按照一般渔船的航速,就是方向是一直对着DYD的。

到达之后王建昆绕着岛屿观察,声呐设备,雷达设备,超能力投射轮番上阵,把这小小的岛屿看得清清楚楚。

然后让智子帮忙设计预报站的样式,首要的就是要非常掩蔽。

制造过程略过不再赘述,制造完成后王建昆在岛上守着测试了最重要的雷达,把它调试好确保能够长久使用。

这样的一个预报站建成,王建昆今后在东海就相当于有了一个单向透明的视角了,所有飞行器,大型的军舰,他都可以提前探测到。

再有什么东西要测试,来到这进行也不用提心吊胆了,不论白天黑夜。

同时今后的捕鱼船队在这广阔的东海里捕鱼作业,也就有了更安全的保障,毕竟海上主要还是怕刮台风和北部的寒流,有了这些气象站时刻工作,渔船就可以提前知道消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